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奉先殿。
朱元璋尚在處理國務。
蘇銓入殿後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平身。」
「謝陛下。」
朱元璋從奏本上收回目光,看向蘇銓,道:「蘇銓,朕雖讓你匯報劉寬今日入職科技司所言所行,你卻也沒必要中午就急吼吼地過來吧?」
蘇銓在朱元璋面前也依舊是一臉和煦的笑容。
他道,「啟稟陛下,微臣此來並非匯報劉副郎言行,而是有事要奏。當然,若陛下要聽劉副郎之事,微臣也可以順便說說。」
朱元璋也笑了笑,道:「行吧,你且先說說要奏何事?」
蘇銓掏出了上午花了些許心思寫好的奏本。
李貴上前,將之轉送至御案。
待朱元璋翻閱這奏本時,蘇銓便道:「上午在科技司中議事時,劉副郎提了這黑板、粉筆之事,並說此二物最適合用於學堂中,幫助老師教授學生。」
「微臣以為甚是,故寫了這份奏本,懇請陛下向各地官學介紹、推廣此二物,也算是我們科技司為教化大計做出些許貢獻。」
朱元璋看完奏本,問:「這黑板、粉筆果真好用?」
「額,微臣聽劉副郎所言應是不虛。」
「那你就是還沒見過那黑板、粉筆了?」朱元璋略感無語,隨即道:「咱跟你說,那小子雖來歷特殊,但到底年輕,有時看事、做事未必一定靠譜。」
「咱讓你做科技司郎中,不僅是要輔助劉寬進行打造火車等諸多大事,也有讓你為他把關之意。你可明白?」
蘇銓收起了笑容,應道:「微臣明白了。」
朱元璋又道,「這黑板、粉筆看着確實有益於教學,不過具體如何,還是得等見到實物,用過後才能確定。」
「他不是要定製此二物嗎?製成之後,你讓人送一份來奉先殿,咱也見識見識。」
「遵旨。」
朱元璋接着道,「說說吧,這一上午劉寬還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蘇銓當即將劉寬召集官吏「開會」、讓柳延任會議記錄員併兼任秘書等事一一敘說了。
朱元璋聽罷,笑道:「這小子用人做事的想法倒是有些意思,行了你退下吧。」
「微臣告退。」
待蘇銓離去,朱元璋便看向朱標,道:「標兒,這劉寬不愧是後世之人,所思所言所行與咱大明人皆有不同,頗為值得揣摩。」
「建立醫學院以及召開醫學交流大會之事由你負責督辦,你回頭可以向劉寬詢問,多聽聽他的想法。若有猶疑,也可諮詢於他。」
朱標含笑點頭,「兒臣明白。」
「行了,你也回去吃午飯吧。」
「父皇也是。」
「嗯。」
之前幾日,朱元璋不僅將六部尚書都裁剪至一個,恢復正常的六部制度,並大刀闊斧的設立了內閣、軍機處。
並且目前已經選任了原四輔官中的杜佑、龔斆、吳源,以及禮部尚書劉仲質、翰林檢討吳伯宗、宿儒鮑恂、余銓,共七人為大學士,組建內閣。
同時又委任李善長、徐達、李文忠、吏部尚書李煥文兼任軍機大臣,翰林典籍吳沉、原四輔官之一的趙民望為軍機處行走,組建軍機處。
雖然內閣、軍機處都是將將組建,尚未完全運轉起來,但有了這些人分擔,父子二人每日需要處理的政務已經少了一些。
朱元璋雖總擔心內閣處理事務不符他心意,頻繁抽查,詳閱各種細務相關奏本,卻也不得不承認,有人分擔政務後,他確實沒之前那麼累了。
當然,內閣、軍機處在他心目中都還處在試運行的狀態,什麼大學士、軍機大臣也都是臨時的。
若讓他覺得不合適,他不介意換人,乃至改變內閣、軍機處的職能、規矩。
···
午飯後。
劉寬從府中帶了一個暖水壺、一罐茶葉,來到了工部的科技司院。
為自己泡上一杯茶後,劉寬依舊是拿出幾張白紙,將自來水筆重新吸了墨水,在紙上寫寫畫畫起來。
他在思考該在科技司空缺編制上安排什麼樣的人,好輔助他做事。
中午吃飯的時候,他便有了大概的想法。
科技司的官吏編制較為靈活,那麼他也沒必要上來就將所有編制填滿。
畢竟他在大明不認識幾個人,可以先提出要求,讓蘇銓推薦幾個,目前夠用就行。
待日後他認識的人中有了合適的,再推薦進入科技司也不遲。
整理出了具體想法後,劉寬便到中間的大屋找到了蘇銓。
蘇銓正喝着下午茶,悠閒地看書。
劉寬進來後,蘇銓便放下了書本,也讓劉寬注意到了這書的書名。
赫然是宋版的沈括《夢溪筆談》!
