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瞅了周華半晌,突然嘆了一口氣,只說:「罷了,按皇綱國法來吧。」
張鯨頷首。
但接着,他又拿出聖旨,且大聲喊道:
「敕曰,加太師張先生左柱國,特進榮祿大夫,以開疆功封江陵伯,世襲,並令造』輔弼茂績『八腳牌坊於荊州!」
「且賜太師張先生還鄉路費五千兩白銀,蟒衣紅苧絲四套,金福壽字四十兩做獻禮高堂之用!」
「另着金吾衛千總馬世龍領兵一千護送,准馳驛歸鄉。」
張鯨念後就躬身對張居正笑道:「陛下口諭,謝恩之禮免。另外,馬千總已率兵在十里外等候。」
】
「明主厚恩,臣無功受之,也無德佩之,但又不敢抗旨,只得愧領。」
張居正不由得一怔,隨即口齒微顫地說了起來。
張鯨則拱手告辭,且帶着錦衣衛們離開了這裏。
而他一離開,被錦衣衛按旨攔在外面的文武大臣們這時也都絡繹而來,向張居正送別。
張居正只頷首答應,且沒多久就裝睡沒再理,而在登船後才睜開了眼。
張四維等皆只目送着張居正和其家人而乘舟而去。
來送張居正的文武百官很多。
御史江東之這時也來了這裏,且低聲不由得對同來這裏的李植言道:「他就這麼善終,且以太師之位而退了!」
「一切才剛剛開始!」
「權奸若不被清算,天道就不能昭彰!」
李植冷笑着低聲說了一句。
……
「知道了。」
而張鯨在回來把張居正的話轉達給朱翊鈞後,朱翊鈞先說了這麼一句。
接着,朱翊鈞就又問道:「廠衛這邊進行的如何?」
張鯨道:「已經派人去南直了!」
朱翊鈞聽後點首:「很好!先生的冤屈若得不到伸張,天道就不能得到昭彰,這件事不能出岔子!」
「老奴明白!」
張鯨回了一句。
接着,朱翊鈞就拿出了張居正今早離開前托人送來的密揭,遞給張鯨道:「拿去侍御司,讓其擬旨着先生所薦之人入閣,進政事堂執政。」
張鯨拱手稱是。
原來,張居正在離開前,還上了一道密揭,密揭內容就是,薦舉去年因疾辭官回鄉的潘成與余有丁入閣。
雖然張居正嘴上說天子最終要靠自己,但行動上,還是向朱翊鈞薦舉了兩個他認為可靠的閣臣。
朱翊鈞自然沒有拒絕,而是予以批准,讓潘成以原官兼武英殿大學士;掌詹事府事、吏部左侍郎余有丁則升為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俱入閣辦事,且入政事堂參議大政。
潘成不必說,是張居正早就信得過的改革派大臣。
而余有丁是探花出身,歷史上是歸有光的座師,最大的政績就是為兵部侍郎張佳胤出主意解決杭州兵變的事,而避免了一場叛亂發生。
總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張居正臨走薦舉的人,自然是出於公心薦舉的。
朱翊鈞也不可能不准。
至於接下來的首輔,張居正未提及。
但朱翊鈞很清楚,張居正明顯早就屬意了一人。
只是張居正沒聲張,他也沒打算過早表露。
萬曆十年六月底。
藍天白雲下,一江碧水上。
張居正竟有力氣站起身來,而立於這天水之間,眺望起了楚江大地。
重鄉情節似乎早就刻在了漢人的基因里,所以,張居正也不例外。
能平安的承恩還鄉,使得他的病似乎好了許多,而如吃了靈丹妙藥一般,氣色又恢復了許多。
「父親,我們總算回來了。」
張敬修也在即將回到江陵時,對張居正說了一句。
張居正背手在後面,長須微揚,望了望藍天笑道:「是啊,此生未客死他鄉,也算是幸事也!」
很快,張居正就在張敬修的攙扶下,登上了岸,且在馬世龍等官兵的陪同下進了江陵城,即荊州府城。
湖廣官員士紳自然早已久候在城外迎接。
