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遇藥王
黑色細犬,名叫烏尨。
它的主人是個道士,身着粗衣,腰間有個葫蘆,執柄佛塵,看着似個普通道人。
可胖掌柜見到他,卻是立馬上前恭敬行禮,「藥王光臨、小店蓬壁生輝。」
這位看着才值壯年的粗衣道人面帶微笑回應胖掌柜,然後道,「我這細狗亂闖貴店,失禮。」
胖掌柜明顯對這道人很熟,還很尊敬。
他從中引見,武懷玉才知道這位道人原來大有來頭,俗家京兆韋氏,祖父時任河南鞏縣令,故一家遷居鞏縣。他十三歲時諳老莊之學,長齋素食,後入嵩陽觀出家。
傳說他訪道週遊,遍尋名山,曾遇神仙。
他不僅道術很高,而且擅符篆和煉丹、醫藥之術,還與孫思邈是好友,因為經常施藥救人,民間把他和孫思邈同尊為藥王。
如今奉天子之令,在京中玄都觀修行。
玄都觀是長安最大的道場,也是樓觀道在長安的大本營,北周武帝曾滅佛禁道,但在終南山田谷建通道觀,選十名高道修行,給道家留了絲元氣。
這十名高道,都是樓觀道人。
後來楊堅建隋修大興城,特於城中九五高崗,天街兩側,建起大興善寺和玄都觀兩大寺觀,各據一坊之地,玄都觀主,便是請來了田谷十老中的王延。
王延在樓觀中的地位,是當今觀主歧平定的師伯,上任觀主蘇道標的的師兄。
而武懷玉是歧平定師叔,算王延師弟。
藥王韋善俊以前沒見過武懷玉,他雖奉旨在玄都觀修行,但大多數時間都在外,尋訪名山,製藥救人。
「貧道拜見翼國公。」
「藥王客氣了。」
韋善俊出現在涇陽原因也簡單,就是這裏現在是很大的藥材市場,他這次路過,便來看看藥材,結果他的狗子跟別家狗子跑了。
說來那條狗,也有個故事。
韋善俊有個哥哥早年學佛,在少林出家,佛法精進,成為長老,他去看望兄長,在嵩山寺前遇到這條狗子流浪,得了疥病,渾身毛都掉的差不多,十分難看,人嫌狗厭的,韋善俊收留了這條狗,拜訪期間暫住寺中時每次去吃齋,還牽着這條狗,把自己的食物分一半給狗吃。
和尚們嫌棄那隻癩皮狗,也嫌棄餵狗的韋善俊,讓他哥把他和狗子趕走了。
韋善俊倒從不嫌棄這隻狗子,狗子也對他不離不棄,經過他的醫治,那隻狗的皮膚病好了,毛髮又黑又長又蓬鬆的十分好看,他給取名烏尨。
尨,本就是多毛狗子的意思。
「想不到烏尨還有這故事,我這兩條狗子是我當年隨師在終南山修行時,從山下農戶家中收養的小狗子,說來這兩條狗子也有些不凡之處。
我師傅在終南山隱修七十二載,山中有老虎為之護法,幾代老虎相傳守護,這兩隻小狗娃小時吃過護法母老虎的奶,吃虎奶長大的,所以膽子特別大,長的也更壯實些。」
韋善俊笑說,「難怪我這烏尨居然一見到你家的虎斑細犬,就給迷的跟跑了,以前可從未有過的事。」
兩人都是道士,又都擅醫,在此偶爾碰到,便也是緣份。
於是武懷玉邀請他一起吃晚飯,順便聊聊道法和醫藥,武懷玉對道法不是那麼感興趣,更主要是想交流下醫術,畢竟這道人可是跟孫思邈齊名,還是好友的高人。
交談挺愉快,收穫挺多。
武懷玉挺感慨的,如京兆韋杜這種名門,確實了得,人家不但朝廷上有人做宰相,朝中地方皆有人為官做吏,甚至也有人經商,也有人在家養豬的,連佛道兩屆,都有他們的人,還都能幹出很大名堂。
比如說如今佛教主要宗派的華嚴莊,杜順和尚就是杜家的人。而眼前這位藥王,是韋家人,甚至他哥哥還是少林長老。
民間傳說韋善俊遇過神仙,得授過三皇檄詔,還獲得神仙變化的道術,武懷玉對這個不感興趣,畢竟他對李世民也說他老師逍遙子以前三遇神仙,在終南山隱修七十二年,修成陸地神仙,最後羽化飛升了。
神不神仙的,他們同行內部最清楚。
不過真要討論起煉丹畫符這些,武懷玉也是行家,韋善俊也是佩服不已。
他身邊有個長的極高的十四五歲的少年,知曉武懷玉的身份後很是崇拜,問了許多問題,臧是畫符的。
這少年來歷也不簡單。
「晚輩葉法善、號太素。」
小道士葉法善,武懷玉聽這名字好像有點耳熟,但他這麼年輕不可能是現在很有名的人。
