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後的體面?
此時,無數人聽着秦鎮說的南宋之事,一個個的都有些驚疑不定。
繼而,無數人又很是感慨。
大唐,貞觀時空。
「這宋朝,以前聯合金滅遼,然後被金國入侵!現在聯蒙滅金,又被蒙古入侵!?這是聯合誰,被誰滅啊!」李世民笑了。
總感覺,這就很戲劇,很魔幻。
聯合誰,就被誰打?
嘖,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吧?
大宋,就是慫!
呵,簡直就是廢物一個!
「這南宋還是可以的!」
這時候,旁邊的魏徵開口道:「雖說被蒙古入侵,導致亡國,但一個幾歲大的孩子,都知道體面,比那宋徽宗,宋欽宗可強上太多了。」
「這麽看來,到也的確!這南宋,算是給宋朝拉回一點臉面了!」
李世民點頭,末代皇帝能有這樣的,已經很不錯了!
「就是這宋理宗,竟然選了一個智障兒童當皇帝?這操作」李世民啞然失笑。
這操作,都給他看愣了。
選一個智障兒童當皇帝?
這不是把國家往火坑裏推麽?
一個正常人,都不一定玩得過那些權臣,奸臣,就更別說一個智障兒童了。
當宋理宗選擇趙禥的時候,南宋已經算得上是名存實亡了。
如果說,此時大宋是太平盛世也就罷了。
宋度宗,宋度宗,這個廟號就能看得出來。
這無非就是個過度的皇帝。
太平盛世,養一個過渡皇帝,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當時的南宋,可不是什麽太平盛世,而是面臨外敵入侵的危機時刻。
就這,那宋理宗還像是腦子抽了一樣,選擇了趙禥?
這簡直妥妥的昏君!
嘖,大宋一朝的皇帝,是他見過質量最差的一批了。
看看明朝
開國有朱元璋,繼任有朱棣。
一個洪武大帝,一個永樂大帝。
然後還有朱高熾朱瞻基。
被稱為仁宣之治。
嗯,雖然這個仁宣之治的含金量的確好像不是很大的樣子。
但朱瞻基還是可以的,前期沒錢,知道苟起來,猥瑣發育,後期有錢了,開始做事了,雖然做事的時間比較短暫,但也能看得出來,朱瞻基是一個有所作為的君王。
而後面的朱祁鎮
怎麽說呢
忽略掉土木堡之變這個爭議比較大的一點。
其他的,不管是軍事上面,還是國庫方面,還是政策方面,朱祁鎮乾的還是不錯的。
然後就是成化帝朱見深了。
這皇帝,妥妥的能夠排進大明皇帝的前五行列。
再看看宋朝皇帝
好家夥
徽欽二帝?這簡直拉低了皇帝的下限。
這宋理宗,也是昏聵無道。
明朝那些皇帝吧,你說他昏,說他如何如何差,但仔細一看人家的行政措施,唉,就感覺有不一樣了。
不說反轉吧,但至少人家在那個位置,是的確想為國家做事的。
可到了這大宋的皇帝,那又變了!
宋徽宗就不說了。
就說宋欽宗,好家夥,不顧皇帝的臉面也就罷了,還為了討好金國,欺壓自家百姓?
而宋理宗,這就更過分。
將一個國家的命運,交到了一個傻子手上?
這不是把國家往火坑裏推麽?
現在看來,這大宋滅亡,原因還有很多啊!
那些卑躬屈膝,奴顏卑膝,主張乞和的文官要背一大口鍋。
那些不顧國家死活,親自打斷了民族脊樑的皇帝要背一大口鍋。
在李世民看來,大明亡於文官,亡於那什麽晉商賣國。
而這宋朝,也是一樣。
明之前是元,元之前是宋。
李世民的面色有些古怪
他總算明白明朝那些文官都是怎麽回事了!
這特麽都是宋朝的遺留啊!
