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門虎子
戚繼光出生於明世宗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子時(1528年11月12日),在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寧州魯橋鎮,今天的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戚家本源自山東東牟(今萊蕪),戚繼光的六世祖戚祥在元末戰亂期間,為了躲避戰火,帶領全家遷至濠州定遠昌義鄉。戚祥追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南征北戰,並在攻取雲南的戰役中英勇犧牲。朱元璋稱帝後,為了表彰戚祥的開國功勳,特別授封戚祥的兒子戚斌為明威將軍,使其世代世襲登州衛(今山東蓬萊)指揮僉事之職。從此,戚家便紮根於登州,擔任要職。
戚繼光的父親戚景通,是一位剛毅且好學的將領,他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曾先後在山東備倭軍事都指揮、大寧(今河北保定)都指揮使以及神機營副將等職務上服役。戚景通直到五十六歲才有了戚繼光這個兒子,因此對兒子寄予厚望,教育嚴格而全面。戚景通不僅教授戚繼光讀書識字和武藝,還常常向他灌輸保國安民、為人處世的大道理,旨在培養出一位兼具文韜武略的優秀後人。
戚家雖然出身於將門世家,但家境並不富裕,戚繼光自小就在清苦的環境中成長。在他十歲那年,父親戚景通為了奉養祖母而返回家鄉,家庭的經濟狀況更加艱難。然而,正是在這種艱苦的家庭氛圍下,戚繼光磨鍊出了堅韌的性格和廣博的知識面。他從小就表現出對軍事策略的興趣,喜歡思考和策劃,展現出多方面的天賦。到了十三歲,戚繼光開始師從蓬萊當地的名儒梁玠學習,進一步深化了他對文史經義的理解,為其日後成為傑出的軍事家和學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嶄露頭角
戚繼光的軍事生涯始於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那一年,他的父親戚景通病危,深知自己時日無多,便催促戚繼光火速赴京辦理襲職手續。然而,戚景通未能等到兒子歸來,便與世長辭。十七歲的戚繼光承襲了登州衛指揮僉事的世襲職位,從此踏上了長達四十五年的戎馬生涯,這標誌着戚繼光正式步入了軍事舞台。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年僅十九歲的戚繼光被委以重任,負責管理登州衛所的屯田事務。他以雷厲風行的作風,對屯田制度進行了清理整頓,成效顯着。當時,山東沿海地區飽受倭寇侵擾,燒殺搶掠,民不聊生。戚繼光心中充滿了殺敵報國的決心,在一本兵書的空白頁上題寫了一首名為《韜鈐深處》的詩,詩中寫道:「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這句話不僅表達了他淡泊名利的情懷,更彰顯了他為國為民奮鬥一生的崇高理想。
自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起的五年間,戚繼光每年都要率領登州衛的兵家子弟前往薊州戍邊,每次都出色完成了任務。這段戍邊經歷對戚繼光而言意義非凡,不僅讓他熟悉了北方邊疆的地理環境和軍事形勢,也鍛煉了他的領導能力和軍事素養。他曾回憶道:「(吾)弱冠自奮,部署六郡良家備胡,稍習北鄙利弊。」這表明,這段經歷對戚繼光的軍事理念和實踐能力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月,戚繼光一舉考中山東鄉試的武舉。次年九月,他進京參加會試,恰逢庚戌之變爆發,蒙古軍隊自古北口直逼北京城下,明廷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在這關鍵時刻,戚繼光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禦建議,被任命為守衛京師九門的總旗牌官。儘管未能在此次會試中脫穎而出,但戚繼光的軍事才華已經得到了朝野的廣泛關注。兵科給事中王德等人看到了戚繼光「青年而資性敏慧,壯志而騎射優長」的特質,紛紛上疏推薦他,為戚繼光的軍事生涯鋪平了道路。