按他自己介紹,他家五代修道。
上清派茅山宗的火居道士家族。
這少年口才挺好,說他是母親劉氏午睡夢流星入口吞之乃孕,十五月而生。
好傢夥,差點就成哪吒了。
然後更神奇的是,他七歲那年溺於江中,家裏三年都沒有找到,三年後突然出現,說是有青衣童子引他去見了太上老君,老君還給他喝了雲漿仙露,就說了會話便回來了。
說一會話功夫,人間已三年。
夠傳奇的。
這比武懷玉九歲時渡黃河落水,被個老道帶走進山修道九年,後來才知老道是終南隱仙,還要離譜。
他歸來後,有不少神通本事,比如說能把兩升核桃,連殼嚼碎吞食。還把能鐵缽燒成暗紅,然後雙手托起而無事。
武懷玉覺得這小子失蹤的三年,更有可能是被某個耍雜技的給救了,帶走學了三年藝,後來找機會跑回了家。
畢竟像手入滾燙油鍋撈錢啊,什麼把燒紅鐵缽端起這些,聽着明顯是一種雜耍騙術,而不是真的什麼道法護體。
反正回來的葉法善顯露不凡,他家又是幾代修道,於是也開始學習陰陽占筮、書符畫咒的茅山道法。
後來又去天台山、青城山以及嵩山拜訪名道學師,如今長的身高九尺,滿腦門都是皺紋,據說還有了驅鬼的秘術。
他現在也是韋善俊的弟子,跟着學醫術。
他對武懷玉的經歷很感興趣,他自己墜江消失三年而歸,武懷玉則是落河後被帶走習道九年才下山。
他還聽說武懷玉為皇帝畫了兩張門神像,以大將秦叔寶尉遲恭做像,再以符篆,就把宮裏的鬼魅驅散乾淨。
跟這小子聊天挺有意思的。
是有些本事的,他畫符這塊功夫挺紮實,不愧是幾家修道的世家,醫術這塊也學的不錯。
就是長的太高了,跟個竹竿似的,而且滿腦的抬頭紋,哪像是十四歲,倒感覺比他四十歲的師傅還老。
聊到後來,武懷玉想起來了,這葉法善不就是後來長安景龍觀主,甚至入朝做了鴻臚寺正卿,還加封越國公,活了一百零七歲,死後還追贈越州都督那個道士嗎?
「終南山有位道士葉靜能,可是你家長輩?」
「那是我叔公。」
葉靜能長安人稱葉天師,最擅符篆,很有名氣,也是奉旨進京在玄都觀修行,不過這位大多時間都是在終南山里修行,武懷玉跟他見過面,符篆那塊很厲害。
原來是他叔公。
世人崇佛敬道,不論僧道的出家人都還是比較受尊敬的,不過武懷玉倒是更喜歡道士一些,
都說亂世道士下山救太平,和尚們只知道盛世大肆斂財。
像眼前的韋善俊、葉法善他們都是一邊修道,還一邊雲遊行醫救人,並不會一心只想着收田租、放高利貸、做買賣這些。
師徒倆對武懷玉非常佩服,武懷玉便邀請他們同行,深入交流,兩人也是立馬應下。
晚餐時,他們師徒也是完全素食。
武懷玉這個下山道士大塊吃烤肉,突然有點不自在了。
葉法善雖年少,但已經擅長用符水救病治人,武懷玉心裏清楚,所謂符水,其實也就是一種配製好的中成藥湯劑而已,長安東西市的藥肆里就有這種湯飲子,一般就是治些簡單點的頭疼腦熱,效果是有的。
當然如果是其它的病,那就得專門對症下藥。
可很多道士,卻非要用個符,燒符入水,讓病人飲下,不說藥之功,非說符之效。
這種事情看破不揭破。
武懷玉自己也幹過類似的,比如給李世民畫符貼門神等,甚至他在隴右鄣縣鹽井寨,還登壇做法請鹽神呢。
其實如葉家世代修道,但他們家屬於道士中的一個特別支派,稱為火居道士。火居道士是可以結婚生子的,一個家族道派設一個壇場,供奉道家神靈、宗派祖師和地方神靈,僅限本家族道派法師供奉,道法代代相傳。
甚至火居道士是可以吃葷的。
不過葉法善現在跟着韋善俊修道,已經不完全是個火居道士了,也跟着吃齋。
「翼國公諫請陛下在全國府州設立醫學,授任醫學博士、助教、選醫學生,這可是幹了件大好事。」
韋善俊說起這事很佩服。
人食五穀,都會生病,醫藥很貴。
貴族豪強們還能承擔,可對許多普通人來說,小病靠扛,大病等死,甚至在一些偏遠地方,醫師、藥材有限,就算是富人也難有好的醫療條件。