劉寬雖有點小驚喜,但想想這是明初,離宋朝不過一百多年,而蘇銓則是工部官員,便又覺得此景頗為正常了。
他壓下借閱《夢溪筆談》的想法,準備先談公事。
「劉副郎有何事?」蘇銓詢問。
與劉寬基本熟悉後,他倒也沒一直用閣下這種敬稱。
劉寬道,「蘇郎中,推薦官員之事我已經有了想法,特來跟你商量。」
「劉副郎有何想法,儘管道來。」
劉寬道:「員外郎人選我暫無想法,至於主事,我想必須有一個得通曉工造之事、熟悉各種技術,嗯,最好還善於發明創造。」
『這人便是我要培養的工業設計師!』
劉寬同時在心裏如此想。
蘇銓聽了,沉吟着道:「你說的這種人,我倒是想到一個,不過此人並非官吏,乃閒散人士。」
其實大明中後期,匠人中且不提,讀書人中便有不少劉寬所說的這種人,如王徽、宋應星、徐光啟等。
可惜如今是明初,前元雖然繼承了部分科技,甚至另一部分有所發展,但對漢人文化整體上是打壓的,也令不少科學技術遺失。
更重要的是,即便有幾個精研工造之事的讀書人,也難見於史冊,對後世而言,自然也就沒了這方面的歷史名人。
因此,聽蘇銓說有這麼個人,劉寬雖不甚意外,卻也頗為欣喜。
他問:「這人是誰?眼下在哪裏?」
蘇銓道,「這人叫郭天問,據說是前元太史令郭守敬的後人,之前居住在蘇州。」
「不過以我對此人的了解,在聽聞跨江大橋及鐵路之事後,此人必會來京師。」
「其實要找到郭天問不難,難的是如何讓他出仕——我一友人曾勸他做官,他卻說閒雲野鶴慣了,不願踏足官場。」
「雖說可讓陛下下旨強行徵辟,但若其不情願,即便到了科技司,恐怕也未必會好好做事。」
劉寬聽了心中一動,問:「蘇郎中的意思是,關鍵是如何勸說此人入職科技司?」
蘇銓笑着點頭,「正是此意。」
劉寬又問:「這郭天問可是對工造之事、奇巧之物感興趣?」
「不錯。」
劉寬瞬間露出笑容,「那此事就好辦了——蘇郎中儘管尋來此人,勸說之事由我負責。」
「哈哈,好。」
蘇銓有句話其實沒說——他覺得郭天問若知劉寬是跟那跨江大橋一起出現的,說不定就心甘情願地來科技司任職了。
劉寬繼續之前的話題,道:「我覺得,科技司還需要二三位能擔任方面之事的實幹官員,最好是也對工匠之事有所了解。」
「之後我們打造火車,可能會分成多個項目,同時進行。我一人無法兼顧,必須得有靠譜的官員督辦。」
蘇銓聽得點頭,「這樣的官員倒是好找,回頭我推薦幾位,你可以面談之後再做選擇。」
劉寬聽了心道,這不就是面試嗎?
倒是合他心意。
劉寬又道,「除了幾位主事外,我還希望從國子監中挑選幾位到十幾位對工造、奇巧之事感興趣的學生,以吏員的身份入職科技司。」
蘇銓聽了皺眉,「國子監中多是儒生,對工造、奇巧之事感興趣的本就很少。」
「且這些學生多是奔着做官去的,你讓他們來當吏員,恐怕一個都沒有。」
劉寬聽了並不困擾,道,「若國子監中沒有這類學生,就請陛下下旨,從全國徵召識字的年輕工匠來科技司為吏員。」
「我們科技司將來要辦的大事不少,打造火車只是第一件,為長遠計,必須現在就着手培養合用的人才。」
「另外,如今大明是以推舉制選官,便是當了吏員,也未必不能為官吧?說不定我們在國子監中便能招募到幾位合適之人。」
「你的想法我明白了。」蘇銓點頭,接着話語一轉,「除了需要入職科技司的官吏之外,對於選調工匠之事你可有想法了?」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5s 3.89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