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大多數日本勞工並沒有種地的機會,開鑿運河與拓荒是兩項很費人的活動。
沒錯,就是費人。
開鑿運河本身的工程量姑且不論,光是長期呆在熱帶雨林這種充滿毒蟲、瘟疫的環境下就足夠讓人心生恐懼。
拓荒同樣不是一份輕鬆的工作,雖說1524年西班牙就在此建立了殖民地,但是西班牙人的性格一貫是管殺不管埋。
他們對於殖民地管理的粗放程度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三百多年的時間裏尼加拉瓜被開發的土地不到總面積的20%。
西班牙後裔同樣少得可憐,依然有大批土着印第安人生活在叢林之中。
而奧地利帝國接手之後的大規模拓荒行動,毫無疑問打破了土着和殖民者之間脆弱的平衡。
這些土着能在西班牙人眼皮子底下生存數百年自然也是有兩把刷子的,於是乎遭殃的就成了作為拓荒者的日本勞工。
能到後方安心種地的日本勞工都是經過九死一生、精挑細選出來的,這些人的服從度和忠誠度自然十分有保障。
除此以外,封建社會千百年來對人的塑造也功不可沒,他們擁有極強的等級觀念。
這與西方農奴與領主,僱農和地主之間的關係又不同,他們很容易對一個群體產生崇拜心理。
被送到中美洲地區的日本勞工之中確實有一些野武士,不過這些人往往會最先向奧地利投誠,其忠誠度讓奧地利的地方官都汗顏。
至於那些賤民出身的日本勞工,他們早就習慣了逆來順受,而且相比在日本長期挨餓,經常遭到無端毆打的生活。
在中美洲殖民地他們最起碼可以吃飽飯,也不會無端毆打他們,不過幹活偷懶或者不夠賣力還是會吃鞭子的,但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已經算得上是好日子了。
同時宗教的那套選民理論也是時候發揮作用了,宗教對於維穩的效果一直十分顯着,否則也不會受到古今中外那麼多統治者的追捧。
總體來說此時的奧地利帝國中美洲殖民地迎來了大豐收,有充足的糧食可以運回歐洲解決糧食危機。
西非殖民地種植的主要是經濟作物,但這不代表當地的奧地利人不能強征土着的口糧。
事實上與奧地利殖民者合作的那些部落酋長們本身就是大奴隸主,把奴隸的口糧拿出來交換一些更有價值的商品,他們毫無負罪感甚至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
除了那些部落,還有一些早期封建王國和教團也都十分樂意將自己國家的糧食拿出來交換奧地利的商品,甚至借給奧地利帝國。
一方面是奧地利帝國的商譽確實很好,另一方面則是弗蘭茨幾次派兵掃蕩沿海地區部落打出的威望。
東非地區則壓根就是計劃中的糧食產區,不過隨着印度內戰的結束,對於海外糧食的需求量大大下降。
而阿曼帝國並不敢將糧食安全交給奧地利人,這不得不說賽義德不愧為阿曼帝國的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他的戰略眼光確實非常超前。
賽義德大帝為了避免奧地利糧食完全佔領阿曼市場,他甚至將農業稅取消,甚至從商人那裏收稅補貼給農民。
賽義德自然是為了阿曼帝國的未來,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違背了傳統,在阿拉伯世界商人們有着極高的話語權。
賽義德的做法給了他和自己宮廷很大壓力,他的八個兒子都向商人們表示願意廢除農業補貼。
尤其是他的兩個繼承人蘇維尼、馬斯喀特州長蘇維尼和桑給巴爾總督馬吉德,這兩位大孝子已經準備好隨時將他們父親制定的國策全部推翻。
距離奧屬東非殖民地較近的馬吉德還好,理應作為下一任蘇丹的蘇維尼已經和英國人搭上了線。
老實說蘇維尼完全無法理解他父親的做法,他並不認為所謂的奧地利帝國配作阿曼帝國的盟友。
畢竟此時阿曼帝國已經成為了阿拉伯世界最強大的帝國,蘇維尼覺得自己的老父親太遷就自己的盟友了,西方的異教徒就不值得被信任。
除此之外蘇維尼也覺得自己的老父親太過偏愛自己的妹妹,絲內卡既然已經嫁到其他家族那就和他們毫無關係了。
賽義德不該賭上國家的未來去保護那個什麼狗屁女婿的國家。
奧屬東非殖民地其實並不太平,之前東班圖人的大舉入侵,兵連禍結,再加上雨季到來,洪水輕易衝垮了印度勞工的豆腐渣工程。
大水淹沒了農田導致三分之一以上的作物無法收穫,不過即便如此相對於此時坦桑尼亞殖民地自身的需求和出口還是有些過剩了。
然而東非糧食雖然近乎免費,但是運費可不便宜。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東非的商品對於奧地利來說都十分雞肋,香料除外。
有着墨西哥、中美洲、西非、東非殖民地源源不斷的補給,所以弗蘭茨才敢放言能解決教皇國的糧食危機。
奧地利帝國方面糧食也在從威尼斯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奧地利全國各處,雖說在之前弗蘭茨就建立了儲備倉庫,不過不到萬不得已弗蘭茨並不想動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畢竟大海上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天氣、裝備、人員素質、疾病都有可能影響戰爭的結果。
比如此前誰也沒想到英國人會失去地中海的主導權,更無法想像整支地中海艦隊會全軍覆沒。
雖說此時奧地利帝國海軍取得了史詩性大捷,但弗蘭茨並不認為奧地利海軍就能穩壓英國海軍。
想要徹底消滅英國海軍,那麼這樣的史詩性大捷,奧地利海軍至少還要再打十次。
這還是在英國人不繼續造軍艦的前提下,以此時英國的造船水平,如果國家機器全力運轉的話,他們用半年時間就能再造出幾支艦隊。
除此之外,英國人還能徵用那些大型武裝商船。在十九世紀初期大型商船炮位少於三十是不給上保險的。
前文中提到過的大東方號的火力比三級戰列艦都要強上許多。
只要英國人想,他們臨時再拼湊出幾支艦隊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為了不在和英國人起衝突的時候被對方卡脖子,弗蘭茨必須留夠後手。
不過此時的弗蘭茨並不認為英國人會真的撕破臉皮,畢竟雙方才剛剛達成了和平協議。
弗蘭茨之所以一直賴在羅馬城不走,並不是喜歡這種被萬民敬仰的感覺,而是法蘭克福議會這招太坑了。
要保留大德意志的希望,弗蘭茨就不能拒絕這頂王冠,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Heavy is the head who wears the crown。」
喜歡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5s 4.049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