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從秦地源源不斷送來牧畜,呂哲在黔中平原和夷陵以北的牧馬場立刻充實了足夠多的馬匹,按照統計呂哲手裏現在的馬匹擁有量已經超過六十萬,其中戰馬的數量該是在十二萬左右。
有了足夠多的馬匹還需要懂得將馬訓練成戰馬的人才,可是秦國很顯然並不願意提供懂得馴馬的技術員,呂哲轉而向趙國和燕國那邊尋求此類的人才。
其實還有一點也是呂哲在組建騎軍的時候發現的,那就是馬十分嬌貴,馬的種類也分很多種,不同種類的馬匹太多太多了,有的是平地馬和山地馬,馬對於氣候也有着不同的適應性。
從秦地購置的馬匹基本是屬於平地馬,適應於氣候乾燥的北方,對於南方濕度較高的氣候其實並不習慣,因此有許多馬在來到南方之後總是會生病並死掉。
呂哲發現這一種區別並不是出自偶然,他有黔中平原與夷陵以北兩個牧馬場,是根據兩地馬匹的適應性得出來的結論。
夷陵以北的牧馬場氣候與之秦地的氣候差別不是那麼大,從秦地將馬匹送來之後,它們雖然是不太適應當地的氣候,可是只要經過大概半個月的調養也就很快適應下來。
南郡開發度高,隨着呂哲對整個郡的開發程度增加,原有的{生態面貌必然是會遭到改變,那麼空氣的濕度自然也就降低了,蒼梧郡那邊雖然也是在大舉開發,但只是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且蒼梧郡不像南郡是行政區開發力度高,所改變的也就少。
若說南郡還能算是接近中原的區域,蒼梧郡就真的是南方了。蒼梧郡的黔中平原是在靠近澧水西南位置,那邊按照全球氣候的定義,在現階段正是造氧的地區。且因為雨水豐富的關係,氣候怎麼可能不是濕潤環境呢?
病死近千馬匹之後,大驚之下的呂哲趕緊下令將黔中平原的馬匹移動到夷陵以北,但是夷陵以北劃撥出來的區域顯然是無法容納數十萬馬匹,最後呂哲不得不在衡山郡另外找地方開闢牧場,蒼梧郡那邊則是改為專門繁殖牛羊等牧畜。
在趙國和燕國那邊牧馬人的協助下,大量的馬匹正在被訓練為戰馬,要是馴服進行得順利的話,三年後呂哲手裏能拿出來可供騎乘的戰馬絕對不會抵禦五十萬,另外就是馬匹也能繁衍超過一百五十萬。
未來以橫掃之勢一統天下極度依賴戰馬提供良好的速度。冷兵器版本的閃電戰或許不好打,但是分割包圍的戰役擁有數量眾多的騎軍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另外,呂哲要真的統一華夏疆域也將遭遇草原胡人,沒有足夠的騎兵是絕對不行的。
三年之內組建至少十萬騎兵勢在必行,另外關於中原和秦地的山川勘測也該着手進行,同時關於草原部落的情報也是越早做越好,那麼商賈就能發揮出難以想像的作用了。
大半個中原被戰火籠罩,商賈經商必然是要有武裝護衛隨行,燕彼現在正在大規模的培養懂得繪圖的探子。未來呂哲治下的商賈行商必然會隨行前往,現在呂哲鼓勵的是每支出外行商的商隊都寫下類似「遊歷志」的遊記,用意不用過多言語。
在冬至節的前一天,也就是呂哲稱王建國的前夕。關於秦國北疆的情報也轉由趙高送到南陵。
蒙恬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建造的防線將匈奴人擋下來了,匈奴人在攻下秦軍設立的第一道防線後發現前方有大量的武城開始猶豫不前。
冬季來臨之前,匈奴大軍停在定邊城的廢墟邊上沒有多久竟是選擇掉頭後撤了,他們轉回的位置是水草豐美的陰山以南。
呂哲看完北疆的情報之後保持一種奇怪的神情良久。像是在笑又像是在迷惑。
「主上,胡人不善攻城,蒙恬將軍在北疆建造那麼多的城池。頭曼選擇知難而退並不使人意外。」蒯通停頓了一下,遲疑道:「匈奴人準備了那麼久無功而返,依照他們的特性……必然是不會甘心,您以為他們背信去攻擊與草原接壤的燕趙幾率有多大?」
啊呀,蒯通的視野總算是達到這種高度了,看事情不再是限定於一個方向,會將全局都考慮進去。
呂哲剛才會是那種表情不正是在思考這個可能性嗎?他可不覺得胡人會懂得遵守信用,那麼不管齊、燕、趙三國與匈奴有什麼約定,匈奴人隨地隨地都有可能會推翻。
匈奴人在秦軍的防線上損失多少呂哲無法得知,但是胡人的性格就是損失多少就要搶回多少,無法搶秦人將劫掠的目標放在其它地方並不使人意外。
