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昨日以前,《大離雙龍傳》在南奕心中,都只是個細水長流的賺錢活計。筆神閣 m.bishenge。com
但昨日之後,南奕得知一事:九大書院,不僅對應着大離九部,更對應着九大仙門。
換言之,大離王朝的官與仙,兩者之間有着極其微妙的關係。
再想到此世頗為重視規矩,條條框框的背後,其實是想讓百姓依其法、行其道。
南奕哪怕還未入門,仍舊不知道此世修行的具體關竅,卻也猜測到:一個人的名望聲勢,很可能對其修行有着正向加成。
所以,南奕也認真起來,不再單純將文抄小說視作賺點稿費、坐等分成即可的小事。
而是親自規劃,主動設局,往書生文士推廣畫技新風向,往百姓群眾宣揚小說新故事。
他想的很簡單:雖然暫且不知道具體有啥作用,但照着此世修行界的生態來看,成名成勢,肯定總是有用的。
既然有用,那便是「出名要趁早」,越早成勢,便越容易滾雪球發展。
不過,雖然有了成名的心思,南奕卻也不願太過高調。
他只想先捧紅自己的筆名「奕名」,至於別的,就讓謝北河與周青來拋頭露面吧。
周青那邊,南奕之前就隨口給過開班授課的點子。眼下完善規劃,也只需要請周青來醫館後院授課即可。
而謝北河這邊,他聽完南奕的計劃,倒也頗為意動。
雖然南奕主要是為了推廣《大離雙龍傳》,讓筆名「奕名」出名。
但《大離雙龍傳》刊於《明報》,二者其實難分彼此。只要小說成勢,《明報》主編謝北河,自然也會跟着受益。
不過,謝北河很快苦笑道:「南郎你心思活泛,點子倒是挺多。但聲勢浩大至此,只怕《明報》屆時會超出謝某掌控啊。」
南奕有些不解:「我雖不敢說算盡後續,但聲勢既成,方向便應是歪不了多少才對。何至於脫離掌控一說」
見南奕沒聽明白,謝北河直言:「非是指此事後續之勢脫離掌控,乃是在於謝某人微言輕,德不配位。若《明報》小打小鬧,緩緩圖之,謝某自能將其操辦好。」
「但若是依了南郎的點子,成勢雖速,卻易遭人覬覦。謝某屆時,未必還能守住《明報》基業。」
南奕懂了,意思是聲勢浩大後會有人眼紅,跳出來摘《明報》的果子。
「可是謝叔,有着書行維護書商權益,你還能被人奪走基業不成如果各業行會不能維護行業利益,那這些行會定下的種種規矩,豈不是形同虛設」
「規矩不過一尺間,人情卻有一丈長。這世間諸般規矩,唯獨人情,可比天網。」謝北河嘆道,「有書行維權,這《明報》基業,自不會被人全盤奪去。可身在他人治下,體量一大,卻難免要分出股權,打點上下。」
這種事,在此世算是潛規則。
謝北河其實也有過心理準備。像是之前與南奕簽訂契約合同時,之所以謝北河願意十分大方地直接一九分成,也是為了提前寫死契約,保護南奕的稿費權益。
這樣就算後面有人分走《明報》的股權,只要內容供應這塊不出岔子,就不會影響到《明報》的後續發展勢頭,不至於因為外行指揮內行,而使得謝北河創業心血付諸東流。
但如果有得選,謝北河還是更願意低調賺錢,緩緩圖之,避免過早被人盯上《明報》股權。
不過,聽到謝北河說「他人治下」,南奕眉頭一挑,問:「謝叔,需要你分潤股權打點的,可是南山知縣畢勝克」
謝北河點頭。
南奕便笑道:「那沒事了。只要謝叔你將北河居遷過來,他以後,決計不會來找你要股權。」
「嗯」謝北河疑惑看向南奕。
南奕揚了揚手中地契,說:「這地契,這醫館,正是我今天從畢勝克那裏要過來的。他還有些不太想給,可我直接索要,他亦只得給了我。」
「哦」謝北河有些驚訝。
「總之,只要謝叔你遷過來,至少在南山縣內,是不用擔心《明報》被人覬覦股權的。」
南奕沒有多做解釋。
但看出南奕語氣中的自信,謝北河心念一動,卻是隱隱約約有了幾分猜測。
「哈哈。」他吐出一口濁氣,揚眉笑道,「既如此,那我僱人趕工,明天先將醫館清理乾淨,後天再將一應書籍搬過來。等到來年元旦,正好在此發售《明報》第二期。」
將北河居遷來醫館,並不麻煩。
因為完全不用進行重新裝修,只需要將醫館內存積的藥材降價甩賣,便宜處理掉,再將書店的書架書櫃搬運過來,簡單擺放,兩天時間便可完工。
然後,此世年月,為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日,合計三百六十周天數。換言之,後天十二月三十日過了,便是天啟四年的元月一日。
而《明報》現在是旬刊,之前特意定於每旬首日發售,正好是在新年第一天發售《明報》第二期。
總之,謝北河沒了心中顧慮後,自是爽快答應南奕。
而南奕取了醫館鑰匙丟給謝北河,便甩手不再管醫館改造事宜,任由謝北河來操辦具體。
他只接着去了周青家。
南奕幾乎沒費多少口舌,便以一碗雞湯說服周青過年不休假——趁着元旦發售《明報》第二期,直接讓周青在醫館後院開班授課,傳授直描畫技,儘早打響名聲。
當然,到了此時,醫館也就不叫醫館了。
南奕與謝北河兩人經過商量,也不用北河居的牌匾,而是另外取名制匾,曰:開明書館。
再輔以兩聯——
上聯曰:書里乾坤廣,廣開門路。
下聯道:心中日月明,明傳世人。
直接將書店模式改為書館模式,允許囊中羞澀的讀者,在館內免費翻閱部分書籍與報刊。
他們這麼做,根本目的是為了方便《大離雙龍傳》在百姓之中傳播開來,儘早形成眾人討論的聲勢。
不過明面上,也是特意扯了一番「開明教育,免費學習」之說辭,包裝宣揚,為改名【開明書館】、發售《明報》第二期進行造勢。
很快,天啟三年的最後兩天時間,就在開明書館加班加點地僱人趕工中結束。
轉眼,到了天啟四年的元月一日。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2s 3.953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