武懷玉諫請設立的醫學,雖說下州也才十個醫學生,博士、助教各一人,但這十二人的地方醫校,既是教授醫學,也還會巡療救病的,特別是在應對地方上的疫情、傳染病的的時候,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韋善俊是行走在民間底層的藥王,對此舉是感受很深。
「還是太少了一些,杯水車薪,我朝州縣經學生,數萬之眾,上州經學生六十,下縣也有二十。
我希望將來朝廷財政寬裕一些後,也能仿經學,不僅提高州醫學的醫學生數量,還在縣級也設立縣醫學,培訓醫學生。」
武懷玉提出以後州縣醫學,不僅僅是教學的醫學校,還應當是官辦的醫院,救病治人,防瘟抗疫。
「我希望將來朝廷能夠設立類似六疾館、悲田坊這樣的官辦救濟機構,在各州縣設立惠民藥局,由朝廷提供本錢,種藥採藥製藥,然後施藥,主打的是平價,尤其是防範能迅速傳染擴散的疫情。」
這惠民藥局就是個朝廷官辦大藥房,要起到的就是自己種植採買,降低成本,然後製藥銷售,尤其是平價銷售,如常平倉平抑糧價一樣,要讓看不起病買不起藥的普通百姓,能夠得到些幫助。
當然,大藥房只要正常經營,尤其是這種官辦的,肯定是能賺錢的,賺的錢再擴大規模,既能營利增收,還能起到更大的醫藥保障作用。
民生是最基本的國力保障,不僅得讓百姓吃飽飯,也還得照顧百姓的醫療。雖然這放到後世都很難,但這上方向可以努力。
武懷玉的一席話,讓藥王韋善俊佩服的五體投地。
此時根本沒有這樣的官方機構,南朝時,有六疾館,帶有官方救濟性質,後來又出現了悲田坊,這種主要是寺院經營。
寺院接受布施甚至放貸收租,獲利豐厚,也會拿出些錢來做慈善,比如建悲田坊,全稱悲田養病坊,施藥醫人。
這種慈善行為,既能幫助寺廟獲得好名聲,甚至這些悲田養病坊其實也是賺錢的,因為悲田坊雖要投入買藥請醫花錢,但也以此接受善男信女們布施,所以寺廟最後往往不僅不需要往裏貼錢,這個項目還能有很大盈餘,是能賺錢的慈善事業,當然各寺都干。
對朝廷來說,是鼓勵這種行為的,但是武懷玉覺得朝廷有條件的時候,也應當建個相應機構,比如惠民藥局。
既是全國官辦連鎖大藥房,也是加強民生保障醫療的,甚至也還能賺錢。賺的錢不需要上繳朝廷,留着擴大經營,增加藥材儲備等就很好。
對於朝廷來說,保障民生,贏取民心,也是很重要的。
現在貞觀從長安到地方州縣,都有個普遍的問題,就是缺醫少藥,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真正能享受到醫療保障的人太少。
別說沒錢,有錢你沒醫少藥也不行。
所以朝廷在現有的太醫署這個中央醫學校之外,於各地府州設立醫學校,培養醫學生,加強醫療力量,以後各地建惠民藥局,這都是為解決缺醫少藥這問題。
缺醫少藥導致的結果是許多百姓有病沒的醫,只能等死,或是相信求神拜佛有用,又或是信巫術祝由,迷信各種偏方。
如韋善俊這樣行醫治病的道人,數量太少了。
「翼國公大善,仁政啊,如果能夠推行,我們都願意貢獻一份微簿之力。」
「其實我還有一個想法,各州醫學校,除了醫學生外,還定期舉辦一些短期培訓班,招收一些鄉村識字的人,教授他們一些基礎的醫藥知識,這樣回到鄉里,也能救治一些小病,
亦農亦醫、農忙時務農、農閒時行醫,或是白天務農,晚上送醫送藥。」
這種赤腳醫生,當然不可能有什麼高超醫術,但以如今的現狀來說,如果鄉里有這樣一批赤腳醫生,每年能定期到醫學校短期培訓,有一定的醫藥知識,家裏又有惠民藥局提供的一些常用藥物,那麼應對些小病是可以的。
在交通不便,醫藥短缺的時代,這種赤腳醫生也是能發揮很大作用的。
「此亦仁政善政也!」
韋善俊打算接下來一段時間就跟隨武懷玉身邊,幫忙謀劃此仁善之政。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9s 3.967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