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六年三月底,距離提升勞動強度和時間以加快工事建設的命令下達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
直到今天,安華鎮防禦工事總算是徹底完工了,而縱深的防禦工事和營寨也完成了七七八八,可是對於王啟年來說,能活到今天確實是殊為不易。
自總兵府下達軍令起,負責他們這支苦力營的軍官便下達了每日提前起床工作、延時下工的命令。同時為防止苦力們偷懶,任何出現問題的分段,其負責監管的監工一律連坐,和那些苦工承受同樣的責罰。而且為了防止這些由先後兩批投降明軍的監工和苦力們上下串通,每天都會有明軍親自前來檢查工程質量,任何不合格的分段全部推倒重來,而那些苦力和監工們則必須在當天將工程重新完成以待檢查。
這樣一來,本就因為加長工時而缺乏休息時間的前綠營兵現任苦力們更是往往會因為工程達不到標準而被明軍勒令推到重建,而這就更是加大了他們的勞動強度。
對於這樣的壓迫,苦力們並非沒有表示抗議,語言和行動上的盡皆有之,可是得到的回應則多是監工們的皮鞭,其實被鞭笞或許還是好事,因為有機會只是承受鞭笞的顯然是沒有被明軍先期發現,若是先被明軍發現,不光當事人要受罰,就連監工也不能豁免。而一旦監工受到了責罰就更是變本加厲的挑錯處、剋扣午間由他們分發的吃食。這樣的結果便是在忍飢挨餓的情況下超負荷勞作,同時還要挨着一頓頓的毒打,甚至還很有一些被明軍以無心悔改為名直接拉出去殺雞儆猴。
有道是,天高韃子遠,飯少苦活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可是想要反抗,他們需要面對的便是駐紮在左近的那半個戰兵營和守備部隊。當初人數佔優時他們都未曾能夠擊敗明軍,眼下明顯是明軍人更多,而且還佔據了各處的要衝和有利地形,反抗根本就是死路一條。
於是乎。那些已經喪膽的綠營們便想出了逃跑的辦法,甚至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在私下串聯相熟的同袍一起逃亡。
王啟年並非沒有想過逃跑,甚至他的那個當初在一個鍋裏面吃飯,後來一起當了俘虜。到現在則一起在當苦力的「患難之交」譚景仁也曾經力勸過他。可是他與譚景仁這等連媳婦都是搶來的外鄉人不同,他是金華府本地人,家人和產業都在府城不遠的湯溪縣,他若是逃了,他的家人和祖上傳下來的田土房舍又當如何。可若是不逃。只怕再這樣下去非要活活累死在這苦力營裏面不可。
可是就在王啟年還在左右為難的時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了,而等到他得到消息的時候,看到的卻是那人連同着同謀的兩個前綠營兵已經被明軍抓了回來。
那是一個晌午,兩個同謀的人在躲避追捕的途中已經被明軍殺死,就連屍體也被拖回來掛在了工地旁的樹上。而活下來的那個不僅已經被打斷了一條腿,更是被明軍拖到當場,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那負責的軍官下令處以鞭笞五百,然後斬首示眾的刑罰。
整整五百鞭子,每當那個逃亡者被抽昏監工們便會用冷水將他澆醒。直到後來連冷水也已經無法將其喚醒的時候,負責澆水的監工便當面向那個凶神惡煞般的明軍軍官報告,此人已經被活活打死。
但是即便如此,那五百鞭的刑罰卻並沒有因此而免除,在將那具屍體鞭打成一堆爛肉後,斬首的刑罰也如約執行。至於屍身,則同樣被掛到了左近的樹上。
借着明軍立威的時間,包括王啟年在內的前綠營兵們得到了些許的休息時間,只是晚上的飯食卻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剩餘。可是到了第二天一早,那三具屍體上似乎分別少了些肉。王啟年不知道這是誰幹的,是野獸,還是其他什麼,他不敢去想。也不願去想。
至於那個逃亡的計劃,便是連譚景仁也不再提及,只是悶頭幹活,唯恐被明軍和監工們找到些不是。可就算是這樣,同樣每天都有因為累死或是被監工打死而抬出去安葬的前綠營兵,只是不知道哪一天輪到他而已。
遍體鱗傷的勞作了大半個月。總算是把規定的工程基本上做完了,而那位似乎是因為安華鎮防禦工事徹底完成了心情大好的負責軍官突然發現了他們已經距離集體累死不遠,便讓他們休息半日,隨後繼續將縱深的工事和營寨進行加固。
但願這一天早早結束,而那時還能活着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
陳文並不知道王啟年心中的祈禱,即便知道了也不會有絲毫的憐憫,因為這些充當苦力的前綠營兵們在作為清軍的時候且不說為滿清張目鎮壓抗清義軍的事情,這些人渣在駐地****鄉里、強搶民財、甚至謀財謀色而害人性命,此刻他們所承受的一切,不過是報應而已。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理所應當!
