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對於謀士團隊給出的,兩種不同統一方案的回答是:攘外必先安內。
春秋時期,就有類似說法,只是反過來。
面對外部戎狄侵擾,內部王室衰微、諸侯相爭。
春秋五霸之第一霸齊桓公就提出口號「尊王攘夷」——先「安內」以「尊王」,「尊王」而後才能「攘外」。
然後,「攘外安內」具體在張仲景的《傷寒論太陽病上》出現。
描述的是甘草的療效,有安內攘外的功能。
曹操說這句話,符合歷史。
「攘外必先安內」,回應了賈詡梳理北方胡人的主張。
曹操認為雜胡的情況存在,需要解決。
但他決定剿滅孫吳之後解決。
也無人有異議,給出建言的賈詡也沒有異議。
這只是一個做事順序,哪怕是賈詡也自信大一統會很順利。
拿下荊州,江東孫吳唾手可滅。
只是代價會大一點,死的人多一些。
去年曹操擊潰袁氏。
上個月,也就是六月,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自任漢朝丞相。
能做到這一點,是曹操強大的結果。
表明曹操將東漢朝廷徹底掌握在自己手裏。
而劉表病重的消息,也不是秘密。
拿下荊州就能居高臨下,從上游直指孫吳。
曹操所有心腹都明白,也為之激動。
拿下孫吳之後,自己的主公必定稱帝,名正言順。
而且戰勝孫吳可以說輕而易舉,因為北方已經統一。
自古以來擁有中原,便有人、有兵、有糧,也就擁有了天下。
荊州唾手可得,孫吳根本不堪一擊。
已經沒有任何一方勢力,可以抵抗。
統一之勢已成。
曹操的謀士想的是從龍之功,想的是加官進爵。
漢朝的老臣,也開始頻繁接觸他們。
已成定局!
曹操在適應皇帝的位置,還沒有統一,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必定稱帝。
實現大一統,稱帝名正言順。
正是如此,一般討論的時候,他不會說話,而是讓手下討論個七七八八,他才會發言。
當他開口說話的時候,他的決定,就是最終決定。
這是曹操的威勢!
而曹操的態度也很明顯,不願意等,不想等。
進一步北方梳理?
拿下荊州之後徐徐圖之?
不需要!
他就是幹了,馬上拿下荊州,然後滅掉江東孫權,之後就是廢帝,稱帝。
沈三通看完拍攝效果,非常滿意。
吳語森版赤壁中,是曹操劍履上殿,和漢獻帝,那個時候還沒有諡號。
準確的說,是和劉協進行了一番帶有對峙威脅性質的對話。
港島導演不理解權力,也不理解禮法,不理解一個大組織如何運行。
認為和皇帝對峙,就顯得曹操牛。
其實挺逗的。
不是說曹操不能這麼做,而是根本不需要。
朝堂不是黑幫話事,不是比誰聲音大,誰夠狠,是有秩序和規則的。
曹操自己親口和劉協對峙,那他的謀士,他的屬臣,他的跟隨者,不如自己一頭撞死得了。
而且如果曹操和劉協發生了不愉快,往往是很嚴肅的事件。
是一個信號,要幹掉劉協的信號。
所以沈三通是用廟算議事,也就是戰略層的討論和決策開場。
不是沒有朝堂上的討論,有。
只不過是先有曹操內部核心層的廟算,然後結果發往許昌,擺在東漢朝堂上。
北方平定,自封丞相之後,曹操內部的決定,就是東漢朝廷的決定。
曹操團隊內部出一個的結果,在朝堂只是走一個流程。
如果流程出現了問題,被反覆阻撓,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要麼曹操倒台。
要麼曹操反過來血洗朝堂。
沈三通開場設計這個廟算劇情,是把觀眾拉入電影之中。
大部分觀眾知道赤壁之戰曹操失敗了,也就是提前劇透結果。
沈三通要的是,哪怕知道結果,他也要給觀眾震撼。
用基於現實,動態的歷史,讓觀眾感受到活生生的歷史。
這個廟算結果,也就是戰略決策結果,能讓觀眾理解曹操如何失敗。
戰略因正確而成功。
戰術因成功而正確。
赤壁之戰的失敗,戰術失敗只是直接原因。
在戰術失敗之前,是戰略已經失敗了。
如果有勝率顯示器的話,平定北方曹操的大一統勝率會來到99%,勝局已定。
那麼這次廟算之後,勝率會在60%到70%波動。
憑空掉了三成多接近四成的勝率,因為戰略發生了錯誤。
戰略發生了錯誤,不是不會成功,而是會很難成功。
沈三通要用這段開場,給觀眾意料外的驚喜。
讓觀眾不由自主的生出,原來是這樣的感慨。
而且這一段對國人有特攻。
中國人,人人都能談幾句歷史,談一談家國大勢,世界局勢。
廟算議事的嚴肅氛圍,對喜歡宏大敘事的中國人是有爽點加成的。
也是當下中皮西骨古裝戲裏的獨一份。
曹操開口的第一句話,經過精心設計。
表明了沈三通對他電影裏,曹操這個人物的態度。
沈三通沒有明貶曹操,電影裏沒有明着來,但台詞語言反應了他的貶低。
觀眾聽到「攘外必先安內」,一下子就會聯想到擬人生物常凱申,想到運輸大隊長。
常凱申也許有人喜歡他,但有一個不可能三角。
國粉,懂歷史,有腦子。
恰恰看電影的觀眾,絕大部分有腦子。
曹操在電影中的第一台詞,就給了觀眾一個負面暗示。
