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醜女的逆襲
公元265年,司馬昭病重,臨終前,繼位為晉王的大兒子司馬炎請問後事,司馬昭一句話,奠定了賈充位極人臣的地位。
「知汝者賈公閭也」 。
原來,司馬昭曾打算傳位給二兒子司馬攸。徵求大臣意見時,賈充勸司馬昭:司馬炎為人寬仁,又是長子,有人君之德,不宜違背禮制而廢長立幼。
確立帝王的接班人問題,歷來是國事之重中之重,除嫡出、庶出、長幼等因素外,性格、能力、人品都要考察。司馬昭的幾個兒子中,綜合能力最突出的就是司馬攸,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僅父親司馬昭,連祖父司馬懿都很器重他。
然而,司馬攸也有兩個劣勢,一是年齡上司馬炎是老大,他是老二。這倒是好說,第二個劣勢確是非常致命的。那就是,他不是司馬昭的兒子。
等等,司馬攸與司馬炎的母親都是文明皇后王元姬,誰這麼大膽敢給司馬昭戴綠帽子?這倒不是,從血緣上講司馬攸是司馬昭的兒子,但從當時的法律上講已經不是。因為,司馬昭的哥哥司馬師無子,司馬攸過繼給了伯伯司馬師當兒子。
正史上皆講,司馬昭是在賈充等大臣的勸說下,才最終立司馬炎為接班人。其實,司馬攸自被過繼給伯父司馬師的那天起,司馬昭基本就不會再考慮立他為接班人了。賈充的建議,不過是司馬昭最終卸下心理負擔的推手而已。
不管怎麼說,在司馬炎被確立為接班人這一事上,賈充是有功的。司馬炎繼位晉王后,立即兌現福利,任命賈充為給事中,封臨潁侯。司馬炎代魏稱帝後,又拜賈充為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僕射,封魯郡公,封其母柳氏為魯國太夫人。此時的賈充已位極人臣。
客觀的說,賈充不是草包,不僅軍事、行政管理一流,還做了一件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那就是,其受命主持修訂了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晉律》。從這個意義上說,賈充算是我們法學界的老前輩。
《晉律》是晉武帝司馬炎在泰始三年,即267年完成並於次年頒佈實施的,又稱《泰始律》。後西晉最高法院院長(廷尉)張斐,和西晉業餘法學家、滅吳統帥之一的杜預(杜甫、杜牧之遠祖)為《晉律》作註解,相當於現在最高法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針對法律做司法解釋,因此晉律又稱《張杜律》。
《晉律》上承漢律,下啟唐律,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它在漢《九章律》和魏《新律》的基礎上,對體例、條文的設置進行了更為合理的安排,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納禮入律」,直接將儒家的「服制」禮入律典,這就是法制史上所說的「准五服以制罪」。
民間常說「沒出五服的兄弟」,這個「五服」是什麼意思?
中國封建社會,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社會,以父宗為重。其親屬範圍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後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通常稱為本宗九族。
在此範圍內的親屬,包括直系親屬和旁系親屬,有親屬去世辦喪禮時要為之穿喪服,按照親疏程度不同,服喪期限及所穿喪服的粗細、規格也不同,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服。
以五服中最重的喪服斬衰(音「崔」)為例。斬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製做,布斷處是外露的,不鎖邊,表示毫不修飾以盡哀痛。斬衰服期三年。
斬衰服是哪些人穿呢?臣為君,兒子與未出嫁的女兒為父親,妻妾為丈夫。另外承重孫為祖父也得服斬衰。什麼是承重孫?
