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開始-->
「我從來都不是無的放矢的人。」停頓片刻,他道:「劉校尉與周氏上一次見面是何時?」
劉武周臉色一下子變得極為難看,「你……你怎麼會知道這件事?」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不僅我知道,據我所知,王太守也已經知曉這件事了,只是因為暫時沒有藉口動你的藉口,方才讓你活到現在。」
劉武周手足無措地站在那裏,周氏是王仁恭的小妾,亦是劉武周小時候的青梅竹馬,因為戰亂失散,原以為再無重逢的機會,哪知竟然讓他又見到了周氏,只是那個時候周氏已經成了王仁恭的小妾,二人情難自盡,背着王仁恭偷情私會,原以為這個秘密不會有人發現,哪知……
許久,他回過神來,朝李世民跪下道:「求二公子救救下官,下官願當牛做馬報答二公子。」
「我就是不忍見你被王仁恭害死,才走這一趟,你且起來。」在扶起劉武周后,他一字一句道:「我出面,雖可保你一時太平,卻保不了一世,唯一的法子,就是取王仁恭而代之!」
這句話令劉武周大為心動,但很快又面露難色,「下官只是區區一介校尉,官卑職小,怎可能代替他,就算二公子肯,朝廷也不會答應。」
李世民似笑非笑地道:「劉校尉以為,如今的朝廷……還能存在多久?」
劉武周沒想到他會說出如此大膽的話,頓時愣在了那裏,好一會兒方才緩過神來,小心翼翼地道:「二公子,您……您難道是想……」後面兩個字實在太過滲人,令他遲遲不敢說出口。
李世民起身道:「其實所有人都看得出,大隋已是走到了末路,如今不過是在苟延殘喘罷了,只需再來一陣小小的風雨,就會將其徹底摧垮;劉校尉是想隨着『精忠報國』,還是留着這有用之軀,創一番大事業?」
劉武周緊張地思索着,良久,他道:「這是留守大人的意思?」
李世民頷首道:「不錯,父親願意給劉校尉機會,就看劉校尉要不要把握了。」
這可是造反的大事,劉武周一時之間又哪裏能夠決斷,在屋中不斷來回踱步,李世民也不催促,由着他慢慢想。
許久,劉武周一咬牙道:「留守大人要下官做什麼?」
「很簡單,取王仁恭而代之,儘量搜集士兵,隨後父親就會起兵,到時候劉校尉接應即可,一旦事成,劉校尉就是開國功臣,封候拜相不在話下。」
這番話說得劉武周大為意動,他當了那麼多年的校尉實在是當夠了,而且……眼下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不是王仁恭亡,就是他劉武周死,沒有第三條路!
劉武周狠一狠心,再狠一狠心,終於做出了決定,跪下道:「下官誓死追隨留守大人與二公子!」
「好!」李世民面露笑意,親手扶起劉武周,「有劉校尉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現在就回太原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父親。」
「二公子儘管去吧,此處的事情,下官會辦妥,絕不讓留守大人失望。」得了劉武周這句話,李世民放心離去。
劉武周久久望着李世民離去的方向,神色變幻不定,不知在想些什麼,不過接下來事情,倒是一切順利。
他趁着劉恭仁視察糧倉之際,出奇不意,誅殺了劉恭仁,後者看清朝自己舉刀之人,滿面詫異,他想知道這個自己頗為倚重的下屬為何要行刺自己,可是他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帶着滿用疑問踏上了黃泉路。
亂世之中,人命,從來都是不值錢,百姓如此,官員又何嘗不是如此……
在殺了王仁恭後,劉武周就命人四處散播王仁恭如何不體恤百姓,如何貪逸惡勞,當然,之前那場敗仗亦成了他大做文章的素材。
做完這一切之後,他就開始徵集兵力,百姓對於隋王室早就積滿了怨氣,當即就有人前來投兵,很快便集兵萬於人;有了這些兵力,劉武周的膽子開始大了起來,先是攻破雁門郡、樓煩郡;之後又佔據汾陽宮,自稱太守,開倉濟貧;如此一來,擁戴他的百姓自然就更多了,兵足差不多達到了兩萬人。
然在成為太守之後,他並未就此滿足,亦未靜候李淵吩咐,而是在前來投奔的幕客慫恿下投靠了突厥,被突厥封為「定揚天子」。
他劉武周並非無才之人,既然決定了要造反,決定了要將腦袋別在腰間,為何還要屈居別人之下;封候拜相說得好聽,但說穿了,仍是一個需要朝人叩拜的臣子,與身為校尉的自己根本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哪有自己做一朝君主來的舒坦。
不過他也有自知之明,曉是以一已之力難以對抗李淵以及其他各地的造反勢力,所以他決定借突厥之勢,讓他們助自己平定中原,至於之後的事情,可以慢慢再說。
在做完這一切後,他將目光投到了太原,那可是重中之重,若能得取太原,就是開了一個好頭,也打下了最好的基礎。
怕是任誰也想不到,一個區區馬邑的校尉,竟然有如此抱負與野心,如此看來,一向頗有識人之明的李淵,這次仿佛栽了個大跟頭。
在劉武周將箭指向太原時,並不知道此刻整個太原早就因為他而動了起來,李淵將所有得力部下皆給召到留守府中,他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太原危急,山西危急,大隋王朝危急!」
劉武周身在馬邑,他造反的消息尚未傳到太原,故而眾人聽得李淵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來,皆覺得莫名期妙,王威彈一彈胖胖的手指,道:「李公何出此言?」
「我得到消息,劉武周在馬邑叛亂,先是殺死太守王仁恭,之後又私自征幕、開倉放糧,自稱太守,最可惡的是,他竟然與突厥勾結,自稱什麼定揚天子,簡直就是大逆不道,據最近傳來的消息,他離我們太原,只有三百里之遙。」
眾將領悚然變色,怎麼也想不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陛下才剛要「四征高句麗」,那廂,便有朝廷命官叛亂。<!--章節內容結束-->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2s 3.994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