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哈哈大笑:
「小弟說的對,閹黨之中就沒一個能打的,等我去了定把軍權搶過來,長安就是大兄說了算。」
曹操汗顏,斥責道:
「你倆莫要胡來,長安擁有五六萬兵馬,不是我等能夠亂來的。」
四人說說笑笑,趕往長安。
城樓上站着劉協,左邊項汶,右邊張讓,在城樓上迎接文武百官。
曹操在城外紮營,連夜讓百官洗漱整理,次日入長安,觀禮祭天登基儀式。
繁瑣的儀式持續了半日,直至中午這才完成儀式,劉協在百官見證下登基為帝,帝號漢獻帝,年號初平元年。
通告天下,先帝遺命傳位劉協,何進大將軍勾結董卓謀反,新帝登基,號召天下諸侯共伐反賊董卓、王允……
大意就是這麼個意思,劉協登基,封張讓為太師,封曹操驃騎大將軍,封項汶冠軍侯,領益州牧,封甘寧為討寇將軍……數十人被封賞,全是立功之人。
原本歷史中,劉辯是太子,但因項汶的蝴蝶效應,太子之位懸而未定。
劉協對幫助他登基的功臣絲毫不吝嗇,他也清楚,除了官位他什麼也沒有,若想繼續做皇帝,必須用好手下這些人,至少他是這麼想的。
不僅是曹操、張讓、項汶、甘寧,他們麾下武將均有封官,俸祿又不是他出,一句話的事,封給你們就是,對劉協來說沒什麼損失。
對曹操、項汶來說,這可比錢好用多了,如果要維持官位的含金量,他們就得保護好劉協。
不過項汶不在乎,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名正言順地拿到了益州牧、冠軍侯、將軍之位,再無他求,他現在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官位沒有曹操、張讓的品級高,那又如何?他現在手底下近二十萬兵馬,可戰之兵高達 13 萬,若他願意,一年內收復雍州、涼州、荊州毫無壓力,已然是天下第一大諸侯。
但他不能那樣做,人才太少管理不過來,容易出現內亂,路一步一步走急不得。
洛陽,劉辯坐在龍椅上表情難看。
下方所有人臉色均不太好。
董卓怒道:
「哼!閹患張讓也就罷了,曹操這廝也湊進去,不愧是宦官之後!」
王允出列行禮:
「陛下,不能再拖了,明日登基通告天下,陛下是嫡長子,乃是合法的順位繼承者,劉協擾亂理法,竊取帝位實屬逆賊。」
說這話王允自己都臉紅,張讓什麼人?先帝近臣,人家說先帝遺命傳位劉協,而且還有玉璽,和劉辯一比,誰是逆賊還用說嗎?
只要不是蠢貨,都知道怎麼回事,何進、董卓都有謀私的動機,就他王允傻不拉嘰地入坑。
現在想要退出晚了。
長安三天前通告天下,佔盡了輿論優勢。半月內傳遍天下,洛陽一步慢步步慢,擺在世家諸侯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一時間不知道如何選擇,雙方都是皇室後裔。
真是讓人頭疼。
董卓此刻還沒有囂張到住進後宮,脾氣有所收斂。聽到王允的話,附和道:
「陛下,王大人說的對,必須通告天下,宣佈陛下的正統性,秋收一到率軍踏破長安。」
明眼人都知道,洛陽長安必有一戰,誰勝聽誰的。
劉辯點頭:
「就依愛卿所言。」
朝會草草結束。
雙方不了了之,長安兵力不足,洛陽糧草不足,暫時也打不起來。
剩下的就是輿論戰,這個張讓在行,由他負責與洛陽方面對罵。
曹操開始佈防,項汶去了漢中,長安軍事交給甘寧和陸百里,給他們配了個賈詡,項汶交代陸百里,賈詡若不出謀劃策,就砍了他不用上報。
賈詡見識到項汶半日攻破長安城,忠誠度暴漲,項汶這才安心留他在長安。
可憐的賈狐狸被威脅出力,吃了幾次泡麵辣條後,他倒也光棍,想要出謀劃策可以,拿泡麵來換,不知不覺忠誠度到了 85。
項汶在漢中府邸一臉笑意。
