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問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 第83章 大宋配不上文天祥!也配不上辛棄疾!

    此時此刻,秦鎮還在說,在結尾!

    「三十年後,劉禪壽終正寢。」

    「在他手中,大宋不斷湧現出治世之能臣,不斷出現攻無不克之大將!」

    「滅金國,征西夏,橫掃草原諸部,一統天下!」

    「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紹興中興。」

    「而劉禪,也在死後被封廟號,世祖,諡號光武!」

    「是為,大宋光武世祖皇帝!」

    這下,才是真正的結束了。

    此刻,伴隨着秦鎮描述結束。

    諸天萬界,無數人咂舌

    大秦,始皇時空。

    「呵呵,雖然不知道這劉禪是個什麽樣的人,但這麽看來,隨便一個皇帝,都能比這趙構強?」秦始皇微微揚起眉。

    由此可見,這趙構得有多菜?得有多垃圾?

    岳飛簡直就是把潑天的功績擺在了趙構面前,結果,這趙構,做出來的事情就像是一坨屎一樣

    垃圾,實在是垃圾!

    讓他去評價這趙構,簡直就是在侮辱他一樣。

    

    同一時間,東漢末年

    「嘶,我兒這般厲害?」劉備一臉的驚奇,心裏直呼好家夥。

    一個岳飛,一個陸游。

    就能開創中興之世?

    而且,死後還能被稱作世祖?諡號光武?

    好家夥!

    他心裏直呼好家夥。

    這確定不是在開玩笑嗎?

    這確定是自己的兒子嗎?

    嗯,不對,這的確是自己的兒子,劉禪結拜岳飛時,拜的不就是關二爺麽?

    關二爺是劉禪的二叔,這不是他兒子還能是誰?

    而且還反覆的提到了諸葛亮

    石錘了,劉禪就是他兒子。

    「世祖,光武,嘿嘿,不愧是咱老劉家的種!」劉備一臉痴笑。

    媽的,有這麽個兒子,簡直是大漢之幸啊!

    「大哥,你將來,當了皇帝?」而此時,一旁的關羽一臉驚奇。

    雖然秦鎮說的隱晦,但並不代表他們聽不出來。

    只是,這聽出來之後,才更加覺得不可思議。

    皇帝啊!

    這可是皇帝。

    現在可是大漢朝。

    皇帝還是有神聖性的。

    哪怕董卓敢廢帝,卻也不敢篡位。

    哪怕曹操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敢篡位。

    這就是大漢皇權的正統性。

    這就是天子的神聖性。

    除非你姓劉,是漢室宗親,否則,你就別想稱帝。

    特別是,袁術就算得到了傳國玉璽,稱帝之後,又很快被滅,這就讓更多人加深了漢朝皇帝正統的神聖性。

    而現在

    關羽他們竟然聽到劉備竟然稱帝了?

    這什麽情況?

    「稱帝好啊!稱帝好!哈哈哈!這麽說來,將來,大哥正如那光武皇帝一般,中興漢室了!」這一刻,張飛大笑。

    聽到自己大哥將來能夠稱帝,最開心的,自然是他了。

    皇帝啊!

    那可是皇帝!

    他也不覺得有什麽不適合的。

    漢室宗親的名頭擺在那呢!

    「這這」

    劉備一臉苦笑,很是無奈。

    儘管他心裏也有一定程度的興奮,可他很快就反應過來,沉聲對二人叮囑道:「此事,以後莫要再談,切不可被旁人知曉。」

    「嗨呀,大哥,你怕什麽?人家天上都說你當皇帝了,那你是天命所歸!」張飛不在意道。

    天命所歸?

    劉備苦笑,沒說出來,那是天命所歸,可現在說出來了,那就不是天命所歸了。

    鬼知道有沒有誰想要去改變這天命?

    什麽?

    你說天命不可逆?

    那既然天命不可逆,那宋朝的趙匡胤是怎麽當皇帝的?

    那明朝的朱元璋,又是怎麽當上皇帝的?

    就連經過那些胡虜都敢當皇帝,別人憑什麽不行?

    是,現在的確還有一定程度上的大漢天子神聖性。

    當然,或許過不了多久,這神聖性就會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想法,是潛移默化的改變的。

    一開始,尋常百姓或許只是把天上的

    那一切當個故事來聽。

    但上位者,已經看到了更多。

    「天命啊天命」劉備嘆了口氣,神色複雜。

    如果這些只有他能聽到也就罷了

    可偏偏,所有人都能聽到。

    這哪還有什麽天命?

    唯有天上那位,唯有秦鎮,才算得上是天命!

