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紹賭贏了陶侃,不由鬆了一口氣,開始進一步提拔陶侃,懲處琅琊王氏,開始接手勝利後的戰爭果實。
說實話,在這一刻的司馬紹都有些熱淚盈眶,這就是勝利嗎?!
畢竟自從衣冠南渡後,晉廷真的太不容易了,這次勝利對司馬紹來說實在太提升士氣了。
這次戰爭後,除了陶侃以外,司馬紹徹底掌握了實權。
司馬紹經過了慎重的考慮,還是任免陶侃都督荊、湘、雍、梁四州軍事、征西大將軍、荊州刺史,長沙郡公等職務與爵位,用陶侃來替代王敦駐紮在荊州前線。
因為荊州這塊地方最初就是陶侃奪取下來的,所以陶侃在當地多少算有根基。
再加上這次陶侃秋風掃落葉一樣的清掃,當地豪族紛紛表示非常歡迎陶侃的到來。
而司馬紹也非常清楚,荊州重地是真需要陶侃這樣的名將鎮守,才能威懾住虎視眈眈的王桑,換了其他人都不會有陶侃的來得穩定人心。
同時把陶侃丟到地方,自己也能夠更加方便的整頓朝堂。
畢竟琅琊王氏門生故吏遍佈整個朝廷,王導更果斷跳反,直接跟王敦做了切割。
自己想解決好這些事情,也需要時間啊,而偏偏長安的那個對手,不會給自己這時間啊!
但無論司馬氏造了多大的孽,自己作為子孫的也就只能咬牙背負下來啊!
而不得不說,司馬紹任用陶侃駐守荊州的決斷並沒什麼錯。
畢竟駐守在豫州的王桑在聽到王敦叛亂,司馬紹平叛,雖然陶侃士卒一路殺穿王敦的確是相當驚艷,但王桑也沒沒任何畏懼,親自率領軍隊嘗試性的進攻,尤其是要拿下南陽!
而陶侃雖後到,但率領本部與王敦在南陽交手,緊接着讓麾下士卒假扮成援軍,每日跟着運糧的車出去,然後又偽裝成精銳進入營地。
王桑與陶侃交手幾次沒佔到便宜,見援軍到來便沒跟陶侃繼續消耗下去,選擇了撤退。
這時候,陶侃果斷髮動突襲,麾下一支支的部曲,仿佛浪濤一般綿延不絕的衝擊。
只不過,王桑麾下軍隊到底是老兵,雖然被陶侃打了措手不及,但軍隊韌性卻相當強,並沒被陶侃的軍隊給直接沖碎軍陣,反而就地反打!
而陶侃見到沒什麼便宜占,便果斷選擇撤退,並沒有太多糾纏。
可以說,王桑與陶侃只是交手了一次,陶侃遊刃有餘,不但保住了南陽盆地,而且還小小的咬了王桑一口,絲毫沒有尋常晉廷將領面對劉泰軍隊時候的畏懼。
甚至相反,陶侃麾下的士卒見到大漢的軍隊好像也沒有自己所想像的那麼強,心中自然是打出了幾分的自信。
堅信在陶侃帶領下,縱然是漢軍,自己也是能碰一碰的。
而只有陶侃神色有幾分的凝重,副將毛寶開口道,「我們已經大勝,郡公何必皺眉!」
「此戰雖然退了王桑,不過只是王桑見我晉廷未成有大亂,所以接應鄧岳周撫等叛賊家眷便順勢退去,我軍又沒有佔到多少的便宜!」陶侃道,
「反觀王桑麾下軍隊,雖然遇到奇襲卻不見慌亂,遭受我軍連續進攻,卻能維持軍陣。
不論是裝備,組織,意志,甚至個人素質對我大晉而都是精兵的上佳人選。
但這樣的士卒在漢軍中卻只是平平常常的一名士卒,這難道不值得我憂心忡忡嗎!」
陶侃比較起各種的謀略,相對來說,也是一名擅長練兵的將領,正如此,陶侃才明白王桑麾下軍隊的可怕。
對比起所謂身體素質,組織軍陣,以及身上裝備,陶侃承認對方的優秀,但陶侃自己麾下的士卒也不見任何差距。
但陶侃所不明白的是,為什麼炎漢麾下軍隊士卒的意志都這麼強。
不是一個人有着哪怕是死也要反咬一口的意志,而是每一個都有着這般的意志力。
「打掃戰場,如果有活着的士卒儘量俘虜好,然後送到我這裏,我親自審問!」陶侃道。
「得令!」陶侃的兒子陶瞻出面對着陶侃回答道。
很快,便有個斷了一隻手的士卒,被下面士卒壓過來,不過這士卒案首挺胸,面對陶侃也沒絲毫那種大頭兵見到了敵方將領時的畏懼。
陶侃看着眼前的士卒,身後的毛寶直接給了這士卒一腳,開口道,「跪下!」
士卒身子不由前傾下跪,但還是重新站了起來,開口道,「要殺便殺,少廢話!」
