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盛世 第0888章 必須自己研發火槍

    崇禎皇帝朱由檢目前研發的主要方向,還是將重心放在了火炮方面,而他也同樣沒有從現代帶回來任何的模型,所以,他的研發基礎,僅僅是最最老式的佛郎機炮了。

    佛朗機炮(上為子銃,下為母銃)佛朗機炮由歐洲發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共和國傳入中國,按其國名稱為「佛朗機」,成為中國明代中期火炮。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製成功第一批32門佛朗機,每門重約300斤,母銃長2.85尺,配有4個子銃。之後,明廷又陸續仿製出大小型號不同的各式佛朗機,裝備北方及沿海軍隊。

    佛朗機炮是一種早期的後填裝滑膛加農炮。由母銃和子銃構成。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配有準星、照門,能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瞄準射擊。∷ωáń∷∷ロ巴,∞.↑ns◎b.◇m銃身兩側有炮耳,可將銃身置於支架上,能俯仰調整射擊角度。銃身後部較粗,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小火銃,每一母銃備有5至9個子銃,可預先裝填好彈藥備用,戰鬥時輪流裝入母銃發射,因而提高了發射速度。

    佛朗機由歐洲發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傳入中國,按其國名稱為「佛朗機」。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製成功第一批32門佛朗機,每門重約300斤,母銃長2.85尺,配有4個子銃。之後,明廷又陸續仿製出大小型號不同的各式佛朗機,裝備北方及沿海軍隊。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時任廣東巡檢的何儒。在泊於此地的西班牙、葡萄牙商船上看到一種新式火炮。射程為2000尺,嘉靖三年(1524年),得其製法,「以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千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有修孔。以子銃五枚,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造出了第一批這種武器,當時稱為「佛朗機」,《明世宗實錄》提到「中國之有佛朗機諸火器,蓋自儒始也。」當時明朝稱西班牙、葡萄牙為「佛朗機」,故以其國名稱呼這種武器。

    佛郎機炮是明正德年間(16世紀初)由西方傳入的一種新式火炮,即短管加農炮。佛郎機,本是明代對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統稱。正德末年,白沙巡檢何儒在來華的西班牙船上看到了西洋火炮,其性能優於當時中國的火炮。於是便動員船上中國籍的槍炮匠上岸,為我國仿造了第一批西洋火飽。名之曰佛郎機。

    明叛王朱宸濠於正德十二年[1517年]三月開始私造佛郎機,這是中國最早仿製西洋炮的開端。嘉靖二年(1523年),明朝政府在南京進行仿製,稱「大將軍」。經過研製改造,製成大樣、中樣、小樣三種,有銅鑄,也有鐵鑄。大樣佛郎機身長2.85米,重300公斤。《武備志》將仿製的佛郎機分為5號。其中3號和4號是屬於輕型的。3號長四五尺,裝鉛子每個重5兩9錢,用藥6兩。4號長二三尺,裝鉛子每個重3兩,用藥3兩半。

    1號和2號是屬於重型的。1號長八九尺,裝鉛子每個重1斤,用藥1斤。2號長六七尺,裝鉛子每個重10兩,用藥11兩。各式佛郎機的射程,凡重在70斤以上的,可達五六里。1、2號佛郎機可用於水戰。要塞型佛郎機炮重達1000斤,威力遠超1、2號。

    明代佛郎機炮是歐洲早期後裝炮的發展型,但又不同於現代的後裝炮。它前有準星,後有照門,可從照門孔內進行瞄準,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轉動。腹部膨大,留有長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並加以防炸裂的鐵箍,另有子銃5個,在子銃內裝填彈藥,輪流安入腹部的長口內發射。(註:子銃又稱提心炮,相當於火炮的藥室部分,它是一種比母銃身管稍細的又一炮管,與母銃身管一起構成雙重炮管。)因為採用子母銃分離方式,所以體重較輕,最輕者僅有150斤,重者達千斤。《明史》記載佛郎機炮:「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干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商修孔,以子銃五枚夕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這種火炮的優點是以子銃預貯彈藥,不必臨時裝填,可加快發射速度。缺點是身管較短,和紅夷炮相比,不能有較遠的射程。…

