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閎聽了之後笑道:「俾斯麥先生,您跟我們元首相處的時間還不夠長,我們的元首陛下有一個秘密,那就是他的預言從來都是非常準的。」
俾斯麥瞪大了眼睛:「真的嗎?難道貴國的元首陛下真的是一位預言家?」
「哈哈哈俾斯麥先生,難道您也相信有預言家的存在嗎?元首可是說過,他不是預言家,他只是比任何人都要更加了解這個世界的本質。他曾經說過,只要你弄清楚這個世界的本質,就能夠預測出它的走向。」
容閎的話讓俾斯麥沉思了將近五分鐘。
這期間容閎耐心地喝茶,沒有打攪對方,直到火爐子上茶壺中的水開了之後,發出了嗚嗚的聲音,俾斯麥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不好意思,容先生,您剛才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真的非常感謝您,每次跟您聊天都能夠受益匪淺。」
「哈哈,俾斯麥先生不必客氣。先生這次來見容某,不知所為何事?」
「這」
俾斯麥咬了咬牙還是直接說了出來:「榮先生,這次的海戰中,貴國生產的戰艦表現不俗,但是我們與華族畢竟相距萬里之遙,購買戰艦不便。不知道貴國能否出售鐵架戰艦的建造技術?」
果然,容閎的眉頭皺了起來,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
「還請容先生幫忙,我們普魯士人願意付出對價,盡我們最大的努力。」
容閎依然保持着那副為難的表情,他嘆了一口氣說道:「俾斯麥先生應該知道,鐵甲艦是我們華族的殺手鐧,英國人也有相關的技術,但是他們都封鎖得非常嚴格。您應該知道這些技術的分量。」
「容先生,我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但是您應該也發現了,我們的短板始終是在海軍上,這個時候,我們普魯士只能走鐵甲艦的發展路線才能夠趕上英法。這次要不是英國人派出了自己的艦隊,那麼我們將徹底將丹麥王國擊敗,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做一鍋夾生飯。」
俾斯麥開始打起了苦情牌。
容閎這次鬆了鬆口道:「俾斯麥先生,不管怎麼樣,我都會將這裏的情況跟國內說清楚的,不過這麼大的事情,必須要元首才能夠決定。」
俾斯麥一聽有戲,頓時來了希望。
他說道:「容先生,我準備了一封信,不知道您方便幫忙遞交給貴國元首陛下嗎?」
俾斯麥確實有很多話要跟董良說。他已經將董良當做自己在政治上的引路人。
當然了這封信的主要內容還是勸說董良支持在普魯士建造海軍造船廠。
他的理由是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帝國能夠幫助華族牽制住歐洲的勢力。
只要德意志帝國建立了,那麼西歐、中歐和東歐三大勢力就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到時候,他們哪一家都無法對華族發動進攻。
總而言之就是普魯士強大了,對華族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這點小事,容閎自然是一口答應了下來。
容閎到現在還沒有提自己的事情,他故意先讓俾斯麥先說出自己的請求。
其實是有那麼一點小心思在裏面,那就是給自己爭取到說話的主動權。
「俾斯麥先生,您跟沙俄人的關係怎麼樣?」
容閎突然間問道。
這話到了俾斯麥的耳中讓他一瞬間就聯想到很多事情。
「還可以吧,有幾個相熟的人,我曾經做過幾年駐沙俄公使。」
俾斯麥的回答四平八穩,沒有說滿。
容閎知道有戲,於是繼續說道:「俾斯麥先生,想必知道我們與沙俄之間的戰爭已經有兩年時間,我們已經收回原本屬於我們的伊犁河谷。這場戰爭繼續下去對兩個國家都沒有好處。我們元首這個人吧,他不喜歡打仗。」
這話說的,想必容閎自己都不相信。
董良自從起兵以來,幾乎每年都在打仗,從來還沒有停下來過。
容閎說他愛好和平,要是了解實情的人,那真的是要笑掉大牙了。
「容先生說的沒錯,貴國的元首陛下是一個胸懷天下的人。他曾經說過,人類之間有太多不必要的仇恨和紛爭。這個地球容得下所有人發展。而地球也不是我們將來唯一的選擇。」
這些話就有些科幻了,但是從董良這樣的上位者的口中說出來,就有不一樣的意味。
後世也有一些政客為了選票會大放厥詞,但是人們會結合他所做的事情去判斷他的話。
十九世
紀的中後期,隨着科技大爆發,科幻思想流行,凡爾納就是這個時代的人。
所以董良的這些話,在俾斯麥聽來可不是什麼笑話。
「俾斯麥先生,這場戰爭是我們華族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是元首並不想趁着大勝去佔領沙俄的本土,也不想對沙俄的人民進行復仇。他想要暫時停止戰爭,給雙方的平民一個喘息的機會。」
