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村最近格外熱鬧,村幹部李成林提議舉辦一場「農民運動會」,活躍村莊氣氛,加強鄰里關係。這一提議得到了村民們的熱烈響應,連平日裏很少出門的老李頭都拍着大腿嚷嚷:「好!村里該熱鬧一回了!」
會議室里,村幹部們圍着桌子商量活動細節。
「比賽項目怎麼定?咱們村沒有專業的體育場地,總不能讓大家真去跑百米吧。」張麻子一邊喝茶一邊發問。
李成林笑了笑:「當然不是搞正式比賽,主要是圖個樂子。我想了一些接地氣的項目,比如扳手腕、挑水比賽、拔河,還有大家都熟悉的抓泥鰍。」
蘇小婉點頭贊同:「這些活動有意思,孩子們也可以參加。」
「那獎品呢?沒獎勵誰還有勁參加?」一個年輕幹部問道。
「這個簡單,合作社贊助一些米麵油,還有村里自製的土特產。雖然不貴重,但象徵意義大。」李成林早有打算。
幾人一拍即合,農民運動會的計劃迅速定了下來。
消息一傳開,村里頓時沸騰了。
「大叔,聽說你以前拔河隊拿過第一,這次一定要出馬!」
「扳手腕?誰能贏得了咱張麻子啊!他一隻手能提兩袋米!」
「抓泥鰍我兒子肯定厲害,小傢伙一抓一個準。」
村民們三五成群地討論着比賽項目,甚至有人開始「秘密訓練」。田邊的小河成了孩子們的練習場,大人們也趁農閒時間找夥伴比試。
蘇小婉則負責組織婦女們準備食物和場地佈置。她帶着大家一起清理村廣場,插上彩旗,連大隊部的舊廣播也修好了。
「到時候用廣播放點喜慶的音樂,氣氛肯定更好。」蘇小婉拍板道。
母親也加入了隊伍,教村裏的年輕媳婦包粽子、蒸花卷。「這次大家都帶點拿手的菜,咱們比賽後搞個大聚餐,熱熱鬧鬧的。」
不久後,運動會的場地佈置完成了,彩旗飄揚,氣氛熱烈。
運動會當天,天還沒亮,村民們便陸續聚集到廣場。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追逐打鬧,大人們則忙着檢查比賽道具和食品攤位。
李成林站在廣播前清了清嗓子,打開開關:「村民朋友們,歡迎參加五一村首屆農民運動會!今天的目標只有一個——玩得高興!」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掌聲和笑聲,活動正式開始。
第一個項目是拔河比賽。村里按自然村分組,一邊是東村,一邊是西村,每隊十人。隨着裁判一聲哨響,比賽瞬間進入白熱化。
「加油!加油!」
「哎喲,用力啊!」
東村的隊伍中,張麻子站在最後壓陣,胳膊上的青筋清晰可見。他一邊用力,一邊喊着節奏:「一!二!三!」最終,他的隊伍憑藉強勁的力量贏得了比賽。
西村的老李頭擦了把汗:「不服!下次再來!」
接下來的扳手腕比賽則充滿趣味性。村里力氣最大的幾個人輪流上場,最後張麻子和李成林對決,兩人僵持了足足一分鐘,最終李成林以微弱優勢勝出。
「我服你!」張麻子豪爽地笑着伸出手。
抓泥鰍比賽引來了最多的歡呼聲,尤其是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小夢瑤也興奮地捲起褲腿下了水,雖然最後只抓到一條,但依然樂得滿臉通紅。
「媽媽,我抓到了!」她舉起小泥鰍炫耀。
蘇小婉在一旁鼓掌:「真棒!下次爭取抓兩條。」
運動會進行到中午,比賽告一段落,村民們圍坐在一起,開始分享各自帶來的美食。
「嫂子,這粽子你包得真緊實,味道好極了!」
「可不是嘛,她家花卷也是一絕。」
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從農作物種植到孩子上學,甚至還提到了合作社的新計劃。
李成林見狀,微微一笑:「運動會只是一個形式,但我希望大家通過這次活動更加團結。以後無論村里遇到什麼困難,咱們都能齊心協力,共同面對。」
張麻子舉起杯子:「成林書記說得對!今天不僅玩得高興,還讓我們明白了,村裏的事就是咱自己的事。」
這番話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認同。
運動會結束後,村民們意猶未盡,紛紛提議每年都舉辦這樣的活動。蘇小婉提出,可以在運動會之外加入更多文化活動,比如農民歌唱比賽、手工藝展覽等。
「村裏的文化生活多了,大家才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她說。
母親點頭:「對,這樣不僅能增進感情,還能給孩子們留下快樂的回憶。」
李成林當即拍板:「行,明年我們再搞得更大更好!」
伴隨着歡聲笑語,這場熱鬧的運動會在傍晚的霞光中圓滿落幕。
運動會的成功讓整個五一村熱情高漲,大家似乎突然意識到,原本單調的農村生活也能充滿趣味和凝聚力。這次活動不僅拉近了村民之間的關係,還激發了大家對村莊未來的更多期待。
