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雲隱錄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庭矛盾

    完成了軟奪權之後,為了徹底穩固目前手中權力,王莽展開了一系列精心策劃的行動,並進行了大規模的封賞。

    前前後後冊封了兩個王和六十一個侯,使得整個上層社會都沐浴在喜悅之中。

    首先以慷慨的姿態,封了漢宣帝的三十六個遠房後裔為列侯。

    允許已經絕嗣的諸侯王、列侯、關內侯尋找旁支繼嗣。

    讓曾因犯罪被剝奪身份的宗室成員恢復屬籍。

    緊接着,他又將目光投向了高級官員群體。

    他深知,要真正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將整個官僚階層及其接班人集團都納入自己的麾下。

    於是,他頒佈了一道旨意:凡諸侯王公、列侯、關內侯,若無兒子但有孫子或同母兄弟的兒子,均可作為繼承人。

    以及太僕王惲等二十五人,因功績卓著,被賜予關內侯的爵位。

    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他們過往努力的肯定,更是王莽向他們拋出的橄欖枝。

    這些高級官員們,自然對王莽感激涕零,紛紛表示願為朝廷效犬馬之勞。

    同時,王莽也沒有忘記那些因犯罪而被開除宗室譜籍的落魄皇族。

    如周勃、樊噲、張敖、霍光等的後代。

    他大筆一揮,恢復了他們的身份與榮譽。

    這些落魄皇族們,在歷經滄桑後終於看到了重獲新生的希望,自然也對王莽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此外,王莽還十分關心老幹部階層的福祉。

    他規定:全國秩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在年老退休後,可享受原俸祿三分之一作為退休金,直至死亡。

    這一政策,讓老幹部們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關懷,紛紛稱讚王莽的仁德與寬厚。

    這些舉措都如同春風化雨,滋潤着大漢王朝的每一個角落,讓所有權貴們歡呼雀躍。

    王莽的這些做法,雖然是在籠絡人心,但也確實實踐着儒家的孝治之道。

    儒家倡導,後代最大的孝,就是保證祖先祭祀的香火不滅。

    因此,努力恢復那些已經消亡的封國爵位,降低繼承爵位的標準,讓更多的人能夠繼續祭祀祖先以盡孝。

    然而,王莽之所以能夠如此遊刃有餘地擺平所有階層,最離不開的,還是大漢殷實的家底和當時平靜的國際環境。

    沒有強大的國力作為支撐,就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收買人心。

    沒有穩定的國際環境作為保障,就沒有心情和精力去實施這些複雜的政治策略。

    就這樣,王莽以大漢的繁榮,和他的仁義再加上儒家教條大棒,成為了後世權臣們無法超越的天花板。

    在元始二年(公元2年),王莽作出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決定,他將皇帝劉箕子的名字更改為劉衎。

    這一改名的背後,蘊含着王莽對名字禮儀的深思熟慮。

    他認為「箕子」這個名字不僅與日常器物相聯繫,而且不是一個單名,這在他看來是不符合古制禮法的。

    從先秦到西漢時期,人們的命名方式確實五花八門,不乏以日常器物或特殊特徵為名的例子,如《左傳》中記載的晉成公名「黑臀」。

    同時,雙名也頗為常見,酈食其、周亞夫、霍去病、張安世等人均是雙名的代表。

    然而,王莽秉持今文經學的觀點,特別是他對孔子「譏二名」的理解,認為單名才更符合古代的禮儀規範。

    為了踐行這一理念,王莽不僅將皇帝的名字改為單名,還以身作則,將自己兒子王宇所生的長孫王會宗改名為王宗,以示對古制禮法的尊重。

    此舉得到了眾多儒家士大夫的響應和支持。

    (這一改名潮流並非王莽一時興起,而是基於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共識。

    事實上,這一習慣在漢朝後續的歷史中得到了延續,如劉秀等人在這一時期陸續出生,他們幾乎都採用了單名。

    整個東漢直到三國期間,單名成為了主流,劉、關、張、孫、曹、諸葛等著名人物均是如此。

    這表明王莽的舉措不僅得到了當時人們的認可,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後來的命名習慣。)

