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禮部尚書。」
「臣在!」此時的禮部尚書是黃錦。
「你代表朝廷去告訴遏必隆,把我們的條件告訴他,讓他自己去考慮一下,七日之後,以史可法、侯恂、祖大壽、黃錦為談判大臣,和清朝的使臣進行談判,等協議達成之後,我再親自召見他們。」
「是!」
七日之後,以史可法等人在小內閣同遏必隆、怒哈、洪承疇以及從哈爾濱匆匆趕來的索尼等四人進行桌面談判。
首先開口的是索尼:「我大清已經答應去國號和帝號,在此基礎上,我認為朝廷應該答應我們的任何條件。」
「哼!你們本就是我大明子民,因心存願望起兵造反,如今朝廷不加罪,怎地還如此不識好歹。」史可法針鋒相對。
「我們起兵造反也有朝廷的責任吧。」
「你要這麼說咱就要好好掰扯掰扯了,你們祖宗努爾哈赤的七大恨,都是圍繞着朝廷冤殺他祖父、父親,後來朝廷是不是為他們平反了,還厚封了努爾哈赤,他卻不思報國,反而起兵造反,另立國號,導致朝廷連年征戰,耗費披靡,如今當今聖上大肚,既往不咎,爾等還不體諒聖意嗎?」
「造反的又不是我們一家?」
「你看看其他人安在?哪還有封王的機會。」
「好,其他先不說,我們要求封我們皇上為世襲罔替異性王,皇族不內遷。」遏必隆接道。
「那就更不可能了,自從機構改革之後,我大明朝都沒有了世襲罔替的王,親王如何?還不是每代減兩級,而且沒皇命只能在京城待着,想出京城也可以,消爵奪封為民,你以為如何?」侯恂道。
遏必隆等人對於明朝的新規定,當然清楚。但是這一條是太皇太后最堅持的,因為歷朝歷代異姓王距離皇帝太近結局都不太好,包括大明朝。
「那火車五年內通到哈爾濱、軍隊同等對待、朝臣量才而用呢?」
「火車通到哈爾濱,這是必然的,但是五年內從技術上有難度,如果你們不信,可以去到南京到洛陽或者洛陽到京城修築現場親自看一下,體會一下火車道修築的難度,至於其他兩條朝廷都同意,畢竟都是大明子民,人才難得,如今朝廷也缺人才。」
「就是,這你們不必擔心,當年那麼多人造反,朝廷都沒加罪,何況你們。」黃錦道。
「對,關於軍隊等同對待這你們也不用擔心,不過你們必須要服從朝廷調令。」祖大壽道。
「這是當然,那麼我們就只有一個異議了,就是世襲罔替異姓王和內遷問題,可容我們再請示一下,五日之後再談?」索尼道。
「當然,關於這次和談朝廷誠意十足,你們請便。」史可法道。
談判結束,雙方各自將結果上報。
在哈爾濱的清廷經過商議,對內遷和世襲罔替的事做了改變,要求直系皇室成員暫緩內遷,其他人可以內遷,皇位也可以不要世襲,但是至少要保留三代。
高一鳴收到清廷的回覆後批示,王位最多保留兩代,直系皇室可以在兩年內完成內遷,但是小皇帝也就是未來的康王和皇太妃大玉兒必須先來南京。
「如今朝廷幾乎可以讓步的都做了讓步,你們下去自己考慮吧,我大明的親王想要兩代封王,難如登天,你們造反卻得到了,足見朝廷誠意。」史可法道。
「告辭!」索尼等人快步離開。
眼看又是一年年關將至,還不見清廷回復,高一鳴眉頭緊皺,如果到了來年開春,葛爾丹復至,那麼想要收回東北全境,只怕還會徒生不少波折,這葛爾丹和北邊的沙皇可是聯繫緊密啊。
又過了幾日,年味日濃,等街上的鞭炮聲都能聽到時,清廷的最終回復總算傳到了南京,清廷最終答應了朝廷的條件,但是提了兩個附加條件,康王和皇太妃入關,明朝要派三學士中的一人到山海關迎接,朝廷也必須當着全天下的人敕封康王。
對此,高一鳴全部同意,不過為保東北安寧,朝廷三十萬大軍年前必須進駐東北,親軍還有近三十萬人馬,除了五萬留在東北外,其他全部南下,等朝廷統一安置。
至此談判結束,聖旨到哈爾濱,清廷當即開始準備南下,而李定國也率軍進駐東北全境,飲馬貝加爾湖。
聽到清朝和大明朝和談的消息,葛爾丹氣得摔了不少寶物,同時發誓來年要找明軍算賬。同樣有激烈反應的還有沙皇,不過而今他正在西邊和歐洲作戰,一時無暇南顧。
隨着清朝問題解決,高一鳴立即命令吳三桂、高傑兩人去了陝西和肅州,為的是防備葛爾丹來年開春大規模南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9s 3.904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