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萬曆帝 第三十四章 大明工商聯

    楊金水看着眾人疑雲重重的樣子,開門見山:「皇上教給我們的點金術,就是科技。」

    科技?

    有人還在懵圈,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恍然大悟。

    楊金水把眾人的神情看在眼裏,繼續說道。

    「大家初創時,皇上指導我們,一早就設講習所。招募人才,培養工匠。然後講習所變成研究所。

    農織研究所,機械研究所,化工研究所,船舶研究所,地理研究所

    分門別類,術有專攻。

    最初時,還有不少人對皇上要我們拿出不菲的錢財搞講習所和研究所,忿忿不平,覺得是浪費。

    結果呢?

    大家都看到的。

    育養蠶桑良種,幾年下來,產出的絲繭比別人多比別人好。

    改進和發明新式紡紗機和織布機,紡出的棉紗,織出的棉布,比別人的要厚實。

    發明的焦煤法和高爐法,煉出的鋼和鐵比別人又多又好。

    發明了世子大帆船和吳淞船,我們的貨品可運至四海各處,大海不是天塹,還成了快捷的通途。

    發明了多種染料,讓我們的棉布絢麗多彩,經磨耐洗。

    還有玻璃、玻璃鏡、水泥、香水、白糖、鐘錶.

    除此之外,還有貨幣論、借貸平衡記賬法、工廠管理、市場營銷、廣告.

    這些都是科技的力量啊。

    科技讓別人沒有的,我們有;別人有的,我們強。

    諸位,我們就是靠科技賺到了大錢,才有了今日這份家業。」

    周慕賢又比別人快半拍,頭點得跟只貓頭鷹似的:「啊,對對對!」

    楊金水問道:「諸位,什麼是科技?」

    這次申稼良搶先了,「皇上說過,科技就是科學與技術。科學,格物之學;技術,運用之術。」

    「對,科技就是科學和技術。科技不僅可以賺錢,還能治國,大家相信嗎?」

    眾人遲疑地不敢答話。

    好像可以,又好像不行,沒有信心啊。

    「科技基礎是數學和物理,國子監的必修課有數學。金台學院和白塔學院,不管是學機械還是化工,又或者律法和會計,數學也是基礎科目。

    數學是什麼?就是我們科技的基礎。

    我們白塔學院培養出的人才,在河工、礦業、冶煉、農耕、營造等各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充實為工部、司農寺、都水寺、太僕寺大小官吏。

    金台學院培養的人才,精通數學、會計和律法,充實為戶部、刑部、太府監和太常寺大小官吏。

    他們不擅經義詩詞,卻擅數學、物理、會計等科技。正是有了他們,大明這幾年才欣欣向榮,充滿了蓬勃生機。

    諸位,你們看明白了?」

    對啊,科技的好處大家都是看在眼裏的。

    不僅幫大家大把大把地賺錢,在其它方面也是無往不利。具體的太多了,反正就是在辦實務這一塊,碾壓只會治經義的那幫舊派士子。

    看着眾人的眼睛越來越亮,楊金水也知道大家都想明白了,繼續說道。

    「諸位,皇上勵志圖新,改革新政,意欲強國富民,中興大明。強國富民,大家這幾年也看得清楚,無非就是興辦實業,振興經濟。

    這些都是我等的拿手好戲啊!

    我們為何能遙遙領先?就是學了皇上的點金術,科技。

    既如此,為何我們不揚長避短?以科技去勝經義,以務實去勝務虛,以實幹強國去勝清談誤國。」

    眾人眼睛越來越亮,各個都跟十五的月亮一樣,周慕賢更是情不自禁地點頭,「啊,對對對!」

    大家心裏都有底了。

    皇上的國策是強國富民,那大明治內,強國富民的本事我們說第二,誰敢稱第一?

    那些只會風花雪月、誇誇奇談的儒生名士?

    那些開口閉口德治仁政、卻不辨菽麥的正人君子?

