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總統 第十一章 中國往何處去

    readx;    ps:  訂閱正版光榮,偷看盜版可恥

    宋驍飛和容蓉結婚之後,容蓉也參加了宋驍飛領導下的文化革新六人小組,這小組的六個成員還包括魯迅、梁啓超、嚴復和辜鴻銘。辜鴻銘也是宋驍飛欽點的。

    那天,宋驍飛在總統府的圓桌會議室主持六人會議,說:「我常常在想,中國將要往何處去?而文化革新,到底要改變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搞清楚文明到底是什麼。我覺得,文明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把『活着』作為人類最終價值不太確切。人吃飽了飯,就會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如果說人和其他動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人在活着之外,找到了若干價值標準,即所謂的真善美。分辨美醜、善惡、真偽,這就是一國文明的價值。所以中國要走向現代,要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強大的工業國,沒有相適應的文化是不行的,中國往何處去的問題,實際上是中華文明往何處去的問題。」

    容蓉點點頭,說:「我也這麼想的。人是生物中惟一能自殺的種類,說明人異於禽獸。人類主觀上,有比生存更重要的價值,就是文明,也就是文化。生活方式的不同,導致了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不一樣的,而且,文明不是一成不變的,文明幾千年來,一直在朝着理性和人性的方向進化。」

    辜鴻銘說:「我始終強調文明不分優劣,和而不同。泰西國家。是從商業里發展出來的地緣社會,而中國則是以家庭和家族為單位的血緣社會。地緣社會要靠契約,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要有法律保障,而理性支配着人們的活動。而在中國這種幾千年的農業國,鄉土構建血緣社會,人們靠情感活着,生老病死,人情世故。禮尚往來,就構成了社會基石。比如親人有喜事要請酒,生了孩子要送紅蛋。有喪事要出來助殮,抬棺材。過去人口基本上不流動。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父母、祖先,是不容個人選擇。比如誰是你的父母。」

    宋驍飛說:「我不否認傳統文明在鄉村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礎和巨大的價值。中國過去的經濟是小農經濟。在經濟上每個農家。除了鹽鐵之外,必要時可關門自給。但現在,中國要實現工業化,要走市場經濟的道路,人們要變得富裕,傳統文化不一定行得通,要革新。大家可以首先就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這時,司法總長梁啓超站起來。說,「我就先說說我工作中的一些體會。現代社會。強調法治,司法實踐和傳統文化很多地方是矛盾的。」

    辜鴻銘有點不高興,說:「你倒是說來聽聽。」

    梁啓超說:「敢問辜教授,傳統文化是不是強調不要打官司,即『無訟』,比如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辜鴻銘說:「確實是這樣。傳統文明中強調禮治,如果不知道『禮』,就成了撒野,沒規矩,被認為不是好人。百姓的父母官,鄉紳,過去主要靠教化維持禮治秩序,而不是折獄。如果有非要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為有人破壞傳統的規矩。」

    梁啓超說:「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係,都有一定規則:比如君親、臣忠、父慈、子孝,三綱五常。這種秩序注重修身,克己。在論語中,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辜教授,是這樣嗎?我沒說錯吧?」

    辜鴻銘回答說:「早聞梁公博學,果然如此。沒錯,不懂禮的人,是敗類無疑。社會有責任要使每個人知禮。所以子不教,父之過。這也是鄉土社會中通行連坐的根據。兒子做了壞事情,父親得受刑罰,甚至教師也不能辭其咎。這種情況下,打官司成了一種可羞之事,表示這個地方的教化不夠。而且傳統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們的關係很有人情味。你不妨試一試,如果有人在你門上敲着要進來,你問『誰呀!』門外的人十之回答你一個大聲的『我』。這是說,你得用聲氣辨人。」


    梁啓超哈哈一笑,說:「但現代都市,卻是一個陌生人社會。大家都不認識,沒有血緣關係,所以不能講教化。市場經濟,人們最要講的就是契約,按合同辦事。社會中公開講個人權利,是不能侵犯的。國家出台法律保護這些權利。一個法官,並不需要考慮教化的倫理道德問題,而是要按照法律的條例判決就行。」

    辜鴻銘說:「禮治也是一種規則,就好比足球規則。在泰西足球比賽時,裁判官吹了叫子,說那個人犯規,那個人就得受罰,用不到由雙方停球辯論。最理想的球賽是裁判員形同虛設,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每個參加比賽的球員都應當事先熟悉規則。」

    宋驍飛說:「辜教授這個比喻好,社會就像是大家一起在踢足球。但這問題就來了。禮的規則,由誰制定的問題。在足球比賽中,事先約定根據雙方同意的規則之下比賽,裁判員是規則的權威。這個規則也是可以改的,比如最早的足球,是允許用手的。但後來卻改了。法律就好比這個大家約定的規則。而禮,卻是沒經過人民的同意,就已經存在了,而且很難改變。並且,禮治社會並不是文質彬彬的烏托邦,像《鏡花緣》裏所描寫的君子國。禮並不是慈善、或是見了人點個頭,禮還可以殺人,可以很野蠻。譬如殉葬,這是古禮。行軍打仗時殺人來祭旗,那是軍禮。殘酷與否。並非合禮與否的問題。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可見,惻隱之心並沒有使孔子同意於取消相當殘忍的行為。」