同一時間,大宋時空。
趙匡胤好賴還是重新活了過來。
只是,在聽到宋徽宗與宋欽宗被擄走之後,什麽牽羊禮,什麽公主
妃嬪皇后被,他差點又一口老血噴出來。
好賴又聽到了南宋。
雖說那宋理宗傳位有些問題,讓一個傻子當皇帝,實在是有些石樂志。
但是,末代皇帝趙昺,還是保留了些許大宋的臉面。
「陸秀夫趙昺」趙匡胤低喃,一時間,眼神都有些複雜。
大宋滅亡,到底是誰背鍋?
明明三百多年的國祚。
為什麽會出這麽多么蛾子?
趙匡胤有些不理解。
他之前還想着,三百多年國祚啊。
那可是三百多年!
既然有三百多年國祚,那應該是有很多明君才對?
為什麽這麽多昏君?
還是說,咱大宋的皇帝,與大明的皇帝也一樣?其實還有反轉?
趙匡胤想不通,實在是有些想不通。
同一時間,大宋太宗時空。
「還好,還好!大宋還是有些最後的體面的!」
直到此刻,趙光義總算是鬆了口氣。
雖說前面的靖康恥差點把他腦溢血都氣出來了,但後面的末代小皇帝,還是挽救了大宋的體面。
這樣,他九泉之下,也能去面對二哥了。
「陸秀夫麽我記住你了!」趙光義眯起眼。
嗯,雖說吧,記住也沒用,但是,這也不妨礙他將這人記住。
這好歹也是讓他大宋保留最後體面的功臣。
儘管,這個功臣沒能力讓大宋重新收服中原
儘管,這個功臣能力或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強。
但是,這份氣節,他認可了。
還有那文天祥!
他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這文天祥的名了。
只是,不知道這文天祥的具體實際,讓他還有些茫然。
總的來說,在他看來,這些文臣,其實都還不錯。
相反,那將南宋徹底推向火坑的張弘范,讓他眼神逐漸冷厲下來。
漢人降將是吧!?
果然,他就知道,這些武將都不可信。
而此時,南宋末年。
「崖山海戰!呵呵呵」
文天祥與陸秀夫苦澀一笑。
他們眼神恍惚,一時間,竟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剎那間,他們好像看到了那十萬軍民,壯烈跳海一幕。
何等悲戚?
何等蒼涼?
大宋!
亡了啊!
「難道大宋,徹底沒救了嗎?」文天祥不由低喃。
他們現在就在雷州。
可雷州根本無險可守。
要是蒙古的鐵騎來了,他們也只能跑。
跑不了多久,最後就只能去崖山了。
總的來說,現在的他們,與其說是宋庭,還不如說是餘孽。
根本算不上政權了。
甚至,還比不上那什麽明朝的鄭成功,比不上那鄭明。
難道,天要亡大宋嗎?
大宋,真的沒救了?
或者,帶着幼主出海?以求東山再起?
既然朱元璋能夠建立大明,那等不了多少年,到時候再殺回來,一樣可以重建大宋?!