承重孫與承重牆可沒關係。承重孫是指,一家人長房長子比父母先死,那麼長房長孫在他祖父、祖母死後舉辦喪禮時,要代替長房長子即自己的父親做喪主,稱承重孫,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中國當代。
時下中國北方農村一些地方,如果有老人去世,出殯時隊伍前面需要有個頂喪盆的,到路口把盆子摔碎。如老人的大兒子早已不在世,那麼這個頂喪盆的資格不會落到小兒子頭上,而是由其大孫子來頂這個喪盆,因為這個大孫子就是承重孫。
親屬關係如果超過五代,就不用再為之服喪了,這就是通常說的「出五服」。出五服不但不用服喪了,還可以通婚。也有一種說法,即一爺之孫不出服,以下一輩一服,總計八代。所以,罵人八輩祖宗,就是把整個家族都罵了。感謝你八輩祖宗,也就是把你整個家族都感謝了。
《晉律》第一次把儒家的「五服」制度納入法典之中,作為判斷是否構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輕重的標準,刑事方面:如果罪犯和被害人之間是親屬,那麼以卑犯尊者,對罪犯的處罰要重於常人,關係越親,處罰越重。相反,若以尊犯卑,則處罰輕於常人,關係越親,處罰越輕。親屬之間通姦,處罰則重於常人,關係越親,處罰越重。親屬之間相盜,處罰輕於常人,關係越親,處罰越輕。
另外,民事方面,在確定贍養、繼承等民事權利義務關係時,也考慮五服的因素。
「准五服以制罪」原則的確立,是自漢代開「禮律融合」之先河以來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又一次重大發展,體現了晉律「禮律並重」的特點,直至明清,「准五服以制罪」一直是封建社會基本的法律原則,甚至在當今的中國,也能看到這個法律原則的影子。
譬如,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四)項規定:「盜竊自己家裏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在社會上作案有所區別。」
總之,《晉律》在中國法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法律無不打上它的烙印,其一些法理思想甚至影響到當今的司法實踐。而編纂這部法律的主持人,就是賈充。
世間萬物都是守恆的,一個人的時運也是。賈充同志在政治上春風得意,學術上成果斐然,內心卻是極其不平靜的。
一是一直背着弒君之惡名,心理上壓力山大。某日和同事庾純在酒桌上抬槓,賈充口才好,咄咄逼人。庾純急眼了,脫口而出:高貴鄉公(曹髦)何在?
罵人不揭短,揭短很難堪。當即懟的賈充雙頰漲成豬肝色。
280年滅吳,吳主孫皓被押解到洛陽。酒宴上,賈充以勝利者的姿態調侃孫皓:聽說你經常挖人眼、剝人皮,這樣的酷刑,針對什麼人?孫皓:專門對付不忠不義的奸臣。
孫皓的回答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但賈充聞言卻如坐針氈。畢竟,人,還都是要點兒臉的。
二是其家庭生活,極其不盡如意。
賈充原配夫人李氏,出身名門,端麗賢淑,嫁給賈充後生下兩個女兒賈荃(有機化學課那時還沒有)、賈濬,賈荃嫁給了前面提到的差點成為西晉皇位接班人的司馬攸。
後李氏因其父犯事,受株連被流放邊地,賈充又娶了城陽太守郭配之女郭槐,從此歷史改寫。
257年,郭槐生下了那個巨丑的女嬰,取名賈南風。
郭槐,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醋帝」。生下賈南風後,對賈充身邊的所有女性都心懷戒備。這也難怪,能生出個避邪佳物般女兒的女人,肯定漂亮不到哪裏去。
不自信,是一切狹隘和嫉妒之源。
賈南風的弟弟賈黎民3歲時,乳母帶他在家門口玩耍,賈充正好走過來,小盆友天真爛漫,張着手笑着讓父親抱,賈充便上前彎腰很親熱地拍撫兒子。
沒想到這一親熱舉動,直接把乳母的命給親熱沒了。
不巧,郭槐正好走過來,這一幕,在她眼裏不是天倫之樂的場景,而是乳母勾引賈充的畫面,大壇醋一釀成,不問青紅皂白,竟命人將乳母鞭打致死。
史載賈黎民因乳母去世最終也得病而死。賈充如此一個大官僚,即使那時沒有名牌三鹿,不能再請個乳母嗎?幼子怎會因一個乳母的去世就病死了?