    我們學會了皇上私下傳授的點金術,掌握了科技,也在這幾年驗證了它的強大。

    那麼我們為何不好好利用自己的絕對優勢,大力推廣科技。不僅用它賺大錢,還讓國庫充盈、百姓豐裕。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旦我們充分把優勢發揮出來,肯定能把傳統保守的那伙人打得節節敗退。

    等到我們這些新興勢力掌握了大明經濟命脈,扶植培養出來的科技務實人才成為大明官場主流,那我們榮華富貴就能世代相傳了。

    但有識之士也認識到困難所在。

    「楊公公,可現在科試還是以四書五經和道德經義為本。雖然現在有吏員招錄考試,可是起點太低,正途還是會試啊。

    而會試還被他們把持着,源源不斷地選拔舊派人才,充塞朝堂,把持朝政,我們也無可奈何。」

    楊金水緩緩說道:「諸位,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以前從院試到鄉試再到會試,他們死死地把持着,一點縫隙都不留。

    皇上借着官制改革,補錄吏員,以及安置諸藩宗親的機會,開設了吏員招錄考試,撕開了一道縫隙。

    我們都看過日出,最先是天地黑漆漆的一片,艱難地撐開一道亮光縫隙,這道縫隙越來越亮,越來越大,最後紅日噴薄而升,天地間一片光明。」

    楊金水的話讓眾人聽得更加有信心。

    「內閣總理張元輔的新政改革,咱家知道一些。

    其中鄉試將和吏員招錄考試合二為一,每年舉行一次,由禮部輪流派員到地方主考、都察院派員監察,各省布政司協助考試。

    招錄人數根據各省布政、按察兩司,前一年預算的吏員空缺而定。會試也是一年一次,與鄉試相隔半年。各省鄉試前列若干名,才有資格進京會試。

    也叫會試,中試者也叫進士,只不過是為中樞六部諸寺和都察院、宣徽院、律政院招錄官員。在中樞觀政兩三年,再下到各縣為知縣。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這以後必是大明文武百官遷升的鐵律。

    與此同時,鄉試會試分國政和律政兩科。考試內容也要大改,初步確定為國文、數學、自然通識三門基礎科目。

    然後國政科有時政策論,律政科有律法通識,兩者也都有案例分析。」

    楊金水看着眾人,一向鎮靜如水的臉上,難得的蕩漾着少許激動。

    「諸位,聽聽這些考試科目,我們是不是佔據先機?」

    眾人驚訝地發現,國文、數學、自然通識,楊金水領着大家創辦龍華書院和象山書院時,一開始就是按這三門來學的。

    從易到難,逐漸升級。而自然通識高級版:物理、化學,放在高年級學。

    而在高年級里,時政策論、律法通識和案例分析也是必修科目。

    當初如此設立時,眾人十分反對,還是楊金水搬出皇上,那時還只是皇太孫,勉強壓住了大家。

    就是因為如此開設學習科目,附近的書院都在譏笑,龍華和象山書院是自暴自棄,完全放棄了科試仕途。

    後來全是靠幾經篩選,選出一部分卓絕的天才,再加上鄉試、會試主考官們在皇上的暗示下,高抬貴手,這才考上一小部分進士,如李明淳、沈萬象。

    但是當時,大家心裏都有數,再如何,龍華、象山公學以及後來扶植開辦的崇文公學、金陵公學,在科試上還是遠遠落後於舊派勢力。

    今天聽楊金水這麼一說,眾人猛地發現,以前的劣勢全變成了優勢。

    會試、鄉試的考試內容要是這樣大改,我們培養出來的人,能把舊派的學子們考哭了,考得他們懷疑人生。

    張元功忍不住問道:「如此改,朝堂百官們,還有儒生士林,願意嗎?」

    楊金水答道:「如此改科試,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我們內閣總理張元輔。可皇上跟張太岳說,這是天意,是六御天帝和三清天尊上次下凡時,向皇上點破的天機,是天命。

    順應天命,大明則興;違逆天命,大明則亡。」

    室內一片寂靜。

    在場的眾人,可以說是大明第一批接觸到科技,並利用它發大財的人。

    親眼目睹過許多奇技淫巧的機器設備,默化潛移,他們不知不覺中,成為大明第一批有科學思想和態度的人。只是這一點,可能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二月初一大朝會的神仙下凡,有些人就在京城,親眼目睹過。他們是心裏最犯嘀咕、最先產生懷疑的那波人。

    他們深知,皇上能不能請動神仙,不得而知,但是玩起科技手段,真得神乎其神,讓人匪夷所思。

    這一神跡,指不定他用了什麼科技手段打造出來的。

    只是現在大明的絕大多數官庶軍民,深信這個啊!

