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412章 蘇峻之亂(下)

    庾亮到尋陽後,宣太后詔,命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郗鑒為司空。

    溫嶠以蘇峻未平而不接受,同時打算起兵討伐蘇峻,又分兵給庾亮。

    庾亮和溫嶠本來互推為盟主而大家都推讓不受,後因溫充推薦征西大將軍—陶侃而決定二人共推之,並派督護—王愆期到荊州通知陶侃。

    起初,陶侃因為自己沒有被任命為輔政大臣,所以憤怨而拒絕。

    後來,雖然在溫嶠多番勸請下答應,並宣佈蘇峻和祖約的罪狀以及派龔登領兵與溫嶠會合,但不久即追還龔登並反悔。

    溫嶠唯有再度寫信遊說,並以其子—陶瞻之死刺激陶侃,最終才令陶侃感悟,自領兵溫嶠會合。

    而徐州刺史—郗鑒所在的廣陵,糧少城孤,又鄰近北方外族政權,因此士民都無堅定守戍的意志。

    但郗鑒收到升任司空的詔書後即流涕誓師,要起兵討伐蘇峻,將士都爭相要求參與。

    陶侃到尋陽後,眾人都稱,陶侃要殺庾亮以謝天下。

    庾亮感到害怕,於是,前去見陶侃並引咎自責。

    最終,其表現令陶侃釋懷,反更欣賞庾亮。

    於是,討伐軍齊心要進攻建康,平滅蘇峻,西軍遂起兵。

    同時,王導以太后密令要三吳吏士起義兵,以援救建康。

    於是,會稽內史—王舒命早前逃亡到當地的庾冰行奮武將軍,領兵一渡錢塘江;