    歐洲資料,短加農炮射程在340至2000米之間,在六七百米時命中率最高。而中國因為罕遇歐洲那樣強大的海上對手,所以仿製的船用佛郎機炮彈重量比較輕,千斤巨炮在射程上可以與紅夷炮相比,達到兩三千米。有史料記載紅夷炮射程可達十里,即五千米,估計是設置在高城上的緣故,野戰或海戰很難達到。

    17世紀上半葉,明朝天啟年間(17」世紀20年代)從澳門葡萄牙人手上買來並仿製,這是一種前裝滑膛炮,即歐洲的寇非林長炮,廣泛用於當時英國與荷蘭的戰艦。《明史》記紅夷炮之輸入及其形制性能:「其後(指輸入佛郎機炮以後),大西洋船至,夏得百炮,曰紅夷。長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由此觀之,紅夷炮身管長度達二丈余,而佛郎機炮的身管卻只有「五六尺」(見上述引文),前者約為後者的四倍,其射程之遠,威力之大,便是理所當然的。同時,身管長大,其炮體重量亦必相應增大,否則難以保證炮身的結構強度,紅夷炮重至三千斤,佛郎機炮最重只有千餘斤,反之,炮體笨重是紅夷炮又一特點,也是其缺點所在。但射程遠威力大的優點卻使它能夠壓倒佛郎機炮而後來居上,正如時人所謂:「今紅夷銃法盛傳中國,佛郎機又為常技矣。」顯而易見。紅夷大炮作為長身管、遠射圈的重型火炮。與上述西方同時期的長炮是屬於同一類型的。有效射程最大已達2000碼。約1830米。

    明軍火炮發射的彈丸有三種:實心彈、霰彈、開花彈。

    實心彈——這種炮彈內部沒有火,藥,由鐵或者鉛鑄造而成,少量是用石塊磨成球體,主要用於攻城洞穿城牆工事,射程遠,但是對人員殺傷力不大,除非直接命中或靠擊中其他物體。使之碎裂飛濺,造成間接人員殺傷。

    霰彈——在當時是野戰火炮的大威力彈種,由數斤鉛鐵小丸構成,也有裝填碎石的,射擊時一打一大片,以殺傷人員為主,但是霰彈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射程近,有效殺傷約在三百米內(一說五百米內)。

    開花彈——這是爆炸性彈丸的別稱,內部裝有火。藥,因其炸開時彈片四射。猶如花朵綻放而得名。中國自南宋末期就出現了鐵殼開花彈,其改進型曾被元軍用於征討日本之役。炮射開花彈在明代中後期得到廣泛應用,如寧錦大捷,就是使用這種炮彈的成功範例。和佛郎機炮不同,明軍的開花炮彈是自己研製的,公元1488一1505年,明人在傳統爆炸性火器的基礎上發明了被稱為「毒火飛炮」、「擊賊神擊石榴炮」等早期爆炸彈,這一時間不晚於西方同期出現的開花彈,而且毒火飛炮還是化學彈頭,「內置砒霜、毒,藥,落地後爆炸,藥物和鐵殼碎片同時殺傷敵軍。」其威力堪稱當世獨步,石榴炮是常規彈頭,「形如石榴,碗口大小,內置火,藥,配以特製慢燃火種,拋至敵陣,受震而爆。」東西方的開花彈有明顯區別:西方開花彈是在鑄鐵彈體上開一個口,以木製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內裝上緩燃火,藥來引爆;而明代的開花彈則是球體表面有一突出台體,台面中間有一圓型小孔,在小孔里插上藥捻來引爆,設計比信管型尤為科學,其實無論「信管」還是「藥捻」,都屬於時間引信,是現代炮彈引信的始祖,這也證明了東西方是各自獨立研製出開花彈的。…

    火繩槍就是靠燃燒的火繩來點燃火,藥,故名火繩槍 火繩槍在火器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現代步槍的直接原型。火繩槍的出現也改變了戰爭的形態,伴隨着火繩槍的發展人類的戰爭從冷兵器進入到熱兵器時代。

    火繩槍的結構是,槍上有一金屬彎鈎,彎鈎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鈎往火門裏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由於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捻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乾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 毫米,這樣,士兵將金屬彎鈎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准目標。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3 分鐘可發射2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100米~200米。