「夫君,你在笑什麼?對了,父親為何不來漢中?」
「他?正在生悶氣呢,被曹操敲暈,再次醒來就到了長安,你說氣不氣,該死的曹操說是我指使的,我都不敢去見岳父。」
「你還沒說你笑啥呢?」
項汶摸了摸下巴:
「在笑一隻老狐狸,終於上套了。」
一個洪亮的聲音傳來:
「二弟,俺來找你喝酒了。」
聞聲項汶也很無奈,吩咐道:
「昭姬去準備酒食。」
周泰跟在張飛後面,周泰今年 15 歲,長得五大三粗,僅次於張飛,武力高達 90,技能剛毅,率領步兵時,士氣上升,統帥加 5;
技能二無畏,斗將時武力加五,持久力翻倍。
周泰有張飛、張遼教導,實力比歷史中的他強了一頭。
「二哥,想死我了。」
項汶說道:
「我有媳婦的別亂說話,這次去成都學到了什麼?」
周泰露出回憶之色:
「在南中圍剿野人,那些人披着獸皮,一個個力大如牛,經常出沒村莊劫掠,我與四哥領兵前往,卻被耍得團團轉,還死了不少弟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項汶一聽就知道了結果,最後一定是不了了之。這群南蠻很難處理,他早有心理準備。
等待時機成熟,大軍壓過去,全部抓了,然後與漢中百姓互換區域,什麼?不聽話?砍了就是。願意去南中的百姓不收稅,項汶就不信沒人願意去。
項汶、張飛、周泰,喝着酒聊着蜀中趣事。
另外一邊,青州平原縣,同樣是三人對飲,聊着天下大事,三人不是別人,正是梅園三兄弟,劉關趙。
劉備放下酒杯憂心忡忡:
「不知二位賢弟對長安、洛陽發出的公文有何看法?」
關羽放下酒杯捋了捋美髯:
「洛陽變天,大皇子即位,合乎法理,而長安皇子劉協自稱繼承先帝遺命,卻沒詔書,實為叛逆也。」
劉備若有所思,趙雲說道:
「兄長你這就不對了,洛陽大皇子一樣沒有詔書,先帝未立太子之位,在雲看來,他們二人均有繼承大統的權力,二哥且看長安的公文,上面有玉璽蓋的大印,而洛陽的公文,不過就一檄文,由此可見,先帝臨終前定是傳位獻帝,並非洛陽少帝。」
劉備若有所思:
「三弟所說不無道理,那我們應該聽從少帝的旨意,還是獻帝的旨意?」
關羽同樣看向趙雲等待他的意見。
趙雲見二位兄長看着他,拱手道:
「小弟拙見,此等大事自然是二位兄長做主。」
關羽給劉備、趙雲倒酒隨後說道:
「三弟不用拘束,你我三人義結金蘭,生死與共,有什麼想法大可說出來。」
劉備同樣點了點頭。
趙雲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起身來回走了幾步:
「無論是洛陽,還是長安,均是大漢正統,若我兄弟想要得到重用,一展抱負,雲覺得我三兄弟應該去長安。」
劉備不動聲色問道:
「三弟有何說法?」
趙雲侃侃而談,三人之中就他大局觀看得透徹:
「大哥,洛陽精兵三十萬缺乏糧草,與長安對比,雖有優勢,卻一時半會拿不下長安,董卓作為丞相,王允位列三公,以他二人的性格豈會看得上我等?」
趙雲頓了頓接着說道:
「而長安就不一樣,劉協手持天子印,手下兵馬五六萬,糧草充足,張讓、曹操、項汶,出身均不太好,卻得到了重用,雲覺得響應長安公文,我等必能獲得不低的官位。」
劉備陷入了糾結,他內心是趨於洛陽的,不光是他堅持的綱常倫理,在他看來長安勝率不高,沒必要陪葬,而看出這一點的諸侯不在少數,若其中幾個諸侯響應洛陽號召,那實力碾壓長安將毫無懸念。
討伐黃巾軍時,劉備遇到過董卓,清楚董卓的為人,如趙雲所說,他三人投靠洛陽得到重用的機會不大。
喜歡東漢之楚國崛起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573s 4.0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