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第849章 元勛病死回朝路

    「欽州港、北海港、安鋪港、徐聞港、海康港、湛江港、博賀港、北津港·····」

    離開觀察使府的路上,表兄弟倆並轡而行。

    「你覺得今天武相的話有幾分真幾分假?」馮智戴問。

    冼靖臣相比起高大魁梧的馮智戴,則顯得較為黑瘦且偏矮,但這位冼氏家族當代的家主,近些年一直在海南島開拓,行事卻是極為穩准狠,大膽果決,行動迅捷。

    「那位武相野心很大,也是個有本事的,我覺得他今天說的那些話,可能七分真三分假吧,」

    武懷玉今天不僅跟他們說要聯手打造徐聞港,振興古港,而且不經意間透露,接下來還會把欽州港等其餘七座嶺南沿海港灣發展,到時形成交廣兩大外貿港,以及嶺南沿海十三座中轉貿易港的打算。

    徐聞港只是這十三港之一。

    「我覺得這武相真是深不可測,他今天提的這計劃,讓人無法拒絕,也不敢拒絕,我相信若是我們拒絕,接下來徐聞港真的就要廢了,甚至我們高、崖兩地都要不得安寧了。」

    冼靖臣直言他有些敬畏這武相公,

    說來大家也是親戚了,冼智臣的女兒許給武懷玉的十九子,馮智戴的長子又娶了武懷玉的十六女。

    而冼智臣和馮智戴不僅是表兄弟倆,兩人還各娶了對方的妹妹為妻。

    親上加親。

    「徐聞港真要給他們開放?我還真有幾分猶豫呢,若答應他的條件,那以後徐聞港其實就等於交給那些中原人掌控了,不僅廣州市舶司要進來,抽解徵稅、搏買貨物,且這買賣以後可能就是中原人佔大頭了。」

    僅是市舶司的抽解和搏買這兩項,其實就是很大的一筆利益,市舶司進來,這筆利益等於就要被朝廷拿走。

    而海貨的進出這塊的收益,中原人來了後,可能也要佔據大頭。

    這都是在他們碗裏搶肉。

    冼靖臣捋了捋須,「我倒有幾分願意相信武相所說的,把徐聞港做大做強再創輝煌這話,若徐聞港真做大了,不說恢復漢晉時的輝煌,哪怕是能穩步向上,也是極不錯的,起碼不用再擔心朝廷的禁止。」

    馮智戴道,「其實武懷玉兄弟來嶺南後,這廣州港這兩年真的興盛了許多,而且越來越紅火,去年停泊廣州港的大小船舶五千多艘啊,聽說市舶司光抽解和搏買這塊,就淨利六十多萬貫錢,

    咱徐聞港要是能趕上這東風,那真是不得了的。」

    馮冼兩家都是嶺南地方豪族,馮家還是北燕亡國後浮海逃來的,在嶺南其實也就數代人,反倒是冼氏世為嶺南俚人酋帥,

    他們雖也靠海搞點貿易這些,但這塊做的不大,他們主要還是手裏有地盤,控制的人口多,僕役也多。

    種地開礦經營作坊,順便弄點水陸貿易,以前也算是半割據的土皇帝,但如今中原王朝一天比一天強,中原南下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們也沒有以前那麼滋潤了。

    僅是納稅這塊,就讓他們很狼狽,三分之二稅被抽走了呢。

    當然朝廷來了也不是全無好處,起碼以前他們統治地方時,也要面臨許多桀驁不馴的獠蠻,以及周邊的那些豪族酋帥們的侵襲,

    可以說現在嶺南更趨向穩定了,

    「就按那位武相公說的辦吧,也許真的能共贏互利呢?」

    「嗯。」

    冼靖臣打算接下來徐聞港這邊的事就收一收,他回崖州去,把更多精力放到對付島上的狸獠蠻夷,征服那些島上生蠻,開拓更多土地,多抓點俘虜,多搞點莊園,種甘蔗種棉花,若是再建些作坊,搞點蔗糖粗加工,棉紡初加工,錢景也是非常好的。

    武相公對蔗糖和棉花的需求巨大,有多少他都收,價格也都還不錯,從獠蠻手裏奪取土地,然後用掠來的俘虜種棉花甘蔗,絕對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至於說徐聞港不讓走私,這確實是不小的損失,但他們本來對這塊就不是很擅長,做的買賣也不算大,不做就不做了,跟着武懷玉搞造船、貿易加工啥的也行,

    「阿兄,海島那麼大,咱們兩族聯手開拓多年,雖然置下崖儋四州,但也僅是在沿海平原之地建立了一下城寨和定居點,島上可供開拓的地方還極大,

    阿兄,你今年從高府這邊多抽調些人過海去島上,與我們一起繼續開拓啊,」

    「好。」

    馮冼兩家聯手開拓海南島多年,但也確實僅開發了部份沿海地區,還有大量內陸未開發,

    這地方雖然在中原朝

    廷眼中不值一提,但馮冼兩家都挺看中的,那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島上的獠狸蠻比較落後,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那島上的人口、田地、礦采、山林,都是取之不竭的財富,包括島四面的漁場、鹽場等,

