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韓氏暗中投來的感激目光,趙氏心中一松。
數十年前「趙氏孤兒」事件中,便是韓氏先祖韓厥仗義執言,為趙氏爭取到了一線生機,趙氏能延續至今,韓氏先祖功不可沒。
如今,趙氏也算還上了這個因果。
然而韓氏並不知道,在半個時辰前,趙簡子還打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主意。
但是在將要出門時,有人攔在門前,一番遊說,令趙簡子改變了主意。
也正是這個時候,趙簡子才知道自己有一個叫「無恤」的兒子。
「敢問父親,此次進宮是否為韓氏之事?」
趙簡子長期深居簡出,不參政事,一門心思在家裏造娃,這是人所周知的事情。
趙氏人丁單薄,不得不一日三耕。
要不是宮中有要事急召,趙簡子才懶得出門。
被兒子看破行程,趙簡子非但不生氣,反而還有些高興。
於是盤坐在門口,隔着門檻與兒子交談,「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父親,韓氏生死在此一事,而我趙氏存亡,也在此一議!」
這就是說客們管用的話術了,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先把事情上升到生死存亡的高度,吸引對方注意力,然後一點點展開自己的私貨。
只可惜,這一套對賢者狀態下的趙簡子無用。
「你若是閒着無聊,可去尋兄弟們打鬧,莫要與為父嬉戲。」
看到趙簡子想要起身,趙無恤叩首,說道:「父親,天下人人可言韓氏亡,唯獨我趙氏不可!若無往日之韓氏,豈有今日之趙氏?又豈有你我?」
這一句話,徹底說進趙簡子心坎里了。
沒錯!
若沒有韓氏先祖韓厥仗義執言,趙氏早就血脈斷絕了,又怎麼會有今日諸多趙氏兒孫。
別人可以不感謝韓氏,但身為趙氏孤兒的孫子,趙簡子必須念這一個恩情。
於是,趙簡子站起身來,整理衣冠,朝着韓氏家宅的方向恭敬拜下。
它日韓氏為趙氏仗義執言,今日趙氏對韓氏袖手旁觀,消息傳出去,其他人怎麼看趙氏?以後趙氏再有危難,誰還會出手相幫?
所以,今日之趙氏必須出手!
這時候,一雙手在眼前晃過。
神遊天外的趙簡子迅速回過神來,瞳孔迅速聚焦,立刻看到智氏那張老臉。
上方的國君問道:「關於楊國,趙卿有何良策?」
趙簡子能有什麼良策,出門時想的是早去早歸,說不定被窩裏餘溫未散,還能梅開二度,再多造一個娃。
不過,趙無恤仔細分析了楊國的局面,給趙簡子提供了一個可行之策。
「回稟君上,楊國無道少德,以致社稷有失,此乃咎由自取。」
智氏立刻諷刺道:「此乃人盡皆知之事,無需贅言!」
趙簡子也不惱,繼續說道:「楊失其社稷,然而對我等而言,未嘗不是好事?」
什麼?
楊國沒了,竟然還說是好事,姓趙的腦子是不是被驢踢了?
