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禹自從發表《好少年》以來,一直是順風順水,毫不誇張的說,他是在人們讚嘆和恭維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所有的這一切,當然不是彭禹本人有多麼聰明的緣故,而是因為他的腦袋上,隱藏着一個舉世無雙的人體智能晶片。由於鮮花和掌聲見得多了,現在的彭禹難免心裏有些飄飄然,到了今天,他都沒有好好地思考一下,這些成績是怎麼來的;假如沒有人體智能晶片的話,他的重生之路又該怎麼走?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從汪超群身上,彭禹看出,在這個世界上,天才還是有的,甚至奇才和鬼才也不少;說實話,如果沒有人體智能晶片,他彭禹儘管意外穿越了,可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普通人,在智商方面,他和那些天才、奇才等天之驕子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這一刻,彭禹內心的優越感蕩然無存,有的只是鬱悶和更深層次的思考;一句話,只有擺正自己的思想和位置,才有利於自己今後更好的發展。天降大任於斯人,那麼,這個「大任」是什麼呢?是上蒼對自己和家人的獎賞嗎?是好人必有好報的結果嗎?除了這些之外,這裏面還包含着什麼樣的深刻內涵和驚人奧秘呢?
所有的這一切,彭禹目前還無法找到答案,不過,他始終堅信,這一切絕不是偶然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作為宇宙間不可分割的一份子,人的一生,有可能會獲得榮華富貴,也有可能會窮困潦倒;甚至,有的人已開始發達了,最後卻一無所有,而有的人一開始日子艱難,可到後來卻變得兒孫滿堂,妻賢子孝。人生就像一台戲,今天哭,明天笑,有歡樂,也有悲哀,有成功,更有失敗;這一切的一切,埋藏和潛伏着多少鮮為人知的因果報應啊!
這個問題太大太複雜了,彭禹一時半會兒理不出頭緒來。於是,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笑着誇讚說:「超群,你的確很聰明;那麼,你想過沒有,等你長大以後,你想幹什麼?」
對於彭禹的提問,汪超群歪着小腦袋,認真地想了一下,說:「我爸爸媽媽常說,等我長大以後,要向小禹哥哥你學習,爭取當一名作家、文學家,或者是音樂創作家和詩人。」
彭禹一怔,他還真沒有想到,汪慶洪兩口子,會這麼教育自己的子女;他撓了撓頭,疑惑地問:「超群,你知道作家、文學家、音樂創作家和詩人是什麼意思嗎?它們的區別是什麼嗎?」
汪超群搖了搖小腦袋說:「小禹哥哥,我不懂你說的是什麼,可是,我知道你的歌曲大家可喜歡聽和喜歡唱了,等我長大以後,我要像你一樣,也寫出好多的歌曲唱給大家聽。」
果然,雖然汪超群智商很高,但她現在畢竟是小孩子,那些什麼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在她幼小的心靈里,僅僅冒出了萌芽,處於模仿和盲目的崇拜中,距離獨立的思考和走向正確的方向還差得很遠。拔苗助長不可取,正確引導方可為;出於這種目的,彭禹認為有必要提前給她灌輸一些正能量的東西。
「超群,一個人要幹什麼,或者說把什麼事情干好,主要取決於他對哪個方面有天賦有興趣;目前來說,討論這個問題還有些為時尚早。可是,超群,你要牢牢地記住,今後你不管幹什麼,都要做一個使好心、說好話、辦好事和做好人的人;也就是說,你要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和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把更多的歡笑、快樂和幸福帶給他們。」看着汪超群的眼睛,彭禹循循善誘道;「打比方說,你的手裏有幾塊糖,假如你自己吃掉的話,甜的只是你自己,笑得也只是你一個人;但是,如果你把糖塊分享給其他小朋友呢?那結果就不一樣了,他們就會和你一樣,嘴裏甜,心裏甜,人人臉上都帶着笑容,大家多開心啊!是不是?超群,小芳,你們是喜歡看見小朋友笑呢還是哭呢?」
汪超群和彭芳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喜歡看見小朋友笑呀!」
「這就對了!」彭禹欣慰地拍了下巴掌;「一個人的幸福或者少數人的幸福,這不叫幸福,一個人的快樂或者少數人的快樂,也不叫快樂;只有讓絕大部分人都感到幸福和快樂,那才叫真幸福和真快樂!小芳、超群,這個世界很大,人也很多,好人壞人都有,我們只有遠離壞人,親近好人,我們自己才不會變壞,我們才能每天收穫到笑聲、友誼和人生的幸福。」
對於汪超群和彭芳來說,彭禹的教導有些太深奧了,兩個小傢伙雖然理解不了那麼深刻,但大體上還是明白了彭禹的意思;這一刻,兩個小丫頭一本正經地本着小臉,聽的直點頭。
因為教育的對象年齡實在是太小了,儘管彭禹盡力簡化語言,但還是達不到他理想的效果,這讓他有種茶壺裏煮餃子——有貨倒不出來的憋屈感。
在前世,他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則笑話:
某日,中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到一所中學講課,下課後,很多學生向校方反應,說他們聽不懂陳老師的課,強烈要求換人。納悶之下,校方經過調查,這才發現,由於對於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大數學家陳景潤來說,中學的數學實在是太簡單了,他在教學中,對每一道題只要掃一眼,想都不想,直接就給出了答案,省略了計算的方法、公式和步驟,因而,學生們都聽得雲山霧罩的,不知所云。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二者之間學問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在陳景潤看來簡單的不需要多說的東西,在學生們眼中就不一樣了,複雜的就和看天書一樣。
今天,彭禹就遇到了這種情況;雖然和陳景潤相比,他的情況稍微好一些,但也很不盡人意。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一個有着五十多歲年齡、學識和經驗的人,若想把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強行教給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這個難度確實很大;這就難怪,彭芳先前讚嘆汪超群聰明,只會用「厲害」兩個字來形容了,因為她們掌握的詞彙實在是太有限了。那麼,他們之間既然相隔着好幾道鴻溝,該怎麼溝通好呢?
彭禹皺着眉頭思考了好一陣子,這才拿定注意:先教她們《弟子規》吧!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彭禹一邊做飯,一邊耐心地教導着這兩個小傢伙,並且一字一句地解釋給她們聽。人的接受能力有別,對於汪超群來說,彭禹解說三四遍後,雖然有些字眼還拿捏不准,但大致意思已經搞明白了,所缺少的,只是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受。而小彭芳的表現卻差了一些,儘管她也聽得很認真,但在理解能力上和舉一反三的變通上,和汪超群相比,還是稍遜一籌的。即便如此,彭禹心裏還是十分的高興,雖然妹妹的智商沒有汪超群高,但也相差不遠,算得上是聰明伶俐和出類拔萃了。
《弟子規》篇幅不長,只有360句,共1080字,是集孔孟等聖賢道德教育之大成之作;它和《三字經》一樣,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讀物。在上一個時空位面,尤其是在2020年之後,《弟子規》和《三字經》傳播極廣,婦孺皆知,是我國學前兒童和小學生的必修之課。
就這樣,等到彭禹做好飯,爸爸媽媽他們陸續回到家裏之後,小彭芳和汪超群已經學會了大半的《弟子規》內容,可以朗朗上口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6672s 4.430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