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江告別老人後就離開了東谷,又沿着原土路返回,當到達水泥路時又向前走了大約兩公里,果然發現路的右邊又有一條土路向裏邊延伸,」這條土路大概就應該是東谷那位長者說的去吳廟村莊的。″夏子偉道。
」這條土路比東谷那條土路平整多了,車在那條土路上跑跟跳舞似的,這條跑個40碼感覺還可以。″李健說。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土路之所以不平坦,有很多原因,但大部分都是因為下雨過後,地面上的水分不能及時蒸發或滲透到地下,導致路面潮濕泥濘。然而有些人急於將貨物運輸出去,他們便不顧道路狀況,開着手扶拖拉機或其他車輛一路泥濘地向前行駛。當車輪陷入泥濘中時,他們會呼喊周圍的村民前來幫忙推車。這樣一來,不僅會在路上留下深深的車轍,還會留下無數雜亂無章的深腳印。這些車轍和腳印使得原本平坦的土路變得崎嶇不平,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尤其是在下雨天或者夜晚,更容易摔倒受傷。而且,由於土路沒有得到有效的維護和修復,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影響整個村莊的交通狀況。因此,對於農村地區來說,加強對土路的管理和維護非常重要。政府應該盡最大的可能投入資金改善路況,修建不受雨水影響的水泥路,同時也需要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讓大家共同愛護自己的家園。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村的道路暢通無阻,方便居民出行。″王偉江深有感觸地說。
」李健,你看下碼錶,看看這條土路有多長。″細心的夏子偉提醒道。
車行駛大約不到10分鐘,就見一個自然村莊出現在車前,李健停好車道,」夏秘書,土路全長3公里左右。″
王偉江下車後朝村莊裏走去,他見一戶人家門口曬好多玉米棒,而且有兩個老人正在剝玉米,應該是一對夫妻,他便走了過去主動打招呼道,」老人家,今年玉米收成怎麼樣?″
」今年稍好點,每畝大概能多收150斤左右,這主要是因為今年風調雨順。″長者說完就進屋拿了兩個小板凳給王偉江和夏子偉一人一個。」後生,你倆是幹什麼的?不會是來收購玉米的吧。″老人很健談。
」老人家,山里空氣好風景好,我們隨便走走看看,老人家家裏有多少口人啊?″
」家裏有8口人,第4代都有了,兒子、兒媳,孫子、孫媳,還有1個重孫子、1個重孫女。兒子、孫子、孫媳都在縣裏工業園上班,兒媳也在那帶兩個孩子,正好也在園區買了房子。以前都是到外地打工,現在縣裏發展好了,在縣城就有班上,我們莊裏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幾乎都回縣城上班了。″老人一副滿足感。
」老人家,你好有福氣啊,兒孫滿堂,家族興旺。″王偉江誇讚道。
」哎,講起來確實如此,農村人期盼的就是風調雨順,年年有個好收成,家人平平安安。″
這就是農村人的質樸,他們沒有過多的祈求,年年風調雨順,能保秋夏兩季糧食豐收,家人平安健康就滿足了。看着眼前兩位老人,王偉江想起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他們此時也應該在家忙着收秋季農作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收,和土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他們對土地的情結既深又濃,深到他們不願離開,濃到難以割捨。每年種地收入並不多,但他們知足,他們天天到地里幹活,即使農閒時沒活干,也要到田邊轉轉看看,這樣他們才感到心裏踏實,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滿足。
」老人家,隨着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家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投入,未來農村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糧食產量也定會越來越高。″王偉江道。
」看樣子你不像是來收玉米的生意人,而像個當官的,你是鄉里領導?″老人問。
」老人家,我不是鄉里的,我是從縣城來的。″
」啊!你是縣裏來的,那你今天難得到我們村里來一趟,回去後能不能給縣領導反映一下,給我們村子裏這條土路鋪上水泥路啊,你不知道一下雨我們出行有多難。″老人懇請道。
」老人家,您就放心吧,這次我就專門為此事來的,下來了解一下實際情況,到底還有多少自然村莊沒通上水泥路的,您就放心吧,水泥路很快就會修好,您知道周邊還有哪些村莊沒有通水泥路的嗎?″王偉江問。
」若能把水泥路鋪上那真是天大的好事,你在縣哪個單位上班,等水泥路鋪好了,我讓村里後生給你送面錦旗,周邊我只知道東谷還沒有鋪水泥路,其它我不知道有沒有。″老人道。
……『
