趙振華苦笑一聲:「若非跟從了袁部堂,想來也沒有我的今日?」
「這話如何說的?「
趙振華說道:「臣因為姓趙,隴南趙家之趙,吏部那一邊其實根本就沒想過讓我當官。讀爸爸 m.dubaba.cc是有人從中相助找了吏部程天官,說是願意與程天官合作一起對抗太子黨,條件便就是讓我入仕。我自進了工部,袁部堂便對我時時照看,這才有了我的高升,知遇之恩實不敢相忘。」
劉永銘冷笑一聲,說道:「父皇唯才是用,即使沒有袁魁,你只要步入仕途,以你之才,父皇必會有所重用!趙氏?那件事情早過去多久了,而且還是太祖年間之事。父皇不會在意你趙家出身的!」
趙振華臉上的表情顯示出一些異樣,他好像並不相信劉永銘所說。
劉永銘接着說道:「知遇之恩?呵呵,真正看中你才華,讓你當官的是皇上,不只是他袁魁。父皇對你的恩德你視而不見,卻與他人合謀來害皇上!」
趙振華馬上解釋道:「起初我只以為袁部堂只是要與曹相相爭,實未想其矛竟會指向皇上!六爺明鑑,我非那種……」
「行了行了!你挺聰明的一個人呀,就沒想過袁魁行此大逆之舉,你也會被牽連進去?即使袁魁成功了,你又能得到什麼好呢?正如袁魁所說的,無非是換一個皇帝,他做上內閣。可你又能做到哪個位置上呢?以你之才,在官場熬個幾十年,這個工部尚書之位也遲早是你的呀!就為了他給你的那點錢?就為了他能讓你早一些入仕?笑話!」nt
趙振華應道:「非是如此。袁部堂雖有周濟於我,但也只是幾十兩幾十兩得給。倒是夏彷那裏他給得多。」
「呵!他連銀子都捨不得給你,你還為他這般賣命?知遇之恩是要報,但他對你也不算是知遇之恩呀!他那是拉着你一起跳火坑呢!」
趙振華卻是應道:「非只是如此,而是……此家事爾。袁部堂答應過我,幫我找到家人。袁部堂之智非常人所能度之,想來對我有所益,故而……。」
「找家人?是呀,你這麼一說,本王想起來了。本王第一次見你這時,總覺得你似有難言之隱。是你家裏有什麼人失蹤了麼?」
趙振華嘆了一聲,言道:「家母與義妹失蹤許多年了。」
「嗯?」劉永銘疑了一下,問道:「你祖上是齊國過來的?你不是隴南趙家的嗎?」
劉永銘第一反應是懷疑趙振華是從齊國過來的那一批人。
當初崔素投漢,帶來了近千戶的人家,那些人來漢國之後,有一些被安置在了洛陽,還有一此被安置了商洛,一小部份才被送往長安。
劉永銘是懷疑趙振華的生母是被葉連枝所拐賣的那一批人。
趙振華言道:「非也。祖上……祖上實不知是哪裏來的,家中並無祖譜可查。」
「不是隴南趙家麼?即是家世有疑?那你三代履歷怎麼寫的?」
趙振華言道:「這事……這事犯官也說不太清楚。」
「把你知道的說一說。特別是關於那本書的。」
趙振華言道:「犯官其實並不姓趙,而是隨的母姓,本家應該是姓葉。」
「姓葉?隨的母姓?」
「其實我之生母……亦是不知姓氏。」
「什麼?怎麼這麼亂?」
趙振華說道:「我祖上不知是從何處而來,原本定居於開封,後生下二男。家父年長,隨一位神醫學醫,後來那神醫進宮做了御醫,他也曾跟隨在身邊幫忙。我還有一堂叔,後遷至歷城,不過家母失蹤以後,我亦是不知其去處了……」
「等等!等等!等等!」
劉永銘連忙叫停了趙振華,他只覺得趙振華所說的這些事情十分耳熟。
他擠着眼角,試探性地問道:「你爹……他不會是叫葉連株吧?」
趙振華一驚,連忙問道:「六爺何以知之?」
劉永銘都有些無語了,他認真得問道:「你、你爹真叫葉連株?」
「是呀!」
「你還有一個妹妹是不是?」
「是呀,剛剛犯官說過了,她也失蹤了。」
劉永銘又問:「她不是失蹤,而是被人帶走,還沒出城呢,人就走失了?」
「是呀!」趙振華連連點頭:「六爺如何會知道的如些清楚?」
劉永銘搖頭嘆了一聲:「怎麼又全擠一塊來了!這事……你怎麼會姓趙的?」
趙振華連忙說道:「家母姓趙!」
「你母親才是隴南趙家的?這又不對了呀,葉連株有幾個孩子?」
「就一雙兒女。」
劉永銘連忙說道:「即是一兒一女,你如何隨起母姓來了?」
「這……」趙振華有些難以啟齒。
劉永銘言道:「快說!本王沒那功夫等你。」