三、初戰倭寇
1、御倭山東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六月,戚繼光晉升為署都指揮僉事,肩負起了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共二十五個衛所的重任,目標是抵禦山東沿海頻繁發生的倭寇侵擾。當時的各衛所因年久失修,設施殘破,加之軍士大量逃亡,剩下的多為老弱病殘,軍紀鬆弛,戰鬥力低下,幾乎無法承擔保衛沿海地區的重任。面對這一嚴峻局面,戚繼光下定決心進行改革,誓言要「振飭營伍,整刷衛所」。
戚繼光的改革措施首先從整頓軍紀開始。有一次,他的母舅,也是他麾下的軍官,因自恃長輩身份而不服從命令。戚繼光毫不猶豫,當眾依據軍規對其進行了處罰。這一舉動震驚了所有將士,讓他們見識到了戚繼光鐵面無私的一面。然而,到了夜晚,戚繼光又以晚輩的身份,脫帽向母舅表達歉意,這份尊重和理解使得母舅心悅誠服。這一事件不僅樹立了戚繼光在軍中的威信,也讓將士們深刻認識到軍令如山、不容違背的重要性,從而有效改善了部隊的紀律。
戚繼光的軍事改革不僅限於軍紀的整頓,他還注重提升部隊的實戰能力。他親自參與訓練,制定嚴格的訓練計劃,要求士兵們掌握各種武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射擊、格鬥等技能。同時,戚繼光還重視部隊的體能訓練,增強士兵的身體素質,確保他們能在戰場上發揮出最佳狀態。此外,他還積極修復和加固沿海的防禦工事,加強哨所佈置,提高了整個山東沿海地區的防禦水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戚繼光的這些舉措,極大地提升了山東沿海衛所的軍事實力,有效地遏制了倭寇的侵擾,為當地百姓帶來了安寧。戚繼光不僅在軍事上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更以其公正無私、以身作則的領導風格贏得了將士們的尊敬和愛戴,成為了山東沿海地區抗倭鬥爭的中流砥柱。他的努力不僅鞏固了海防,也為後來的抗倭戰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戚繼光日後成為一代名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鎮守三郡
嘉靖中葉以後,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日益嚴重,浙江、福建兩省尤為嚴重,倭寇肆虐無忌,甚至出現數萬明軍被少數倭寇驅趕的恥辱場景,令朝廷憂心忡忡,沿海百姓生活在恐懼之中。為應對這一危機,朝廷採取了緊急措施,調派有能力的將領前往前線。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七月,戚繼光被調往東南抗倭前線,擔任浙江都司僉事,主要職責是管理當地的屯田事務。戚繼光的才能很快得到了總督胡宗憲的賞識,胡宗憲多次採納他的軍事建議,二人密切合作,共同籌劃御倭策略。鑑於戚繼光的突出表現,次年(1556年)七月,世宗皇帝提升戚繼光為參將,委以重任,讓他負責寧波、紹興、台州一帶的防禦,這裏是倭寇活動最為頻繁的區域。