    「大哥,吾知曉你在擔心害怕什麽可除了吾等,又有誰知道劉禪是您的子嗣?」這時候,關羽開口。

    這到也是

    劉禪這個名,劉備甚至連甘夫人都沒說。

    只是跟他們這些兄弟稍稍討論了一番。

    畢竟孩子還小,其實是可以不用取名字的,光用阿斗就行了。

    所以,只要不宣揚,誰知道劉禪是他兒子?

    唯一的問題就是,諸葛亮這個名字有點麻煩

    只要是有心人稍稍一猜,就能猜到他頭上。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而同一時間,蜀後主時空。

    「嘿,哎嘿嘿,朕是世祖,是光武皇帝!」此時的劉禪,一臉的傻笑。

    代入感太強了。

    他甚至都在幻想,自己君臨長安,光武中興的那一天。

    可惜

    現在他沒辦法當光武帝了。

    光武帝是他先祖,他得避諱。

    世祖也不行了。

    或者,叫烈祖?

    唔

    不行,烈祖也不行,他感覺,自己的品性有點不像烈祖,反而他爹,昭烈皇帝,更像烈祖。

    等將來,他君臨天下,再造乾坤,就給他爹上烈祖尊號。

    而他自己嘛

    「中祖?嘿嘿,對,就中祖!」劉禪一臉的笑呵呵。

    他廟號是給死人的,他也不嫌晦氣,一臉的樂呵呵。

    同時,他還在想,給自己爺爺追封什麽諡號丶廟號。

    最後想了想,還是算了。

    他們不是開國,他們依舊是大漢的法統。

    既然他爹都沒有追封他爺爺。

    那他也沒必要追封爺爺。

    這一刻,劉禪已經開始做起美夢了

    嗯,或許以前,這美夢也只是美夢。

    可現在的話

    這美夢,就不一定是美夢了。

    他還記得,相父手中那大黑鐵疙瘩。

    一想到那大黑鐵疙瘩的威力,他就有些不寒而慄

    這不得殺穿曹魏啊?

    

    同一時間,大唐貞觀時空。

    「呵,劉禪坐在趙構的位置,都能光武中興,這趙構,呵呵簡直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李世民笑了。

    他也總算明白,為什麽趙構身為南宋的開國皇帝,這評分為什麽還那麽低了。

    就這廢物,幹啥啥不行,有那麽多神將帶着,竟然還能這樣?

    這操作,屬實沒誰了。

    同時,他又仔細想了想秦鎮說的那些的合理性

    最後他發現,好像,還真他娘的合理。

    趙構那是不相信武將,武將打仗,他怕人家做大。

    同時,他還求和,還跪求,恬不知恥的乞和。

    然後,還聽信奸臣,別人在他耳邊吹兩股風,他就軟了。

    而劉禪

    雖然吧,劉禪的確是庸君。

    但他不昏啊!

    劉禪也只是中等水平,沒有什麽大過,也沒有什麽凸出的功績。

    最關鍵的是,劉禪捨得放權啊!

    而且,北伐是什麽?

    北伐是劉備的遺願,是諸葛亮的遺願!

    對北伐,這劉禪自然有不一樣的感情。

    而當劉禪得知了岳飛的忠心後,自然就會無條件的去信任岳飛。

    而且,那結拜的操作也很牛皮。

    或許,在劉禪看來,就算最後岳飛真的造反了,那劉禪還得樂呵呵的拱手讓江山,理所當然的去當他的皇太兄,繼續玩樂。

    而殺秦檜這一點

    怎麽說呢

    李世民又想到了歷史上,劉禪殺的兩個人。

    一個,是詆毀他清譽的。

    一個,是說諸葛亮壞話的。

    詆毀他清譽還好說。

    而說諸葛亮壞話的

    那人說,諸葛亮北伐勞民傷財,西部邊疆的戰事可以停止,全國上下應該慶祝!

    對於這一點,其實是事實。

    諸葛亮北伐的確勞民傷財。

    而停止戰爭的話,也的確可以休養生息。

    所以說,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那人的確沒有說錯。

    可奈何,劉禪把北伐看的比生命還重要,把諸葛亮,也是打心底的尊敬,崇敬。

    他忍不了別人說諸葛亮一點不是。

    哪怕只是說一句勞民傷財,也不行。

    所以,那李邈被下獄了,然後死了。

    而放在岳飛身上,情況也是一樣的

    當劉禪知道,岳飛這人,不僅打仗勇猛,還忠心與他,再加上與劉禪結拜。

    可以說,劉禪已經開始無條件相信岳飛,並且,在逐步把岳飛往諸葛丞相身上靠。

    那秦檜過了那麽久,才被下獄,他都感覺有些不符合劉禪的人設。

    在他看來,就應該是,在結拜後,秦檜在說第一句壞話的時候,就該被下獄了。

    什麽政見不合?