這句話安在曹操頭上,不算冤枉他。
曹操為了收復南方,所以匈奴一「投降」,就借坡下驢默認了他們的佔領事實。
五胡亂華的五胡都在曹操勢力範圍。
當然,沈三通不認為五胡亂華全是曹操的鍋。
造成五胡亂華是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南匈奴內遷是東漢允許的。
這些人是東漢封狼居胥的功臣。
其次,曹操打仗的時候,這些胡人部落,送了人質又送兵源,也算效力了。
當時匈奴不是大問題。
沒有西晉八王之亂,周邊匈奴鮮卑雜胡,不可能成那個氣候。
只是易中田,再加上媒體鼓譟,當下風潮,鼓吹曹操。
還有什麼屠殺促進融合,放在德國要直接進監獄,在米國會社會性死亡的怪論,大行其道。
哪怕是後世,曹操統一北方卻後患無窮的鍋,甩的乾乾淨淨。
沈三通要通過電影,以正視聽。
曹操絕對要對五胡亂華負有一定責任。
說一千道一萬。
曹操掌握那麼多的資源,有那麼高的位置,卻沒有承擔自己的歷史責任。
完成大一統,進一步探索大一統的制度,研究如何避免宦官、外戚干政,如何解決門閥問題。
恢復因為連年戰亂凋敝的地方,恢復人口,梳理邊地異族。
這就是曹操的責任。
但是他沒有完成。
曹操別那麼浪,穩紮穩打。
在有生之年稱帝,絕對能建立起比晉朝強大得多的魏朝,能避免漢人遭受五胡亂華的惡夢。
而且曹操但凡不那麼擬人,不做人,他就不會輸。
廟算議事劇情里,受限於歷史局限性,荀彧和賈詡的分析都不是很對。
荀彧是完全錯誤。
賈詡則是結果對,論據不對。
不能輕易決戰的原因,是南方農業發展起來了,孫吳並不弱,要謹慎。
雖然賈詡論據不對,但曹操如果選擇賈詡的建言,赤壁之戰就不會輸。
曹操哪怕有一點良心,心有點好的。
有點帝王之象,愛惜百姓士卒,愛惜江東百姓,穩一穩,很容易勝利。
但是曹操沒有這樣的心。
他沒有戰略眼光,也沒有人品。
就是詩寫的好,所以很多人喜歡他。
但他原本不需要「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啊。
他是有機會的,不止一次。
詩寫的好,有個屁用,事沒有做好。
嘴上是「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實際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老百姓成了灰灰。
集中拍攝曹操的戲份。
誅殺孔融。
沈三通並沒有弱化曹操,反而讓他更有威嚴。
直到赤壁大敗之前,曹操會越來越有威嚴。
說殺孔融就殺孔融。
曹操殺孔融直接原因是孔融發表了《父母無恩論》,曹操抓住機會,在南征荊州之前處死了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漢元帝的老師,門第極高,是儒家的門面。
孔融就是嘴賤,說話不好聽。
沈三通分析孔融應該自以為自己挺有分寸的,挺中肯的。
一方面搏名,表示自己是風流自名士。
另一方面,他也自認為代表了朝堂的大部分人的心聲,讓他噴噴糞也沒什麼。
只是孔融錯估了形勢和時機。
即將南下,滅亡江東孫權,已經要打仗了。
拼刺刀的時候,曹操哪怕再自信,也絕不能容忍後方有問題。
不只是曹操,他手底下人也不能容忍。
滅掉孫吳,需要一個穩定後方,需要朝堂聲音一致。
而且大一統之後,也是排隊隊分果果的時候。
孔融這種名士,活下來,說不定比自己更會舔。
孔融獻上儒家法理,曹操麾下這幫名士的蛋糕,要分一大部分出來。
必須死。
沈三通對世家門閥沒什麼好臉,根本不美化。
利益擺出來,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殺掉孔融,也說明曹操開始考慮大一統後的治理問題。
他想利用漢末的亂世,打破長期以來在漢朝逐漸形成的名門望族的控制趨勢。
同時,他還想打破漢武帝獨尊儒術,形成的儒家一統天下的局面,重建法家的統治思想。
所以殺孔融,不是衝動,是一個結果。
是朝堂大部分人主動向曹操靠攏的結果。
也是曹操釋放他自己稱帝後如何治理天下的信號。
當然,殺孔融本身,也加強了曹操的威勢,等同於帝王。
曹操通過這種行為做出一種宣誓,已沒有任何人可以忤逆他。
拍攝非常順利。
很快進入到了有關曹操比較搞笑的環節。
不是劇情搞笑,而是處於上帝視角的觀眾會感覺好笑。
這個劇情靈感來自於凱子哥的兒子。
有段時間男男耽改劇特別火,內部有人支持,外部也有人支持。
陳飛於有一部待播耽改劇《皓衣行》,覺得這部戲播出之後,飛升在即,馬上就是頂流。
整天掐着點,撕日曆。
然後迎來了耽改劇全面暫停。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2s 4.058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