戚繼光上任不久,即面臨嚴峻考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初,一股約八百人的倭寇入侵浙中門戶龍山所,即今日的浙江鎮海。明軍雖集結數千兵力,但在倭寇的突然襲擊面前,防線迅速崩潰,士兵們驚慌失措,紛紛後撤。危急時刻,戚繼光挺身而出,親自射殺了三個倭寇頭目,這才暫時阻止了倭寇的攻勢。戚繼光的英勇行為鼓舞了士氣,穩定了軍心,展示了他作為將領的膽略和領導力。
同年十月,倭寇再次發動大規模襲擊。在浙江巡撫阮鶚的直接指揮下,戚繼光與另一位着名抗倭將領俞大猷,以及台州知府譚綸聯合行動,共同對抗倭寇。初期,聯軍在幾次交鋒中取得了勝利,但由於缺乏統一的紀律約束,部分明軍在戰鬥中表現得過於冒進,導致險些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這一事件凸顯了明軍在組織紀律上的嚴重缺陷,同時也說明了戚繼光等將領在整合軍力、提升軍隊整體素質方面面臨的挑戰。
3、訓練浙士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戚繼光深刻認識到,原有的明軍由於缺乏嚴格的訓練和紀律,士兵素質普遍不高,戰鬥力薄弱,難以有效抵禦裝備精良、作戰兇悍的倭寇。面對這一嚴峻現實,戚繼光決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起草了《任臨觀請創立兵營公移》,並在次年二月提交了《練兵議》,明確提出創建兵營,選拔並訓練新軍的構想。這一提議在當時看來頗具爭議,甚至被一些人視為多管閒事,因為通常這類決策由督撫級別的高官主持,而戚繼光的提議打破了常規。
在《練兵議》中,戚繼光深入剖析了明軍與倭寇交戰失利的根本原因,指出明軍在武器裝備、戰術訓練和士氣紀律等方面均存在明顯短板。基於此,他提出招募三千名浙江本地士兵,由他親自進行系統訓練,預計三年內即可培養出一支能夠有效抵禦倭寇的精銳部隊,此舉不僅能大幅提升明軍的戰鬥力,還能節省大量僱傭外地兵員的費用。
這一大膽提議起初並未得到廣泛支持,尤其是總督胡宗憲,他曾有過失敗的練兵經歷,對戚繼光的建議持保留態度。然而,鑑於戚繼光的軍事才能和以往的戰績,胡宗憲最終勉強同意了他的提案。相比之下,浙江巡撫阮鶚對戚繼光的提議給予了高度評價,全力支持。
當年冬天,阮鶚從其他部隊抽調了三千名紹興士兵,交由戚繼光訓練。在戚繼光的精心指導下,這支部隊迅速成長為一支紀律嚴明、戰鬥力強大的新軍。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舟山一帶的倭患便得到了明顯緩解,戚繼光的練兵成果初顯成效,證明了他訓練方法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4、岑港之戰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再度侵擾,目標直指樂清、瑞安、臨海等地。戚繼光聞訊立即率軍前去救援,然而由於道路被倭寇封鎖,他未能及時抵達戰場,幸而朝廷並未因此追究其責任。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戚繼光奉命率軍由舟山渡海,前往台州防守,期間多次在小規模衝突中獲勝。此時,倭寇在汪直被胡宗憲誘殺後,餘部選擇固守岑港,這一地區成為倭寇多年經營的堅固據點。在胡宗憲的統一指揮下,明軍兵分幾路對岑港發起強攻,戚繼光率左翼兵馬衝鋒在前,但岑港的防禦異常堅固,明軍與倭寇陷入了長達半年的拉鋸戰。
