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有這樣一位對自己表達過善意,又有皆幽塔主和觀信閣主雙重關係擔任經堂首座,應該是一件大好事。筆神閣 bishenge.com
可,王樺楓內心卻不是太喜歡,從菩煌聖者和觀信閣主一家子行事風格上看十分霸道,雖然未見害人之意,其中謀劃盤算太多,令人不喜。
返回到自家庭院還沒等宣佈閉關,觀信閣主踩着點登門。
不,不能再叫觀信閣主,得叫觀信殿主。
菩煌聖者成為經堂首座,自家一脈自然水漲船高,經過多番角逐,觀信成功將羅封退位空置下的講經殿殿主位置勉強拿下。
至於經堂最核心的藏經殿殿主觀信是不敢想念的,想爭爭不過,要爭菩煌聖者不會相幫。
無他,藏經殿殿主正是菩煌聖者親傳弟子,觀信的師傅親身擔任。
從閣主到殿主是跨一大步,觀信殿主見到王樺楓笑逐顏開。
也總不能掃了人家的一番好心,王樺楓連忙恭喜觀信殿主。
見信殿主還禮說:「同喜,同喜。」
嗯?
你當上殿主是喜事,我到雷音寺跑上一圈又有什麼喜事?
觀信殿主沒有賣關子說:「恭喜利游長老,淨澄種子排名從第十五名晉升到第十位。」
哦?
王樺楓一臉懵逼,連聲問:
「殿主,本長老就這麼到雷音寺跑了一圈,在九華山啥事也沒做,怎麼就從第十五位升到第十位?」
觀信殿主瞪大眼問:「利游長老,你在怨恨平原做下如此驚人之舉,還敢說就這麼跑了一圈,演這麼一出,不知道打了多少早期看不起你修士的臉,佩服,佩服!」
「等等,等等,」
王樺楓腦子一片糊塗,
「我在怨恨平原做了什麼大事?」
觀信殿主見王樺楓一臉不解,心中暗自羨慕嫉妒。
這臉面掙得簡單輕鬆,打完臉還不自覺,是何等修為和運氣!
「利游長老,可有在怨恨平原一人撐起十盞佛燈之事?」
王樺楓笑着說:「確有此事,可五盞是本長老自身撐起的,五盞是靠經文塔撐起的。」
「正常妙明二轉能支撐一盞,妙明三轉支撐三盞,妙明四轉支撐十盞,利游長老,以妙明二轉修為撐起比妙明三轉修士還要多,還不驚人嗎?」
「在怨恨平原營地,也有妙明一轉獨立撐起一盞佛燈佛門長老,我這水平,與他們也不過是仲伯之間吧。」
「可修真界通常把三品經文大師使用經文塔當作常規戰力計算。」
「為何?」
二字未出口,王樺楓停在嘴邊鄒眉不語。
「這次大意沒留手,高調了!」
三品經文大師用經文塔被計算為常規戰力是大部分修士認可的,正如道家的符篆大師,妖族天賦分身神通,通用的如陣法師的陣法。
為何?
作為常規戰力計算有兩大基本原則:
第一是必須沒有限制條件或場合使用,能堅持極長時間,且沒有後遺症。
那些限制在某種天氣,某種區域,某種五行之一的才能發揮作用的神通功法被排除,原因是太容易被針對。
那些只能短期爆發,或爆發後有後遺症的神通功法也被排除,這類神通算是爆發或極限戰力,不能算常規戰力。
其中最有爭議的是丹藥師服用副作用小提升修為丹藥算不算的問題。
有的修士認為丹藥師服用自己煉製丹藥,數量有保證,可用功法或服從其他丹藥化解後遺症,應該也算是常規戰力。
也有修士認為服用任何丹藥都有耐藥性和丹毒,丹藥師能解決是能解決,依舊擺脫不了後遺症,這是有和無的問題,不是能解決和不能解決的問題。
第二必須是天賦神通或某種技能,可重複,不會有使用次數限制,至少,不會有明顯使用限制。
也排除掉某些種族燃燒血脈強行臨時返祖提升修為,或者只能用幾次的秘術或天賦神通,最常見的如某些有龍血統的水中妖族,碰強敵強行燃燒血脈部分化龍提升戰力,燃燒一次廢一半,燃燒兩次把龍血燒沒了。
此條限制也把那些弄機取巧之流排除在外,如接受陣法大師或經文大師贈送陣法經文,由於不是天賦神通或技能,也做不得數。
正如,統計修士真實實力,也不會把超修士本身實力掌控的法寶,經文或傀儡算在內。
以王樺楓為例,三品經文是自家書寫,沒修士敢不把三品經文戰力算作王樺楓常規實力一部分,讚嘆王樺楓和三品經文大師的強悍。
要是不是自家書寫的在怨恨平原雷音寺營地用,修士只會嘲笑王樺楓敗家。
要是,王樺楓拿出超出三品經文大師能力的二品經文,修真界也沒有修士會認可,哪怕有三五卷二品經文也不行。
修真界信奉實戰檢驗真理,早做過無數次實戰經驗,不行,不行就是不行,沒有僥倖之說。
以王樺楓為例子,能維持十盞佛燈以最高速度攻擊,在實戰中與一位普通妙明四轉修士持同樣等級佛寶對攻,能維持勢均力敵。
如果是讓一位能掌控五盞佛燈的妙明三轉修士再加五座經文塔,持相同佛寶與普通妙明四轉修士對攻,必敗無疑。
無他,不是自己的書寫的必然不能完全掌控,威力自行弱一兩籌。
就是同樣三品經文大師,拿着其他三品經文大師的經文,就算是精通同一卷經文也是不行,始終差那么半籌,如果不是精通同一卷經文,差距更大。
陣法也是同樣結果,不是陣法大師掌控陣法,威力差兩三籌是常態,有需要掌控力度高的陣法,差一半威力也不出奇。
就是同樣陣法大師,用自家煉製的和他家大師煉製的同樣陣法,威力也是有差距。
到大師,對專業有自家獨特見解和認知,不同陣法大師繪製出來的同一種陣法,施展施展效果一樣,威力一樣,陣紋細節上有極多不同。
經文大師也一樣,對經義理解不同,書寫技法流派不同,同階同卷經文,在細節上也有不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3s 3.996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