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寧夏鎮的衛所,皇帝採納了王守仁在奏疏中的意見,已經准允他們施行。筆硯閣 m.biyange.net
就是寧夏不再維持七衛的人員規模,只留寧夏衛、寧夏前衛、寧夏後衛以及原先的靖虜衛。
寧夏衛和寧夏前衛駐守寧夏鎮城,寧夏後衛則駐守靈州城一帶,此處是地勢開闊,儘管因為復套已經不在邊防一線,但這種具有軍事意義的位置還是要有駐守。
裁撤三衛的原因很簡單,復套以後,寧夏軍事地位下降,另外,多年的軍屯侵佔已經導致衛所敗壞殆盡,七衛人員根本都湊不滿。
既然平時根本就沒有七衛的人馬,乾脆就撤掉算了,朝廷還能剩下一筆軍餉。
剩餘四衛人馬,共兩萬兩千人,這就是寧夏鎮的守軍規模。
一般來說,重鎮都有五六萬人,現在數量直接腰斬以後,寧夏鎮的防務地位也開始下降。
換句話說,這裏的官員也要比其他處低配一些。
這樣一來就要選擇在寧夏鎮放置一個相當於副總兵官階的人。
具體來說,原先的姜漢,其實他的正式官職,是都督僉事、掛西征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守寧夏。
總兵,在明朝是沒有品級的。
有品級的事前面的四個字:都督僉事。
這是正二品武官職。
副總兵楊英的官職是都指揮僉事,這是從三品武官職。
總兵官雖然沒有品級,但要兼這個職務,基本上是要當上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或者都指揮使(從二品)的武官。
所以原先的宣府總兵楊興,現在雖然還是宣府總兵,但是他的官職從都指揮使升為了都督僉事。
楊尚義充薊州總兵,這是他第三次當總兵官,但並非是一直原地踏步,實際上他第一次當總兵是都指揮使,後來當寧夏總兵則升都督僉事,現在再任薊州總兵,已經是官當得非常大的都督同知了。
楊尚義跟隨皇帝十年,是嫡系中的嫡系。
楊興也早已向皇帝表明心跡,正德二年對韃靼的戰事,他一樣盡心盡力。
所以朱厚照才將宣府、薊州兩處交予他們,這兩鎮是京師門戶,絕對不容有失。
大同總兵則由在正德二年戰事中表現亮眼的石奉充任,他以都指揮使(從二品)武官,駐守大同。
石奉是軍學院、上直親衛指揮使出身,第一次戰敗時,皇帝再次信任了他,所以他也是皇帝的自己人。
遼東總兵,則由常大成擔任。
常大成是原先駐守大同的人,他一直跟隨周尚文,也是當初和皇帝立下誓言的八人之一。
常大成善守,因為皇帝下一步要在西邊用兵,所以在東邊的遼東鎮才派他駐守。
這些都是防務地位沒有下降的邊鎮。
而在寧夏鎮,朱厚照準備選擇仇鉞。
仇鉞原先是朔方作為指揮使,這是正四品武官。
立有戰功,正常提拔,也可以升任從三品的都指揮僉事,也就是原來寧夏副總兵楊英的官職,但皇帝不想他為副總兵,而要仇鉞直接充任寧夏總兵官,統帥寧夏四衛人馬。
地位同樣下降的榆林鎮(延綏鎮)也是一樣如此,接下來要裁撤掉一半衛所。這裏朱厚照準備調甘肅鎮副總兵馬一槐為榆林總兵。
馬一槐是周尚文的老部下,也是馬榮的父親,絕對沒有立場和理由背叛皇帝。
按照朱厚照這個排列,邊鎮從西到東的各大軍區的『一把手』,可以說全部是他一手提拔的親信武將。
這就是從弘治十二年到正德四年努力經營來的局面。
接下來,他就是要從寧夏開始逐漸清理邊鎮屯田之事,同時整備軍隊,提升戰力。
到時候五十萬邊軍、二十萬京營,還提什麼『罪天下而不穩』的事?
