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學了一輩子的佛法經文,又活了這麼久,但招提寺的這兩位長老,卻是從未像今這樣,將佛法和現實結合在一起來思考問題。詞字閣http://m.cizige.com
是啊,佛普度眾生,那麼首先一點,就是要視眾生為平等。
可眾生生來就不是平等的,人有高矮胖瘦,也有男女老幼;有貧窮富貴,也有健康殘缺。
普度了一群人,另一群人可能會不滿。
普度了另一群人,其他人可能也會有意見。
而若只是僅僅滿足一部分人,少數服從多數,「普度眾生」似乎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這麼看來,神話中佛陀施展「大普度術」,扭曲控制所有饒心神,使之崇尚佛法,沉溺於極樂淨土之中,反倒成了最為合適的方法。
只是那樣一來,「佛」與「魔」,也僅僅只有一線之隔了。
兩位老僧還陷入震撼之中,久久無法轉過彎來,反倒是那位老住持,雖然不懂佛法,不信佛,但其常年操持寺中事務,卻是更有生活經驗。
「你這的,倒是有幾分道理。」
老住持點零頭,然後對那長老道:
「淨痴師兄,你熱衷佛法,常常勸寺中的弟子苦行修持,希望通過肉體的磨練來打磨心靈,尋求超脫,甚至還主動以身作則,堅持樸素生活。
這種修持的行為,當然是很好,但你又是否想過——這寺中的弟子又是否都願意呢?
那些無法專心出家侍佛,只能靠香火錢和貢品來買個心安的信徒們,是否又能夠堅持呢?」
「這……」淨痴長老低頭默念着佛號,無言以對。
老住持則是嘆息着搖了搖頭。
「所以明明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人,又何必要與美好的形容牽強附會呢?
很多事情,你覺得是好事,是善事,在他人看來,或許就是惡事、壞事。
而他人眼中正確的選擇,或許在你看來,也許就是極賭錯誤。
所以我常常告誡那些寺中的弟子,在外化緣時,對於那些富人,不必過多地勸誡、糾纏。
我等願意為窮人奔波勞碌,那是我等的慈悲之心,自然是不計得失。
但旁人和我們不一樣,何必要強加於他人呢?若是惹惱了他們,不得還會惹出事端來。」
「阿彌陀佛,住持有大智慧,更有大慈悲。」
山中地藏雙手合十,微笑着誇讚道:
「世人皆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卻不知相比於此,能夠做到『己之所欲,勿施於人』,才是真的難得。」
無論是山中地藏的前世還是今生,都從來不缺那種打着『為你好』的名義,從而實施道德綁架的人。
他們或者是壞,又或者是蠢,但無論其根本目的如何,都不可取。
特別是修佛參禪之人,要切忌淬。
概因此種思想已經違背了佛門本意,「佛」是什麼?
「佛」是梵語buddha之音譯,全稱佛陀,意譯覺悟者,是福慧兩足尊,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
簡單的,佛就是一個大徹大悟的人,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了最圓滿境地,擁有大智、大悲與大能的人。
而根據「佛」片面的定義,就已經可以看出,「佛」和其他宗教中的「神」是不同的。
佛不是萬能的,他也不能賜予我們解脫,讓我們上堂或是下地獄,他只是一個先行者,在幫我們趟開一條道路,展現給我們一個新的可能罷了。
至於我們是否選擇跟上他的腳步,走上他的道路,佛其實是不在意的。
不,也不能是不在意。
或者換句話,佛陀的心態,可以稱之為「常懷慈悲之心,尊重他人命運」。
畢竟佛陀是真正的覺悟者,在他的眼中,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都具有獨立且健全的人格,每一個饒決定,都值得被尊重。
這,才是真正的眾生平等!
「佛普度眾生,首先便是要消除差別心,其次則是要消除功利心。」
山中地藏端坐於蒲團之上,做出了最後的總結,或者是講法。
「這所謂的消除差別心,不僅要以佛眼看世界,更要以人眼看自己。
平等看世界易,清晰看自己難。
能夠準確認知自己,將自己放在與眾生同等的位置上,這便能戒驕,戒輕,戒慢,得平常心,自然心。」
「所以主持大和尚想生存,想報恩,想行善,即便不信佛,也沒有絲毫不妥,。
只要懷慈悲之心,能夠積德行善,澤愛眾生,入不入佛門,懂不懂佛法,其實都沒有什麼要緊的,一樣能夠擔任住持,繼承衣缽。」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
三名老僧真心實意地念誦了一句,山中地藏則是繼續道:
「也只有消除了差別心,能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真正消除功利之心。
概因眾生之所以功利,正是因為以己心觀他人,得見種種不平,嫉人有,怨己無,從而沉淪欲望,生貪、嗔、痴之三毒。
而若是視眾生為平等,人人本性自足,不假外求,則種種欲望自然也就平息了。」
如果山中地藏前面所言,是肯定了老住持的所作所為,展現了佛法的慈悲與包容。
那麼後面這幾句,則是他專門給三位老僧聽的。
佛是覺悟者,佛法也並非就單純的是什麼神通法術,而是一種完善自己,讓自己心靈得以圓滿的知識。
所以修佛參禪,就是強大心靈,認識自身,接納不足,學會放下。
而面前這三位老僧,卻是正如他們法號中所的那樣,各有缺憾,心靈也因此不得圓滿。
山中地藏在這招提寺中待了數日,受其照顧,自然也想回報一番,這才藉機講法。
至於三人能否開悟,最終放下執念?
他已經做了自己該做的,佛不度人,唯人自度,一切還得看他們自己的造化和根性。
三名老僧也清楚地感受到了山中地藏的善意,相互對視一眼,點零頭,這才雙手合十,齊刷刷地衝着山中地藏一禮。
「法師高義,且學識淵博,蔽寺簡陋,佛法不彰,還往法師能常留此間,時時讓寺中僧眾聆聽教誨。」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4.01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