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輕輕推開花格門,看到劉歆正低頭研究竹簡,笑着打招呼:
「子駿兄,真是有雅致啊!」
劉歆抬頭一看是王莽,神色有點尷尬,勉強笑了笑:
「巨君來了,快坐。」說着起身去倒茶,掩飾自己的慌亂。
王莽拉住劉歆的手,溫和地說:
「子駿,咱倆是兄弟,心裏都明白,不用遮掩。
我聽聞你父親上奏摺彈劾大司馬,這事實屬正常。
朝廷里總有些人眼光短淺,喜歡小題大做,攪得人心不安。
其實,百官設立就是為了相互監督,共同促進國家發展。
這樣,大家做事都會更小心,錯誤也就少了。
聖人云:『危不持,顛不扶,何相之有』?
你父親這麼做,是符合道理的,可惜很多人都不懂,還覺得他做得不對。
子駿兄你學識淵博,當然不會跟他們一樣。
再說,這是父輩的事,咱們也插不上手,別往心裏去。
要是因此傷了和氣,反而是你的不對了。」
王莽一番引經據典,深得劉歆之心。
豁然開朗道:「巨君兄高見,令我汗顏。
實則,此中道理,我亦知曉,只是事到臨頭,總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仿佛對你有所虧欠
」王莽輕擺手,打斷了劉歆的言語:「子駿兄,此言差矣。
誰虧誰盈,尚難定論。
你父親上奏摺,或許是為我王家着想。
天道輪迴,盛衰更替,這是自古以來的規律。
不過」王莽目光流轉,稍作遲疑,「恕兄弟直言,令尊所言,或有偏頗。
家乃國之基礎,國乃家之延伸。
子女興旺家庭,孝敬長輩,這是本分,不是高尚之行為。
忠君報國,是臣子的責任,不分劉家還是王家。
如果只看家族利益,就失去了準則。
忠奸的區別在於是否以國家為重,心裏若是裝着百姓,自當努力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孟夫子云:『民貴君輕,社稷為重』此言很有道理!」
劉歆雙眼一亮,拍手贊道:「巨君兄高論,與我心有戚戚焉!
巨君兄能超脫家族局限,以國家大局為重。
當今朝廷,實屬罕見!佩服!佩服!」
王莽謙遜笑着擺手:「子駿兄過譽了,我之見識,皆得益於你之藏書。
子駿兄出生在宗室家庭,從小生活優越,對民間的疾苦了解不多。
而我經常在長安坊間走動,親耳聽過百姓的苦難。
朝廷雖然經常歌頌盛世,但百姓的苦日子卻是實實在在的
這幾年水旱災害頻繁,難民湧進城裏,鄉下到處都是荒地。
城裏的難民也找不到吃食,有甚者賣兒賣女,慘不忍睹。
天冷之時,太多人凍死餓死,屍體被車拉走。
街頭到處都是人市,生離死別每天都在上演。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餓極了,竟然煮自己的親人吃」
劉歆聽得臉色鐵青,咬牙切齒道:「竟然有這種事?
我們大漢怎麼成了這般樣子,那豈不是人間煉獄?
難道朝廷救濟,竟都被貪官吞沒?
不行,必須設法,讓皇上知曉真相」
王莽苦笑搖頭:「子駿兄,皇宮深似海,皇上沒那麼容易聽到真話。
我們雖身在皇宮,想把真情告知皇上,也是難上加難。
皇上聽到了,他會不會在乎?
在乎了,能不能及時採取措施?這些都是未知數。
再者,懲罰貪官,或許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百姓的苦,不僅僅是貪官和天災造成的。」
劉歆平時和王莽談論的都是詩書禮儀,很少涉及現實問題。
今天因為劉向的奏摺,王莽擔心兩人之間產生隔閡,所以敞開了心扉。
劉歆聽得入迷,覺得今天這次談話比讀好幾年書都有收穫。
「巨君兄,我還是深感困惑。」
劉歆皺着眉頭說,「百姓之苦,無非衣食不足。
若是風調雨順,官吏清廉,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為何又說不全怪貪官和天災,莫非還有其他原因?」
王莽含笑點頭,「子駿兄有所不知,貪官和天災只是表面現象。
漢初文景之治,國富民強,但孝武帝連年征戰,導致府庫空虛,百姓稅賦加重,農業收成銳減。
將士有功,獲賜肥沃耕地,卻成私產,僱傭百姓嚴酷盤剝。
此乃大漢深層問題:耕者無田,土地兼併。
歷代君王皆以土地為賞,再加上豪族兼併土地,問題日益嚴重,卻未得重視。」
劉歆聽得心頭沉重,急切催促王莽繼續說下去。
「誠然,百餘年來,雖有人洞悉事理,卻難解其中矛盾。」
王莽感慨,神色略顯黯然,語調稍緩道:
「再者,還有一重要情況,亦為禍端之一。
子駿兄,冒昧一問,貴府奴僕幾何?」
劉歆一愣:「巨君,我整日沉浸聖賢之書,家中瑣事,甚少留意。
奴僕具體多少,我亦不甚了解。
不過,三五十人,應是有之。你問此何意?」
王莽點點頭說:「我知子駿兄家裏雖然位列公侯,但生活卻很是簡樸。
有三五十個奴僕,已算是很少了。
翻看史書,名臣陸賈家裏有一百多個奴僕,還自稱廉潔。
卓王孫只是個富商,家裏竟然有八百奴僕!
送給女婿司馬相如的奴僕也是一百有餘!
你想想看,全國上下有多少大小官員、富商?
他們家中又佔用了多少人來做奴僕?
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都有可能!
這些人本來都是農家子弟,現在卻不能耕種土地了,那得有多少田地荒蕪了啊!
再者說,那些官員富商們都把奴僕當成自己私有財產,稍有不如意就對他們打罵折磨。
按照大漢法律,如果奴僕欺負主人,就要被殺頭。
但主人殺了奴僕,卻只需要罰點錢就完事。
這樣一來,奴僕們怎會不心懷怨恨呢?
若是國家稍微有點變動,他們肯定會第一個響應起來反抗的。
這就是當前社會不容樂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了。
子駿兄,你以為呢?」
劉歆此刻心悅誠服,臉色由紅轉白,急切地搓着手:
「哎呀,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方寸之地生香草,三家店內有賢人,此言非虛!
身邊有如斯大智之人,我卻整日埋頭在那堆破竹簡之間。
巨君兄,今日你真讓我大開眼界啊!
但話說回來,照你所言,我大漢朝豈不是病入膏肓了?」
王莽卻是目光凝重,消瘦的臉龐顯得僵硬。
「此事,半在人為,半在天命。
子駿兄,我們初入仕途,任重道遠。
人生短暫,當有所作為,才不枉此生。
更何況,你我身為皇親國戚,更有責任與便利,為國分憂,解民倒懸。」
見劉歆連連點頭,王莽緊握劉歆之手,「從今往後,我們應摒棄外戚與皇族之嫌,共同學識,歷練能力。
將來無論誰掌樞密,握大權,都勿忘今日之言,相互扶持,共創偉業!」
「好!」劉歆用力點頭,兩人四隻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誓言在心中迴蕩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2s 3.996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