其實,這個很好解釋。
現代醫學表明,嬰兒的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較少,且消化酶的活性低,很難適應食物質和量的較大變化,加之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較差,免疫功能欠佳,在適應一種奶後,換奶可能會增加嬰兒的消化系統的負擔,嬰兒可能會因此而得病。
郭槐人雖丑,生育能力不弱,後來又生下一個男孩,仍找來乳母餵養。一天,乳母抱着孩子在院裏,不長記性的賈充又上前撫摩孩子的頭,郭槐三觀自始穩定,又認為乳母有意勾引老公,不由分說又將乳母活活打死。這個兒子又因此夭折。
有了弒君父親、醋帝母親的優良基因,風姐自然不會端莊賢淑。
但,運氣奇佳。
賈南風成人後,居然嫁給了司馬炎的二兒子、當時的皇太子司馬衷。有人說,皇太子選什麼樣的美女選不到,偏選個回眸一笑百草枯、六宮粉黛陡增色的醜女為妻,不是傻子嗎?
說對了,司馬衷確實是個傻子,至少可以說是腦子不太靈光。
司馬炎本人長的很帥(姿容甚偉),皇后楊艷出自著名的弘農華陰楊氏高門,「少聰慧、善書,資質美麗」,夫妻二人共生下三子三女,司馬衷是二兒子。
司馬衷的其他兄弟姐妹,個個聰明伶俐,後來他自己也有五個子女,智商也沒問題,可奇怪的是,唯獨他腦子不太靈光。
司馬衷,「何不食肉糜」典故的版權擁有人。是說,其做了皇帝後,有一年鬧災荒,老百姓沒飯吃,餓殍滿地,有人把情況報告如實上報,這老兄反問:沒有粟米,為什麼不喝肉粥呢?
如果僅憑一個雷人語典故就斷定一個人是傻子,似乎也有失偏頗,畢竟「先定個小目標」、「不知妻美」、「北大還行」等典故版權的擁有人,都是現實中的精英。生活的局限性往往會限制一個人的認知,一個從小在深宮中長大的少年,缺乏基層工作經驗,不知民間疾苦,也不能說不正常。另外,史學界往往忽略了,關於司馬衷,還有另外一個典故。
「此侍中血,勿去」。說的是,後來八王之亂發生後,司馬衷流浪在外遇險,其他人均作鳥獸散,唯有侍中嵇紹(嵇康之子)挺身而出,不惜身死以保護司馬衷。戰亂平息後,身邊人要為皇帝洗龍袍,司馬衷滿眼哀傷,決絕的吐出了這句很具人情味兒的話。
其諡號為「惠」,也是歷史對他平庸但善良的客觀評價。
司馬衷智商到底如何,已無法去準確評判,畢竟也不能測iq,但無論如何,其至少是一個沒有經過複雜政治鬥爭錘鍊、自小在深宮中被寵溺而長大、心性單純、腦子不太靈光的皇位接班人。
司馬炎的長子司馬軌早死,但皇帝怎會缺兒子?不僅不缺,他還有25個。25人中想找個聰明的兒子繼承大統並非難事,然而卻偏偏找了個腦子不太靈光的兒子當皇太子,是司馬炎智商也被拉低了嗎?
非也,司馬衷被定為皇太子的原因有二:
一是司馬衷是楊艷皇后親生,且是二兒子,長子去世,按順序應由二兒子當第一替補。
司馬炎也並不是沒動過換皇太子的心思,跟皇后楊艷商量商量。楊艷出自著名的弘農華陰楊氏,祖上楊震就是大儒,深受儒家傳統觀念的影響。司馬炎剛把想法說出來,就遭到她的堅決反對:立儲君歷來是立嫡長不立賢,怎能隨便改動?!