這一刻,文天祥與陸秀夫眼神閃爍
而此時,問答空間之中
就聽,秦鎮繼續開口了
「北宋與南宋的滅亡,一個亡在金國,一個亡在蒙古!」
「但正如明朝滅亡的原因一樣」
「這些,其實都只能算是結果!」
「要說真正的原因,還得是宋庭內部的原因。」
「首先第一點就是:北宋亡於議和!」
「從宋金聯盟滅遼之後,金國開始南下入侵。」
「宋徽宗趙佶,迷信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對國家基本上沒有什麽貢獻,朝中,奸臣當道,只知道曲意逢迎,各種拍馬屁!」
「宋徽宗喜歡什麽,他們就不遺餘力的去收集什麽!」
「什麽花石綱,奇珍異獸等等,那是一批批的往皇宮裏送。」
「同時,宋徽宗一朝,各地也開始出現農民起義,如宋江,方臘等。」
「或許,他最大的成就,就是藝術方面了!」
「當皇帝,他不行,但藝術方面,他確實有很高的造詣。」
「其中,他自創的書法字體,被後世稱為瘦金體,也算是風靡一時。」
「一個喜歡玩藝術的皇帝,一個不把國家當回事,只知道沉溺自己世界的皇帝,你指望他有什麽建樹麽?」
「而也正因如此,朝中奸臣當道,全都是阿諛奉承之輩。」
「金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他毫無擔當,只為了不當亡國之君,然後就傳位給了自己兒子。」
「他不管國家如何,反正他不是亡國之君了。」
「而就他留下來的那些朝廷班底,就那些朝臣,又怎麽可能有擔當?」
「金軍來了,他們除了議和,就還是議和!」
「打仗?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
「他們根本就不會打仗,他們就沒有那個能力。」
「關鍵是,這些人,沒有那個能力,還不讓有能力的去打。」
「他們怕那些有能力的做大了,被皇帝重視了,他們自己失去了權利,失去了地位,所以,就極力的反對,哪怕透露消息,出賣這些人,他們也理所應當,也覺得自己做的沒有錯!」
「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就對了!」
「他們本來就是這麽一群人!」
「與金國議和的,以李邦彥,李梲為主,還有白時中丶張邦昌丶趙野丶王孝迪丶蔡懋!」
「李邦彥與李梲之前說過了,就不說了。」
「就從這個白時中開始說。」
「白時中,進士出身,累遷吏部侍郎,政和六年,拜尚書右丞丶中書侍郎。宣和六年,擔任太宰兼門下侍郎,封崇國公。」
「當燕山告急的時候,白時中還不以為意,當金人開始進攻的時候,他還是不相信,說:萬事須是涉歷!非公嘗目擊守城之事,吾輩豈知首尾邪?」
「意思是,凡事都有個經過,你們說金人南下了?你們誰看到了?你都沒有看到,那你們是怎麽知道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說白了,就是不相信!」
「而之後,金人的確進攻了,當快打到京師的時候,宋欽宗召集大臣商議。」
「宋欽宗問,誰可以為將?」
「李綱就說,白時中雖然是個書生,但安撫將士,以抵抗金軍是他的職責,所以,白時中該為將!」
「白時中一聽,慌了,他慫的一批,哪敢為將?聽李綱這麽說,就反唇相譏,就說,怎麽的?你李綱可以為將是吧?」
「當時李綱也只是個文官,是太常少卿,以前也沒打過仗,更沒有領過兵!」
「但聽白時中這麽說,李綱就道:只要陛下敢讓臣領兵抗金,臣當以死相報!」
「這就體現出白時中與李綱的區別了!」
「一個,懦弱不才,就這樣,還當上了太宰。」
「然後,再說一下,張邦昌!」
「張邦昌,也是進士出身,曾任大司成,宋徽宗時期,當過禮部侍郎丶尚書右丞丶尚書左丞丶中書侍郎等。」
「宋欽宗時期,當了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
「靖康元年,張邦昌依附宰相白時中,同時排擠陷害李綱。」
「他不僅主張議和,還主張割地議和!」
「甚至,還極力贊同宋欽宗南逃,南遷襄陽。」
