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專門為應對明軍攻勢的緊急會議結束後。
喧囂褪去,偌大的皇宮中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奧斯曼帝國蘇丹易卜拉欣獨自坐在空曠的大殿中。
周圍的燭火在空氣中不安地搖曳,拖長了他孤單的身影。
他的眼神空洞,先前會議中的憤怒與威嚴早已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無助和恐懼。
他的雙手無力地搭在扶手上,微微顫抖,仿佛已承受不住帝國命運的重量。
每一次呼吸都變得沉重而艱難,像是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正緊緊扼住他的喉嚨...............
易卜拉欣望向宮殿的穹頂,思緒如麻。
剛剛在會議上部署的計劃,真的能挽回敗局嗎?
那些徵兵的措施、財政的安排、軍事的行動,就像在黑暗中射出的箭矢,他根本不知道是否能命中目標。
一想到帝國大維齊爾賽利姆的死和那帝國最精銳的十萬大軍的覆滅。
易卜拉欣的心就像被重重地捶打。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一次的慘敗對整個奧斯曼帝國意味着什麼以及影響有多麼的大!
如果只是賽利姆被殺以及初戰中被明軍殲滅的那三萬餘精銳。
剩餘的六萬餘精銳要是能安全回撤重新組織防線的話。
易卜拉欣絕對不會像現在這麼絕望。
可惜,他們這次的對手遇到的是統帥神機龍驤騎的霍無疾。
霍無疾根本就沒有給奧斯曼人任何喘息的機會。
從霍無疾率軍奔襲賽利姆大營的那一刻起。
他的目標就是要殲滅整個賽利姆軍團!
就是要將奧斯曼最精銳的力量殲滅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霍無疾斬殺奧斯曼主帥賽利姆一舉端掉了整個軍團的高級指揮層後。
後續的五萬神機龍驤騎也相繼奔襲而來,迅速投入到了追擊圍剿賽利姆殘部的行動中。
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明軍便徹底將奧斯曼這支匯聚着整個奧斯曼最精銳力量的絕對主力消滅在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個在賽利姆的規劃中原本是要為明軍準備的「墳場」。
卻變成了賽利姆本人和十萬奧斯曼精銳的永眠之地。
不得不說,賽利姆的預言其實還是有一定準頭的。
只不過,在角色定位上有點犯迷糊。
激戰後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確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墳場」。
不過,這個巨大「墳場」不是明軍的。
而是足以壓垮整個奧斯曼帝國的奧斯曼「墳場」...................
如果可以的話。
易卜拉欣真的很想把那份奧斯曼、薩法維、莫臥兒三國君主共同署名的《三國討明檄》中自己的名字給劃掉。
然後抱着明朝皇帝的大腿極盡諂媚地說——哥!服了!真服了.............
能不能不打了..........
割地賠款我們都認了,只求能給奧斯曼留條活路。
大不了當個「兒皇帝」也行,國能不能就不滅了?
至於對反明聯盟的另兩位盟友。
易卜拉欣想說的是——我還有事,反明的事能不能就不算我那份了?
之前咱們發的那些毒誓能不能就當沒說過.................
如果認慫、不要臉真的可以讓大明方面打消伐滅奧斯曼的決定。
易卜拉欣絕對會毫不猶豫地去跪舔大明皇帝!
死舔的那種!
但是,仔細復盤了眼下的局勢以及大明這幾年的所作所為。
易卜拉欣心裏比誰都清楚——現如今的大明皇帝是一位志在天下、野心膨脹到極點的野心家!
大明皇帝是絕對不可能因為自己的跪舔、認慫而改變伐滅奧斯曼這個決定的。
說實話——就算是大明皇帝敢答應,易卜拉欣現在都不敢信..............
天知道對方會不會利用奧斯曼的認慫再次來個翻臉不認人。
到時候,放下武器屈服明朝的奧斯曼人可就徹底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對於這個問題,易卜拉欣判斷的還是非常清晰的。
現在擺在整個奧斯曼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第一,堅決與明朝抗爭到底,也許還能迎來一線轉機。
第二,那就是乾脆投降認輸,老老實實接受奧斯曼帝國徹底成為過去式的滅國結局。
身為奧斯曼的蘇丹,易卜拉欣自然不會選擇第二條路。
既然兩條路最糟糕的結局都是要國滅。
跪下也改變不了這個結局。
那麼,易卜拉欣寧願做個站着的亡國之君.............
想到這裏,易卜拉欣猛然站起了身,眼神中透着一股堅毅與決絕!
那就干到底!
舉全國之力也要跟明朝人死磕到底!
「來人,立即讓大教長來見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決定站着死的易卜拉欣果斷做出了新的決定——即刻以哈里發的名義發佈正式的宗教法令。
易卜拉欣要發動內部聖戰!
強調當前戰爭的宗教意義,將明軍進犯奧斯曼的行為正式定義為對伊斯蘭教的冒犯!
號召全體穆斯林奮起抵抗,履行聖戰的宗教義務...................
屆時,易卜拉欣會下令召集帝國境內的宗教學者、神職人員等,向他們闡述聖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要求他們在各自的教區進行宣講,向信徒傳達蘇丹的聖戰號召,激發宗教熱情和戰鬥意志。
同時,易卜拉欣還會親自做出承諾。
給予參與聖戰者及其家屬豐厚的物質獎勵和榮譽,以吸引更多人投身聖戰!
「哈里發」是阿拉伯帝國政教合一的領袖稱呼。
在奧斯曼帝國中,帝國的蘇丹兼任哈里發。
作為哈里發,易卜拉欣擁有解釋教義的主導權。
所以,易卜拉欣一旦將進犯的明軍定義為冒犯伊斯蘭教的敵人。
那麼,面對宗教的褻瀆者。
易卜拉欣便有了下達聖戰號召令的充分理由。
很顯然,易卜拉欣在這個時候選擇發動聖戰。
就是寄希望於——在狂熱的宗教信仰加持下。
也許能夠為奧斯曼帶來最後的翻盤機會.............
喜歡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2s 4.043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