人生最大的監獄,是一個人的思維。
二是司馬衷腦子不太好,卻有一個特別乖巧聰慧的兒子司馬遹。司馬炎最喜歡這個孫子。
其實,司馬遹,也不一定就是司馬炎的孫子,而是
司馬遹的母親叫謝玖,原來是司馬炎後宮的一個才人。司馬衷做太子要納妃時,老爸司馬炎擔心他年紀小,不會與女人打撲克(這點司馬炎應該是多慮了),就派自己的才人謝玖到東宮侍寢,身體力行的做太子的性啟蒙教育老師。
皇家的教育真是令人羨慕,連雲雨之事都給專門配個一級註冊床第師來教。但因太子妃賈南風善妒是出了名的,床第師謝玖害怕受害,就回到了司馬炎身邊,之後就生了司馬遹。
司馬遹到底是司馬炎的兒子,還是孫子?無法考證,但司馬遹從小聰慧無比,卻是事實。
某日,皇宮內半夜失火,司馬炎登樓觀望,司馬遹當時才5歲,在一旁伸出小手,一把把司馬炎拉入黑影之中,煞有介事的告誡爺爺:暮夜蒼猝,應嚴加提防,不應讓旁人看見皇帝在光亮中。
司馬炎差點跟他大爺司馬師一樣,驚得簡直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5歲的小孩居然有如此見識!事後,撫着司馬遹的後背感嘆:此兒當興吾家!
還有一次,司馬炎帶着司馬遹參觀皇家養豬場,司馬遹用小手指着膘肥體壯的豬:這些豬已經長肥,留在這裏也是浪費糧食啊。
司馬炎故意逗他:你說怎麼辦呢?
司馬遹:應該殺了犒勞將士。
這么小就知道籠絡軍隊,司馬炎更是驚喜不已。
兒子傻就傻吧,隔代指定個好孫子(兒子)當接班人,江山還能坐的穩。歷史上這種因「好聖孫」而立「普通兒」的例子並不是沒有。《明史紀事本末》中記載,永樂初年,朱棣剛登大位,詢問解縉立太子的意見,大才子解縉只回了一句「好聖孫」,就令朱棣下了立長子朱高熾的決心。
因為,朱高熾雖然不如弟弟朱高煦的戰功顯赫,但有個好兒子朱瞻基。有時,人的提拔與否,真是無法預測。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誰能想到優生優育也能影響提拔呢?
司馬炎的「好聖孫」司馬遹長到好幾歲了,司馬衷還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兒子。某日,司馬衷進宮拜見父親司馬炎,見父親牽着一個小孩,以為父親不知又跟哪個妃嬪給自己生了個小弟弟。司馬炎笑着告訴他,這個是你的兒子,是謝玖到東宮為你上性教育課時你留下的種。
司馬衷人雖不聰明,但也知道有兒子好,他與賈南風生了幾胎都是女兒,現在突然喜當爹,樂的鼻涕泡兒直冒,把謝玖和司馬遹帶回了東宮。
家裏有個善妒的正室,謝玖這能有好果子吃?賈南風見了謝玖和司馬遹母子,妒性大發,將謝玖與司馬衷隔離開來,不許相見。
除了謝玫,賈南風視一切妃嬪為敵人,命令宮女嚴密監視,沒有她的允許,任何人不許與司馬衷睡覺。
本來這是東宮的家事,只要不過分,也沒人管。但賈南風做了一件事,徹底把晉武帝司馬炎給惹毛了。
某日,賈南風在後花園見一鄭姓妃嬪大了肚子,大壇醋一生成,抄了一把鐵戟扔過去。暴怒下的女人,力量成倍加持,這一扔,居然扔出了烏威霍恩標槍百米世界記錄的效果,鄭妃的大肚子被劃開,嬰兒從肚中墮出。
母子俱亡。