陶侃看着士卒開口道:「你在偽漢軍中不過一士卒,縱然投降也無人可知,又何必強做英雄,白白丟了自己的性命!」
「偽漢?」這士卒說道這裏,卻是不由冷笑,聲音高亢道,
「如今炎漢三興乃天下大勢,你晉廷唯孝治天下,才使先有八王之亂,後有異族亂華。
若非陛下應金刀之讖而生,救北方百姓於水火,我等早就成異族亡國奴,生死不由自己。
若說偽朝,那指着洛河發誓如放屁的司馬氏才建立了偽朝,才使得我華夏守此災厄!」
這士卒面對着陶侃,卻也毫無畏懼,侃侃而談之下,卻不見絲毫的畏懼。
陶侃知道事情扯到了司馬氏上,自己是真的辯駁不過,至少到現在為止,雖然漢代確出了昏君,但也從來沒有給異族打到過洛陽,至少晉廷之罪,那是真的辯駁不了。
「你讀過書?在漢軍中卻只做一名陣前搏殺的士卒,乃大漢不得用人。
若伱投降晉廷,雖身體有所損傷,至少也能成一名小吏,安穩渡過餘生!」陶侃道。
「呵呵,若我非入得漢軍,成大漢戰卒,哪裏有幸得田畝安生,受軍史教授,明白道理。
我大漢軍隊麾下每名士卒,具是能讀書識字的良家子,我不過其中萬一
我等具為光復大漢而戰,讓大漢重新屹立中原大地而戰。
因為只有大漢重新屹立於世了才不會被異族所欺辱成那兩腳羊或異族奴!」
士卒面對陶侃卻不見任何畏懼,此刻面對陶侃更無比坦蕩。
陶侃聽到士卒這話,又是沉默了,說實話當初的晉廷衣冠南渡,徹底的捨棄了北方土地,雖然讓世家存續了下來,但顯然北方百姓,已不承認晉廷了。
「冥頑不靈,今日你縱然使身死,卻也不會有人記得你!」陶侃不由嘆息。
「大丈夫死者死矣,自然有天地明晰我心跡,軍史記錄我犧牲,我有何懼!」士卒道。
說實話,士卒非常清楚,如果自己犧牲了,那自己在大漢不論是自己的妻子兒女都會得到很好的照顧,但自己如果投降了晉廷,且不說自己的名聲怎麼樣,但至少原本能夠傳家的土地會被回收,自己得子女更是從此生活在恥辱中。
陶侃揮揮手,便有人過來,把這士卒殺死。
「父親……」陶瞻看着陶侃仿佛非常疲憊的樣子,想要安慰卻又不知道怎麼安慰。
而陶侃道,「我素來知道漢軍士卒精銳悍勇,奮戰起來奮不顧死。
如今看來劉泰教授其學識,恩賜其土地,樹立其遠志,所以這支軍隊才會這般悍勇。
原本我一直以來認為,我比之劉泰也未必相差太遠,但如今聽這士卒之言,卻明白我比之劉泰,不過螢火比之皓月。
尤其練兵之術,自古以來錘鍊體魄可得勇士,恪守軍紀可得強軍,我卻從來未曾想過,居然有培養軍隊志向人,他能橫掃北方所向無敵,真乃理所應當啊!」
「父親既然已知對方練兵精要,對方練得,難道我們練不得嗎!?」陶瞻不由說道。
陶侃聽到陶瞻的話不由苦笑。
身為這時代最頂尖的名將陶侃非常清楚,這種練志的兵法,自己哪怕知道,卻也學不得。
沒辦法啊,這時代練志,要麼忠君愛國,要麼保家衛國,當然身為漢族,如果照着《漢書》去練兵,傳授包圍漢民族這個概念,讓他們去戰鬥,也是可以的。
但這些在晉廷這國家都行不通,首先是晉廷的立國不正,又給霍亂了這麼久華夏。
司馬氏自己也只能唯孝來治理天下了,還指望大頭兵忠心,這是不是有點太強人所難了。
最好辦法還是拿出華夏的史書,讓士卒們接受忠孝的禮儀來凝聚新的思想。
但這點對晉廷士兵來說,也是不可能實現的,沒辦法,自從秦滅後,整個華夏的歷史,那就是大漢的歷史,在曹魏讓漢獻帝禪讓,晉廷覆滅了蜀吳完成了統一,結果這才多久就鬧出了異族入侵中原,又需要劉姓之人出來收拾山河。
如果這時候讓麾下士卒按照這個方法來鍛煉志向,怕讀着讀着,這些明明應該是晉人的傢伙,卻胸口都烙印着赤紅色的大漢。
所以,這對晉廷來說就是無解的。
而再看劉泰,說實話,陶侃現在已經徹底明白了,為什麼劉泰會是當今第一名將了。
劉泰的練兵之法,就這麼大大方方的攤開來,給天下所有人抄,但問題是看不懂得人,怕連劉泰的手下都打不過,而看懂得人,想要抄都抄不了!