張居正與這些官員士紳寒暄了一會兒後,就以病疾未愈為由,沒有多與這些官員士紳言語,而回了府。
只是在回府的路上,張居正就因為巷道中許多揭帖和標語因為沒有被清理乾淨,而發現了許多關於他的惡語,而頓時因此勐喘起來,如高山傾倒一般,倒了下去。
張敬修忙扶住了他:「父親!別在意,這可能是他們故意留的,就是為了氣您,明着不敢對您不敬,但暗地裏就是要噁心一下。」
「我知道的,只是嘆天下知我居正者,少矣!尤其是鄉人,竟也不理解我。」
張居正說着就落下老淚來,但隨即又道:「至於哪些恨我的士林,他們會後悔恨我張居正的,我的離去,對他們不一定是好事,甚至可能我是最後能護住他們體面的人。」
張居正說後就又恢復了力氣,而在張敬修的攙扶下,進了自己的宅邸。
只是在當晚,張居正在來到前院,看看自己少年時受開蒙的地方時,就聽得外面傳來噹噹的門環撞擊聲。
「父親,您說會是誰?」
「我們都閉門了還要來訪。」
「總不至於是官差或皇差吧?」
張敬修問道。
張居正道:「開門看看就知道了。」
不多時,張府的人就開了門,俄然,張敬修就見許多士子簇擁在門外。
「給太師見禮!」
這時,一年輕士子喊了一聲,隨即所有士子就對張居正拱手作揖起來。
「晚生袁宗道。」
「晚生耿定理。」
「晚生熊廷弼。」
……
「你們這是?」
張居正有些驚訝。
「晚生袁宗道與眾兄弟同窗特來荊州看看太師,同時也是想讓太師知道,鄉人不是全都視太師為奸賊。」
「自古公道自在人心,只是當今士風大壞,官僚士紳重利者多,持正者少,饒是湖廣諸官與楚地縉紳也因此多暗裏恨太師,明着是敬太師,暗裏卻不准我們鄉民說太師的好話,稱讚太師的揭帖小報反而被胥吏衙役嚴查,官僚們也會尋機處置我們,反而是說太師壞話的,表面上看是抓了,但其實抓了又放,哪怕抓進牢裏去,也是好吃好喝供着。」
「除此之外,他們還不准我們來見太師。」
「但我們不能不見,不能不讓太師看見這天下不是他們能一手遮天的。」
「所以,我們雖然沒敢白天在城外迎接太師,但現在是必須來見見太師的,以讓太師知道人心並非全不知太師謀國之功,至於本鄉小民,想必太師也明白,只要他們還是沉默的,也說明是不恨太師的。」
袁宗道這時拱手說了起來。
張居正見此,不由得笑了起來:「多謝掛念,我楚地能有諸位俊傑,則我楚地人傑必興盛也,裏面坐吧。」
「太師謬讚。」
「只是太師病重,晚生們就不打擾太師。」
袁宗道說了一句,接着就對張居正拱手道:「告辭。」
張居正見此只好點首。
次日,張居正早早地起了床,讓人抬着去太暉山祭了祖,且在看見自家祖墳重新完好無損後,也就嘆氣言道:「列祖列宗,不孝子孫張居正回來了!」
接着,張居正就在張敬修攙扶下,強行磕起了頭。
隨即,張居正就讓人抬着回了家。
而回家後,張居正就突然病情加重,再不能下床,且沒幾日後就進氣少出氣多。
張敬修、張懋修、張允修等人自然是哭得不行。
張居正則還安慰着自己眾子:「能落葉歸根,也算是此生無憾,吾兒不必傷心!」
然後,張居正就再無他言,溘然長逝,四周只出現哭聲一邊,與啾啾蟬鳴。
五十八年前,炎夏之時,一男嬰自湖廣荊州府江陵縣遼王護衛張家降生,來到人世。
同樣是五十八年後的炎夏,一老者也在湖廣荊州府江陵縣軍籍張府撒手,離開人世。
而朱翊鈞在收到奏報張居正亡故的急遞時,已是七月流火之時。
朱翊鈞對此沉默良久,但未着多言,只下旨輟朝十日,派司禮監太監吳忠和翰林孫繼??代他去荊州弔祭。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2s 3.93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