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老太后駁回了孔光的奏摺後,不由眉頭緊鎖,思緒萬千。
正愣神之際,忽然聽到宮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着,王莽那熟悉的臉龐便出現在她的視線中。
「侄兒給太皇太后請安。」
王莽恭恭敬敬地行禮,小心翼翼地察言觀色,臉上掛着謙卑的笑容。
然而,王老太后卻明顯愛理不理。
輕輕地瞥了王莽一眼,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仿佛在說:「你來做什麼?」
王莽深知老太后此刻的心情,也明白自己此行的目的。
於是,清了清嗓子,以溫和而懇切的語氣勸說道:
「姑母,侄兒知道您心裏不痛快,但您老人家一向開明,怎麼在此事上犯了糊塗。」
王政君聞言,眉頭微微一挑,似乎有些意外。
卻沒有立即打斷王莽,而是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王莽見狀,心中暗自鬆了口氣。
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緒,繼續鄭重其事地說道:
「姑母,六叔這些年在長安的所作所為,想必您也有所耳聞。
如今早已引起了輿論的不滿。
您現在垂簾聽政,不能因為是咱的親戚就護着呀!
若是執意如此,恐怕會人心浮動,對您的執政不利呀。」
王老太后聞言,心中不禁有些動搖。
雖然捨不得讓弟弟離開,但也知道王莽說的不無道理。
王莽進一步分析道:「如今天下由您代理幼主執政,形勢微妙且危險。
人言可畏啊,您一直在努力向天下展示公正,但尚且擔心天下人不從。
若此時因顧念姐弟私情而不聽大臣建議,萬一引起群臣議論,又該如何是好?
六叔繼續留在長安只會招惹更多是非,不如讓他暫時回到封國去,等風頭過了再召他回來也不遲。」
王老太后聞言,心中的顧慮再次稍微減輕了一些。
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地問道:「那萬一萬一老六在外面遇到了什麼危險呢?」
王莽微微一笑,安撫道:「姑母請放心,侄兒會派人暗中保護六叔的。
他畢竟是我們王家的人,侄兒又豈能坐視不理?」
王政君雖然心裏老大的不樂意,但也知道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
沉默片刻後,終於點了點頭:「好吧,就依你所言。」
與此同時,王莽也藉機將一直忌憚的堂兄弟平阿侯王仁遣送回了封國。
王仁一家以剛直仗義著稱,與王莽並非同心同德。
王莽擔心王仁的桀驁不馴會對他的權力構成威脅,因此決定將他排除在朝廷之外。
一個月後,九歲的中山王劉箕子,身着華麗的禮服,從中山國遠道而來。
身邊陪同他的,只有幾名隨從。
車駕緩緩駛過長安城的街道,劉箕子好奇地打量着周圍的一切。
突然,他目光被遠處的帝陵所吸引。
「那是什麼?」他指着帝陵問道。
「回陛下,那是太宗文皇帝的陵墓——灞陵。」
車騎將軍王舜回答道,「一百八十年前,文皇帝也是從封國來到長安,登上皇位的。」
劉箕子默默地點了點頭,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他轉頭看向王舜,問道:「王將軍,你覺得我能像文皇帝一樣,穩固皇位嗎?」
王舜微微一笑,安慰道:「陛下年紀雖小,但聰明伶俐,定能勝任皇位。
況且,還有我等臣子輔佐,陛下儘管放心。」
然而,劉箕子心中的不安並未消除。
再想起母親和姐姐,妹妹都被留在中山國,不禁有些傷感。
「王將軍,我想念母親和姐妹們了。」他低聲說道。
王舜輕輕嘆了口氣,「陛下,您必須學會堅強。」
此時,大鴻臚左咸也湊了過來,說道:「陛下,王將軍說得對。
您現在最重要的是穩固皇位,學習治國之道。
臣等一定會竭盡全力輔佐您。」
劉箕子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所有的不安和傷感都拋到腦後。
然而,此刻的平帝並不知道,漢文帝當年奔赴長安時,是抱着九死一生的決心。
因此,他不僅帶着舅舅薄昭和多名親信,更在入住未央宮的當晚就讓親信們接管了皇宮的保衛工作。
局勢穩定後的第二年,他又把母親薄太后接進長安,以確保自己的後盾堅實。
然而,此刻的平帝身邊只有幾名隨從,家族更是在哀帝時期曾遭受重創。
距哀帝逝世的兩月之後,劉箕子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當日,朝廷宣佈大赦天下,以示新皇即位之喜。
這位年幼皇帝的孤身入朝,使得王政君得以臨朝聽政,而王莽則實際執掌了朝廷大權。
另一邊,衛太后和兩位兄弟,衛寶、衛玄,在中山國眼巴巴等着自家皇帝繼位後,下詔安排自家進長安時,
等來的卻是王莽的召令和另一個人:劉成都。
劉成都是漢宣帝的曾孫,和箕子一脈已經很遠了。
他千里迢迢來到中山國只為一件事,當國王。
原來,基於「為人後」的考慮,箕子一走,又沒有兄弟,等於說中山國要「絕嗣」。
如此一來,箕子的父親中山孝王也就沒了香火。
王莽「體貼」的考慮到這一點,讓劉成都過繼給中山孝王當兒子,繼承中山王位,奉箕子的生母衛氏為中山王太后。
同時還給衛寶、衛玄賜爵關內侯,把箕子的三個姐妹分別封君,食邑兩千戶。
這些豐厚的賞賜只有一個要求:衛氏家族要安心留在中山國當「國戚」,不要幻想到長安去當「皇親」。
如此一番操作,從禮儀上看對衛氏家族竟然「兩全其美」,物質方面也比較豐厚。
然而,卻是以犧牲血緣關係,隔斷人倫與母子之情為代價。
當這一消息在朝廷中頒佈後,眾多大臣均表示贊同。
但一個名叫申屠剛的年輕人卻挺身而出。
他地位不高,僅是右扶風的功曹,本無權向皇帝進言。
然而,恰逢當時日食,王莽以皇帝的名義下詔廣納諫言,這為申屠剛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毅然上書,力主讓衛氏家族遷往長安,並賦予他們官職。
特別是未央宮的保衛之責應交由衛氏家族承擔,以防範朝廷中潛在的「霍光」也就是暗指王莽。
並在奏章提出中:「「雖然禮儀重要,衛氏家族也得到了應有的待遇,但人倫之情亦不可忽視。
衛氏家族與中山王之間有着深厚的感情紐帶,如今將他們分離,這豈不是違背了人倫之道?」
隨後更是深刻指出了漢代宮廷的一項傳統:
「外戚與官僚之間必須保持一種「親疏相錯」的平衡,以相互制約,確保國家安穩。」
顯然,在他眼中,衛氏家族代表着「親」,而王莽則是「疏」。」
這封大膽的奏章徹底激怒了王莽。
若非因為這是應詔對策,言者享有豁免權,申屠剛恐怕早已性命不保。
儘管如此,王莽仍嚴厲斥責他「違背大義」,並將其免職遣返家鄉。
幸運的申屠剛再次亮相時,已然是光武帝劉秀一朝的重臣。
得知劉秀欲出遊玩樂時,申屠剛早早地等在了必經之路上。
看着劉秀馬車緩緩駛來,他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用頭去頂那巨大的車輪。
劉秀下車後,一臉無語的看着眼前決絕的申屠剛,心中遊玩之念頓時煙消雲散。
當即下令打道回府,取消了原定的遊玩計劃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3.976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