    徐光啟拿給崇禎皇帝朱由檢看的,就是大明現在的主流火槍裝備,火繩槍。

    眾所周知,火,藥的發明是中國人為世界所作出的一項傑出貢獻。自火,藥從唐朝的煉丹爐中誕生時起就和戰神結下了不解之緣。

    公元10世紀末期,我國北宋的軍事技術家和統兵將領根據以往煉丹家們在煉製丹藥的過程中曾經使用過的火,藥配方,經過調整和修正後,配製成最初的火,藥並製成初級的火,藥武器用於作戰,開創了人類戰爭史上使用火器的新時代。到1259年(南宋開慶元年),壽春府(今安徽壽縣)火器研製者發明突火槍,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支單兵手持式竹製火槍。突火槍的創製,受到後世各國火器研製者的重視,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堪稱世界槍炮的鼻祖。

    公元1206年,蒙古乞顏部首領鐵木真在斡難河被擁立為蒙古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人崛起後不但在短時間內滅西夏、破西遼、亡金,還南下覆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得到了火,藥武器的製造和使用方法。而且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極力擴大對外用兵,東征西討,南下南洋西攻歐陸,把初級管形火器輻射到歐亞兩洲諸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1252年旭列兀所率之蒙古軍攻入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使當時初級火器的製造和使用方法傳入了阿拉伯人的手中。直到100 多年後,中國的火器製造技術才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並在歐洲得到長足的發展。

    14世紀30年代。歐洲出現了第一種管形金屬制火器。稱之為火門槍。

    歐洲最早的關於手持槍炮的記載是1364年。意大利佩魯賈軍火庫的一份清單上記有「500門炮,一紮長,可持於手中;非常漂亮,能射穿任何甲冑」。而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說明德國大約在14世紀70~80年代也已經製成了具有相當水平的金屬管形火器。坦奈堡位於德國礦藏比較豐富的黑森州境內,規模不大,1399年被毀。1849年,有人在廢墟中發掘出一支銅製手持槍。槍身長 330mm。口徑17mm,質量1.24kg,現存於紐綸堡的日耳曼博物館中。它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收藏的一件元代至正11年(公元1351年)火槍,在形制結構上基本相似:都由前膛、藥室和屋函構成,但木製手柄均已腐爛不存。 「至正11年」火槍槍身長430.5mm,口徑30mm,質量4.75kg。兩相比較,「至正11年」火槍的製作比較精緻。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是中國金屬手持槍經由阿拉伯西傳至歐洲的最有利的證據。但這種簡單的手持火槍,既沒有照門也沒有準星。而且沒有可以抵肩的槍托,僅能進行概略射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恐怕僅僅是造成敵軍的混亂而讓己方步兵和騎兵有機可乘。…

    中國的火槍、阿拉伯的馬達法、歐洲的火門槍都是用手持點火物引火發射,在戰場上使用非常不便。大約在1450年左右,歐洲火器研究者便將其改進為半機械式的點火裝置:在槍托的外側或上部開一個凹槽,槽內裝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構成扳機,可以旋轉,並有一個夾子夾住用硝酸鉀浸泡過的能緩慢燃燒的火繩。槍管的後端裝有一個火,藥盤,發射時,扣動扳機,機頭下壓,燃着的火繩進入火,藥盤點燃火,藥,將彈丸或箭鏃射出。而且還改進了槍托並加裝了護木,使火槍可以抵肩射擊。

    到15世紀後半期,歐洲的火繩槍又有了相當的進步,1499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一份清單上,記載了一種被稱為 「滑膛槍」(Msket)的火繩槍。此名稱來自意大利語「Msett」(一種雀鷹),意思是此槍與「隼」和「鷹」一樣威猛。其槍身較重,附有腳架。此槍在1521年的意大利恰拉比戰役中首次使用。

    ——德國一名叫布萊爾的收藏家收藏了一支製作於1493~1519年的火繩槍,槍身長550mm,口徑30mm、柄長880mm,全長1 430mm,槍管為八棱形,護木前端裝有一個固定用的卡筍,可以與三腳架連接,由2名射手進行發射。

    16世紀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繩槍代表了當時歐洲火繩槍的先進水平。該槍口徑23mm、質量10~11kg,全彈質量50g,最大射程250m,有效射程 100m,採用機械式瞄準具,每分鐘可發射2發。雖然槍很笨重,大多時候只能用叉形座來支撐發射,但射出的鉛制彈丸威力極大,能在100m內擊穿騎士所穿的重型胸甲(當時大多數武器在80m 以外幾乎不能造成任何傷害)。西班牙人就是用這種武器征服了龐大而落後的印加帝國。

