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趙雲將盤子中的薯片碎屑放入嘴中,順便打了一個飽嗝。
本來有點不好意思,但是看見王玄和法正兩人連盤子都舔了,立刻不再感到尷尬了。
「主公你不是重病在床?」
吃飽喝足的趙雲問出了他心中的疑問。
「哈哈哈!」
「子龍你終於憋不住了。」
在剛見面的時,王玄就發現了欲言又止的趙雲。
王玄的態度,讓法正知道了趙雲是值得信任的,所以並沒有阻止。
要是換作其他人,為了以防萬一,王玄肯定暫時不會說實話,因為現在漢室的威嚴依舊存在於大多數人心中。
要是有心只能稍微一宣傳,接下來那些為了名聲的諸侯,就可能會再次聯合起來。到時候要麼認孫子,要麼放棄剛剛打下來的基業。
但是張雲不一樣,只要認主就不會輕易反叛,除此之外趙云為人謙虛謹慎,不會輕易被別人套話。
所以王玄沒有仍會保留,將其中的計劃說了出來。
「子龍外面的傳言,是我們故意放出去的。」
「主公對雲如此信任,雲感激不盡。」
趙雲感激涕零,同時心中想着。
能遇到如此主公,真的還是要感謝公孫瓚。
三人各自吃了一盤薯片,早已經飽了,所以接下來開始了飲酒吹牛。
翌日中午。
楊任帶領着五千士兵回到了南鄭城,現在南鄭城有一萬士兵了。
漢中郡守府大廳。
王玄坐在首位。
左手邊為法正,右手邊首位為楊任,接着是趙雲。
雖然楊任不如趙雲,但是趙雲是新人還沒有立任何功勞,相反楊任剛剛立了功勞,所以這次的座次只能這麼安排。
等着下次一定要弄幾個圓桌,不太重要的時間就用圓桌,就沒有現如今的糾結了。
「主公,目前漢中郡有三十萬人口、西城郡有十五萬人口、武都郡六萬人口、陰平郡四萬人口,總計五十五萬人口。」
註:武都郡和陰平郡並沒有將羌族人口算入其中。
「楊柏將軍率領着五千士兵,鎮守着武都陰平二郡;王二將軍率領着一萬士兵駐守陽平關;甘寧將軍率領着一萬士兵鎮守西城郡;南鄭城有一萬士兵,總計三萬五千士兵。」
「以主公提出的十抽一的計策,我們還可以再徵召兩萬五千兵。」
法正匯報着他們的人口和士兵數目。
其中有五千士兵是楊任和閻圃在外面召集的,所以五十五萬人,還可以再徵召兩萬五千的士兵。
按照十抽一的計策,着急,其實還可以再徵召三萬五千的,因為目前有一萬士兵是系統所幻化的,只是法正有所不知,才如此說的。
王玄明白其中的原因,但是也不打算改了,再召集兩萬五千士兵陰,加起來就是六萬士兵了,只要不主動出擊,足以應對目前的情況。
「楊任前往武都郡,徵集相關數量的新兵。」
「趙雲是統領南鄭城中的一萬士兵,同時時刻注意好各個進入漢中的關隘。」
「我等領命。」
等到兩人行完禮後,王玄對着父正說道:
「孝直,你覺得董卓要是來進攻我們,會走哪一條道路?」
「主公,從關中通往漢中郡有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法正起身來到了大廳掛着的地圖。
這地圖太抽象了,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看明白的。
王玄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一年多了,到現在還是不太習慣這種粗糙的地圖,早已經派人去繪製詳細的地圖了,只是以現在的科技,想要繪製一個詳細的地圖,不是一年半載能完成的。
法正不知道王玄心中所想,繼續說着他的分析。
「首先排除祁山道,祁山道路途漫長;而想要從陳倉道進入漢中郡,必須要經過陽平關,楊平關有王二將軍的一萬士兵,所以我們沒必要如此擔心;剩下的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他們一定會選擇子午道。」
法正謀士的通病又犯了,悠悠哉哉的等着其他人的提問。
王軒就像是一個捧哏一樣,十分好奇的問道。
「孝直,你說一說為什麼董卓會選擇子午道?」
「主公,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其中儻駱道是最險峻的。
董卓要是兵分兩路一定就是褒斜道和子午道,但是對董卓而言,我們現在的實力只是一隻小蟲而已,他一定只會派一路士兵。」
法正神采飛揚洋洋灑灑,這就是頂級謀士的自信。
……
「氣死雜家了,氣死雜家了。」
長安,董胖胖一臉暴戾的神情。
「一群忘恩負義的畜生,老虎不發威,還當雜家是病貓嗎?」
「雜家要復仇。」
董胖胖咬牙切齒,十分的憤怒,討伐他的聯軍中有幾人的官位還是他封的官位。
「文優,雜家要報仇,你給雜家出個主意。」
「相國大人,袁紹等人離我們太遠,一但出兵,其他諸侯一定又會聯合起來。
但是我們可以出兵漢中郡,漢中郡不僅在關中旁邊,而且還是實力最弱的。」
說話之人正是被稱為毒策士的李儒,說起三國時期的毒士,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傷天和不傷文和的賈詡,損陰德不損仲德的程昱。
其實李儒的狠辣,不輸於此二人。
傷天和,傷地和,不可傷文和;
損孟德,損玄德,不可損仲德;
誅文士,誅文人,不可誅文優。
曲線救國賈文和、自製小菜程仲德、弒主弒君李文優。
要是董卓能聽李儒的勸誡,也不至於那麼快的嗝屁。
「我們可以兵分兩路,一路走子午道,另外一路走褒斜道。
子午道這一路士兵,動靜弄大一點,將漢中郡的大多數兵力牽制於此。
褒斜道的這一路士兵悄悄的進行,等到漢中郡的大多數士兵被引誘到子午道,保險道的這一路士兵就可以迅速出擊。
他們要是敢從子午道調兵,那我們的這一路士兵就可以從佯攻變成主攻,讓他們顧頭不顧尾。」
「此計若成,漢中可定。」
李儒對自己的這個計策十分滿意。
喜歡三國之走別人的路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2s 4.043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