    儘管大漢王室在王莽的勵精圖治之下活力四射,氣象一片大好,然而好景不長,老天爺又開始甩臉色了。


    旱災與蝗災並行,尤其是郡國大旱,青州地區的流民如潮水般逃亡。

    王莽站在庭院中,眉頭緊鎖,憂心忡忡。

    他的妻子走過來,輕聲問道:「侯爺,您整日憂心國事,是否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王莽嘆了口氣,道:「天災無情,百姓遭殃。

    我提議家人節儉度日,食粗茶淡飯,以『菜食』為名。

    同時上奏太皇太后也穿布衣,希望能以此感召天下人共度難關。」

    王夫人聽後,臉色不由有些發苦,卻也不敢多說什麼。

    只得點頭贊同:「此舉甚好,我們身為朝廷命官,理應以身作則。」

    王莽又道:「我還打算捐出一百萬錢,獻田三十頃交由大司農以救濟災民。」

    這時,長子王宇走了過來,不滿地說道:

    「父親,你整日忙於國事,家中已經許久沒有酒肉之香。

    如今又要捐錢獻田,我們自己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王莽瞪了王宇一眼,怒道:「你身為朝廷官員之子,怎能只顧自家享樂?

    如今百姓流離失所,我們怎能坐視不理?」

    王宇被王莽訓斥得低下頭去,不敢再言。

    隨後,王莽召集公卿人等商議救災事宜。

    慷慨陳詞道:「諸位同仁,如今天災頻發,百姓苦不堪言。

    我提議大家效仿我,捐出田宅以助救災。」

    眾公卿聽後也不由表示贊同,於是王莽帶頭捐款百萬、田三十頃以賑災。

    兩百三十名公卿群起效仿,捐資濟民。

    其中一位公卿適時拍馬屁道:「王莽大人真是天下蒼生的福星啊」

    在救災過程中,王莽又派遣使者去收購蝗蟲,以鼓勵災民捕殺。

    他對使者說道:「你告訴災民們,只要他們捕到蝗蟲,我們就用石、斗等容器衡量後付給他們報酬。

    如此一來,他們就有動力去捕殺蝗蟲了。」

    使者領命而去,不久便傳來好消息:蝗災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

    然而,治理疾疫和安置流民的工作仍然艱巨。

    王莽下令各級衙門負責安置病亡者的喪葬事宜,並按屍骸數量發放喪葬費。

    同時,王莽還將安定呼池苑廢改為安民縣,並火速修建了五座里坊、二百多宅舍用來安置災民。

    在救災過程中,王莽始終堅持與民同苦的原則。

    依舊堅持『菜食』制,拒絕酒肉,就是要與百姓共度難關。只有心繫百姓,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

    整個世界又再次被感動,全體國民哭得哇哇的叫,聖人在世啊!

    這讓王莽很是受用,然而難受的是,兒子王宇並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看着父親在災難已過之後,依然整日粗茶淡飯,王宇心中不禁生出了怨氣。

    他認為父親這是在故意沽名釣譽,以此來博取世人的好感。

    終於有一天,王宇無法再忍受心中的不滿,他與父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面對王宇的質問,王莽憤怒地指着他的鼻子大聲呵斥道:

    「老夫我從小生於寒門,長於山野之中,最看不慣的就是那驕奢淫逸的作風!

    別人不理解也就算了,為何連你也跟着在這裏胡攪蠻纏?

    我告訴你,就算我王莽真的是在沽名釣譽,那我所追求的也是千古名臣的聲譽,是萬世稱頌的榮譽!

    你們若是不信,就儘管去試試!」



  
相關:    奧術神座  大官人  靈域  暗黑破壞神之毀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黃山雲隱錄第一百四十四章 家庭矛盾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黃山雲隱錄"
360搜"黃山雲隱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3.963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