……
……
在寧夏。
張璁有陝西巡撫王廷相和總督河套王守仁的支持,平叛事宜一結束,他便全力推動清理軍屯、重新劃界的工作。
不管怎麼說,養兵而不病於農者,莫如屯田。
《明會典》記載:「每軍種田五十畝為一分,又或百畝,或七十畝,或三十畝,二十畝不等。」
這裏不等的原因,是因為土地肥沃、貧瘠程度不同。
但平均來說是每個軍士50畝地是不錯的,現在寧夏鎮人數減少以後,軍隊規模為兩萬兩千人,這就需要110萬畝地。
原安化王府和慶王府共計佔有二十八萬八千畝軍屯。而王爺占的地其中至少一半都是好地,地形平坦、地塊方正,靠近水源利於灌溉。
所以僅王府所佔之地,就可以解決一個衛所的屯田所需。
說起來兩位王爺也算是手下留情,需知後來徐階徐閣老一家便佔了二十多萬畝良田。
所以要說貧富差距,其實這個年頭的貧富差距更為誇張,簡直已經到了離譜的程度,像是無法想像的一家佔有幾十萬畝田,這些竟然真實存在。
這樣想來,撫恤姜漢、楊英家幾千畝地,其實也沒什麼過分。
寧夏鎮經此叛亂,可以說原先的秩序被破壞極大,許多原來的千戶、百戶被牽連下獄,再加上張璁作為欽差仍然重申9月20日需要交出多佔軍屯,
以至於官府所掌控的屯田數量猛升,尤其兩個王府,再加上原來寧夏衛指揮使何錦義有兩千五百頃也就是二十五萬畝田(歷史記載,非杜撰),所以剛一開始,張璁就有五十萬畝可分之田。
這些田地去處自是沒什麼說的,全部分到寧夏衛、寧夏前衛和寧夏後衛之中。
一來這是最為主要的工作,另外分田到軍士,可以快速安定人心,軍隊穩住了,局勢就亂不了。
王廷相做官這麼些年,也是最近這些天才最為暢快,他不辭辛勞始終跟隨張璁一起推動此事。給耕牛、農具,教樹植,復租賦,遣官勸輸,誅侵暴之吏……這些都是他作為巡撫可以直接協調處理的事。
而由於軍隊本身就有屯墾的職責,所以量地、分界,也不用再勞煩他人,直接領着衛所士兵們就開始了。
王廷相在和張璁算賬,「以目前來看,除靖虜衛的三衛人馬,今年可獲屯田100餘萬畝,且裁撤三衛所,寧夏鎮軍卒減少,各軍所獲軍屯可適當增加。不論如何,按照朝廷所定每畝一斗兩升之稅,寧夏鎮明年可收穫糧米100餘萬石,可上繳籽粒數12至13萬石。剩餘的留由自用也是夠的,此後也不再需要朝廷千里運糧,甚至還能有剩餘。」
古時候,一名成年男子,一年要消耗600斤糧食,也就是4石。四衛人馬再加上些隨軍人員,一年消耗主糧20萬石。
但這是理論情況,首先收成看天,隨便弄個什麼區域性災害,馬上就減產。而且人不能只吃大米,他總得吃油、鹽、糖,總得扯幾塊布做些衣裳,所以就需要再換些銀子。還有除了人,馬也要餵。
養一匹精壯的馬所耗費的糧食,能養活四五個成年人。
所以真的粗暴的吃起來,加之官僚體系中難以根絕的貪腐問題,基本上連吃帶拿,到最後能余個10萬石算是不錯了。
就這餘下來的,還有人要打它的心思。
「靖虜衛的軍屯也要清理的。」張璁補充說道。
雖然說靖虜衛沒怎麼受反叛的影響,但是張璁又不是來平叛的,他是來清理軍屯的。
王廷相自然明白,也沒有任何一道政令將靖虜衛給踢出去,「靖虜衛有些特別,雖每分田地有近200畝,但土地貧瘠,氣候早寒,且相當空曠,原先是要朝廷歲調10萬石糧米給養的,重新清田以後,至少要能自給自足。」
換句話說,靖虜衛實際上也相當於貢獻了10萬石的屯田籽粒,不需要再調糧了嘛。
寧夏鎮是邊關之地,稍作整頓,便有22萬石的屯田籽粒。
仔細想想,大明一年才一百多萬的籽粒數,寧夏一鎮而已,這都要七分之一了。
可大明所設置的軍屯之地,豈止七倍寧夏那麼大?
除了其餘邊鎮,還有廣大的內地衛所,那些衛所也是屯田的!
只要把這些潛力都挖掘出來,不說恢復洪武年間一年屯田籽粒兩千多萬石的輝煌,至少一年讓朝廷收個1200萬石的糧食是沒太大壓力的。
如此,歲入便能大幅度增長至4000萬石。
增長是一方面,許多衛所清理軍屯以後,開始重新自給自足,不需要朝廷再調撥糧食。所以消耗還少了。
那個時候大量的糧食儲存於預備倉,大明也能實現記述漢代強盛的那句話: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而這,就是所謂的國力強盛。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9s 3.999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