明世宗因岑港久攻不下,誤信讒言,懷疑將領們作戰不力,一怒之下剝奪了總兵俞大猷和參將戚繼光的職務,並限定一個月內必須攻克岑港。此時,給事中羅嘉賓等人趁機彈劾戚繼光,指責他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甚至暗示其有「通番」嫌疑,明廷一度考慮逮捕戚繼光進行審訊。然而,正當此時,明軍終於攻破岑港,戚繼光在戰鬥中勇猛衝鋒,其英勇表現有目共睹,所謂「通番」之說純屬無稽之談,戚繼光得以恢復原職,繼續負責守衛台州、金華、嚴州三郡,支援倭患最為嚴重的台州地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一系列的戰役中,戚繼光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現。他不僅親自上陣,屢次身先士卒,還巧妙運用戰術,多次擊敗倭寇,保護了沿海地區的安全。「御台、溫數千之賊,擒剿無遺;功屢建於浙東,名亦聞於海外」,這是對戚繼光卓越軍事成就的真實寫照。他的名字不僅在浙東地區廣為流傳,甚至在海外也聲名遠播,成為了明代抗擊倭寇的英雄人物。
5、訓練銳卒
戚繼光在抗倭鬥爭中逐漸意識到,要想有效抵禦倭寇的侵擾,必須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精銳部隊。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秋,戚繼光第三次提出練兵計劃,他認識到,臨時拼湊的軍隊缺乏戰鬥力,徵調來的士兵往往紀律鬆散,無法滿足作戰需求。於是,他決定親自招募士兵,以期打造一支真正的精兵。
戚繼光的目光投向了義烏,這裏因礦產資源豐富,吸引了大量礦工聚集,這些人因爭奪礦產而發生了大規模械鬥,展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戰鬥力。戚繼光認為,這些礦工不僅體魄強健,且富有戰鬥經驗,是組建新軍的理想人選。在總督胡宗憲的支持下,戚繼光開始在義烏招募士兵。他親自篩選,強調士兵需具備良好的身體條件、武藝熟練、頭腦靈活且膽大心細,同時排除了那些市井油滑之徒,以免影響軍紀。
經過嚴格挑選,戚繼光在短時間內招募到了四千名士兵,隨後在紹興進行了系統的軍事訓練。訓練內容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嚴格的隊列訓練、武藝訓練、軍紀教育以及思想教育。戚繼光特別重視武藝訓練,他認為士兵必須掌握過硬的戰鬥技能,才能在戰場上存活並克敵制勝。同時,他強調軍紀的重要性,要求士兵遵守嚴格的紀律,賞罰分明,以岳家軍的高標準要求士兵,確保部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在戰術層面,戚繼光根據浙閩沿海複雜的地形特徵,創造性地發明了「鴛鴦陣」。這種以十二人為一作戰單元的陣型,長短兵器相互配合,可以靈活應對各種戰場情況,尤其適合與擅長近戰的倭寇交鋒。鴛鴦陣的運用,極大地提升了戚家軍的戰鬥力,使之在與倭寇的戰鬥中屢建奇功,成為抗倭戰爭中的中流砥柱。
除了步兵,戚繼光還重視水師的建設,他訓練了一支強大的水師,配備了多種類型的戰艦,如福船、海滄、艟艘等,形成了海陸協同的立體防禦體系,大大增強了浙江沿海的防禦能力。
四、肅清沿海
1、台州之戰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倭寇大舉進犯浙江沿海,數以萬計的倭寇乘數百艘船隻,對沿海各地發動猛烈攻擊。五月,倭寇主力由象山海口侵入,試圖牽制明軍主力,進而直撲台州。戚繼光洞悉倭寇戰略意圖,提前在台州佈防,並親率大軍前往寧海,對倭寇展開主動打擊。倭寇誤判形勢,以為台州空虛,遂分兵直撲台州。戚繼光接到情報後,迅速調整部署,率軍南下,搶先抵達台州,以「鴛鴦陣」迎擊來犯之敵。在激烈的戰鬥中,戚家軍憑藉精妙的戰術和高昂的士氣,大敗倭寇,追擊四十餘里,斬殺、俘虜數百敵軍,其餘倭寇被逼入江中溺斃,成功解救了五千多名被擄百姓。
