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贇看着埋頭苦學的兩個人,腦子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在1973年,曾經有過一次「高考」。
這並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高考,而是在地方推薦的基礎上進行的二次篩選。也就是說,各大隊、公社、工廠推薦上大學的人選,之前三年,這批被推薦的人直接就能去上大學了。但是這一年,他們還得經過一次文化考試,合格了才能去上大學。
就是在這次「高考」中,一位「白卷英雄」橫空出世,讓高考的恢復如曇花一現,也讓各界人士為了恢復正常教育所做的努力化為泡影。
謝贇仔細回想原書內容,實在找不出有關這件事的蛛絲馬跡,書里完全沒有提到。
但是,她還是開始動筆,寫了篇文章在報紙上發表,讚美貧下中農一邊辛苦勞作、一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行為。她還列舉了很多例子,這些人每天起早貪黑,拿10個工分,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依舊響應領袖號召,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更好地建設農村、建設國家。
他們的事跡,值得所有人學習。
「學習是終身事業,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努力提高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加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謝贇記得,在她的上輩子,73年高考的時候,那位「白卷英雄」面對讓自己束手無策的試卷,在背面寫了一封《給尊敬領導的一封信》。
他說自己熱衷於農業生產,每天近十八個小時的繁重勞動和工作,不允許他搞業務複習。
他說自己對於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逍遙浪蕩的書呆子們是不服氣的,且極為反感。
他說考試被他們這群大學迷給壟斷了。
他說:「在這夏鋤生產的當務之急,我不忍心放棄生產而不顧,為着自己鑽到小屋子裏面去,那是過於利己了吧。如果那樣,將受到自己與貧下中農的革命事業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譴責。」
他說自己只是提前兩天接到了高考通知,根本沒時間複習,所以才考不了高分。
他的這封信被當地招生辦送到了省領導的手裏,領導把他樹成了典型,稱他這封信是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 所以那一年,高考錄取規則變了,高校害怕自己被扣上「為分數論」的帽子,在錄取的時候根本不看成績,有的甚至反着看,成績優秀的淘汰掉,成績不好的被錄取了。
有一位考第一名、數學得滿分的學生落榜,他憤而撕掉自己的數理化學習資料,從此棄理從文。
而那位「白卷英雄」如願上了大學。
事實上他交的不是白卷,只是大部分題都沒有做,所以領導把他稱為「白卷英雄」而已。
謝贇可以理解他的不甘,平時幹活特別勤快,表現特別好,匆匆忙忙被推薦參加高考,沒時間複習,確實會感到憤懣,想要抒發一下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目前的形勢,是他可以隨便抒發的嗎?
他抒發一下,被人無限放大,情況就亂套了。搞文化考試被批判成「舊高考制度的復辟」,「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反撲」。
剛剛東山再起的人,直接就下台了。
剛剛有恢復苗頭的高考,立刻就停止了。
而這位白卷英雄,因此而聲名鵲起,烈火烹油,也因此而吃了大苦頭。
說到底,都是一聲嘆息。
他也不過是時代洪流中一顆小小的棋子、一個趁手的工具而已。他被人稱為「一塊有稜有角的石頭」,那人還說,「我要用這塊石頭來打人了」……
從他後來的發展經歷來看,這個人本質上應該是個很踏實的人。在短暫的鮮花着錦之後,他坐了15年牢,出獄以後從頭開始,扎紮實實的做起了實業,幹得還不錯。
謝贇把能做的都做了,至於效果如何,那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她也不過是時代洪流中的一粒沙罷了。
這個世界的整體走向和她上輩子區別不大。
1973年4月3日,國務院批轉國務院科教組《關於高等學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重視文化考查……
距離高考還有時間,謝贇又在報紙上發出了一篇倡議:讓我們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努力學習,爭做更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這次,她把倡議和這份《招生工作意見》結合了起來。
【招生名額有限,能被推薦參加高考的畢竟是極少數,那我們其他人呢,難道就要放棄學習嗎?
不!
就算不能參加高考,不能去當工農兵大學生,我們也一定要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謝贇一邊奮筆疾書,一邊在心裏吐槽不止。
大家都在批判高考,批判高等教育,然而大家都擠破了腦袋希望自己能被推薦去上大學。
大家都在批判享樂,說越窮越光榮,然而所有人在內心裏都希望自己能吃好喝好住好,能過上好日子。
這個世界果然就是個巨大的悖論。
謝贇抽空寫文章的行為,在潘長青看來有點「不務正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最近正打算發展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高精度數控機床。
需要謝贇多花時間在這方面。搞政治的人太多了,搞科研的少。小謝這樣的,就應該當着掛名副縣長領着高工資努力搞科研。
謝贇當然是舉雙手雙腳贊成並大力支持的。
但是文章也不能不寫。
「等我弄完這個,就全力配合您搞機床研究。」
「這個不能讓小沐寫啊?」
「小沐寫她的,我這個要搞個大的。」
大家一下子來了興趣,湊過來問她:「怎麼搞?」
他們可是知道的,曲水縣能有今天的局面,小謝功不可沒。她現在要「搞個大的」,是要有什麼大動作嗎?
謝贇把自己寫的倡議書給他們看,說道:「我要配合一下新的高校招生工作。好不容易高校招生又開始注重文化成績了,我覺得這個事情要支持一下。我擔心有的人會反對,會說勞動戰線上的人沒時間學習,所以我要提前把聲勢造出去,讓大家都知道,勞動戰線上的人也有品學兼優的。」
李知新恍然大悟,「所以你之前發了那篇讚美貧下中農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學習的文章。」
「對。現在我再發一篇倡議,呼籲大家邊勞動邊學習,兩不耽誤。這下子,誰要是沒學好,就不能以自己光顧着勞動沒時間學當藉口了。」
其實今年的高考對文化課的要求並不高,只要達到初中畢業差不多水平就能被錄取。
潘長青想了想,說道:「你這麼做對教育的長期發展有好處,有利於培養更多人才,你寫吧,我支持你。機床研究晚幾天也沒問題。」
有專家問她:「這文章在省報發表的話,也就咱們省的人能看到,能輻射到全國嗎?」
「所以我要去一趟省城,找夏書記幫個忙,把我這篇文章推薦到國報去。在那裏發一下,全國人民都能看得見了。」
「好好好,那你忙吧,這兩天我們就不打攪你了。」這是1952年的准考證,那時候要考8門,還有兩門加試
喜歡回到六零年代,踹開劇情奔小康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5s 4.065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