    劉禪從來都不需要政見不合。

    他在位的時候,只需要一個證見。

    他只要,所有人都支持他支持的那人,也就是諸葛亮/岳飛!

    一旦有不同的聲音,那就殺!

    什麽?

    你說大宋皇帝不殺士大夫?

    呵呵

    大宋皇帝不殺士大夫,關我大漢後主皇帝什麽事?

    李世民笑了

    同一時間,他也在想,要是自己穿越成了趙構

    呵

    不用說了

    別說岳飛北伐了,他都要親自跑到前線去打仗。

    

    同一時間,大宋時空!

    「好好好」

    這一刻,趙匡胤的眼神越發的陰沉。

    伴隨着秦鎮的講述,當說到最後,劉禪為紹興中興,被稱為世祖,大宋光武世祖的時候,他的心,就更疼,更冷了。

    劉禪都能當光武帝,都能當世祖的!

    你趙構都幹了什麽?

    廢物,簡直就是廢物啊!

    「噗嗤!」

    他猛地一斧頭,直接在趙光義的胳膊上劃開一個大口子

    鮮血,瞬間噴灑。

    趙光義慘叫

    此時的他,已經被虐的體無完膚。

    趙匡胤是打完拳,就拿棍子打。

    長拳都不需要怎麽擺開架勢,都不需要用什麽招式,光是輪着拳頭打,趙光義都沒有還手之力。

    而盤龍棍更是如此了。

    此時的趙光義,那是要多悽慘有多悽慘。

    最後,更是用斧子,在趙光義身上寫『精忠報國』!

    眼看着趙光義只是進氣多出氣少。

    他冷哼一聲,將手中的斧子一丟,淡淡對身旁的小黃門吩咐:「去,帶他找御醫治療去!要是治死了,朕拿你是問!」

    「是,是!」

    一旁,那小黃門鬆了口氣,畢竟是手足兄弟,果然啊,官家還是念舊情的!

    然而,一聽這話,那兩眼青紫,腫的只剩下一條縫的趙光義,眼中滿是驚恐。

    這哪是什麽顧念舊情啊?

    這分明就是在等御醫治好他之後,繼續打他。

    「嗚嗚,嗚嗚」

    他拼命的掙扎,想要說話,情願一死了之。

    可惜,他說不出來。

    只能被小黃門帶下去找御醫治療

    

    同一時間,南宋紹興時空。

    「胡說八道!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趙構臉色陰沉。

    在他聽來,秦鎮說的那些,全都是胡說,全都是扯淡。

    「如果真的有說的那麽簡單,那先祖們為何還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趙構不爽。

    這分明就是在貶低他,極致的貶低。

    沒有體會過金人的強,後世人又怎麽可能想像得到金人的恐怖?


    按理來說,看到自己被追的難逃,逃海,就應該能夠看到金人的強大才對

    對!

    是敵人太過強大。

    朕還能在金人手中保住大宋的半壁江山,已經足夠厲害了好麽。

    而同一時間的北

    方。

    營帳中。

    「父親,您看到了嗎?就算是劉禪,都比趙構好!隨便牽條狗放在那個位置,您都能封狼居胥了!可那趙構!」岳雲握緊拳,眼中滿是不甘心。

    他不甘心被那狗皇帝殺掉。

    也不甘心父親如此,也被那狗皇帝弄死。

    還有那秦檜!

    簡直該死,該殺!

    「父親,咱們反了吧!咱們再立新君!那個什麽宋孝宗,不是個中興之君嗎?咱們輔佐宋孝宗!那完顏構,不值得咱們賣命!」岳雲再次開口道。

    「放肆!」

    岳飛臉色鐵青。

    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兒子,竟然如此直呼聖上名諱?

    還說什麽完顏構?

    這簡直是大不敬!

    「父親,您就讓孩兒放肆一回!」

    岳雲沉聲道:「咱們要為天下百姓負責,要為黃河兩岸,長江兩岸的漢家兒郎負責!而不是對他一個狗皇帝,昏君,庸君負責!他不配!」

    岳雲說的很有道理

    這一刻,饒是岳飛,也有些動搖了。

    自己到底忠的是君?還是這天下的百姓?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天下的百姓,為了扭轉這亂世,為了重新制定秩序,所以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而自己

    為了天下的百姓,就算不兵變,不黃袍加身,那也應該扶持一個明君,一個聖君!