緊接着,倭寇殘部逃至台州東北大田附近,企圖繞道襲擊處州。戚繼光洞察敵情,預先在上峰嶺設下埋伏,以一千五百精兵對兩千五百倭寇實施伏擊,以少勝多,全殲敵軍,再次展現了他高超的指揮才能。此後的一個多月里,戚家軍在台州一帶連續取得七次陸戰勝利和五次水戰勝利,共計斬殺倭寇一千四百二十六人,焚溺致死的倭寇更是多達四千餘人,這場戰役成為了戚家軍抗擊倭寇的標誌性大捷。
台州之戰不僅重創了倭寇,也極大提振了明軍士氣。同年九月,戚繼光因台州之戰中的卓越表現,被晉升為都指揮使。台州百姓將戚繼光視為抵禦外侮的「長城」,浙東地區依賴他的力量得以安寧,當地民眾修建生祠,以紀念他的赫赫戰功。戰後,戚繼光再次在義烏招募士兵,使戚家軍的規模擴大至六千餘人。
同年十月,閩廣一帶的叛軍流入江西起事,胡宗憲無力平叛,遂請求戚繼光支援。戚繼光率軍前往,迅速擊潰叛軍,迫使他們逃往建寧。十一月,戚繼光凱旋迴浙,結束了這一年的抗倭與平叛行動,鞏固了東南沿海地區的安定,進一步確立了戚繼光在明朝軍事史上的卓越地位。
2、援閩破倭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福建遭受倭寇大規模侵擾,胡宗憲下令戚繼光率軍入閩平倭。戚繼光率領六千精銳,從溫州渡海至平陽,再抄小道抵達福建。初抵福建時,民眾因長期遭受倭寇和官軍雙重壓迫,對戚家軍的到來心存疑慮。然而,戚家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深得民心,民眾紛紛以食物和飲水相贈,熱情支持抗倭事業。
戚繼光分析敵情後,決定首攻橫嶼島。橫嶼島位於寧德城外的海中,四周環水,地形複雜,是倭寇盤踞多年的堅固據點。戚繼光先攻破與橫嶼島呼應的張灣,隨即於八月初八日強攻橫嶼島,僅半日便收復該地,消滅倭寇數百,解救被擄民眾八百多人,贏得援閩後的首場勝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之後,戚繼光率軍直搗牛田,這裏是福建倭寇的最大巢穴,周邊小據點眾多。戚繼光採用夜襲戰術,士兵手持柴草填平壕溝,突襲牛田,一舉殲滅倭寇,隨後在九月中旬的夜晚,又智取林墩,大量倭寇落水溺斃。興化城的民眾得知消息後,紛紛前來慰勞,戚繼光在平遠台刻碑紀念此役。
戚家軍入閩不到兩個月,千里轉戰,橫掃橫嶼、牛田、林墩等倭巢,威名遠播。各地將領紛紛效仿戚繼光,開始訓練自己的軍隊。戚家軍因作戰略有傷亡,需補充休整,戚繼光於十一月返回浙江,途經福清時,偶遇倭寇登陸,迅速出擊,斬首兩百人,徹底清剿閩廣倭寇。
3、暫定全閩
戚繼光離開福建後,倭寇乘機捲土重來,攻陷了興化城,使得福建局勢再度緊張。明廷緊急調動兵力,任命俞大猷為福建總兵官,同時再次派遣戚繼光率師援助,並由譚綸出任福建巡撫,統籌軍事行動。然而,俞大猷認為單憑現有兵力難以徹底解決倭患,需要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繼光第三次在義烏招募士兵後,率軍進入福建,與俞大猷、劉顯等將領商討作戰方案。他們決定先切斷倭寇的退路,再由戚家軍擔任中路主攻,左右兩翼由俞大猷和劉顯部隊配合。在四月二十日的平海衛之戰中,戚繼光親自督戰,戚家軍在火炮的掩護下,成功突破倭寇防線,斬敵兩千餘,解救被擄民眾三千餘人。隨後一個月內,戚家軍連戰連捷,共十二次擊潰倭寇,斬敵三千餘。
同年十一月,戚繼光接任福建總兵官,負責鎮守福建全省及浙江的金華、溫州二府。不久,新一波的倭寇侵入福建,圍困仙遊城。戚繼光率軍馳援,在一個大霧瀰漫的日子裏,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一舉擊潰倭寇,解救了被圍困五十餘天的仙遊城。此戰以少勝多,成為抗倭戰爭中的經典案例。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春,戚家軍在王倉坪追擊倭寇,斬首百餘,迫使餘黨逃往蔡丕嶺。戚繼光指揮士兵攀岩追擊,俘殺敵軍一百多人。剩餘倭寇逃至海上,侵擾福寧,戚繼光率軍李超等出擊,擊潰敵軍,追至永寧,斬敵三百餘。至此,福建境內的倭患暫時平息。
