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的這套理論對於那些沒什麼見識又有一腔熱血的東方男性非常有誘惑力,但是今天他的對手是拉瑪四世鄭明。
這個人雖然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和尚,實際上對西方的文化非常了解。
他甚至還是一個天文學家,最後就是在觀察日食的時候感染瘧疾去世的。
這樣一個人,他對世界已經有了一個基本認知。
鄭明知道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弱肉強食,小國只能在那些大國的夾縫中生存。
他之前一直在與法國人搞好關係,不惜重金從法國人那裏買來兩艘二手炮艇,難道他不知道法國人將自己當作冤大頭嗎?
他自然知道,這兩艘炮艇只不過是探路石而已。
他知道在西方,英法是兩個主要大國。
法國人曾經強盛過,做過老大。
後來被一幫子歐洲國家群毆變成了老二。
所以法國是有實力與英國競爭的。
鄭明想要引入法國的的勢力以與英國人對抗。
因為英國人在暹羅的南部和西部,對暹羅的威脅太大了。
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向你滾過來,但是快要壓到你的時候,被一塊小石頭給擋住了。
但是呢?這塊大石頭隨時可能將這塊小石頭碾碎。
而你只能呆在原地無法離開。
這個時候你肯定要找更大的石頭去擋住這塊大石頭啊。
就在鄭明準備用法國人的勢力去對抗英國人的時候,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了,這種西方深層次的矛盾,不是鄭明能夠預料到的。
英法的勢力都退縮了出去,暹羅看似安全了。
可是,這個時候華族佔領北圻的消息傳來了。
這個華族政權,也第一次被鄭明所重視。
他在之前也只是聽一些商人說有一個叫華族的勢力在天朝的南方建立政權。
只是沒想到對方竟然發展得如此之快,不僅僅短時間佔領整個南方,還將手伸到了南洋來。
安南這個國家,在歷史上經常被中原王朝直接統治。
每一次都是在中原非常強盛的時候,這裏被中原統治。
一旦中原衰弱了,他們就分立出去。
現在中原王朝再次佔領安南的北部。
就這一點就足以說明華族的強大。
更加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
這個華族竟然還佔領了呂宋,接着又佔領了蘭芳。
這兩個地方都是暹羅的重要貿易點。
而且從海上看去,華族已經從東面將暹羅給包圍了。
所以拉瑪四世才火急火燎地派人到華族朝貢。
他明白,暹羅這樣的國家,只能依附於強者。
拉瑪四世的父輩和他的子孫後代都深諳此道。
並且通過站隊,躲過了一次次重大危機。
法國人不用指望了,現在華族代替了法國人的位置,他們只要在英國和華族之間維持一個平衡就好。
「元首,您說的非常有道理,我們暹羅的東邊是華族南海,西邊連着印度洋。
我覺得暹羅可以作為華族連接西方的一個紐帶。
元首,您不是也說過,與西方之間既要鬥爭又要交流嗎?」
鄭明說的也很有道理。
他這樣巧妙地將自己放在了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上。
「好,國主能夠找准暹羅的位置,這樣非常好。
下面我們來說說南掌和真臘的事情。
按照我們之前所說的,真臘由暹羅託管,不過真臘王畢竟也是天朝的藩屬,我已經同意其到華族生活,每年從真臘的稅收中拿出百分之十供養真臘王室。」
董良見到鄭明要堅定地走自主發展道路,那麼他說接下來的這幾個問題就可以不用客氣了。
華族能夠拿捏暹羅的手段有很多。
鄭明想錯了一點,華族不是英法那樣遠隔萬里之外的邦國。
華族就在暹羅的邊上,而且是一個對周邊有着巨大影響力的巨無霸。
要不是鄭明做了幾十年的和尚,養氣的功夫了得,這個時候早就要跳起來了。
「元首,真臘的事情,我們暹羅自己會處理好的。
我們之前一直就處理得很好,而且真臘國王一直生活在金邊。
我暹羅會派兵保護好他的安全。」
鄭明道。
他試圖以強硬的姿態將董良給懟回去。
可是董良接下來的話,讓鄭明徹底無語。
「真臘王已經出發了,這是他自己的選擇,我想國主也沒有要將其軟禁的打算吧。」
董良這次沒有給鄭明機會。
「我們還是說說南掌的問題吧。」
鄭明心想:「說什麼南掌?南掌不是我們暹羅的嗎?有什麼好討論的。」
暹羅控制南掌已經有上百年時間。
這裏雖然還有琅勃拉邦和占巴塞王國這樣的小國。
這些小國也早已經淪為暹羅人的附庸。
當然有些邦國同時臣服於暹羅和安南。
所以南掌並不在雙方的談判當中。
華族當初與暹羅談合作的時候也沒有說到過南掌的問題。