接到安華鎮防禦工事竣工消息的第二天,陳文一大早便來到了府城外的那座新近建起的南塘營烈士陵園。按照陳文的規定,有家人尚在的屍身由各家自行安置,總兵府會給予燒埋銀子,烈士陵園只設衣冠冢。而沒有家人的,則葬在各營的烈士陵園,各營逢年過節要組織軍官士兵前來祭掃,只要這支軍隊的編制永存,便可以血食不絕。
只不過,與此前明軍兵進金華府、以及孝順鎮之戰中陣亡和傷重不治的烈士不同,這一次要進行安葬的烈士卻並非是陣亡於金華,而是那些為護衛王江而戰死在天台山上的烈士。
一個多月前,陳文與從衢州返回的王升的使者敲定了用他手中的「寶物」交換部下屍身的交易。而徹底達成協議後,那個使者便將情況如實相告。
王升抓獲王江後,用他此前在天台山上殺死的明軍、百姓以及後營副將葉世榮的首級向陳錦報功,而陳文的那些部下們的屍身則乾脆藏在了一個以私通明軍而被王升將全家殺死的富戶家中的冰窖里進行保存,以備未來能夠與陳文進行交易。
就這樣,在金華府的連番血戰、和王升抓獲王江的功績反覆核實以及調任督標營的一系列事件後,這樁交易才算有了一個開始。而得到具體情況後,陳文便派了一個親信軍官帶着部隊專門到天台縣與東陽縣交界的交易地點把屍身換了回來。
只不過,在確定身份後。由於天氣開始熱起來,屍體不利於保存,便只得進行火化,再帶着骨灰回到金華。
而今天。便是由府城一個據說靈驗非常的算命先生專門選的黃道吉日,為的便是讓這些將士們日後不至於受到拖延時間安葬的影響,能夠順利的投胎轉世,並且在來世不至受苦。而出於同樣的原因,這些烈士的家屬們放棄了將骨灰安葬在自家土地的念頭。選擇一同安葬在此地,以便不至於影響投胎轉世這些日後的事情。
即便只有骨灰,此番選用的棺木依舊是最好的。在那些曾經的同袍們一步步將棺木抬入陵園,直到下葬的墓碑後,那些烈士的家屬們紛紛爆發了撕心裂肺的哭泣聲,就連陳文和隨行的軍官們也紛紛流露出了悲傷的神色。
這些將士陳文大多認得,他們在生前都是那些老南塘營的一員,其中甚至多有參加過四明山殿後戰的勇士,而最先進行安葬的天台山守備牛平安對於陳文來說更是熟悉非常。
吳登科的鄉黨,和孫鈺等人一起從金華投效大蘭山。陳文講古的時候總是守着篝火默默的添着柴火,孫家的小院中與眾人一同宣誓效忠,在大蘭山上奮力訓練不甘人後。而到了四明山殿後戰,在他直面着清軍的炮火前進的時候,面對着已經將火把按向引信的清軍,以及那些即將噴濺着怒火的虎蹲炮,更是毅然決然的與另外幾個長牌手一起擋在他的身前……
在陳文的印象中,牛平安不善言辭,卻能夠盡忠職守,這樣一個軍官若非對於新戰術接受的速度太慢早就留在了那時的第一局中。隨着陳文進攻金華府。可就是在此之後,隨着大蘭山明軍從天台山向金華府轉移,王江前去說服其他明軍,而被吳登科和李瑞鑫留下護衛王江。便再沒有機會活着看到韃子被趕出中國的那一天了。
牛平安的墳前,牛平安的妻子以及兩個兒子抱着墓碑大聲痛哭,以宣洩心中的悲痛,而牛平安的鄉黨,也是他此前的上司吳登科則跪倒在墳前,一口一個「是我害了你」之類的自責話語。不停的磕頭。
填了土,燒過紙錢,進行了祭拜,陳文當着那些軍烈屬和烈士們的墓碑再度表示了他會將安養烈士遺孤的福利制度進行到底的堅定意志,並且賭咒發誓一定會讓他們的子弟們能夠在未來生活在重新掃清海內胡腥的中華大地之上,絕不會讓他們的犧牲和努力付諸東流。
離開了烈士陵園,滿懷着傷感和沉重的陳文便帶着親兵們返回大營。一路上,陳文的親兵隊長張俊並不在,而是回到家中去參加他姐夫的葬禮,這些親兵按照平日裏那般靜靜的跟在陳文的身邊,默然不語。直至來到了大營外,這支沉默了許久的隊伍才發出了一絲驚異。
將眼前的那人拉到一旁,滿心不悅的陳文卻並沒有出言訓斥,而是直言不諱的問道:「你怎麼回來了,衢州那邊發生了什麼變故?」
來人便是留在衢州搜集情報的「虛竹和尚」,見陳文開口問道,白景赫連忙低聲回答。
「大帥,卑職已經查明了,陳錦那狗韃子之所以不斷的向江西派出信使,原來是打算在江西的韃子清剿掉那裏的王師後便集結浙江、江西以及部分福建綠營前來圍剿我軍。而眼下,最後的一支江西王師已經被韃子團團包圍,怕是支撐不了多久了!」(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3s 3.805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