就連國君也忍不住撥開面前的旒珠向外看去——正午,天晴,還沒黑,怎麼鬼話連篇。
趙簡子淡淡道:「楊國於我國霸業而言,其價值有三,其一地利,其二人和,其三……」
最後一個趙簡子沒有說出來,而是仔細講解前兩個。
晉國與齊國爭勢,必取道楊國,這就是地利。
諸侯會盟,小弟們附議附言,幫忙投票壯聲勢,這就是人和。
「然而經歷田氏作亂,齊國根基動搖,底蘊盡喪,五代之內再無稱霸之心,亦無稱霸之能,楊國地利於我等已形同雞肋。」
「雞肋?」
眾人不解。
趙簡子咳了咳,略有些尷尬的解釋道:「此乃吾新悟之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也。」
這話自然是從趙無恤那裏聽來的,至於趙無恤從哪聽來的。
趙簡子發揮聯想,想來應該是身份低賤,食無好肉,每多雞肋,所以深有感觸。
看來,以後得多關心關心這個兒子的飲食起居。
眾人一聽,還真是這個道理。
再從雞肋思考楊國,可不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麼。
眼下晉國爭霸的主要對手是楚國,戰場在中原之南,楊國和齊國一樣,都已經是邊緣化國家了,地位大不如從前。
國君問道:「楊國雖微,卻能壯聲,若失楊國,恐勢不如前,弱楚國一頭啊。」
趙簡子悠悠說道:「君上,姜國與楊國世仇,我等若力保楊國,必然惡了姜國。今日之楊國大不如前,而眼下之姜國,今非昔比啊!」
聽了這話,眾人恍然大悟。
是啊,目光一直聚焦在楊國身上,卻忘記了楊國的鄰居姜國。
智氏一甩手,喝道:「一派胡言!姜國與齊國乃血親之誼,數百年親如一家,豈會背齊國而向我等?」
趙簡子反問道:「我等與姜國可有舊恨?」
智氏一呆,可還是回答道:「無有!」
「我等與姜國可有新仇?」
智氏再一呆。
雖然已經知道趙簡子接下來要說什麼,還是得硬着頭皮說「也無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問一答之間顯得自己好呆。
趙簡子果然哈哈一笑,轉向國君說道:「我晉國與齊國爭霸,楊國與姜國爭利,但我晉國從未與姜國爭霸,也從未與姜國爭利。我國未占姜國寸土,未殺姜國一人,為何不能與姜國修好?」
能坐在這裏的,都是聰明人。
只是之前被爭霸的思維禁錮,沒有想到這一茬。
往日晉齊爭霸,姜國和楊國是針尖對麥芒的焦點,非友即敵。
現在,齊國垮了,楊國倒了,除非晉國打算一舉滅掉姜國,否則為什麼要和姜國繼續磕呢?
趙簡子繼續說道:「姜國雖小,卻與齊國親厚,交好姜國,亦是交好齊國。我大晉欲與蠻楚爭霸,必安後方,必撫諸鄰。否則,齊楚相盟,以掎角之勢抵吾腹腋之間,國危矣!」
一句「國危矣」,滿座皆驚。
然而趙簡子並非危言聳聽。
齊國雖然遭受重創,卻還有七分底蘊,不容忽視。
若能與齊國修好,得齊國親善,所獲聲勢超乎想像。
齊國,再怎麼說也是老牌霸主國,齊國附言附議,所帶來的聲勢遠不是小小楊國能比擬的。
這就跟五常中的英法一樣,雖然沒落了,可國際事務上投下的票,還是遠超岡比亞之流百倍。
反過來,若是與姜國、齊國交惡,把這倆國家推到楚國懷裏,就徹底與霸主之位無緣了。
國君汗顏,「多虧趙卿警醒孤,否則,國危矣!社稷亡於孤,有何面目與祖宗泉下相見!」
智氏也朝趙氏躬身拜下,「吾目光短淺,險些誤國。」
這就是六卿世家,捅刀子的時候毫不含糊,能弄死一個是一個。
但上升到國家存亡,霸業得失,都能拋卻前嫌。
畢竟,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韓氏和魏氏也先後致謝。
趙簡子拱手回禮,隨後說道:「為今之計,我等當力保楊君子侄無患,以安列國之心;力保楊國之民無災,以堵悠悠眾口;至於楊國,便作為籌碼,換取姜國支持吧。」
「善!」
有消息說,姜國都把路修到楊國城門口了,偏偏這條路還是楊國國民幫忙修的。
楊國心向姜國,出兵強行干涉,惹怒姜、齊不說,也難收楊國民心,得不償失。
這種雞肋,還是棄了吧!
喜歡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9s 4.07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