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遼東從軍行 第一百五十八章 瀋陽援兵

    開玩笑,誰不知道噶爺和巴爺倆人不和,明爭暗鬥的。詞字閣 www.cizige.com再讓偵緝隊立功那還鄉團不如買塊豆腐撞死得了,還有啥臉面見備御大人?還不得讓偵緝隊那些傢伙笑掉大牙?

    王長水和李丁走後,後勤方面的雜事就都落到了楊林頭上,還好孫廣還能幫些忙,不過這也讓他每天忙的跟個陀螺似的。尤其是投石車、弩炮操作人員的訓練,更是牽扯了他大部分精力。

    好在彭義這傢伙痴迷上了火炮,以各種藉口不返回鎮江,留在靉陽成天跟炮兵們混在一起。順帶着也幫楊林訓練投石車和弩炮的操作手們。

    投石車手和弩炮手大部分都是從城中壯丁里挑選的,由傷殘或在籍的官兵擔任他們的伍長和什長。看着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多少也得有點兒悟性。

    在彭義眼裏,投石車和弩炮那是僅次於火炮的利器,因此他又痴迷上了這兩種武器。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時間他就圍着它們琢磨和研究。

    投石車和弩炮的操作人員也是要經過訓練的,否則上了戰場根本就發揮不出效用。所以楊林又多了一項要忙的差事,每日都要指導操作手們訓練。

    楊林認為這些操作手屬於「技術型」人員,不能白用。所以定下了每人每日二十文錢的薪酬,而且還管三餐和住宿。這樣的條件聽着一般,但是對普通百姓來說已經很不錯了。例如牛大壯這樣的青年,只要節省一些,這二十文錢完全可以滿足他和妹妹每日的開銷。

    彭義和火炮手們對楊林那個目測法眼饞的不得了,每次見面都軟磨硬泡的要學。可這個目測法需要會數學計算,否則根本學不了。再說這方法屬於概略算法,每個人算出來的結果都會不同。用它來測距不能保證火炮命中率是百分之百。可即便如此,這個目測法也絕對是領先這個時代的。

    楊林被逼的沒辦法,只得給他們上課。這個目測法的計算公式和步驟對後世的人來說很簡單。可對沒有數學基礎的炮手們來講簡直是聽天書,許多人聽的是矇頭轉向不明所以。不過還是有三兩個人能大概明白其中的公式和計算方法,而彭義就是其中之一。

    楊林的授課不僅僅限於目測法,還有彈道、諸元、觀瞄、火力等涉及炮兵的內容也都詳細講來。這個過程困難重重無比艱辛,那情景就好比後世家長輔導孩子學習一樣,什麼歇斯底里、咆哮嘶吼、狂躁暴怒都上來了,簡直是慘不忍睹。

    楊林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緒,他知道就是再難也得教。不管幾人能聽明白,就是填鴨式的往裏猛灌。否則自己要建立一支強大炮兵的夢想就永遠不會實現。

    炮手們上午聽完課,下午就上校場實際操作。他們還幫着訓練投石車手和弩炮手們。因為他們知道,要想守住靉陽戰勝進犯的後金軍,這些武器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十二月二十七日,離新年元旦還有幾天。楊林帶着張魁武、馬勇、趙海臣等幾名部下從天華山察看密營回來。他策馬奔上城外三里處的一座小山包,看着防禦體系初成的靉陽城,心裏還是不夠滿意。

    三天前老天爺不再眷顧靉陽軍民,一改近兩個月的溫暖冬日,突降暴雪,僅兩個時辰就深可及膝。同時氣溫驟降讓寬闊的靉河都被凍實了。

    地面更是凍得邦邦硬,一鎬刨下去只留下一個白點。這就導致內城壕和內城牆的構築工程無法開工,眾多的街壘工事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即便城上的平頂牆也只是完成了一部分,這離楊林的預期還差的很遠。楊林對此也是沒辦法,天不作美誰來也是乾瞪眼。

    自從雅爾古寨回來後,楊林就時刻防備被後金偷襲。為此他向靉陽之外和敵境放出了大批斥候。這些斥候按遠中近分成三層。最外層離靉陽三天路程,中間層是兩天路程,最里一層是一天路程。這還不包括城外往來巡邏的斥候。如果有什麼風吹草動他立刻就能得到消息。