    同為16世紀,火槍傳入日本,火槍在日本稱為「鐵炮」日本在歐洲火槍的基礎上研發了「國友筒」與「三連筒」「堺筒」、「薩摩筒」等等。比較有效的火槍,由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對武田勝賴的戰役中得到充分運用,使得日本真正認識了「鐵炮」的威力。並且開始大批量生產「鐵炮」。由於日本資源缺乏。所以豐臣秀吉下令。大規模開展和周圍國家的貿易。資源問題也是豐臣秀吉侵朝的一個原因。

    16世紀的日本正處於軍閥混戰時期,各地軍閥對航海商業的發展採取支持態度,加之當時的歐洲探險家和商人想要在東方謀得最大利益,所以當時的日本就成了航海商業的發達國家,這也為外國火器傳入日本提供了機會。

    日本火繩槍是由葡萄牙人傳入的,發生於日本天文12年(明嘉靖22年, 1543年)8月25日,當時一隻載有100多人的船。在九州南部的種子島靠岸。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以及化名為明朝五峰的王直(後稱靜海王王直的大倭寇頭目)。葡萄牙人帶有一種火繩槍,其旁有一穴(即火門),系通火之路,裝上火,藥與小鉛丸,用火繩點火,可將鉛丸射出,擊中目標,發射時發出火光與轟雷般的爆響。日本人時堯(地方軍閥)見後視之為稀世之珍。將其稱為鐵炮。之後,又用重金將其購買。並派小臣條川小四郎向葡萄牙人學習火繩槍的使用及其火,藥製作法,仿製了十幾支。不久,日本的一些鐵冶場便先後仿製出日本式的火繩槍。當時的倭寇還把這種火器用於對中國的掠奪活動中。

    明朝嘉靖元年(1521年),明軍在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中,從繳獲的2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西洋火繩槍。1548年,又在繳捕侵擾我國沿海雙嶼的倭寇時,繳獲了日本的火繩槍(鐵炮)。明王朝的兵仗局,很重視仿製火繩槍,製成了鳥銃(鳥銃是明朝對新式火繩槍的稱呼,因為槍口大小如鳥嘴,故稱為鳥銃,又稱鳥嘴銃)。…

    鳥銃的主要特點首先是銃管前端安有準心,後部裝有照門,構成瞄準裝置;其次是設計了彎形銃托,發射者可將臉部一側貼近銃托瞄準射擊;再次是銃管比較長,長度和口徑的比值約為50:1~70:1之間,細長的銃管使火,藥在膛內燃燒充分,產生較大推力,彈丸出膛後的初速較大,獲得低伸彈道和較遠的射程;最後則是發火機的不同,用火繩作為火源,扣動扳機點火,不但火源不易熄滅,而且提高了發射速度,增強了殺傷威力。

    據《大明會典.火器》記載,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仿製了第一批鳥銃1萬支,裝備明軍使用。當時的鳥銃銃管用精鐵製作,此種精鐵要用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只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製作時通常先用精鐵捲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鑽銃工藝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准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管口外呈正8邊形,後部有藥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完整的銃管制成之後,安於緻密堅硬的銃床上。銃床後部連接彎形槍托,銃床上安龍頭形扳機。經過兵器局和兵仗局的仿製和改制,火繩槍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成為明軍裝備的主要單兵射擊武器。萬曆年間,火繩槍的研製又有許多進展。當時的火器研製家趙士楨就曾仿製成攻嚕密銃(土耳其火繩槍),先後研製成各有特色的火繩槍10多種,其他火器及戰車10多種,並以多種文體撰寫《神器譜》等研製火器的論著多部。

    馬憲、李槐等人整理和傳授的鳥銃製造工藝一直沿用到清末都沒有較大的變化,雖然歐洲的火繩槍在1575年左右就被簧輪槍淘汰,但在中國,火繩槍和火繩槍工藝卻一直未被淘汰,直到民國初年。在此期間,明末畢懋康發明中國的簧輪槍,並被後來的清政府所採用,但是其延伸品卻被做成御製自來火槍一直被滿清貴族所佔有,決大多數的清軍依舊裝備大線槍與兵丁鳥槍等舊式火繩槍,甚至於依靠傳統的刀劍弓矢與裝備着先進燧發槍的外國侵略者戰鬥。