    而不是讓這昏君,庸君霍亂天下?

    

    而此時,問答空間之中

    就在秦鎮說完這道題之後,經過諸天問答判定,很快就通過了。

    同一時間,就在他的回答通過了之後,面前的屏幕之上,也跟着浮現出新的題目

    就見,一行行文字凝聚顯現

    【諸天問答第二期·第六題,請聽題】

    【兩宋之中,請說出十個評分最高的文臣名家,請說出十個評分最低的文臣名家!】

    【ps:請列舉他們的代表事跡,及後世評價!】

    「嗯?」

    秦鎮微微揚起眉,好家夥

    是個評分最高的文臣名家?以及是個評分最低的文臣名家?

    666

    他直呼六!

    這特麽的算一題?

    這至少是兩題的工作量啊。

    秦鎮深吸口氣

    好在,在前一個月,他不僅想着跨時空貿易,還想着這一期的題目

    在他看來,這大概率就是宋朝了!

    當然,以防萬一,他對元朝也去了解了一番

    而這一題的十個文臣

    的確有點難度。

    但他也的確在一些軟件上,看到過相應的評分與評價,其實就像是之前的宋朝皇帝一樣!

    既如此

    那就可以直接開始了!

    「先從十個評分最高的文臣名家開始吧」

    「排名第一:文天祥,評分:100!」

    「文天祥,南宋末年丞相,文學家,民族英雄!」

    「宋理宗時期,二十一歲的文天祥中進士第一,成為狀元,德佑元年,元軍南下攻宋,文天祥散盡家財,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為浙西丶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

    「在援救常州時,因內部失和而退守餘杭,後來被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

    「奉命與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主帥被拘留,於押解北上途中逃歸。」

    「不久後在福州參與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又自赴南劍州聚兵抗元。」

    「1277年,景炎二年,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

    「1278年,祥興元年,衛王趙昺繼位後,拜少保,封信國公。」

    「後在五坡嶺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屢經威逼利誘,仍誓死不屈。」

    「1283年1月,文天祥從容就義,終年四十七歲。」

    「而文天祥的主要代表作有: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是文天祥在被俘虜之後,被押解途中寫下

    的詩,可謂千古名篇,傳世經典!充滿了苦難與無奈,讓人唏噓感嘆。」

    「其次」

    《正氣歌》·節選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當然,這不是全文,只是節選,全文有點長,就不一一細說了!」

    「文天祥一生做了一千多首詩,真正做到了忠君愛國。」

    「其中,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激勵了無數後人!」

    「文天祥的愛國精神,已經成了整個民族的精神代表。」

    「後世評價:」

    「丞相忠魂可千古!」

    「文人真正的氣節。」

    「先生忠肝烈骨,慷慨赴死,詩詞流傳百世,後人不得不敬之!」

    「先生,是宋朝配不上你!」

    此時,伴隨着秦鎮的講述

    無數人都怔怔的聽着

    繼而,倒吸口涼氣

    之前,無數人其實已經聽到過文天祥的名,但始終不知道文天祥到底幹了什麽。

    也不清楚文天祥是個什麽樣的人!

    直到現在

    

    東漢末年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嘶,如此人物,千古流傳也!」劉備倒吸口涼氣,繼而神色複雜。

    宋庭如此軟弱,怎麽還蹦出個如此剛毅烈骨的文人來?

    文人,不都是那些沒有骨頭的傢伙麽?

    這文天祥

    「可惜了,如此人才,竟不能為我劉備所用!實在是可惜!」劉備感慨。

    千古氣結啊!

    光是這一首詩,這一句,就已經足夠讓人把這文天祥捧上神壇了。

    10分拉滿,不得不說,這文天祥,值得!

    

    同一時間,大唐貞觀時空。

    「10分?這文天祥,竟然有10分?這是直接拉滿了?不錯,不錯!如此人才,可惜了,可惜了啊!」李世民很是感慨。

    十分啊!

    這就是滿分了。

    光是聽到那一句詩,李世民都已經能夠想像得到這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了。

    真不知道,朕的大唐,可否出現過此等驚才絕艷的任務?

    

    同一時間,大唐玄宗時空。

    「太白兄,此人,當真千古!」孟浩然一臉震驚。

    絕了!

    這詩,簡直絕了!

    不是孟浩然做不出好詩來,而是,這詩,已經頂死了!

    妥妥的天花板存在。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好詩,好詩!」李白品味着這一句,眼中異彩連連。

    可好詩的背後,他又感覺有些悲涼與無奈。

    如此人物,最後竟落得那般下場?

    人家是愛國詩人。

    而他呢?

    又算什麽?