趙振華猶豫了一下,說得:「其中之事,我知之甚少,若是言語中有所不周,六爺還請海涵。」
「你且說你的就是了!」
趙振華連忙說道:「哦。說起來……我外公名諱為趙子由,其為人端正,不好風月,只有一妻並無納妾。其妻非是別人,正是現在朝中禮部杜侍郎之堂姐。」
「杜春秋的堂姐?原來還有這一層關係呢。杜家雖是京兆望族,杜春秋的名字也在京兆杜家的族譜之中,但杜春秋這一支還真就是居住在商洛的,當初杜春秋為了做官,與京兆杜家寫了斷情書,杜家也沒怎麼放在心上。這個事本王是知曉的。」
「我外公隨從太祖皇帝征戰豫東,歸來後於隆承元年被太祖皇帝封做了兵部尚書,但……但家中並無子嗣,所以他收養了一名女嬰,即是我之生母。他回到隴南以後,原本是想將那孩子入籍到隴南趙家族譜之中。只是……」
「只是什麼?」
趙振華答道:「當時的趙家族長趙子仲說,那女嬰想要入籍趙家,卻不能姓趙,只能是作為其次子趙伯傳的童養媳入籍。」
趙子仲的次子趙伯傳即是當初秦王府長史趙謙。
「童養媳?等等等等!」
劉永銘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你是說,趙子由在太祖登基改元承隆的那一年,從長安城回來了一名女嬰?四十年前發生的事情?」
「是。」
「那後來呢?」
趙振華言道:「我外公自是不肯自己收養的女兒成為他人童養媳,於是便只掛名於自己門下,以親生之女相待。但趙家家長趙子仲卻是不同意我外公這麼做。最後我外公便帶着我娘親去了商洛府,入到了商洛府的籍貫。」
「轉籍?這可是一件難事呀!」
「剛剛說過了,我外婆是京兆杜家的,只不過這一支居於商洛。京兆杜家不只是在長安城昌盛,在商洛府這一邊也是很有人脈的。當時我外公便是拖了杜家的關係,由隴南轉籍到了商洛府,隨手便將那女孩入到了自己的名下,作為自己的女兒。」
劉永銘問道:「你母親到底什麼來歷?你外祖父如何就願意把這個不知哪裏來的女孩認作自己的女兒?萬一是你外公與他女所生的麼?別拿什麼為人剛正說事,多少剛正之人管不住自己的褲頭呀。」
劉永銘只是合理懷疑。
畢竟各大世家的家裏都有許多的作風問題。
就連雲崗先生彭仕禎這樣的小世家,也是有作風問題的。
趙振華猶豫了一下,說道:「這……犯官並不知曉那麼多的前事,但想來是知情的。要不然後來我外祖母杜氏亦不會為這個孩子付出那麼多心血了。」
「哦?這話怎麼說的?」
「太祖皇帝登基以後,不是出了那檔子事麼?榆林府那一邊……」
劉永銘連忙打斷趙振華的話頭:「行了行了,這一段省過,就說那個杜氏與她那孩子,也就是你母親之事。」
「還真省不過。」趙振華為難地說,「我外公因當初有從龍之功,親隨太祖皇帝打過仗,與太祖皇帝相知相識。榆林府之事出了以後,趙家家長趙子仲就找到了我外公,希望他老人家幫着為那個事情說說情面。」
「這怎麼說呀?一個閒在家的仕致官員,已無上疏之權,哪裏能通達到皇帝身邊。再說,當時那種情況,太祖皇帝聽得進去麼?夏彷之父夏承當年還在武當縣任上呢,只上疏了一道呀,做完那一任也回家抱孩子去了。弄得夏承怨氣熏天,也不至於逼他兒子夏彷不得入仕,更沒有後來夏彷與袁魁勾結之事了。」
劉永銘說完,呸了一聲,又道:「這都被你拐帶歪了,你且繼續說你的。」
「還真能上疏得了,我外公雖然致仕了,但還頂着個右光祿大夫的虛銜呢。」
趙子仲當時雖然不管是老,但還是上疏仕世且還是從兵部尚書位上退下來的,並不是革職。
一般情況下,官吏致仕都會給一份優待。
按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調升一級退休。
比如著名詩人白居易不接受刺史的職務,於是就給了一個太子少傅的銜職,在退休之前以刑部尚書銜領半俸致仕。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2s 3.81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