    為了解鳥銃的做法,這得從明代的工藝說起。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說:「凡錘鳥銃。先以鐵挺一條大如箸者為冷骨。裹紅鐵錘成。先為三接。接口熾紅,竭力撞合。合以後以四棱鋼錐如箸大者,透轉其中,使極光淨,則發藥無阻滯。」這就是延用了數百年的鳥銃製作工藝,雖然在中國火銃的點火技術經過了幾次改良,但是傳統銃體的製造工藝一直到晚清洋務運動興起時才被徹底拋棄,從第一支火繩槍起到二次大戰的數百年中一直採用。可謂淵源流長;明代早期採用鉚接,因製造不便,後期採用兩段銅箍固定,雖然清洗不便,卻縮短了鳥銃的製作時間,清代學習土耳其的方法,固定銃管用細繩子扎,在一支銃上分成幾段紮上一種牢固的細棉繩,在清洗銃管時只要解開繩子就能取下銃管,只是繩子容易被射擊後熾熱的銃管烙斷。

    火繩槍在世界各國的軍隊中盛行了200多年(在亞洲國家還要長),它的缺點較多,尤其是在戰場那種極端的環境裏。…

    弊端一。由於引發火繩槍需要一段火繩(通常是由幾股細亞麻繩搓成的導火索,用醋煮過或用硝酸鉀泡過)。所以當時的每個火槍手都要在自己身上攜帶長達幾米的火繩。在臨戰之前,他們必須先點燃火繩,因為在天氣潮濕的時候,火繩極難點燃,而且有經驗的戰士會將火繩的兩端都點燃以便隨時開第2槍,這樣,一根火繩是燒不了多長時間的。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戰爭中,一位叫拉爾夫的爵士就陷入了這種困境。當時他被沃勒圍困在德維柴斯,由於火繩全部用完,他不得不命令手下的軍官「在全城逐家搜尋所有的繩子,全部帶回,並儘快錘、煮好」,作為火繩用以救急。火繩點燃時也很危險,稍不小心,火星就會點燃身上背着的彈帶,引起爆炸傷及火槍手自己,而且點燃的火繩在夜間很容易暴露自己,這樣欲在夜間偷襲敵軍簡直不可能。

    弊端二,火繩槍操作複雜。

    手持叉架前進!

    火繩槍靠在左肩,左手持槍,左手指間握住火繩,右手持叉架。

    叉架靠槍前進!

    叉架交左手,空出右手來。

    放下叉架,槍下肩!

    左手將叉架放下,右手將火繩槍從左肩取下。

    右手持槍,左手下垂!

    右手持槍,槍身保持垂直,左手垂下,叉架尾端接觸地面。

    槍交左手,提高叉架!

    槍換到左手,同時提起叉架,兩者呈一小角度,由左手握持。

    火繩交到右手!

    吹火繩!

    對火繩輕輕吹氣以造成火頭。

    裝火繩!

    將火繩一頭裝在蛇杆夾子上。

    試火繩!

    調整火繩長度,以確定火繩可以正好點入藥鍋(此時藥鍋蓋是關閉的)。

    吹火繩,開藥鍋蓋!

    舉槍瞄準!

    叉架稍向前倒,將火繩槍平衡在叉架上,左腳向前一步。

    射擊!

    雙腳呈弓步,左彎右直,槍托抵住胸部,扣下扳機射擊。


    放下火槍,靠住叉架!

    左手拇指與食指握住槍身與叉架。槍口向前,避免遲發意外。

    取下火繩!

    右手將火繩從蛇杆上的夾子取下,避免裝填火,藥時發生意外。

    火繩交左手!

    用左手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握住火繩兩端(火繩是兩頭都點燃,以便一頭熄滅時可用另一頭再引燃)。

    清藥鍋!

    將藥鍋中剩餘的灰渣吹掉或用右手拇指抹淨,避免火星引燃引藥。

    裝引藥!

    取出引藥罐(priming fls),將適量引藥(priming pder)倒入藥鍋中。

    關上藥鍋蓋!

    搖動藥鍋!

    用手指輕敲藥鍋,抖落藥鍋蓋外的引藥,並讓藥鍋中的引藥落入引火孔。

    吹藥鍋!

    將藥鍋蓋外的引藥粉吹掉。

    轉槍!

    火槍轉成和叉架並列,槍口向上。

    放叉架!

