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東想了想說道:「方法似乎可以,可即使是收購舊樓,也得是有位置要求的吧?」
劉華宇回道:「對,超市肯定是有位置要求的,不過港島也就這麼大,加上還沒有開業的,我們現在手上十幾家超市都可以說是在核心位置了。
那其他的,反而不需要擠在一起,在中環、金鐘、銅鑼灣的一些邊緣地區開業也是可以的,這些地方舊樓本身也多,我們原本租房子也是需要選擇很久的,那還不如直接買舊樓然後拆了建。」
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這個思路就是早期投資較大,但長期來看更划算。」
劉華宇又道:「是的,其實我在九龍半島那邊也是準備這麼做的,不過那邊可以直接在城鎮中心買舊樓就行了,港島這邊不行,中心舊樓少,有也很難買到。」
楊文東又看向鄭志傑,問道:「你覺得怎麼樣?」
「這是個不錯的思路,雖然投資更大了點。」鄭志傑說道:「但買下舊樓拆了後,也可以多建幾層,比如最下層建影院,中間幾層做超市,上面幾層做吃飯的地方,或者其他業務也行,這樣也能形成一個小的商業區了。」
「這個想法不錯,影院與超市在一起,也算是相互促進了。」楊文東贊同說道。
商業區想要形成,是需要多種不同生意的,娛樂、購物、吃飯等等都不能少,前世的萬達廣場,本質上也就是如此,頂多面積大一點。
鄭志傑又道:「那我內部置業公司,需要更改一些預算及投資方向了。」
楊文東說道:「我記得置業公司最近還是在九龍收購物業吧?」
「是的。」鄭志傑說道。
楊文東想了想,道:「除了一些正在談的,其他就先停了,後面將資金重點放在輔助家樂福身上,就按照你之前的思路,做小商業區,做一份計劃書給我看看。」
之前的擴張,屬於半無序的,因為楊文東知道九龍片區的地產增長率更高,所以重點購置那裏的物業與地皮,這些也都是等地價到了巔峰後就需要處理掉的。
如今時間已經到了62年下半年,雖然離地產危機還有兩年多,可也應該稍微控制一下地產市場的擴張了,將資金投入到長期經營的業務中更合適,也就是小型商業樓,還能夠幫助自己的電影院產業及超市產業。
鄭志傑答應說道:「好的,只是這樣做的話,擴張速度肯定就比不過之前那種到處租賃物業了。」
「有了競爭對手,反而不急了。」楊文東搖搖頭說道:「我們穩步經營就行了,將品牌做好,認真的為香港市民消費者服務,這肯定會是一場長期的戰鬥。」
從開家樂福的第一天起,楊文東也就沒想過別人都會眼瞎,看着自己賺大錢,然後壟斷香港零售市場。
當超市生意到了一定規模的時候,必然會引起很多資本的進入,就說美國的沃爾瑪,也並非第一家超市,但後來也是靠着極致成本的控制以及服務,最終獲勝的。
現如今怡和進場了,自己雖然不懼,但只看自有資金以及能調動的資源方面來看,還是不如它的,那在房價高的時候搶物業,毫無意義,還不如安心發展好自己的超市,做個長期打算。
且未來香港還會有地產危機,自己完全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再反攻。
劉華宇答應道:「好的。」
鄭志傑也說道:「我這邊也會全力配合好劉生。」
「嗯」楊文東又道:「不過,怡和的超市如果不在乎成本的擴張,我們也需要針對他們一下。」
劉華宇問道:「打價格戰嗎?」
「價格戰是一方面,你可以在菜價方面再控制一下,多吸引人過來,不過這樣你也搶不走他們店鋪附近人的生意。」楊文東說道:「我的想法是,去他們店周邊開店,小的零售店。」
「小零售店?」劉華宇想了想問道:「類似於雜貨店?」
楊文東點點頭說道:「對,不過檔次要高一點,裏面要有很多人日常需要的東西,這樣一來,只要數量多了,那也可以搶周邊大超市的生意的。」
這時,鄭志傑不解問道:「可我記得,應該是大超市會搶周邊雜貨店的生意吧?」
楊文東笑說道:「你說的也沒錯,但你可知道為什麼?雜貨店的價格比大超市貴?」
鄭志傑回道:「因為他們的採購成本更高?」
楊文東道:「對,大超市因為統一採購、統一宣傳,來的人更多,所以能夠降低採購及運營成本,而小店肯定是行不通的;
但如果有很多小店是依附我們家樂福呢?採購這一塊可以直接從我們倉庫運貨,甚至運輸都可以順便帶一下,就這一點,就能大幅度降低各種成本了。」
旁邊的劉華宇也點頭說道:「楊生說的很對,如果小店能夠直接從我們倉庫拿貨,那各種成本會急劇降低。」
「原來如此。」鄭志傑又問:「但應該還是做不到跟大超市一樣的成本吧?特別是一些位置不錯的店。」
劉華宇解釋道:「是的,但為什麼要跟大超市比呢?只要價格不是很貴,那就夠了,你別忘了它的便捷性,直接進去就可以買,特別是數量多的情況下,就會很方便。