而事實上,南掌內部的一些勢力,尤其是北部琅勃拉邦靠近北圻的士地已經被華族吞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南掌自古以來都是中原的藩屬,現在有部分的南掌人想要加入華族,過上華族人的生活。
我覺得這是可以的。
華族是包容的,面向東方各個民族的,我們的都是黑頭髮、黑眼珠,因此我準備接納他們。
暹羅曾經對南掌的大部分地方有一定控制力,但是這不能成為暹羅阻止他們加入華族的理由……」
「元首,請容許本王打斷您一下。」
鄭明終於忍不住了,為了南掌,暹羅與安南不知道打了多少仗。
為了鎮壓那些南掌人,暹羅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勇士。
終於是將安南給耗死了。
南掌也被打得分崩離析,再也沒有一個強力的統治者能夠整合南掌。
好了,現在你華族說要來摘桃子就要來摘桃了。
「元首,南掌乃是我暹羅的核心利益,我們都生活在湄公河的邊上,一衣帶水,本就應該是一個國家。
元首,您也不想華族沿着長江分成南北兩個國家吧?」
鄭明這話已經顯得有些無禮,董良卻沒有表現出自己的憤怒。
「國主,華族的包容,目的在於我們要整合所有東方民族,否則我們哪裏有能力與西方人戰鬥。
這些人加入了華族自然能夠享受到華族帶來的好處。
首先他們能夠享受到強大的華族護衛軍的保護。
我們光是在中原(這裏的中原指的是華夏本士)就有五萬萬人口,以華族強大的工業實力,我們可以武裝上干萬軍隊。
哪怕是西方的所有國家都聯合在一起,我們也絲毫不怕。」
「其次,他們能夠享受到華族發展帶來的紅利。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荒涼的士地,華族護衛軍會為了整個民族未來的發展,佔領這裏,華族的百姓都有機會在華族的新控制區分到自己的士地。」
……
董良說這些其實也是在告訴暹羅,你們也可以加入華族。
那樣的話,你們也能夠享受到這些。
不過鄭明不這麼認為。
他知道要是完全加入華族,那麼他們暹羅王室還有什麼權力?
暹羅的百姓又為什麼要聽王室的話?
「元首,我暹羅人可以是華族人,但是暹羅源遠流長,有自己的文化和傳承,我們同樣還是暹羅。」
鄭明說道。
他可以承認暹羅人是華族人,但是他們首先要是暹羅人。
……
……
董良與拉瑪四世的談話並不愉快,期間充滿了無形的刀光劍影。
不過雙方難得有這樣的見面機會,很多話還是要說開了。
說實話,現在除了華族和英國人的威脅,暹羅的形勢前所未有地好。
三個中南半島的強國,一個緬甸被英國人佔據了一半。
另外一個安南直接被華族直接控制了。
中南半島的三大強國只剩下暹羅一家。
甚至在整個南洋地區,暹羅都算是一個強國了。
可是……
「放心吧,國主,我們很快就會是一家人,有我董良在,暹羅就永遠是暹羅,這是我的承諾,暹羅的國士也不會比你們原本的要小。」
董良知道不能一直給暹羅施壓,否則會適得其反。
鄭明的語氣也緩和了一些:「天朝能夠遇到元首這般的英主真是可喜可賀,聖人出,天下太平,您是我們整個東方世界的守護者。」
鄭明也在嘴上承認董良是老大。
他的執念其實就是要保全暹羅的獨立地位,甚至做中南半島的小霸。
「這樣吧,國主,無論是真臘還是南掌的部分暹羅控制區,只要現在是在暹羅控制之下的,暹羅都可以提供保護。
我華族暫時不會插手這些地方。」
琅勃拉邦以前是依附於安南的,所以不在這個範圍,南掌的中部也有部分地區是安南控制。
董良所說的原本在暹羅掌控之下的南掌地區,其實主要是指占巴薩王國地區。
這樣暹羅可以擴張的地方只有占巴塞王國和真臘王國。
這兩處地方的反抗勢力一直都存在。
董良想的很清楚,你暹羅要佔領這裏,可以。
那就看你的胃口怎麼樣?能不能夠擋住這裏的反抗。
不要到時候,自己擋不住了,又要跑過來求華族的幫助。
總算是將中南半島的勢力範圍給劃好了。
暹羅依然只是在名義上做華族的藩屬國。
保持了獨立狀態的那種。
華族也不在暹羅駐軍。
接下來就是婚禮的事情了。
終於談到了相對輕鬆的環節。
拉瑪四世畢竟是一位父親,他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風光出嫁。
這個董良可以給,他準備在大皇宮中安排婚禮。
同時還要到寺廟中去接受賜福。
這件事情,董良在與小乘教的代表會面的時候提了出來。
這是對當地宗教的一種示好。
大王宮的北邊是玉佛寺,南面是臥佛寺。
小乘教幾乎控制了暹羅的輿論和百姓的精神世界。
董良在與這些寺廟的住持座談的時候,同意他們到華族的控制區擴大傳教。
僅僅是這一點就收穫了這些佛寺的支持。
這一點是暹羅王室給不了的。
當然了,小乘教到了華族的其他地方就沒有在暹羅的這些特權。
喜歡怒海覆清185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7s 3.952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