「而也是因為他主張議和,還被升為少宰兼中書侍郎。」
「當金人犯京的時候,宋欽宗讓張邦昌與康王趙構去金營為人質,以求議和,臨行前,張邦昌還向宋欽宗索要割地的聖旨。」
「靖康元年二月,宋金達成議和條款,在金人的要挾下,宋庭以肅王趙樞替代趙構,張邦昌亦升為太宰兼門下侍郎,繼續留質於金營,並充河北路割地使。」
「而這個過程中,伴隨着金軍北上,這張邦昌還在一路幫着金軍去勸說沿途的守城軍民投降,簡直把自己當成了一個金國之臣,活脫脫的一個狗腿子,狗漢奸!」
「而這張邦昌,怎麽說呢,活的也的確是自由自在!」
「或許是把他的金國主子伺候的舒舒服服,在宋徽宗與宋欽宗被擄走之後,這張邦昌竟然被金國擁立為帝!」
「張邦昌稱帝,僭號大楚,準備定都金陵。」
「當然,他自己也很清楚,他這個皇帝位當不久,這大楚,也不過是個過眼雲煙罷了。」
「他很清楚,金國擁立他,只是想給他一點甜頭,
漢人漢臣擁立他,只是被迫於金國的壓力,等金國一走,他自然就會被拉下來!」
「所以,他在別人的勸說下,最後,還是把皇位還給了趙氏,擁立趙構登基為帝!」
「不得不說,張邦昌的確會左右逢源。」
「打仗他不會,但討好人他卻是得心應手!」
「趙構建立南宋政權之後,他更是被封為太保丶奉國軍節度使丶還被封了同安郡王。」
「這就是張邦昌。」
「不得不說,人雖然不咋樣,但混的還是挺好的!」
「然後就是趙野。」
「趙野這個人吧,也是進士出身,後來又當了中書舍人丶給事中丶大司成,拜刑部尚書丶翰林學士。」
「這個吊人,完全白瞎了刑部尚書這一職位,他不是在投降,就是在投降的路上!不是在棄城,就是在棄城的路上!」
「然後就是王孝迪,這人也是進士出身,官至禮部丶吏部尚書,翰林學士。」
「在金國圍城的時候,王孝迪為了拿出給金國的錢,還專門出了一個榜文,表示,不管你是誰,都要拿出金銀來!否則,男的全都要殺了,女的全都被擄走,你家裏,也得燒了,到時候,你家裏的錢,也全都得收走!」
「這王孝迪就是典型的,對外唯唯諾諾,對內,重拳出擊!」
「搜刮宋人的錢,無所不用其極。」
「而搜刮的這些錢,全都被他孝敬給了金人爹了!」
「最後一個,蔡懋!」
「蔡懋,也叫蔡渭。」
「曾當過開封府尹,同知樞密院事丶尚書左丞。」
「金軍南下來犯的時候,當時,李綱已經被罷免,於是乎,讓他來守城。」
「結果,也就是這個吊人,下令禁止守城士兵向金軍放箭投石,簡直就是金國的奸細。」
「總之,就靖康朝廷裏面這些文官,十個殺九個,肯定都還有漏的。」
「這些傢伙,一個個高官厚祿的享受着,等經過入侵的時候,一個個的就像是昏了頭一樣,對於自己有利的政策統統不管,就像是瞎了一樣,完全看不見!」
「這金國能一路南下,直達京城,這些『功臣』功不可沒!」
「這完全就是賣國行為,簡直與明末的那些文臣沒有什麽區別。」
「不過,明末那些文臣,好歹還粉飾一下自己。」
「到了這裏,這些傢伙完全不粉飾了,將自己的自私自利,將自己的庸碌無為,將自己的蠢,將自己的壞,展現的淋漓盡致!」
「都到了亡國之時,這些傢伙都還在內鬥。」
「認為自己頭上的烏紗帽很重要,生怕別人壓過自己的風光,蓋過了自己的風頭!」
「可他們就沒想過,一旦議和不成,宋朝頃刻就會滅亡,到時候,他們頭上的烏紗帽還有屁用?」
「一刀砍下來,那烏紗帽也無法抵擋半點傷害!」
「當然,他們或許從來都沒想過大宋會滅亡,自認為這是個小事情,等到金國退去之後,他們就可以繼續高枕無憂,繼續享受他們該享受的一切。」
「可當每個人都是這麽想的時候,那這國,也就亡了!」
「說白了,北宋,亡的不冤!」
「而這一切的一切,為什麽文官如此勢大,為何宋朝就演變成如此畸形的情況」
「這就引出了第二點!
「這第二點,就不得不說趙匡胤了!」
「第二點,北宋,實亡於趙匡胤!」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7s 4.12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