「齊、燕、趙三國將幾乎所有力量都放在與秦的交戰上面,在此之前因為趙國的龜縮策略趙地北方也是沒有設防的狀態……」呂哲沉思了一小會:「匈奴人需要在陰山區域渡過這個寒冬,來年的秋季才會重新出動。他們這次南下吃了情報上的虧,下一次南侵絕不會再犯這種低級錯誤,肯定會發現趙地北境是空虛狀態,但是是徑直直驅南下劫掠趙地,還是從趙地北境拐個彎去進攻沒有廣布武城的秦地,這些就難說了。」
一切還是要看匈奴人佔領土地的欲望有多麼強烈,若是帶着佔有土地的思想發動戰爭,背棄與齊、燕、趙三國盟約的幾率就會無限降低,畢竟趙國北境實在算不上是什麼水草豐美的區域,燕國北境乾脆就是東胡的領地,他們侵佔趙國和燕國以北只是吃下雞肋。
頭曼率軍南侵的主要目標是佔領整個河朔區域,另外就是打下北地郡和上郡,為日後將隴西也吞下去在做準備。
目前河朔分為上河朔和下河朔,有這樣的區別是因為現在的黃河與後世不是一個樣子,目前的黃河支流多而密,其中有一條大支流的河寬不比黃河主幹窄多少。
上河朔區域一直為匈奴人佔有,下河朔卻是秦軍在月氏人崩潰的之後進軍取得。下河朔區域已經被秦人佔據該是有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可是因為秦軍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東邊的列國身上,對下河朔也是少量的建立駐軍點並沒有大規模的移民開發。
蒙恬在建立武城的時候選擇的就是下河朔區域開始設立防線,一直是延伸到靠近北地郡和上郡的界線。他會這麼選擇完全是因為該區域屬於一馬平川的地形,若是這裏不花大代價修建武城,出兵在這種地形交戰數量不足的秦軍必然吃虧,不出兵野戰匈奴人則會滾滾南下直接攻進老秦地,那時候只有溫泉關(不是斯巴達那個,是西漢時期的溫泉宮所在)能擋住匈奴人,而溫泉關一失守咸陽就危險了。
匈奴知難而退,意味着北疆的秦軍至少是有三個月的喘息期,以蒙恬的才能不會沒有發現河朔地帶的防禦線完整,但是趙國北境卻是一片空虛狀態,那麼在接下來蒙恬必然而然是該在靠近趙地的上郡構建新的防線了。
呂哲沒有記錯的話,趙地的北境主事者是王賁,王氏一族與蒙氏一族一直是競爭的關係,在這種現狀下王氏會放下矛盾來支持蒙恬的設防計劃嗎?
扶蘇被冊立為太子,始皇帝駕崩之後扶蘇成為新皇已經有法統上的名義,蒙氏一直是扶蘇最堅定的支持者。王氏一直以來卻從未與扶蘇走近過,反而在某些時候因為與蒙氏是競爭者的關係間接惡了扶蘇,那麼王氏與扶蘇的關係必然是好不到哪去。
眼見扶蘇將會在始皇帝駕崩之後登基,蒙氏的投資將迎來巨大的回報,作為競爭關係的王氏會感到憂慮嗎?王氏肯定會憂慮的,特別是近期王氏從蒙恬的手裏又搶了十萬的北疆軍,關係肯定是更為惡化。
徐陽來到呂哲這邊後,王氏的幾個旁支也過來了,甚至說秦國除了蒙氏之外的一些武將家族多多少少都有家族成員過來呂哲麾下發展。在扶蘇確定會下一任秦國的統治者之後,秦國的武將家族過來的人明顯增加不少,令人不得不思考究竟是怎麼樣的原因使得這些武將家族會顯得惶恐。
呂哲自然是不能太粗顯去問那些投奔過來的武將家族成員,他只能旁敲側擊,得到的答案是與蒙氏有關。
蒙氏在秦國是攀枝錯節的一個龐大勢力,依附蒙氏發展的家族不知凡幾,蒙氏投資成功必然會得到回報,另外的家族已經可以預計秦國未來必將是蒙氏一家獨大的局面,特別是在軍中蒙氏的勢力擴張必然會異常的迅速,他們覺得自己的前程已經沒有希望,定然是要另找出路。
恰恰呂哲這邊對投降了的司馬欣萬分重用,一些早就效力的秦人武將更是得到原本在秦國想像不到的地位,種種的因素之下越來越多的秦國武將家族歸附而來也就不見得奇怪。
最讓呂哲感到驚訝的事情還有,那就是燕彼匯報在九江郡發現了李信的蹤跡。
李信是誰?是那個率軍攻楚失敗的秦國大將,後面因為征戰匈奴被封為隴西侯的人物。不過嘛,他現在是無官無職的狀態。(未完待續……)R129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6s 3.95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