第二天清晨,村裏的廣播再次響起,這次播放的是昨天運動會的錄音片段。村民們一邊忙着幹活,一邊被廣播裏的歡聲笑語逗得哈哈大笑。
「聽這聲音,不就是張麻子扳手腕輸了後那句『我服了』嗎?」老李頭樂呵呵地說道,「這一句都被錄下來了,哈哈哈!」
而張麻子則撓着頭不好意思地說:「成林書記這廣播真是『殺人不見血』,還讓不讓我在村里當老大了!」
蘇小婉一邊逗孩子一邊接話:「這叫全民娛樂,你可要當心,明年比賽可能還有更多『黑馬』挑戰你。」
村民們紛紛附和,談笑聲不絕於耳。
運動會的成功讓村幹部們備受鼓舞,李成林趁熱打鐵,召集村民代表開會,討論是否可以將文化活動延續下來。
「昨天的運動會讓我感觸很深,」李成林開口說道,「原本很多村民彼此之間沒什麼交流,但這次活動讓大家感到團結的力量。我覺得,類似的活動應該多搞幾次。」
張麻子第一個舉手:「書記說得對!不瞞大家,我昨晚回家就想了好幾種新比賽項目,比如村裏的年輕人可以搞個籃球賽,田間還能辦個捉泥鰍『升級版』比賽。」
「麻子哥,你是不是想給自己找回場子啊!」一個村民調侃道,引得全場鬨笑。
蘇小婉跟着補充:「除了體育比賽,我還想建議辦一些文化類活動,比如書法比賽、村史展覽,還有農產品手工藝比賽。我們村有這麼多有才的人,完全可以挖掘出來。」
母親也主動發言:「這些活動不僅能讓村里更熱鬧,還能讓孩子們學到很多東西。我家小夢瑤昨天玩得特別開心,說以後還要參加更多比賽。」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一場關於村莊未來文化活動的討論持續了整個下午。
幾天後,張麻子在整理合作社倉庫時,無意間翻到了一本老舊的手工藝書籍,裏面記錄了許多關於竹編、布藝的工藝技巧。他立刻興奮地跑去找李成林和蘇小婉。
「你們快看!這些工藝我們村以前不少人會做,要是能恢復這些傳統手藝,說不定還能成為咱們的特色呢!」張麻子揮舞着書籍,激動地說道。
李成林接過書翻了幾頁,點頭說道:「麻子,你這發現太重要了。這些傳統工藝確實是我們村的寶藏,下一次文化活動就可以圍繞這些展開。」
蘇小婉接話:「我們可以邀請村里懂手藝的老人教年輕人,辦個手工藝課堂,然後在活動中展示作品。」
張麻子撓了撓頭:「可是有些老人家身體不好,怕是教不了多久。」
「那就用錄像,把他們的技藝記錄下來,留給下一代。」蘇小婉提議道。
村幹部很快將計劃公佈,沒想到村民們的響應超出預期。
「我奶奶會編竹籃子,我讓她教我兩手!」
「我家裏還有幾塊舊布料,可以拿出來做手工。」
連平時不太願意參加村集體活動的年輕人也開始活躍起來,他們用家裏的手機拍下老人們的操作過程,上傳到村裏的微信群中。
「原來咱們村里藏了這麼多高手!」一位年輕人感慨道,「這些東西在城裏可貴了,咱們得好好學。」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村里正式開辦了「文化課堂」,由張麻子和幾位熱心村民組織,邀請了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授課。從編竹筐到做布鞋,從傳統農具修理到土特產製作,課堂內容豐富多樣。
課堂上,老人們用沙啞卻鏗鏘有力的聲音講解着技藝背後的故事,孩子們圍在他們身邊,聽得入迷。
「你們現在覺得這些技藝沒用,可當年這些東西可是救過命的。戰爭時期,咱們村靠竹筐里的乾糧度過了最難的日子」一位老人感慨道。
孩子們聽後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還爭着向老人提問。
隨着文化活動的深入,五一村的氣氛變得更加融洽。原本不善交流的村民們因為課堂和活動頻頻聚在一起,鄰里之間的隔閡逐漸消失。
張麻子也變得更加積極,他不僅重新學會了幾項傳統手藝,還主動組織了一支村民志願隊,專門為課堂提供後勤支持。
「麻子哥,這回你是真成村裏的『文化大使』了。」蘇小婉笑着調侃道。
「別取笑我,我是真心希望咱村越來越好。」張麻子靦腆地說道。
李成林感慨地說道:「這次文化活動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村莊的根不僅在土地上,也在我們的文化里。如果我們能把這些傳統發揚光大,五一村的未來一定會更光明。」
蘇小婉點頭附和:「是啊,有了文化的滋養,村民們的生活才會更有意義。」
夕陽下,村莊裏傳來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那是一種充滿希望的聲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8s 4.151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