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遴這話一出,一干閣臣公卿皆沉默了下來。
平白設一道門檻,對於他們這些已經進侍御司的閣臣公卿而言是沒什麼影響,但對很多臨門就快要踏入侍御司門檻的官僚們而言,自然算是增加了一道他們不可能再去補起來的門檻。
這無疑是很得罪人的決定。
所以,閣臣公卿們都一時不好再說什麼。
花花轎子眾人抬,讓人開心的事,誰都願意干。
但這種得罪人的事,如果不是跟切身利益相關,即便是利於國家和民族,他們也不怎麼願意做這個出頭鳥,儘管他們可能內心也很贊成。
王遴這時願意提出來,自然與他以前已經被逼的提出過得罪天下官員的政策有關。
「理當如此。」
王錫爵身為首輔,且有言在先,認為自己士大夫當主動一步,自然在這時也不得不還是主動附和了一句。
吏部尚書楊時喬倒站出來道:「此議,鄙人倒是覺得不妥!」
王錫爵問道:「大冢宰為何覺得不妥?」
「這自然不妥。」
「誰知道在外做過督撫的會不會與外番有勾結或者與海外藩王有勾結?」
「一旦這樣的人在朝,無法令中外有別!恐害君父!」
楊時喬回道。
其實,楊時喬倒也不是因為這個而反對,他主要是本就不樂意內閣權力太大,早就有意辭官,如今還在任上,不過是之前不想被王錫爵扣個尸位素餐的帽子而已。
而現在,既然前吏部尚書王遴提出設立這樣得罪人的銓敘制度,他自然得反對,然後,他就可以藉此機會說自己與當國者意見不同而辭職,也就既能正當辭任又不用在任上得罪人。
所以,楊時喬會在這時候站出來表示反對。
只是反對要有一個理由,故而楊時喬才編了這麼個理由。
王遴因楊時喬反對自己的提議,便辯駁說:
「現在國門一直是對外開發着的,誰就能保證沒有去海外任過職的就沒有勾結外番或海外藩王的可能?」
「那閣老能保證在海外任過督撫的大臣就絕對沒有勾結外番或海外藩王的可能嗎?」
「而如果不能,還不如維持現狀!」
楊時喬說着就道:「治大國如烹小鮮,很多政策不能隨隨便便的改!」
「但凡事當分析利弊,再做決斷!」
「既然,海外任過職的與沒在海外任過職的官員,在勾結外番與海外藩王這方面都無法徹底避免,那就只能先分析其利,而在利於國家與民族長治久安這方面,無疑海外任過職的更有利!」
「畢竟,他們更清楚如何處理漢夷矛盾,如何平衡中土與四海教化區的矛盾,如何與外夷打交道更好。」
王錫爵這時說道。
楊時喬這時說道:「但其實,有一類人是可以避免這一弊病的,那就是翰林清流!」
「所以,還不如將銓敘制恢復到以前,只讓翰林才可入閣,畢竟按原制,翰林一生只待在京師,所接觸的人少,也好為朝廷把控,這樣一旦為閣臣,自不用擔心其有勾結於外的嫌疑。」
「以前只讓翰林清流當國,是因為之前國朝治國只需依照典章舊禮禮制即可,而翰林清流無疑最熟悉這些,故只要讓國家因循守舊,翰林清流即便不知地方也能勝任,甚至比起於州部者更精通當如何恪守禮制。」
「但現在,國朝是新禮治國,但新禮還未徹底成熟,還未完全成典。」
「畢竟新禮是要適於宇內全球的,而非只中國!所以,需要讓新禮成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新典,這樣一來,只靠翰林清流自然不能行,得有熟悉海外地方教化情況的官僚執政方知如何完善新禮。」
王錫爵這時說了起來,且道:「故而,我是不贊成回到以前的!眼下只能按照王閣老所提之議來。」
楊時喬聽後深呼吸了一口氣,而對王錫爵作揖說:
「既如此,為避免與元輔衝突,使元輔不能施展執政之才,在下也只好向陛下請辭!」
王錫爵並未挽留,只向楊時喬拱手作揖回了一禮。
而接下來,楊時喬就直起身,扶住腰帶,往外而去。
沈一貫這時也站出來說:「我沒去過海外,實在也不適合將來留在侍御司,也請辭!」
說着,沈一貫也轉身而走。
「哼!又是一個只想告老還鄉過清閒日子的。」
「一個個嘴上都說要治國平天下,結果一到要得罪人時,就當起了縮頭烏龜,明面上反對,實際上不過是想早點回去含飴弄孫,過太平日子而已。」
「畢竟現在天下極盛,做官還不如做民舒服,又都得到了高位,自然不用在朝廷上為國為民而操勞了。」
