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讓張敬修整頓錦衣衛,且設密告制度後,官場的確因此出現了大換血,所以一下子除了多人被治罪外,還罷免了一位閣臣兩位尚書。
不過,大換血的烈度,相較於以前倒是弱了不少。
主要是因為大明已經開始對外取利,內部傾軋程度也就開始減弱。
通過抄家來增加國帑的這種粗暴方式,也就沒有大規模出現。
也是為了不影響士民擔心取財後終究只會為朝廷所奪,而因此只醉心攬權,追求短時間的暴力斂財,和短時間內的奢靡享受,不做長遠理財之計。
潘晟、徐學謨、楊巍這些都是以帶散官爵位的方式歸鄉養老。
朱翊鈞還特賜「盡忠為賢」金匾於三人,且特詔建牌坊旌表其功,算是以皇帝身份承認其功,稱讚其德,使其家族榮譽得到保護。
而朱翊鈞這樣做,也是想讓他們家族因為這份榮譽,不做短見之事,如縱容子弟揮霍,不睦鄉鄰,不積極搞社會事業,不替朝廷維持地方穩定。
剩下沒有辭官的執政公卿,也因此鬆了一口氣。
他們知道皇帝沒有要刻薄寡恩的意思,也就一面感念皇恩未做歸隱之想,也一面更加嚴格約束子弟,以求能在高位上多待一些時日,進而實現未完成之志。
當然。
申時行等執政公卿之所以沒有強力反對密告制度,也不僅僅是因為皇帝沒有要刻薄寡恩,而是他們和皇帝相處的近,也知道皇帝設密告制度的真正用意,是控制國內官僚士大夫對庶民的克削程度,同時為將來大規模開發外利以惠天下士民做準備。
而如今。
礦利方面已經開始要有惠及士民的跡象,他們作為執政官僚,自然已佔據了分給天下士民的蛋糕中的主要部分,也就還能隱忍,願意去約束子弟,為的就是等着外利兌現,好苦盡甘來。
雖然,密告制度讓天下官紳人人自危,且不得不更加嚴格約束子弟,以保全家族名譽和自己仕途,但對於百姓而言,卻是人人更加安寧,開始積極勞作掙錢。
漢人老百姓的自我修復能力素來很強。
只要官差胥吏和士紳豪強不要滋擾他們,他們在被擄掠後,是能夠迅速恢復活力的,哪怕沒了田地產業,也能開墾出新的良田,開辦出新的作坊,讓一個蕭條的地方農業與手工業又發達起來。
李如松就在萬曆十三年暮春時,於班師回京途中,看見薊州一帶市鎮,比他去年北上時更熱鬧了許多。
商販如雲,店鋪鱗次,而耕作的百姓也多了許多,很難見到懶夫惰民,甚至許多百姓已開始在貧瘠陡峭的山地上耕作。
他便主動問一叫解百兩的百姓:「老人家這是種的什麼?」
這解百兩說:「種的番薯!」
李如松不由得問道:「番薯推廣已有多年,老人家為何現在才開始種。」
「以前種了是給鄉紳官爺們種,現在種是給自己種,那能一樣嗎?」
解十兩回道。
「為何這麼說,難道說番薯現在才好種了嗎?」
李如松問道。
解十兩道:「一看您這位貴人就是不知道底下實情的,按照以前的情況,你培土裂石,好不容易開墾出一塊新地,剛種上番薯,人家官差就來說,這地是哪位老爺相公的地,說早就在魚鱗冊上登了的,如果要種就得交租,不然就要解拿官衙關進班房等候處置!這樣一來,誰敢開墾新地種番薯?」
「所以不是番薯不好,是人心太壞!」
「難道現在人心就好了?」
李如松問道。
解十兩道:「反正是比以前好了不少!沒鄉紳官差敢來要新墾的地了,要是敢來要,就去驛站給皇上告狀,他們也犯不着為了幾畝價值有限的山地就得罪朝廷;所以,大傢伙又敢來開墾山地種番薯了,我雖然已經七十了,但也不願再閒着了,趁着還能動,也就多來開墾幾畝,種些番薯,這樣荒年就不用啃樹皮了,還能做成番薯干去市面上換些錢花。」
「賣很甜的土豆乾嘍!」
「姑娘,要來碗燒土豆否?」
「土豆肉湯,現做現吃哦!」
萬曆十三年的初夏,天暖風和,薊州一帶也綠意蔥蔥。
而在這一帶的百姓開始積極於開發貧瘠山地種番薯的同時,通過貧瘠山地收穫的土豆則已經被小商販們沿墟市街道叫賣。
李如松見此情景就將這些奏於了天子知道。
「可見,要想讓農桑之事更加發達,天下更富,光靠發現高產作物與推廣與鼓勵百姓開發山地是不夠的。」
「還得輔之以限制官紳擾民掠民的制度才可!」
「同時,朝廷也得秉持不取民利盡錙銖的原則來治國,否則再勤勞的百姓也會懶惰刁頑,也會白髮現高產作物與白白興修水利,也白建很多為百姓運輸方便的新路!」
朱翊鈞也從各地撫按官知道了同樣的民情,且因此在侍御司對申時行等執政公卿說了起來。
「陛下說的是,而這樣的制度是因先有新禮而後才有人願意承認這樣的制度,畢竟新禮才更重禮下庶民,更重護民之性命與財產。」
「故需要明確新禮的地位,在新的禮法上,編新的《大明會典》。」
申時行道。
朱翊鈞點頭:「是當如此,下旨編寫新會典。」
「遵旨!」
於是,就這樣,大明開始真的以新禮為綱,編寫新典,相當於以此為憲,設立一系列真正惠民強國的新制度。
而在編寫新會典時,李如松和梁元龍也相繼凱旋班師回京。
朱翊鈞也因而於視朝之日,在宣治門,下詔晉李如松為侯,世襲罔替,而使李家從此一門兩侯,以記李如松漠北開疆之功。
同時,因戰勝風寒活了下來且於夏季回來的梁元龍也被封奉直大夫、直接被晉為考功司員外郎,以示重用。
除此之外。
朱翊鈞還特地在散朝後於平台召見了這二人。
朱翊鈞之所以這麼看重二人,原因也自然是兩人做的事實在是意義非凡。
雖然李如松等只是在後世的貝加爾湖畔滅了個部落,立了許多碑,但給萬曆帶來的武德卻是不可估量的。
「卿之護盔倒也凹陷了不少!」
朱翊鈞平台召見李如松和梁元龍時,則先瞅向了李如松,且說了這麼一句。
(本章完)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65s 3.953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