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正版求收藏(w))
人類能做到這一步其實已經很強悍了,當數據被科學家們傳遞到天琴號的時候,乃至這些成果新聞被星盟成員文明的科學家團隊看到的時候,他們都震驚得無以復加。
黑洞啊!宇宙中最極端的天體,星盟成員文明的科學家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看到探索黑洞的新聞,在這裏卻看到了。在黑洞這種極端天體的襯托下,人類強大的材料技術再次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然而這還不算完,在第三批探測飛船完成自己是實驗使命之後,人類科學家再次向黑洞發出第四批探測飛船。嗯第四批的批字用的不是很準確,因為這一次只有一艘探測飛船。
這是人類決定初步探索這顆黑洞後,下了血本製造出來的探測飛船。
這艘飛船並不大,也就三公里大小,從體量上看它顯然是湖級飛船級別。為了它的穩定性,人類將其外表打造成類雞蛋殼結構,且用的都是強力材料,框架也是如此。
它裏頭更是塞滿了各種以重力勢阱技術製造的科技造物,目的自然是產生相應重力場以保護探測飛船內部重要儀器設備。
可以說是一艘強力材料探測飛船,強力材料生產工藝本身就很高,人類搞出這麼一艘探測器可耗費了不少時間成本,可以說為了對黑洞進行科學探測,這回人類確實下了血本。
而這樣一艘精心打造的探測探測飛船果然不負眾望,它成功越過了之前人類造物的最遠距離,越過了四倍黑洞半徑那道坎並且其內部儀器還保持正常運行,這樣的結果讓眾科學家鬆一口氣的同時也心情激動。
「撐住啊!繼續前進!繼續前進!」
因為這項實驗是在人類網絡平台內直播的,所以每個關注科學實驗進程的人都在內心默默祈禱。
隨着這艘精心打造探測飛船越來越靠近黑洞,大家的心也越發的繃緊。
隨着文明層次的提升,人類的科學技術積累越來越多,因此如今人類從開始學習到學成畢業,其所需的時間也從之前的五十年提升到八十年,需要進行專科專精知識深造的更是達到了百年。
沒辦法,各類科學分支實在是越來越多了,必修課也隨之增加,人類十分重視科學發展乃至於科學之上,學習自然不能少。
也正因此,普通人的科學素養都還算可以,所以他們知道越過四倍黑洞半徑意味着什麼,那意味着人類的造物將要向三倍黑洞半徑區域充斥。
嗯,這並非一句廢話。
因為所謂的黑洞三倍半徑軌道區域,實際上就是黑洞的最內穩定圓軌道,是有質量物體能繞着黑洞穩定運行的最內臨界軌道,也是人類本次探索黑洞行動中,所期望探測器達到的目的地。
超過了這個軌道,不論是什麼東西,只要它有質量,就會失去穩定軌道然後以近光速向黑洞內墜落下去。
黑洞是如此的神奇,沒有哪個智慧文明能抵禦住探索它的誘惑。
在萬眾矚目中、在一顆顆懸着的心的關注下,那艘以強力材料打造的探測飛船在繞行黑洞好幾圈之後,終於成功抵達這顆黑洞三倍半徑軌道外沿,它繞行黑洞的近軌道距離計算中的臨界最內穩定軌道也就差一千七百公里了。
是的,近軌道!
由於這顆黑洞如科學家預測的那般,是由恆星坍縮形成的黑洞合併而成,所以它並非是一個靜止黑洞,而是一個旋轉黑洞。旋轉黑洞與靜止黑洞不同點在於,靜止黑洞是球對稱的,而旋轉黑洞是軸對稱的橢球型。
這樣的黑洞會扯住周圍的時空跟着它一起旋轉,此類旋轉屬於參考系一起旋轉,跟繞行現象大有不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因此人類造物在這兒的運行軌道自然也是橢圓形,便有了遠近軌道。
一千多公里在天文尺度上已經算貼臉了,所以人類不能讓這艘探測飛船繼續靠近了,再往前,人類就將失去這個花了極大心血的探測飛船,這艘探測飛船可不是用來墜毀的,而是用來近距離持續觀測黑洞的,故而到這裏就已經算成功了。
隨即,探測飛船便對準黑洞進行「貼臉」觀測,而這樣的觀測,也給人類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觀測黑洞視角,充實了人類的科學數據庫同時也刷新了黑洞在人類觀念里的印象。
隨着時間的推移,探測飛船為人類直觀地呈現了黑洞光子球的樣貌。
是的,光子球。
現實在人類全息屏裏面的並不是一顆黑黝黝的黑洞,而是一顆表面被一層茫茫光球覆蓋的黑洞,這跟往常人類在網上圖片看到的黑洞根本不一樣,並不是裏面黑然後外面包裹着一圈光芒的圖樣,而是沒有黑只有茫茫光球的樣子,不過那光球明顯跟恆星那種光芒不一樣,它顯得十分扭曲,以至於人類的探測器可以在自己的鏡頭中看到自己。
當然並不能一下子看到,而是長時間曝光的結果,因為短時間內進入探測器的光子實在太少,無法成像。
人們知道,這種現象是光線照到探測器外表再被漫反射出去,然後被黑洞扭曲後繞了一圈返回到探測器光學接受設備的結果。
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再次發現了個神奇現象,從外圍那幾顆探測器的時間可以看到,不論是探測器在黑洞軌道的哪個方位,都能看到那艘差不多達到最內穩定圓軌道探測飛船的身影。
在其他外圍探測飛船的視角里,那艘強力材料探測飛船好似一下子有了無數分身,遍佈在黑洞光子球外各個角落。
時空的扭曲讓人類的感覺出現了錯覺。
在人們的歡呼聲中,人類的科學家開始根據這個探測器對黑洞做實驗,諸如向其發射光子束、換着各種探測手段觀測等等。
一通觀測實驗下來,也讓人類科學家印證了之前人類關於理論中的一個關於黑洞光子球的解,事實證明那個解是對的。
說的是在黑洞的1.5倍史瓦西半徑軌道到黑洞史瓦西半徑面即黑洞事件視界面之前的區域內,屬於黑洞的光子球範圍。
在這裏,光子這種零質量粒子可以穩定運行,從宇宙四面八方射過來的光子在此處會因為受到黑洞強大引力束縛而彎曲,諸多光子會在此處拐彎繞行最終成為一個光殼,這邊是人類從全息屏看到黑洞的樣子。
不過因為光子並不多,所以這層光殼顯得很淡。
而當人類科學家將視角轉化成快子探測反饋的數據視角時,人類再次看到了更為神奇的一幕。
在快子探測的視角里,這顆黑洞的「那黑黝黝」的半徑一下子從史瓦西半徑拓展了1.5倍。
而這一現象,則又驗證了人類關於黑洞理論的另一個相關光子球的現象解。
(本章完)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5s 3.961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