「而我們現在需要一個中間人,您應該知道沙俄人的一貫作風的。他們執拗的很。」
俾斯麥笑道:「確實如此,想要他們承認失敗是很難的。我可以稟報國王陛下,然後專門去一趟沙俄,很榮幸能夠為元首陛下效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俾斯麥很乾脆地答應了下來。
他心想我都這麼幹脆地答應了,那我求你的事情,你也應該麻利地去做吧。
「俾斯麥先生真是一個痛快人。」容閎笑着將手中的茶遞了上去。
「那我等先生的消息,至於造船廠的事情,先生稍安勿躁,我想元首很快就會給您答覆的。」
這兩個人的會面沒什麼人注意,但是兩人的很多決定卻對歐洲未來局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於對沙俄人的政策,華族的內部也產生了很大的爭議。
就連董良身邊的侍從室主任張孝達都有些不理解。
趁着董良在元首府後花園散心的機會,張孝達問道:「元首,我們為什麼要跟沙俄人和談,按照之前與沙俄人作戰的傷亡比例,只要我們咬一咬牙,完全可以打到烏拉爾山脈。」
董良笑了一下,輕輕地搖了搖頭。
「孝達,你這種思想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我最近看華族的報紙,很多人都在報紙上撰寫文章主戰,有些人甚至制定了一個打到莫斯科的計劃。還有鼻子有眼。」
「既然民心和條件都已經滿足了,那我們為什麼不去做呢?」張孝達追問道。
這個問題就跟一群螞蟻在他的心頭爬來爬去,不抹除了非常難受。
「孝達,首先我要問你,我們擴張領土為了什麼?」董良回頭看向張孝達問道。
「自然是為了咱們華族的百姓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同時土地中的資源也是華族工業發展的動力。」
「你說的沒錯,但是土地這種東西,你要是能夠利用上,那就是有價值的,要是利用不上,那就是負擔。」
「咱們這幾年接連作戰,發展最快的是鋼鐵、機械、軍工、食品加工等與軍事有關的工業產業。這些產業要是發展的過猛了,一旦咱們不打仗了,他們會怎麼樣?」
「他們會不會感覺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會不會去繼續推動戰爭的發生。」
張孝達似乎明白了一點,他說道:「元首的意思是戰爭持續的時間長了,軍工產業發展和擴張過猛,會成為一股足以主宰國家政策走向的勢力。」
「可是,咱們的軍工產業不都是國屬企業嗎?這些工廠不都是掌控在咱們的手中嗎?」
董良心道,到底還是年輕啊,想問題太簡單了。
「孝達,軍工企業主要在我們的手中,但是這些企業都有很多的小工廠、小作坊為其供貨,這就是咱們的軍工廠生產效率如此高的原因。比如說一家槍械廠,他們的槍托這些木質構建就以招標的形式給一些小工廠。現在華族的軍工業非常繁榮,這些相關的小工廠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要是繼續發展下去,這麼多的小工廠,要養活多少工人。一但訂單減少,這些工廠怎麼辦,裏面的工人怎麼辦?」
「這些人的想法或者說是願望匯聚到一起去,也將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董良向張孝達描述了一股看不見的力量。
張孝達還是有些難以置信:「元首,這些人的能量會有這麼大嗎?」
董良道:「會的,哪怕國屬的企業也是由人來管理的,咱們可以讓商部去管理這些人,但是也無法左右他們的想法。要是讓你去接手一家上萬人規模的軍工廠,每天光是給這麼多工人開工資就要成千上萬,你會不會擔心工廠的銷售額下降?」
「那些工廠中的中層管理人員,他們與那些供貨商都已經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他們會不會相互溝通?」
董良在這次談話中給出了一個重要的論斷。
那就是一個國家不能長期處在戰爭的狀態中,那樣的話,這個國家就會被軍工複合體所控制。
戰爭無疑是最花錢的事情,
而這些錢都是軍工複合體的養料。
只要養料充足,軍工複合體就會成長為不受控制的野獸,所以在戰爭進行到一定階段的時候,要將主要的資源轉移到關係民生的製造業上,轉移到民生基礎建設上來。
而那些小工廠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轉型。
大型兵工廠同樣也可以轉型,生產戰車的工廠也可以生產汽車、拖拉機和農業機械啊。
只要他們適應了這種轉型,那麼以後再發生戰爭,他們還可以隨時進行切換。
同時這種轉型發展還能夠促進科技的發展與進步。
縱貫歷史,很多新科技都產生於戰爭中,然後才向民生領域延伸發展。
:()怒海覆清185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9s 3.952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