    不過也不知後金方面這段時間在幹什麼,就仿佛忘了被楊林「打悶棍」這事一樣,一直平靜的很。即便王一屏和戴集賓等人被捕,也沒發現有後續細作到來的蛛絲馬跡。

    楊林知道這種平靜的背後一定醞釀着巨大的風暴,一旦爆發將是不可輕視的洪流。所以他始終在抓緊一切時間備戰,避免到時候措手不及。


    楊林在馬上還在思忖着,忽有斥候來報:「啟稟楊備御,離城五十里有一支隊伍向咱們靉陽而來。看旗幟是瀋陽經略標營的。不過在他們身後跟着數千百姓,男女老少都有。所以蘇赫巴魯首領請示您怎麼辦?」

    熊廷弼來靉陽期間,楊林也把蘇赫巴魯和莫日根的事說了。得到了可將他們提升為把總的答覆。而任命的文書要等他回到瀋陽後再發過來。所以士卒們還是以原先的稱呼叫他們。

    「哦?」楊林一皺眉。熊廷弼走時說了,為加強靉陽防禦力量,會從經略標營中調一部分人馬給他指揮。不過身後跟着大群百姓是怎麼回事?他們不知道靉陽隨時都會打仗嗎,這個時候來不是添亂嗎?

    「你去找孫廣孫書吏,讓他火速安排人手在城外搭建草棚和粥棚,準備接納這些百姓。另外再告訴蘇赫巴魯,讓他接觸上對方核實他們的身份和目的。如是經略標營的就為他們引路!」

    「遵命!」斥候一抱拳,轉身打馬離開。

    楊林又對張魁武等人道:「我們也速速回城,不管來的是誰都不能疏忽大意!」

    「諾!」眾人回應一聲,紛紛打馬跟在楊林身後奔向靉陽。

    下午時分,蘇赫巴魯再次傳來消息,證實這支隊伍就是瀋陽經略標營的官兵,奉遼東經略熊大人的命令增援靉陽。按照行軍速度將於次日到達。

    果然在第二天上午,經略標營的隊伍出現在城下。只見隊前是騎兵開路,後面跟着步兵和輜重車輛。最後跟着許多衣衫襤褸的百姓。早在城外等候的楊林率張祝、張魁武等人上前迎接。

    只見經略標營的官兵多為步兵,少數為騎兵。着鴛鴦戰襖和笠形盔,其中火槍兵佔了總人數的四成左右。行進間行伍有序步伐一致,無人顧盼喧譁。可見也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

    經略標營的總兵力在五千左右,是熊廷弼的直屬部伍。歷史上明軍在廣寧之戰失利後,就是這支隊伍護送十數萬百姓撤向山海關。而這支隊伍最後的結局在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估計避免不了遣散、整編、覆滅和投敵這幾種結局。

    看到楊林等人上前迎接,一名年約五十多歲的文官打馬奔出隊伍,上前大聲問道:「請問那位是靉陽備御楊林?我奉遼東經略熊廷弼熊大人之命來此增援!」

    楊林忙抱拳施禮道:「在下就是靉陽備御楊林,敢問大人尊姓大名?」

    中年文官聞言翻身下馬,回禮後道:「本官張春,現任遼東蓋州兵備道,率經略標營一千人馬增援靉陽。經略大人讓我轉交給你一封信,同時還有這些公文也一併轉交給你。」

    楊林知道張春這個人,他是陝西渭南人,生於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中舉,除了施政能力較為突出外,軍事才能也較為出眾。崇禎四年,他與總兵吳襄、宋緯率軍四萬增援錦州,於大凌河遭遇後金軍,揮軍殺敵前鋒副都統和備御。

    後在吳襄等人率先敗逃的情況下,他收集潰軍立營反擊,殺敵軍佐領以下十幾位大小官員,最後寡不敵眾戰敗被俘。皇太極愛其才能,多次勸降未果。便將其囚於瀋陽十餘年,至死未降。

    「張大人,晚輩早就聽聞過您的大名。今日一見真是相貌堂堂、滿身正氣,幸會幸會!」楊林對於這樣的人是極為敬佩的,接過信件和公文後再次抱拳施禮。

    「楊備御,你太客氣了。敝人不過是一介布衣,承蒙陛下和朝廷垂青,以舉人之身位居要職。至今毫無政績建樹,實在是慚愧得很!」張春沒有官架子,說話的語氣也是很直白誠懇。

    楊林則笑道:「大人您太謙虛了。經略大人能派您來,就說明您頗有才能。」

    張春聞言不置可否,指着楊林手中的信道:「經略大人說裏面有些事要你早些知道才好,你還是先看信吧。」



第一百五十八章 瀋陽援兵  
相關:    校花的貼身高手  修羅武神  大官人  奧術神座  逆天邪神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明末遼東從軍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瀋陽援兵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明末遼東從軍行"
360搜"明末遼東從軍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5s 3.972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