    梁啓超說:「確實,禮不儘是好的。農業社會安土重遷,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人口流動很小。所以愈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但現代社會,人口是流動的,強調創新。所以在禮治和法治的問題上。我還是要強調法治。 理想的禮治,是每個人都自動的守規矩,不必有外在的監督。但是理想的禮治秩序,並不常有。一個人可以為了自私的動機。偷偷越出規矩。就像理想的狀況。是每個人都守着道德過着日子。但一旦人越過了道德的底線,我們就要用法律來約束。」

    容蓉說:「你們剛才討論的禮治和法治,其實也就是人治和法治的問題。在很多中國人看來,泰西是法治社會,中國是人治社會。其實不能這麼簡單區分。法治的意思,並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治,而是說社會上人和人的關係是根據法律來維持的。法律還得靠人來執行,其實是人依法而治。並非沒有人的因素。所以法治,要考慮對執法人員的監督制度。防止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情況。」

    宋驍飛說:「容蓉說得對,所以我一直強調用法律限制公權力,限制以權謀取私利,權力之所以引誘人,最主要是財產。如果沒有利益可得,權力也沒多大意義。大家討論到這,基本上應該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傳統儒家文化,適用於農業國的鄉土社會,而律和契約的文明,適合於城市。」

    辜鴻銘說:「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說中國傳統的鄉土文明就是落後的。現在很多人提起傳統文明,就覺得是落後的,很多人認為鄉下人愚,因為他們不識字,稱之曰文盲。我覺得不能說不識字就是愚。愚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識字不識字並非愚不愚的標準。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不論他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還是什麼都學不到。鄉下人在馬路上聽見背後汽車連續的按喇叭,慌了手腳,東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這也不是愚。就像城市裏的小姐,到了鄉下也會五穀不分。這也正如大總統剛才所說的,文明和文化,和人們現實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

    宋驍飛說:「是的。不過我對傳統文化的主要不滿,就是中國的聖人們太強調存天理滅人慾,不承認私慾的合理性。在泰西,十九世紀就有了一種理論說,每個人只要能『自私』,滿足本性裏帶來的,社會就會形成一個最好、最融洽的秩序。就是亞當.斯密說的,『冥冥中那隻看不見的手』,會安排社會秩序,每個人為自己的,合理合法追求,社會就是最好的。也就似乎說,本身,就是文明的一部分。否則,人們四大皆空,活着跟路邊的草木和石頭有什麼區別?如果道德不建立在承認人的私慾基礎之上,就是虛偽的道德,大多數老百姓如果做不到,就是偽道德,道德不能成為少數幾個所謂君子的玩物。」

    梁啓超說:「還有傳統文化中,對金錢的態度,金錢是我們衡量價值的尺度,我們要追求的是,是掙錢的方式正當與否,而不是對錢本身有什麼不滿。整個傳統文化里,處處鄙視利,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也使得很多人認為中國人表裏不一。所以很多官員們,天天口頭上談仁義道德,私下裏卻貪污。」

    嚴復這時站起來補充說:「中國傳統文明中,還鄙視個體,這也是要革新的。泰西有種主義,叫個人主義,這不是自私主義,這是一個平等的觀念,指在同一團體中各人的地位相等,個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權利,大家也不能隨意剝奪個人的權利,只能在個人同意交出的權利上干涉個人。在泰西基督宗教中,耶穌稱是天父的兒子,他甚至當着眾人的面否認生育他的父母,這樣每個人在神面前,人格平等才確立。而中國傳統思想,是自我主義,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自我主義並不限於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的楊朱,連儒家都該包括在內。楊朱和孔子不同的是,楊朱太死心眼兒,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孔子會推己及人,可儘管放之於四海,中心還是在自己。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眾星拱之。』自己總是中心,象四季不移的北斗星,所有其他的人,隨他轉動。」

    容蓉說:「確實是這樣,耶穌有超於個人的天國,所以他可以犧牲自己去成全天國。孔子強調的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他不像耶穌一樣普愛天下,甚至愛他的仇敵,還要為殺死他的人求上帝的饒赦,孔子強調『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宋驍飛說:「那我稍微總結一下,也就是說,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是適用於不同類型社會的,傳統文明更適合於鄉土社會,法治文明更適合於現代商業社會。那麼我們的任務,就是推動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的融合。對於有衝突的地方,就要以人性為尺度,加以改變。中華文明,要成為這樣一種文明,立足於現實,滿足個人私慾和個人利益基礎之上,強調人人平等的文明,強調法治的文明,當然,在此基礎之上,多一些人情味,多一些惻隱之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完全顛倒過來。這正如人可以在理性生活的基礎之上,有一些感性衝動。如果完全感性生活,那麼生活只會一團糟,非得精神病不可!而且,新文明應該是不斷變化的,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開放、包容,不斷向前發展。」

    在座的人都點點頭,表示贊同。宋驍飛語重心長地說,「觀念能殺人!我聽說最近北京大學就有一個有名的教授王國維,雇了一輛人力車,前往頤和園昆明湖自沉,死時才三十歲!可見,觀念的改變,也是一場戰爭,要取得勝利,也還任重道遠。但我們不能半途而廢!前面說的這種開放、包容的新文明,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保障,我們要大力宣揚!否則,一邊在工業化的道路上狂奔,一邊又試圖讓人們的精神回到傳統的鄉土社會,這只能讓人們精神分裂,我們要少一些王國維式的悲劇!」(未完待續。。)



  
相關:  超級答題系統  三國英雄學院  龍騰1856  穿越歷史之門  大明君  學院版三國    掛了99次之後  網遊之九轉輪迴  劫天運  戰神狂飆  韓娛之崛起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重生之大總統第十一章 中國往何處去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重生之大總統"
360搜"重生之大總統"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66s 4.373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