五月,戚繼光與其他部隊會師,鎮壓了「山寇」藍松山,之後,戚家軍長期駐守福建,維護了東南沿海的和平穩定。戚繼光在福建的抗倭戰績,不僅穩固了明朝在東南的統治,也彰顯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魅力,成為後世傳頌的英雄。
4、出擊粵倭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廣東的倭患逐漸加劇,特別是潮州地區,倭寇與海盜吳平相互勾結,形成二萬人的龐大勢力,對沿海居民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雖然俞大猷的部隊多次對倭寇和吳平的海盜勢力進行打擊,但未能徹底根除。
同年春,戚繼光率軍與俞大猷會合,共同制定了討伐吳平的作戰計劃。戚家軍水陸並進,在梅嶺一戰中大敗吳平的海盜和倭寇聯軍。戰敗的吳平被迫放棄輜重,帶領一百餘艘戰船撤退至閩廣交界的南澳島,企圖以此為據點繼續頑抗。
九月,戚繼光將部隊分為中、左、右三路,趁着海面風平浪靜,親自督兵渡海攻打南澳島。戚家軍在島上展開激烈戰鬥,俞大猷的援軍隨後抵達,與戚繼光的部隊共同作戰,幾乎全殲島上敵軍,僅有吳平等七百餘人僥倖逃脫。戚繼光和俞大猷乘勝追擊,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四月,終於徹底剿滅了殘餘的倭寇和海盜勢力,吳平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投海自盡。
五、望着幽燕
在東南沿海的倭患平定後,明朝的北方邊防問題日益凸顯。明穆宗即位後,力圖革新政治,閣臣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積極推動北方邊防的建設和改革。隆慶元年(1567年),在陳瓚、吳時來等人的推薦下,戚繼光被調回京城,協助處理軍政事務。不久,他呈遞了《請兵破虜四事疏》,闡述了對邊防的看法,請求獲得十萬大軍,以平定邊疆。儘管朝廷內部對任用戚繼光守邊意見不一,他最初被任命為神機營副將,但在譚綸的建議下,朝廷調集三萬步兵和三千浙江兵,交由戚繼光訓練。
隆慶二年(1568年),穆宗接受了譚綸的推薦,任命戚繼光總理薊州、昌平、保定、遼東四鎮練兵事務,地位與四鎮總督相當,總兵官以下皆受其節制。為了便於統一指揮,朝廷將原總兵郭琥調離,專任戚繼光為總兵官,鎮守薊州、永平、山海等地。次年,因平定吳平之功,戚繼光被晉封為右都督。
到任薊州後,戚繼光多次上疏,分析邊防問題,強調練兵的重要性。他提出的募新兵、專事權等建議得到了譚綸、高拱、張居正的支持,也獲得了穆宗的批准。在戚繼光的推動下,薊州防區被劃分為十二路,建立了東西協守制度,設立了七座車營,實現了車、馬、步兵的協同訓練。此外,戚繼光還親自督率十二路兵馬,對邊防進行了詳細的考察,提出並實施了三千座空心台的建造計劃,以增強長城東段的防禦能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邊軍的訓練和改革方面,戚繼光同樣傾注了大量心血。他設立車營,進行車、馬、步兵的協同訓練,設計了拒馬器,建立輜重營作為軍用物資的基地,根據軍隊來源的不同分配不同的防守任務。隆慶六年(1572年),在戚繼光的提議下,邊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人數達到十六萬,持續二十多天,展示了戚家軍的訓練成果。
戚繼光在薊州的邊防建設成效顯着,蒙古部落的侵擾屢遭挫敗。萬曆元年(1573年),蒙古小王子與董狐狸進犯,戚繼光率軍平亂,迫使董狐狸獻關求賞。次年,長昂入侵,也被戚繼光擊敗。戚繼光的軍事才能和邊防策略,使薊門固若金湯,蒙古無法攻入,甚至轉向遼東侵擾。萬曆七年(1579年),戚繼光支援遼東,協助李成梁擊敗蒙古圖們汗的四萬大軍。