    吳興太守—虞潭、吳國內史—蔡謨和前義興太守—顧眾都舉兵向應。

    至此,三吳的東軍也起兵。

    蘇峻知道陶侃領導的西軍起兵後,聽從參軍—賈寧的計謀,由姑孰退守石頭城,分兵對抗西軍各部。

    而東軍則派管商、張健和弘徽等拒戰,與虞潭互有勝負,相持不下。

    同時,蘇峻又逼成帝遷到石頭城。

    之後,毛寶領兵襲擊迎納蘇峻米糧的祖約司馬—桓撫,奪取全部米糧,令祖約更加缺糧。

    隨後,郗鑒率眾渡江,與陶侃在茄子浦會合,並與陶侃以水軍直指石頭城。

    當時,蘇峻見在查浦的陶侃軍和沙門浦的溫嶠軍兵士眾多,顯得畏懼。

    但另一方面,在廣德的桓彝顯得孤立無援,周邊郡縣都向蘇峻投降。

    但桓彝堅決不降,後被韓晃擊敗並圍困,最終城陷被俘殺。

    東軍方面,蘇峻曾經赦免庾亮諸弟以取悅眾心,但仍派張健、管商、弘徽等人進攻。

    起初雖有小勝,但後來庾冰與顧颺皆被張健擊敗,使得吳郡郡城被張健所掠。

    後來,顧眾與虞潭也被管商擊敗,分守吳興及柴辟。

    之後,虞潭再於吳興戰敗,吳興郡的東遷、餘杭和武康都因其軍敗退而被蘇峻軍搶掠。

    虞潭派往吳縣的督護—沈伊也敗於管商,這使得抵抗形勢很不明朗。

    而一眾西路討伐軍逼近石頭城時就打算作一次決定性戰役,但陶侃認為蘇峻兵強難以爭鋒,打算行持久戰並以智謀擊敗他。

    後因多次交戰都無大成果,更築白石壘固守,由庾亮領二千守軍據守。

    不久,蘇峻以萬人來攻,但都不能攻破。

    於是,陶侃命郗鑒和郭默還駐京口,建大業、曲阿和庱亭三壘分散蘇峻軍力。

    祖約則派遺祖渙和桓撫攻打在馬頭山的桓宣,毛寶領兵救援並成功擊敗對手,令桓宣解困並投歸溫嶠。

    之後,毛寶又於東關與祖約作戰,攻破合肥戍。

    此時,祖約諸將暗中勾結後趙,作為內應。

    於是,後趙派石聰和石堪渡過淮河進攻祖約駐守的壽春。

    祖約被後趙軍擊敗,逃奔歷陽,而趙軍則虜脅壽春二萬多戶人北歸。

    蘇峻心腹—路永、匡術和賈寧知道祖約兵敗後都感到害怕,於是勸蘇峻盡誅大臣,改立腹心。

    但蘇峻敬重王導,不肯接受。

    路永等因而對蘇峻離心,反令王導有機可乘,派參軍—袁耽誘使路永歸順。

    之後,王導試圖救出成帝投奔義軍,但因守備森嚴而失敗。

    於是,王導帶二子與路永逃到白石。


    討伐軍與蘇峻軍相持不下,而蘇峻分遣諸將四出攻掠,令群情恐懼。

    但溫嶠始終無法擊潰蘇峻軍,反倒兵糧食盡,唯有向陶侃借糧。

    但此舉令陶侃十分不滿,更聲言要退回荊州。

    溫嶠便以漢光武帝在昆陽之戰和曹操於官渡之戰中以寡敵眾作例子,認為都是因義而勝。

    又說蘇峻因小勝而驕,一次挑戰就可一鼓而擒之。

    又稱如今猶如騎虎,不能中途下來,若陶侃逆眾意返回荊州,人們會失望喪氣,以至兵敗,那不義之名就會在陶侃身上。

    後來,毛寶也勸陶侃留下,更以奪敵糧為約,若失敗陶侃才走。

    於是,陶侃分糧給溫嶠。

    最終,毛寶成功燒毀蘇峻在句容和湖孰的積糧,令蘇峻軍缺糧,同時也解決了陶侃離開的危機。

    不久,蘇峻派韓晃和張健攻打郭默守的大業壘。

    當時,大業壘正缺水,人都被逼着飲用糞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面對如此困境,郭默畏懼而偷偷出走,只留兵守衛。

    在京口的郗鑒軍聽聞作為京口屏障的大業壘被攻打都很驚慌,郗鑒則力排退守廣陵的意見。

    同時,陶侃正打算營救大業壘,但長史—殷羨認為陶侃的水軍不孰悉步戰,一旦營救失敗就會令討伐軍陷於劣勢。

    於是,反建議陶侃直接攻擊石頭城,讓韓晃等自動退還以援救石頭城。

    陶侃聽從並率水軍向石頭進攻,庾亮、溫嶠和趙胤也領一萬步兵由白石南上,向蘇峻軍挑戰。

    蘇峻領八千人抵抗,又派兒子—蘇碩和匡孝進逼趙胤,並擊敗他。

    蘇峻勞軍後,在醉意間見趙胤撤走,說:「孝能破賊,我更不如邪!」

    於是,留下部眾,自領數騎向北突圍,但不成功。

    在回白木陂途中馬匹停滯前,被陶侃部將—彭世和李千等以矛投擲,結果墜馬被殺。

    蘇峻死後,討伐軍軍心大振,而蘇峻軍潰散。

    於是,任讓立蘇逸為主,閉城自守。

    韓晃則取石頭,管商和弘徽攻庱亭壘,但被擊敗,管商向庾亮投降。

    溫嶠於蘇峻死後設立行台,命全國二千石以下故吏到台。

    咸和四年(329年)正月,陸曄和尚書左僕射—陸玩,遊說匡術以苑城歸附。

    匡術答應,於是,附侃命毛寶和鄧岳守城。

    而右衛將軍—劉超和侍中—鍾雅則與建康令—管斾等密謀帶晉成帝投奔西軍,但計謀敗露。

    於是,蘇逸派任讓領兵入宮收捕劉超和鍾雅。

    此時,成帝抱着二人哭着說:「還我侍中、右衛!」

    但任讓還是帶走並殺害二人。

    趙胤在另一方面派甘苗攻擊在歷陽的祖約,於是祖約乘夜帶左右數百人北逃到後趙,而牽騰及後便開城門投降。

    二月,討伐軍進攻石頭城,建成長史—滕含大敗蘇逸。

    蘇碩則領數百驍勇渡過秦淮河,與討伐軍作戰,但被溫嶠所殺。

    韓晃等人害怕,打算投奔曲阿的張健,但因門狹而令人們不能衝出。

    結果,變成了人踏人,死者上萬計。

    蘇逸在戰後領一萬多人經延陵湖,入吳興,在溧陽被王允之擊敗被捕,後被殺。

    滕含部將—曹據在攻破石頭城後,抱成帝上溫嶠的船,讓群臣朝見。

    同時,殺投靠蘇峻的西陽王—司馬羕、彭城王—司馬雄等人,也殺任讓。

    在曲阿的張健懷疑弘徽有二心,便將他殺死,自己則帶領水軍到吳興,並與王允之交戰,被擊破。

    隨後,張健與韓晃、馬雄等向故鄣前進。

    於是,郗鑒派參軍—李閎追擊,兩軍在平陵山相遇,李閎擊敗並斬殺眾人。

    至此,蘇峻之亂正式完結。

    喜歡血之孫吳



  
相關:    百鍊飛升錄  魔門敗類  儒道至聖  網遊之劍刃舞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血之孫吳第1412章 蘇峻之亂(下)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血之孫吳"
360搜"血之孫吳"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5s 3.93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