    灑脫詩人嗎?還是浪漫詩人?亦或者,只算個鬱郁不得志,只知道滿腹牢騷的窮書生?

    呵

    李白苦澀一笑,又低頭飲了一口酒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一旁的孟浩然眼睛一亮,趕忙吩咐旁邊的人:「快,快記下來!」

    李白無語,卻也不管他們,只是自顧自的飲酒,自顧自的看着蒼穹

    

    同一時間,南宋末年。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低喃着,有些愕然。

    他現在,自然還沒有做出這首詩來。

    只是,聽着自己未來的詩句,從別人口中說出,只覺得心頭不是滋味。

    如果有的選,他其實不想死。

    他更想讓大宋重新收復中原,重新定鼎天下!

    可惜,無力回天!

    好在,他們現在已經開始造船。

    只要時間來得及,先離開中原,在圖謀回來

    這或許會很對不起中原的百姓。

    但,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投降?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就算是死,也不可能投降!

    他只是也沒想到,後世之人,竟對他如此推崇?

    10分啊!

    這可是十分!

    這沉甸甸的十分,直讓他心中有壓力。

    

    而此時,問答空間之中。

    秦鎮繼續開口了。

    「接下來」

    「排名第二:辛棄疾,評分:99!」

    「辛棄疾,南宋的官員,將領,文學家。」

    「辛棄疾早年與党懷英齊名北方,號稱『辛黨』,青年時期,參加耿京起義,並擒殺叛徒張安國,回歸南宋。」

    「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但未被朝廷採納。」

    「先後在江西丶湖南丶福建等地為守臣,曾平定荊南茶商賴文政起事,又力排眾議,創製「飛虎軍」,以穩定湖湘地區。」

    「由於他主張北伐,與當朝的主和派不合,屢遭彈劾,最終心灰意冷退隱山林。」

    「開禧北伐前後,宰臣試圖啟用辛棄疾,但已經看透南宋朝廷的糜爛,辛棄疾數次推辭。」

    「1207年,開禧三年,辛棄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歲。」

    「他臨死前,口中還大喊着:『殺賊!殺賊!』」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舊山河為志向,可惜,命運多舛,壯志難酬。」

    「他文武雙全!」

    「文能斗酒詩百篇。」

    「武能上馬定乾坤。」

    「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欲滅亡南宋,統一江南。」

    「二十一歲的辛棄疾,毅然決然的集結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起義軍。」

    「紹興三十二年,正月,但就在辛棄疾與朝廷接洽成功,準備返回軍中之時,義軍內部卻發生了重大變故,叛徒張安國丶邵進等謀害耿京,帶領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

    「辛棄疾聽聞,大怒,帶領着五十人馳赴金營。」

    「當時,張國安正在與金將飲酒,辛棄疾出其不意,突襲金營,抓捕張安國!」

    「而面對五萬金軍的包圍,辛棄疾也毫無懼色,手持長刀,身披鐵甲,殺出敵營,擺脫追敵,急馳而歸,又將張安國帶到臨安,後,張安國被斬首!」

    「當時,朝野震動,就連趙構,也一連三嘆,感覺很是不可思議!」

    「以上,就是武功方面,說實話,任誰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

    「而在文方面」

    「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將滿腔的情懷,和對國家的興亡,全部寄託於詩詞之中!」

    「其中,他的代表作有」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丶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其次」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節選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其次」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再後」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節選。

    【事無兩樣人心別。】

    【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

    【正目斷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

    【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後世評價:」

    「完美的詮釋了什麽叫做: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為什麽喜歡辛棄疾?因為他六十八歲的時候,依舊在堅持做十八歲想做的事情,所以,永遠覺得他是少年,是我們最愛的少年模樣!不

    管是十八歲,還是二十八歲,亦或者六十八歲,他都是民族的脊樑!」

    「他是名將,是詩人,也是文學家,真正的文武雙全,真正的全才!」

    「曾有棄疾似去病,奈何宋皇非武帝!」

    「五十人進五萬人的軍營,活捉叛賊首領,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如此天降猛人,可惜,可惜」

    「大宋配不上文天祥,更配不上辛棄疾!」

    「辛稼軒千古!」

    「文臣名人不足以描繪他萬一,他應該是當世名將,當世猛將!可惜,朝廷腐敗,竟然一位當世猛將,以詩人的身份享譽後世,不得不說,簡直是諷刺!」



  
相關:    不滅武尊  天道天驕  百鍊飛升錄  逆天邪神  寒門崛起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諸天問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第83章 大宋配不上文天祥!也配不上辛棄疾!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諸天問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
360搜"諸天問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435s 4.136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