戚繼光在薊州鎮守十六年,邊防設施完善,薊門安定。他的繼任者沿襲他的成法,使得邊疆數十年無大事。
六、投逐南荒
隨着時光的流逝,戚繼光在北方邊防的卓越貢獻逐漸成為過去,政治風雲的變化開始對他產生影響。萬曆五年(1577年)和萬曆十年(1582年),兩位重要支持者譚綸和張居正相繼去世,戚繼光失去了朝中的主要支柱。張居正去世後,神宗迅速對其政策和親信進行清算,戚繼光作為張居正倚重的大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在這一時期,戚繼光曾經提拔的「西裨將」陳文治開始在京城散佈關於戚繼光的負面言論,企圖取而代之。給事中張鼎思則上書彈劾戚繼光在薊鎮任職期間無功,建議將其調往南方。然而,這些指控並不屬實,因為在張居正的指導下,戚繼光的邊防策略着重於防禦,避免與蒙古軍正面交戰,以保持邊疆的穩定。
儘管戚繼光曾希望在戰場上與敵軍進行正面較量,以徹底消除邊患,但他始終遵循張居正的指示,堅守防禦策略。萬曆十一年(1583年)二月,神宗聽從張鼎思等人的建議,將戚繼光調任廣東總兵官。當戚繼光離開薊州時,當地百姓紛紛請求朝廷讓他留任,但由於朝廷決策已定,百姓們只能在道路上哭泣送別,表達了對戚繼光深深的不舍和敬意。
廣東相對平靜,但遠離權力中心的戚繼光心情抑鬱,加之好友相繼離世,身體狀況不佳,他多次上疏請求辭官。萬曆十三年(1585年),在給事中張希皋等人的連續彈劾下,神宗最終同意了戚繼光的辭職請求。同年十月,戚繼光告別官場生涯,返回故鄉蓬萊,結束了他輝煌而又曲折的軍事生涯。
七、晚年
戚繼光一生致力於國防與邊疆的安寧,無論是在浙江抗倭的烽火歲月,還是在北方邊防的艱辛歲月,他都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高尚的品格。在浙江抗倭時,他慷慨解囊,賞賜有功將士,深得士卒之心。北鎮薊州,他依舊慷慨對待士卒,廣結善緣,即便身居高位,卻生活簡樸,家無餘財,唯有藏書數千卷。罷官後,戚繼光的生活陷入困境,家中連請醫抓藥的費用都難以承擔,妻子王氏也在艱難時刻離他而去。
戚繼光的晚年,政治環境惡劣,朝廷對他的態度冷漠,即使有御史傅光宅上疏建議重新啟用,也遭到無情拒絕,甚至招致罰俸。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十九日,戚繼光病發,次日病逝於家中,享年六十一歲。朝廷對這位功勳卓着的將領的去世反應冷淡,直至兩年後,其長子戚祚國赴京請求恤典,朝廷才勉強同意祭葬。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禮部上奏,高度評價戚繼光在閩浙抗擊倭寇、在幽燕防禦外敵的卓越功勳,請求按照慣例給予恤典。朝廷最終同意,戚繼光的後代得以陸續襲職。晚明時期,朝廷追贈戚繼光諡號「武莊」,天啟初年,首輔葉向高上疏,為戚繼光平反,指出其功大賞薄,請求重新評價。朝廷隨後改諡為「武毅」。
崇禎八年(1635年),明朝政府在戚繼光的故鄉蓬萊建立了表功祠,以紀念他的豐功偉績,每年春秋時節,朝廷都會舉行祭祀儀式,表達對這位偉大將領的敬仰與懷念。
結語
戚繼光的一生,是忠誠與智慧、勇敢與堅韌的典範。他不僅在戰場上留下了赫赫戰功,更在軍事理論上做出了重要貢獻。戚繼光的故事激勵着無數後人,成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徵。在歷史的長河中,戚繼光的名字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永遠閃耀着光芒。
喜歡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69s 4.03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