閣臣陳於陛這時忍不住吐槽起來。
陳於陛這麼一說,正要站出來的內閣學士李廷機等幾個一起來這裏的文官也不得不退了回來,沒敢再好意思說要辭官離開。
「值此國泰民安之時,朕尚且想偷懶做一閒散帝王,他們自然也不能免俗。」
「但天下總得有人要做事,以後乾脆這樣,把致仕後給發的祿金設一個年齡,按照本朝如今官員平均致仕年齡來計,朕記得是六旬左右,那就定為凡是不到花甲之年便致仕的,就暫不發祿金,要到花甲之年才開始發。」
「非是朝廷缺這個錢,而是因為有致仕者為國為民做的事不夠久,既如此,就不應該過早只受朝廷榮養,而不為國為民操勞到足夠年歲。」
朱翊鈞很快就從陳於陛的章奏里知道了這事,且因此下了一道新旨。
「陛下聖明!」
「雖說朝廷現在不缺錢,但也不能更願意為國奉獻的寒了心。」
王錫爵這時笑着附和了一句。
李成梁這時則說道:「說起為國奉獻的事,陛下,以愚臣之見,願為國奉獻之心最赤誠的,莫如天下將士們,畢竟他們是要為國付出性命的,故是否應該設限不那麼嚴格,可以提前榮退,而有祿金。」
朱翊鈞頷首:「這是自然,軍中官校除外。」
「陛下隆恩,天下將士當更加感恩不盡。」
李成梁笑着回了一句,又道:「另外,臣還有一事要奏,眼下銀元劵購買力有所下降,天下將士們的軍餉實際上減少了,如此下去,恐不利於軍心,故臣認為當適當提高軍餉。」
「此言有理,讓兵部覆議此事。」
朱翊鈞點了點頭,接着就又道:「不只是軍餉應該再增加一些,還有軍餉也得有專門的保障,現在朝廷在大舉借債,雖說是利於眼下讓更多的四海之財匯於中華,但得謹防將來舉債過度,貧富差距加大後,國家無財養軍,故朕覺得,還是應該讓朝廷有一筆專利為妥。」
「陛下說的是,以前是以鹽利鹽軍。」
「而自鹽政改革後,還沒有專項之利養軍,而如此,就無法完全保證貴軍的原則。」
王錫爵附和了起來。
朱翊鈞這時則道:「讓煙草只能為國家專營如何?據朕所聞,如今用長管吸食一種名為金絲煙者很多,且很多人基本上每天都不能離手,尤其是軍中。」
「陛下說的是,吸煙草者如今已很多,但也未完全普遍,但那物的確似乎上癮,有從羅剎傳入遼東的番商帶來了此物,而因此讓遼東邊軍吸食上了煙草,一些營兵幾乎天天都抱着兩根銃管,一根火銃,一根煙銃。」
「而這煙草雖說容易讓人成癮,可倒也有他的好處,可以讓士兵忘記上戰場後來自死亡的壓力,以及失敗後的痛苦,而使營嘯情況大減。」
李成梁這時附和着說了起來。
朱翊鈞聽李成梁這麼說後就點了點頭,且道:
「朕也據聞這種東西會上癮,尤其是有種叫烏香的被吸食之後,更是容易上癮,甚至會神魂顛倒,失去鬥志,形如枯槁,有內閹逆賊就曾經想用此物害朕!」
「而朕在想,烏香這類吸食後不能自控之煙是得嚴禁的,當視之為毒藥,至於金絲煙這些煙草也要嚴控,可以讓軍中吸食,使其忘記一些痛苦和減輕一些壓力,但是既要嚴控,就不能讓民間私營,只能由朝廷來督辦煙草,如食鹽一樣,所得之利用來養軍。」
王錫爵拱手稱是。
接着,朱翊鈞又笑着說道:「近來將作寺也製造出了一種充填式的捲煙機,可以將金絲煙填進捲起來的紙里,倒是可以將此作為朝廷接下來辦理煙草時出售的煙品,且下旨,以後只能是這種煙才可被銷售,其餘煙草只能賣給官府。」
王錫爵再次拱手稱是。
而接下來,大明真的就開始了將煙草只作為官營專賣的過程。
這對於民間賣煙草的大商賈而言,損失不可謂不輕。
為此,很多官僚商賈對王錫爵的執政集團更加不滿。
「王太倉這個大奸臣,為斂財慫恿天子大造奇觀不說,還不惜與民爭利到嚴禁民間賣煙造煙!」
再加上,王錫爵等又推行了非在海外任過督撫不得進侍御司的新制度,也就讓官僚們怨氣很大,許多官僚們因此就在背地裏如此吐槽起來。
為此,這一天,以喬允為代表的幾個文官就在王錫爵出宮後攔住了他。
作為給事中有參議之權的喬允便首先問道:「請問元輔,朝廷真的不想留半點利於民嗎?」
(本章完)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12s 3.996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