王偉江一行人離開了吳廟村莊,上車之後,他對李健道:「去鄉政府。」王偉江行事果斷,不拖泥帶水,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他每次下基層都不會直接去鄉政府或鎮政府聽匯報,而是會先親自去現場查看實際情況,然後再去鄉政府了解具體情況。這樣一來,他就能夠分辨出鄉鎮領導們的匯報中有多少是真實情況,又有多少是水分。這種務實的工作作風讓他深受老百姓尊敬和愛戴,也令了解他的下級輕意不敢對他說假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縣委1號車突然進入鄉政府院內,凡是看到車的人都知道是什麼人來了,當書記和鄉長聽說1號車來時都慌忙起身往樓下快速走去,當他們還沒有到樓下,只見王偉江已從車中下來,鄉長和書記一見更是一路小跑來到王偉江面前,」王市長,你來我們鄉視察我們也不知道,沒有去迎接你實在抱歉。″鄉黨委書記牟其夏說。
」迎接什麼呀,我就是到處隨便走走,搞那些虛頭巴腦的幹什麼。″王偉江直言道。
書記、鄉長一聽王偉江說這話,下面的話真不知怎麼接才好,只好換個話題,」王市長,先到樓上喝杯茶吧,等會我給你匯報工作。″
王偉江在他倆的陪同下來到會議室,夏子偉忙把杯子續上水遞到王偉江面前。
王偉江剛落座,看見牆上掛有東平鄉行政區域地圖,他便走到地圖前問道:」你們鄉目前有沒有自然村莊還沒鋪上水泥路的?″
」有,都是因為當時離鄉村主幹道太遠,資金不夠用,當年鋪路的時候就落下了。″牟其夏回答。
」是哪幾個村莊,他們離鄉村主幹道最遠的有幾公里?″
王偉江這一問竟然把書記、鄉長給問住了,這種事情他們怎麼可能放在心上,不上心的事情又怎麼可能記住。
」怎麼?是沒有還是不知道村莊的名字?″王偉江追問。
」王市長,有村莊沒鋪水泥路,但是哪幾個村莊沒鋪的名字我們記不得,我叫分管鄉村道路的郭副鄉長來給你匯報。"說完他就撥了個號碼道,」你馬上到會議室來。"
3分鐘不到,一個三十四五歲的年輕人來到會議室,」王市長,他就是分管鄉村道路的郭副鄉長,郭副鄉長,你把目前我們鄉還有哪幾個村莊沒有鋪水泥路的給王市長匯報一下。"
郭副鄉長也來到地圖前,他用手指着地圖上村莊的名字一一介紹道,」王市長,我們鄉目前還有5個村莊沒有通水泥路,分別是:陳窪、丁向、東谷、吳廟、張塘。″他邊說邊在地圖上指出5個村莊的具體位置。很明顯這5個至今還沒有通水泥路的村莊他是熟記於心的,他給王偉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5個村莊離鄉村主幹道距離最遠的是哪個村莊?″王偉江又問。
」距離鄉村主幹道最遠的是陳窪村莊,是3點7公里,最近的是東谷,是2點1公里。"郭副鄉長回答得很乾脆。
」這些數字你怎麼這麼清楚??″
」王市長,自我分管鄉村道路以來,我就一直在為這5個村莊跑修路經費,不要說里程了,我連預算都找人算出來了,只可惜我跑了兩年多一條路經費也沒有跑下來,鄉里是沒有錢,縣裏是拿不出錢,每次去縣裏不是讓我等等,就是讓我到其它部門跑跑看,我就跟個皮球似的被踢來踢去。″
」你為什麼急於要給老百姓修路。"王偉江繼續追問。
「王市長,您不知道,不通水泥路真的太艱難了!每年一到西瓜上市的季節,要是碰上下雨天,那簡直就是災難。西瓜根本運不出去,就算下完雨後是晴天,那爛泥路也要曬好幾天才能通車。人可以等,但那些熟透的西瓜等不了啊!老百姓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它們爛在地里,心疼得要命。還有冬天的時候,一下雨,這路至少要十多天才會幹。路沒幹就沒法通車,不管是往外運東西還是往裏運東西都沒辦法,那種感覺真是憋屈得說不出話來。
是啊,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一條亘古不變的道理,從古至今,歷朝歷代,上至君王,下至群臣都知曉這個道理,當下的王偉江和郭副鄉長更知道。
郭副鄉長今天的表現王偉江相當滿意,工作紮實,有責任有擔當,能把百姓的事真正放在心上,基層就需要這樣有責任心的幹部。
」郭副鄉長,你造的預算還在嗎?″王偉江問。
」在,只可惜路至今還沒有修。"他有點無奈。
」你去把那預算拿來交給夏秘書吧,另外我告訴你,這5個村莊將在一月內全部通上水泥路,錢由縣裏出。″
」啊!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這5個村莊的百姓從此可以脫離雨天無路可走的苦海了。″
」還是王市長關懷百姓的疾苦,這5個村莊群眾多年一下雨就無路可走困境,在王市長關懷下終於得到解決了。″牟其夏奉承道。
王偉江對於郭副鄉長表現是滿意的,但他對於東平鄉的兩位黨政主管卻感到不滿,甚至可以說是失望。事實證明,這兩人根本沒有將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中。他們似乎更關心自己的政績和仕途,而不是真正解決問題,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這種情況讓王偉江深感痛心,他認為這樣的官員根本不適合擔任領導職務,尤其是主要領導職務,這也預示着兩位官運也將走到了盡頭。
郭副鄉長把預算拿來交給夏子偉後,王偉江起身就往外走。」王市長,你難得來一次,在這吃過晚飯再回去吧。″牟其夏挽留道。
」吃飯就免了,你們忙你各自事情吧,我還要到其它地方轉轉。″
幾人把他送到車前看着他乘車離去。
喜歡草根之官道風流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6s 3.97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