    有了二月初一大朝會這麼一出神跡,百姓對皇上的擁戴值直接爆表。

    歷朝歷代第一位登極時有神仙和天帝天尊組團下凡來祝賀的,太有牌面了。

    百官們對皇上的敬畏之心也直接爆表。

    這就是民意和人心,是大勢。

    現在皇上說,朕有個神仙親戚昨個下凡跟朕說了天機,要這樣這樣做才是天命。

    諸位,要不要順應天命啊?

    此前王遴和王世貞兩黨人敢那麼瘋狂地攻訐皇上,彈劾輔臣,氣勢洶洶要逼得皇上下罪己詔,為什麼?

    不就是仗着天人感應下的天象是天意,是天命不可違。

    二月初一大朝會上的神跡,皇上向全天下表明,朕在天庭是有牌面的,上面有人,什麼天意天命,朕說了算。

    皇上要用神跡來大興科技,心知肚明的少數人,覺得十分地荒誕和詭異。

    可轉念一想,又覺得這是無可奈何又順理成章的事。

    楊金水點破玄機後,也不再多說了,直奔主題:「諸位,剛才說的話,大家先悶在肚子裏,父母妻兒也不可說。」

    「楊公公放心,我們都是嘴巴嚴的人。」

    「好,那麼我們先完成第一項大事,組建大明工商業聯合會。咱家提議,先成立一個籌備委員會,推舉幾位德高望重的籌備委員,擬定章程,推動進展,可好?」

    「好!」眾人齊聲應好。

    很快,宋應卿、申稼良、周慕賢以及其他四位大掌柜的,被推舉為籌備委員會委員,宋應卿為主委員。

    楊金水、朱希孝等人為顧問。

    正事談完,大家坐下來用餐。

    大家都是斯文人,身份也各異,於是沒有出現熱烈敬酒的局面。只是宋應卿帶頭,領着大家向楊財神敬了一杯酒。

    楊金水一個側閃,建議大家一起向皇上邀敬一杯酒,祝皇上福壽安康。

    這個建議沒人敢拒絕,於是面向北面西苑方向,眾人齊聲恭敬了萬曆帝一杯酒。

    接下來就各自喝着酒,吃着菜,說着話。

    楊金水向身邊的宋應卿敬了一杯酒,問道:「宋公,聽說令三公子在戚豐寧麾下,參加了對土默特部的戰事?」

    宋應卿感嘆道:「是的,我這個老三,就好兵事,怎麼勸都勸不住。」

    「宋公,三公子在戚豐寧麾下效命,是好事。戚豐寧用兵持重,自東南剿倭以來,從未有過敗績。

    這次三公子定能褒立功勳。」

    宋應卿搖了搖頭:「老夫不求揭諦立功,只求他平平安安地回來就好。」

    坐在宋應卿另一邊的朱希孝,喟然感嘆:「據說燕北都司已經出兵了,不知道現在接敵了沒有?

    這一仗大勝後,大明九邊就不再是邊關了。」

    眾人也唏噓感慨不已。

    國朝從正統年土木堡之變後,深為北虜所擾。嘉靖年間,幾乎是每年都有狼煙示警,九邊無一日安寧。

    想不到短短十來年,九邊已不再是大明邊關。

    叮叮噹,有節奏的清脆敲擊聲響起。

    大家轉頭看到周慕賢,就是長得像貓頭鷹,總是愛說「啊,對對對」的那位,用筷子敲着碗沿。

    他揚聲唱道:「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眾人舉起酒杯,高聲合唱:「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相關:  大順小吏  大宋世祖    校花的貼身高手  百鍊飛升錄  奧術神座  大官人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朕就是萬曆帝第三十四章 大明工商聯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朕就是萬曆帝"
360搜"朕就是萬曆帝"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6s 3.983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