陶侃現在回過頭去想,卻能隱約感覺,石勒應該是明白的,所以他製造羯族,重用佛家,就是想要塑造自己軍隊的意志。
劉曜應該也是懂的,他改漢為趙,高舉匈奴旗幟,就是想要對抗劉泰提出的漢軍理念。
甚至連祖逖當初肯定也是隱隱約約有所感覺,所以他選擇是高喊北伐渡河,要得就是激發流民軍歸鄉之志,。
於苟曦,他怕反而純粹只想赴死而已。
可以說,他們各自用各自的辦法去解決,但這種辦法落到陶侃身上時,陶侃明白自己解決不了。
因為說穿了,哪怕祖逖某種程度上來說都能算得上諸侯,而自己不是!
自己是江南豪族,自己想要得只是自己的陶家能順利傳承下去。
所以連自己都沒所謂的志向,那自己又怎麼能夠培養自己麾下士卒有這樣的遠志。
唯一能夠賦予士卒們遠志的只有司馬氏,陶侃想到這裏更嘆息了。
因為有時候你知道癥結所在,但真解決不了,哪怕他是擁有七十二將的才華,但面對着這種只有成為君主才能解決的問題,陶侃是無能為力。
「這就是當今第一的名將嗎!」陶侃神色肅穆,明白這還只是王桑,自己頂多只是跟劉泰的影子交手了一次而已。
如果真是劉泰親自帶領的精銳,陶侃都不敢去想到底會有多強。
那些受到劉泰的意志灌輸培養,甚至願意為其赴死的將士,到了戰場上有多恐怖!
陶侃此刻感覺到劉泰的巨大手掌向着自己籠罩而來,這就是這時代第一名將的實力!
當然,陶侃雖然管中窺豹的看出了劉泰幾分實力,但陶侃並沒有畏懼,相反隱隱約約有幾分想要撕開這夜幕,向劉泰進行挑戰的興奮。
畢竟對兵家來說,只要沒交手,那就永遠有勝利的機會,劉泰雖強,但自己卻也未必沒有打敗劉泰的機會!
就好像是陶侃隱約認識到劉泰的實力,選擇了撤退的王桑自己多少也吃了一點虧的。
畢竟在王桑看來,晉廷內亂自己占點便宜,那下一個南陽郡,把戰線推進到荊州,怎麼也不是過分的事情啊!
但從王敦起事到失敗,甚至沒有超過三個月,自己接到消息去佔領南陽郡時,陶侃已經率領着精銳衝到自己面前了,王桑能怎麼辦,論起戰場指揮自己是真打不過陶侃不過!
靠着自己麾下將士奮戰,到底沒有被陶侃擊敗,把鄧岳與周撫的家眷護送回來,便已經盡了全力,
「真是死裏逃生,我是不是要考慮退休了啊!」
此刻的王桑心中多少有幾分心有餘悸,但這個念頭王桑只是想了想便丟掉了。
王桑非常清楚,自己就算想退休,怎麼也要等到太子劉安成年再說。
畢竟漢武帝已告訴後面外戚,軍方代表人物最好活到太子繼位,否則太子說不定就沒了!
至於現在,王桑則趕緊把鄧岳與周撫和他們的家眷送到長安去。
畢竟他們兩人熟悉情晉廷的情況,將來征伐晉廷,肯定需要他們這兩位做帶路黨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7s 3.98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