鄭妃賢良淑德,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的死在後宮引起不小的轟動。
人家德藝雙馨,你德藝雙缺!司馬炎得知後怒髮衝冠,命令將賈南風囚往洛陽金墉城,廢去太子妃之位。
如果賈南風一直被幽禁,中國歷史將改寫。但關鍵節點,總有些默克爾式的聖母出現。
有幾個人來為賈南風求情。這幾個人中,有賈充的黨羽荀勖,這不奇怪。但有一個最關鍵的說客,司馬炎不得不重視。
楊芷,司馬炎的第二任皇后,楊艷的堂妹。「賈妃尚年幼,嫉妒又是女人天性,念她父親賈充有大功,再給她次機會吧。」
枕邊風威力巨大,司馬炎最終饒了賈南風,也給司馬家和中國歷史留下一個巨大的後患。
賈南風恢復自由後,聖母楊芷出於好心,多次勸誡,讓其多行太子妃之德。對這樣的媳婦說這些,自然是對牛彈琴,風姐不僅不感恩,還認為婆婆楊芷在擠兌她,心裏長滿了荊棘。
至於黑矬丑毒的賈南風為何能成為皇太子媳婦,《晉書》上的說法是這樣的。
271年7月,西北秦、涼(今甘肅天水、武威)一帶氐族、羌族反叛。賈充的政敵侍中任愷、中書令庾純,藉機奏請晉武帝司馬炎派賈充帶兵出鎮關中。司馬炎詔准,並確定於來年初發兵出征。
離開朝廷而到西北不毛之地受苦,賈充心裏當然不情願。正在苦惱之時,有個人找上門來。
此人叫荀勖,官居中書監,賈充的黨羽。
朋黨,最怕拆分,荀勖擔心賈充遠行後自己失去大樹,故前來遊說---此番奉命出鎮關中,皇帝已經下了命令,已很難推辭。但有個辦法可以使皇帝收回成命。
賈充雙眼冒光,但當他聽荀勖把計劃全盤托出後,卻泄了氣。
荀勖的計劃---賈公可與皇太子聯姻。
自己家閨女長什麼樣我還沒數嗎?!找個普通女婿都困難,哪敢指望送進皇宮當太子妃,皇宮裏又不缺辟邪的東西。
荀勖卻胸有成竹--賈公不必擔憂,我自有辦法。
皇帝也是男人,雖然坐擁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但也總喜歡找同性喝酒來排遣寂寞、緩解壓力,因為酒可以讓男人忘掉一切愛恨情仇的糾纏,回歸真我,這是異性情慾之愛所取代不了的。有些女人打死都不明白,明明我顏值爆表、身材火辣,而家裏的大豬蹄子卻為何老夜不歸宿在外喝酒?這破酒有啥好喝的?個中緣由,只有男人自己才懂。某日,晉武帝司馬炎又想找大臣陪着喝酒吹牛聊天,就把荀勖等人召入宮中侍宴。
荀勖借着酒興,向司馬炎建議:皇太子已成年了,理應找媳婦傳繼宗祧、承嗣皇統了。賈充的女兒才色絕世,又賢良淑德,可以成為老大您的好兒媳婦。
司馬炎聽完這話,簡直想抽荀勖一嘴巴子,他對賈充女兒的情況很了解,對皇太子司馬衷的婚事也早有打算,他早就看好了大臣衛瓘的女兒。
衛瓘,陌生?他孫子肯定不陌生---衛玠。對,就是被一幫花痴婦女進行慘無人道的圍觀而累死的那個著名美男子。從遺傳學角度講,衛瓘的孫子都是花樣美男,女兒八九不離十也是大美女。
司馬炎曾與皇后楊艷商量過:衛家的女兒與賈家的女兒,實在是大s與鳳姐的差別。賈充的老婆郭槐天生好妒,生子又不多,生的女兒個個黑又丑,更要命的是個個五短身材,若是娶來,從遺傳基因學上來看會影響我司馬家的後代。衛家夫人天性賢惠而又兒孫滿堂,女兒生的白皙漂亮不說,個個身材修長,模特身材的媳婦就是不會做活,光站門前也好看啊,皇后你說呢?
