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第一頁就被震撼。有句話叫「富在術數,不在勞身」,這句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之後總結出來的,還有一句經典的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第一點要看其科技水平是否強大,是否具有強大的生產能力;而有多少人勞動,其比例是多少,倒在其次。
這不是小孩子過家家,生產力直接決定生殺大權。沒有足夠的生活物品,等待人們的,只有死亡。
之前玩過一些模擬遊戲。在遊戲的最開始,在春天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要參與到農業生產或者採集、狩獵上,要不然食物不夠一年四季吃。而在閒暇時間,人們才會去做一些別的事情,如建設、貿易、慶祝等。隨着科技的發展,投入食物生產上的人越來越少,整個社會才越來越多樣的。
哈哈話說我對一些經濟學的概念如貨幣、通貨膨脹、期貨什麼的,也都是在遊戲裏學的。那個人真是個天才!我什麼時候可以模仿她做一個桌遊出來?以前做過,還是很有天賦吧!
角度不一。我們站在個人的角度,並不是全局的角度,所以看東西常常不全面。但是,無論怎麼站,個體是弱勢的,規則不由自己,其實更多時候還身不由己,所以有時候不能用眼睛看世界,要用心,用信仰。
流水線與分工對生產的影響。這個社會足夠發達,早就不是單幹就能行的。有時候會被指責,說不會開車那怎麼行?呵?不必如此,有的人因為不會修車而被說是「娘炮」,當然有些誇張,這只是因為不在同一個時代,很多事情難度和處理方式都不一樣。現在講究處理事情要看性價比,丟給別人弄,給自己留下更多時間,沒有任何可以被指責的地方啊。時間就是金錢。
所以我們更應該像弓一樣,要射箭就只為射箭,別搞花里胡哨的花紋,戰鬥就戰鬥,裝飾就裝飾,畢竟分工不一樣。有時兩者都要恰恰一個也要不到。
只有專門化,才能在器械生產製作上想出一些點子,不然只能是疲於奔命,也未必會高效率。
做事情是有看不見的熟練度的,在一個方向上一直疊才是明智的選擇。
其實我們說道理都懂,只是能看懂,並不知道該如何拆解,如何做。看懂,認識字的人誰會看不懂?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怎麼能說自己懂了?如果真懂,那勢必會改變些看法、行為,甚至要製造出來東西。
要是什麼都沒變,那也就是沒往心裏去。
哇,又是神句。一個人總是在不同任務間切換,那麼過於低的熟練度會讓他無所適從,一個任務沒學會沒完成就要轉移到下一個任務去,那到頭來只會養成掩飾的壞毛病,無法專注,就是變「短」了。
有時候說「偷懶是第一生產力」也不為過呀!偷懶不是應付,而是在長期從事一個事情後,了解其關鍵技術對其加以改進,使其步驟簡化而達到「偷懶」的效果。
不要死扣字眼了。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爭論出來的。唉!道不同,不相為謀。
不要在半夜出門,會遇到鬼。鬼也是人,人也是鬼。
我們的世界是不連續的。一個限度剛被跨過,門就突然死死地關上,不留一點縫隙。
經歷過,是會變得不一樣,但具體怎麼不一樣,我說不清。
剛剛過了聽情歌會流淚的年紀,唔!心理年齡才17。
不要因為局部為否決整體。整體是什麼樣子?即便很沒有那麼令人驚喜,但也不至於有多差。別憤青了。
雲是水,雨也是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把名字都改了。非為其改名字,是它改變了自己的樣貌,做好事不留痕跡。
說自己可憐的人,其處境未必比你差,所以學着收起無謂的善良,更重要的是,學會憐憫自己。
如果一多起來就心高氣傲,那不如一直保持無知的純真。
量子的世界,注意節拍。
鬼谷子還是厲害,想起來他寫的了。正常是看不出一個人是怎麼樣的,要把他揚起來看。低能量狀態下,他情緒穩定,自然不會做什麼意想不到的事。給他注入能量,讓他的思維啟動,情緒擾亂,再看他會有什麼樣的行為,進而可以更好地看他是什麼人。
人們習慣與把別人的成就歸結於天才或者外部因素,這樣做,仿佛不是天才也沒有外部條件的人無法成功是理所當然,所以心就得到安慰而空閒下來。事實上,外部條件的確有用,但成功的人至少是勤奮的,這一點無須質疑。
獲獎了開心一下。沒有拉票呦!
不過我要承認,成功的人腐蝕作用和滋補作用是同是到來的,不要迷失自我哦!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1s 3.944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