    ······

    長安。

    皇帝召見馮盎。

    君臣兩個一起用膳,馮盎深感榮幸。

    「朕也想不到,嶺南去年不僅沒再向朝廷要一文錢,而且還真上繳了那麼大筆稅賦錢糧,」

    馮盎趕緊道,「武公確實了得,短短兩年時間,就把嶺南經略的如此,嶺南安定,府庫充盈。」

    「哈哈哈,懷玉畢竟是宰相之才,經略嶺南還有點大才小用,不過懷玉倒也跟朕大加讚賞了馮智戴等嶺南地方都督刺史們,說他們也都很配合很用心,大家共同努力才有了如今嶺南的大好局面,」


    「去年嶺南秋稅征的不錯,也更是馮冼寧陳等地方大族帶頭,積極主動的申報田畝、戶口、財產,主動納稅·····」

    馮盎面帶微笑不時的附和一句,心裏卻有些緊張,不知道皇帝今天召他來,到底是要談什麼,

    肯定不是要當他面稱讚他們幾句的,

    嶺南現在的情況確實不錯,但其實朝中也還有一股聲音在攻擊武懷玉,彈劾他任人唯親,在嶺南驕縱不法,以公謀私等等,

    有些彈章還是很嚴厲的,甚至有人都彈劾武懷玉公然營結黨羽,扶植親信,甚至把持嶺南軍隊上下等等,

    但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彈劾送上去之後,就再無下文。

    馮盎是嶺南進京的,人在長安,可嶺南的情況他是知道的比較清楚的,武懷玉在嶺南的權力,確實有點大的沒邊,

    軍政財稅司法監察等各方面無一不管,說一不二。

    實事求是的說,武懷玉在嶺南表現的確實夠好,

    當年李靖下嶺南,也曾獲得過極大特權,但當時情況特殊,李靖是代朝廷拉攏安撫嶺南各方勢力,而且李靖在嶺南並沒有呆太久。

    而這次武懷玉在嶺南卻不僅僅是撫慰拉攏了,他更多的是在改變嶺南的格局,徹底的改變,從根上改變,而武懷玉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已經做的很成功了。

    雖然這也是在大唐如今強盛的這個基礎上,是嶺南本土勢力已經衰弱的情況下,可仍不得不說,武懷玉已經做到極致了。

    「有官員建議,武懷玉不應當留在嶺南,殺雞焉用牛刀,應當回朝拜相,還推薦馮公回嶺南接替懷玉,經略嶺南。」

    馮盎心中一動,

    若真如此自是極好,可他很快明白過來,這不可能。

    「陛下,臣萬不及武公本事,要真有武公這本事,臣在武德朝和貞觀初,也不會連區區高府數州之地都不安穩,

    而且臣已老邁,如今也已經漸習慣關中氣候,願意繼續隨侍聖人御前,」

    皇帝哈哈一笑,不再提這事。

    一頓飯吃完,

    皇帝賞賜馮盎宮人四名,突厥奴十個,又賜絹百匹。

    帶着這些賞賜回到長安的宅子,馮盎一人獨坐書房許久。

    次日,

    馮盎參加朔望早朝,

    靜州捷報,

    靜州山羌做亂,利州都督李子和與侯君集領軍討平。

    先前傳言亂軍劫持裴寂為主,此時李子和奏報,裴寂不僅沒有參與叛亂,反而率家僮助守城池破賊為功。

    皇帝殿上論功行賞,

    利州都督李子和升黔中經略使兼黔州都督,改封夷國公。

    靜州司馬侯君集升利州都督,改封陳國公。

    思裴寂佐命之功,召其回朝。

    夷國公李子和、陳國公侯君集先前都在世封刺史之列,李子和世襲婺州刺史,侯君集世襲陳州刺史。

    大家都知道,侯君集這傢伙終究還是被皇帝諒解了。

    不過裴寂還能回朝,倒是讓人意外。

    只不過裴寂終究還是沒能回朝,

    數日後,利州都督侯君集奏報長安,裴寂起程回京半路上感染風寒,年老體弱,尤其是此前抵抗靜州獠守城期間還受了傷,

    這一病不起,病逝路上。

    皇帝聽聞此消息,在殿中長嘆幾聲。

    「追贈裴寂為相州刺史、工部尚書、河東郡公!」

    這位來自名酒桑落酒產地蒲州桑落的武德元老,享年六十六歲,太上皇稱他是老夥計好兄

    弟,但當今貞觀天子卻說他才智平庸,作戰,每戰皆敗。為政,亦無政績。

    他的死,

    挺出人意料。

    許多人其實都不信他是半路染風寒病死的,長安有個小道消息流傳很快,都說裴寂是在靜州的驛站里,被侯君集親自縊死的,奉了皇帝密詔。

    且說裴寂先被縊死,然後才有侯君集加封利州都督、改封陳國公。

    (本章完)

    。2



第849章 元勛病死回朝路  
相關:  逍遙小地主  貞觀俗人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  明末稱雄  晚唐  海上升明帝    紅龍傳記  道界天下  生生不滅  天降鬼才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849章 元勛病死回朝路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360搜"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9s 3.97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