女人選兒媳婦可不看顏值,甚至出於女性某種微妙的心理,反而希望兒媳婦丑些。再加上賈充的親信荀勖和郭槐等人提前做了楊皇后的工作,楊皇后堅決要選賈家的女兒。
此時,太尉、代行太子太傅之職的老臣荀顗也贊同楊皇后,向皇上奏稱賈充之女賢良淑德,是太子妃的最佳人選。
賈充、荀勖、荀顗,都是司馬炎的親信大臣,謀議決斷軍國大事全靠他們。既然他們異口同聲請選賈充之女,楊皇后態度又這麼鮮明,司馬炎只好答應下來。
這時,連老天都在幫賈充。
洛陽城突降大雪,連下數日,積雪二尺多厚,把整個京師的道路封得嚴嚴實實,無法辨認。本來要率大軍出發的賈充,正好藉故推遲出鎮日期,等待冰雪消融。
荀勖等人加緊活動,上奏司馬炎:現在是仲春二月,天普降瑞雪,實是吉兆。皇太子應即擇良辰成婚。
司馬炎恩准,於泰始8年(272年)2月,下詔為皇太子司馬衷迎娶賈充之女。
一切,都這麼順理成章。
要辦婚禮,女方家長賈充自然就不宜再西行,司馬炎遂又下詔,令賈充依舊官居原職。
迎娶之初,本來的人選是賈充12歲的女兒賈午。賈家的姑娘本來就長的矮,賈午還是個未成年,結婚禮服穿在身上像套了個大麻袋,撐不起來。
換個大點的吧,比賈午大3歲的姐姐賈南風,順利出場。
這年風姐15歲,比太子大2歲。就這樣,賈南風走了狗屎運,陰差陽錯成了皇太子妃。
然而,《晉書》的這個說法明顯可疑。
疑問一:晉武帝司馬炎對賈家女兒的情況了如指掌,荀勖等人敢睜着眼說瞎話忽悠皇上?說賈充的女兒賢良淑德也就罷了,竟然敢說賈充的女兒「才色絕世」?普通人家找兒媳婦,碰上這樣的大忽悠媒人都會忍不住給其倆嘴巴子,何況是給皇帝的兒子說媒。
疑問二:司馬炎是西晉帝國的開國皇帝,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一代雄主,豈會因幾個大臣的堅持而拿皇帝繼承人的婚事當兒戲?
真相是什麼呢?反覆研讀琢磨,最合理的解釋是:
1.親上加親求穩定。前面講過,司馬昭本來是想立司馬炎的弟弟司馬攸為接班人的,是賈充、荀勖等大臣力諫,才改立了司馬炎。
司馬攸不是等閒之輩,史載其生性溫和聰慧,在西晉建立之初,頗有政治建樹,深得人心。即使到了司馬炎的晚年,朝廷內外要求司馬攸繼位的呼聲也很高。
司馬炎顯然不想放這麼個勁敵,威脅自己的傻兒子以後的皇權,鑑於司馬攸是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又不好加以肉體滅絕,只能加以安撫、拉攏。但這又與司馬炎為其傻兒子選醜女賈南風為太子妃有什麼關係呢?
顯然大有關係。
前文提到,賈充的女兒賈荃就嫁給了司馬攸,如果選賈南風做司馬衷的太子妃,那麼司馬攸不但是司馬衷的叔叔,而且還是司馬衷的連襟!
多一層親戚關係,就少一成骨肉相殘的概率。
2、人生三件寶,丑妻薄地破棉襖。司馬衷是低能兒,司馬炎顯然是對司馬衷接班的能力是不放心的,此時再為其配一名才貌絕佳、能力超群的皇后,帝弱後強,司馬家的江山能坐的穩?
3、最關鍵的一點。前文中提到司馬炎與皇后楊艷的談話,從中可看出司馬炎知道賈充的老婆少子,而衛瓘的老婆多子,這點無疑是司馬炎選賈家女兒為皇太子妃的最重要的原因。
為何?
衛瓘,西晉的開國元勛,政治勢力大,選娘家兄弟多、本人又才貌雙全的衛瓘女兒為傻太子的太子妃?相信東漢外戚專權導致亡國的教訓,司馬炎還是知道的。
兒子傻,就得給他配個長得醜,娘家人又少的媳婦。這樣,安全。
以上個人分析,不乏附會之處,反正不管什麼原因,賈南風是當上皇太子妃了。這也引發了一場導致中國巨變的重大政治事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462s 4.07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