    火槍滑下至身體左側,左手握槍。不握叉架。叉架用掛在手腕上的一小段繩子掛住。

    打開火。藥袋!

    右手取一個火,藥袋,拇指同時打開蓋子。

    裝填!

    將火,藥從槍口倒入,放掉藥袋,右手從彈丸袋(或口中)取一個彈丸放入槍口,再取一小團布片或紙片塞入槍口。

    取出通條!

    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從槍管下方取出通條,通常右手需抽兩到三次才能取出;此時通條前端(較大的一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通條尾端在下。…

    反轉通條!

    將通條調轉 180 度(虎口向上),將通條前端抵住大腿或臀部,右手順勢下滑,握在距通條前端不遠處。此時通條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前端在下。

    將彈藥舂實!

    火繩槍射擊

    火繩槍射擊

    右手(虎口向上)將通條前端塞入槍口,適度地將彈藥舂入槍膛。

    抽出通條!

    一樣用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將通條從槍口抽出,通條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前端在下。

    反轉通條!

    將通條調轉 180 度(虎口向上),將通條尾端抵住大腿或腰部,右手順勢下滑。握在距通條尾端不遠處。此時通條前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尾端在下。

    放回通條!

    將通條放回槍管下的空間。

    舉槍!

    左手將槍取起舉高直立。叉架仍掛在左手手腕。

    取叉架!

    左手將槍交右手,仍保持垂直,左手握住叉架。

    肩槍!

    右手將槍置於左肩,左手持叉架與火繩。

    叉架靠槍前進!

    槍下肩!

    將槍放在叉架上!

    將槍穩住在叉架上!

    將槍平衡在叉架上!

    只靠左手平衡,右手空出。

    火繩交到右手!

    吹火繩!

    裝火繩!

    試火繩!

    關上藥鍋蓋,預備!

    可見,火繩槍的射擊過程非常複雜而緩慢。戚繼光在《戚繼光兵法》中記錄了使用火繩槍的10道工序。而在歐洲,1607年阿姆斯特丹的雅各布德蓋耶出版的一捲圖示《武器練習》,對火繩槍的開火步驟進行了描述,共分為25 個步驟。火槍手出戰,要帶上槍及火繩、火,藥(分槍內用和火門中用)、彈丸、叉形支架。敵我雙方一旦交火,射手就忙着開火——裝彈——再開火,手腳要非常敏捷,最好的射手每分鐘也只能打二三發彈。

    因此火槍手通常總是排成五六排,有時是十排,前排開火後退到後面重新裝彈,後排的槍手繼續開火。但後來人們發現如果所有的槍手一起開火會更有效,於是槍手們開始排成三排,第一排跪着,第二排半站立,第三排直立,用齊射的方式代替了舊式的循環射擊方式。而中國則將槍手排成九排,每三排一組,第一組射擊完畢後退到後面裝彈,第二組繼續射擊。雖然有這些補救方法,但還是避免不了敵人衝到火槍手面前的情況發生,這時火槍手將無法抵擋,所以火槍手必須和使用冷兵器的士兵混合編成連或營。但火繩槍使用的比例在不斷增加1571年,駐荷蘭的西班牙軍團的火槍手和長矛手的比例是2:5,但到30年以後的1601年就變成了3:1。

    弊端三,雨天不能使用。

    因雨天會進水而不能發火。其實不光是雨天不能使用,就連風大時也不能使用,因為風會把火門上的傳火,藥吹走。而且由於當時使用的是有煙火,藥,所以射擊時簡直像煙霧彈一樣會嚴重迷盲己方軍隊的視線。

    弊端四,精度差,有效射程近,只能射擊100m內的目標。

    由於現在的火槍,即便是大量仿製出來目前歐洲最為先進的火槍,在戰爭中的實踐性也不夠,並不能夠成為戰爭的主流。

    所以,崇禎皇帝朱由檢寧願研發的速度慢一些,也不會防止歐洲火槍。(想知道《崇禎盛世》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選擇添加朋友中添加公眾號,搜索「Qidinzngen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第0888章 必須自己研發火槍  
相關:  《最猛三國》  甲午崛起  明鹿鼎記  萌皇    腐爛國度之活下去  二十面骰子  無限動漫之天才系統  娛樂帝國系統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崇禎盛世第0888章 必須自己研發火槍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崇禎盛世"
360搜"崇禎盛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449s 3.970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