試想一下,你如果不是要去大購物,買兩個小東西,你是想稍微貴一點在附近小店買了,還是準備一里之外的大超市,來回半小時走路,然後還需要排隊結賬?」
鄭志傑道:「那就算這個小店東西再貴一點,我也不會去超市啊。」
「是的。」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這就是我的新想法,群狼戰術,在怡豐或者香港很多地方開足夠的小店,利用家樂福超市的低成本採購優勢,將這些店給扶持起來。
這些小店,不至於說能夠威脅怡豐超市的生死,但也是可以影響到他們的了。」
鄭志傑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那我就先安排人,在怡豐超市的周圍踩點,尋找合適位置,再買下來。」
「嗯,這個事不急。」楊文東又說道:「現在置地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所以就不要急着立刻開起來,先購買一些物業再說。」
「好的。」鄭志傑答應道。
楊文東又道:「老劉,你這邊派人去日本、美國或者歐洲,考察一下在這些國家,這些連鎖小超市是怎麼經營的,不是要照抄,但至少要參考一下。」
「明白。」劉華宇點點頭,又說道:「這類小連鎖超市,之前我在美國的時候,也知道一些,雖然不算很了解,但我有個問題;
美國的這些連鎖企業,本身是不負責經營的,一般他們都是採取加盟模式,但總公司負責物資的採購及運輸送貨上門,那我們在香港,是要自己經營,還是採取這種加盟模式。」
「這個我也考慮過。」楊文東說道:「直營與加盟是兩種對立模式,但並非不能共存,我覺得我們可以採取混合模式,既有直營又有加盟,等以後再看哪種模式發展的好,再決定怎麼做。」
服務行業大企業的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直營就是自己管理,所有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控制好質量與服務,缺點就是投入成本太高;
加盟就是自己不但不用投入,反而可以從加盟店賺錢,這樣便於企業品牌急速擴張,缺點就是管理難度高,如果加盟商出了問題,反而會影響整個品牌。
且也需要看什麼行業,大型超市肯定要是直營的,而小店則趨向於加盟,不然根本管理不過來。
只不過香港的情況特殊一點,這么小的地方,直營也不是絕對不行。
鄭志傑則說道:「劉生,不管以後怎麼樣,你初期肯定是要直營的,也只有做出成績,做出品牌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盟啊?」
「鄭生說的很對。」劉華宇笑說道。
楊文東點點頭道:「那就先這樣,先找合適位置,買下來再說,以後我們自己經營也好,租出去也行,都可以,先把合適的位置給佔了。」
服務業,最重要的還是房租,如果有自己的物業,那基本上就佔了先天的優勢,特別是在香港。
原先歷史上的百佳與惠康,算是香港超市行業的領軍者,可最終還是敗給了大資本,被併購了,估計房租成本太高也是原因之一,因為你不管租房子做什麼生意,一旦賺大錢了,房東就會眼紅漲價
鄭志傑答應道:「沒問題,我之前就一直在收購臨街商鋪,其中部分也是可以投資這樣的雜貨店的,後面我會在一些更好的位置選擇購置。」
「不要叫雜貨店,也不要叫小超市了。」楊文東說道:「以後就叫便利店吧,連鎖便利店,不管是我們自營還是採取加盟模式。」
「便利店,這個名字不錯。」劉華宇又問道:「那我們這個品牌叫什麼?還是說,跟家樂福一個牌子?」
「要換名字的。」楊文東想了想,說道:「暫時我還沒想好,反正開業還需要一段時間,這個再等等吧。」
前世那麼多便利店品牌,他比較喜歡的名字是711,寓意簡單,早上7點到晚上11點,能夠讓人直接理解,也方便開到各個國家。
只是這個品牌在美國已經有了,也已經在英聯邦註冊了,他不能用,除非獲得授權,或者反向收購了這個牌子。
但他也查過,711目前屬於美國南方製冰公司,這家公司主業是製冰,但因為冰箱的普及而效益大損,在美國的林尤沺也嘗試接觸他們,想要收購711或者獲得授權,但目前還沒有進展。
劉華宇說道:「那我這邊,也會嘗試着起一些名字,到時候給您過目。」
「也行。」楊文東點點頭。
如果拿不到711品牌,那就只能自己取名了。
商業本身也就是帶着競爭的,不然就到處都是壟斷了。
超市行業有了新玩家,且來勢洶洶也算正常,香港就這麼大,那麼多華資英資財團在內部搶食,有競爭也是有好處的。
在自己的地盤,通過商業手段擊敗對手,那才有資格走出去,與海外競爭對手抗衡。
且其他產業,楊文東也是攻擊者,比如地產、航運,只不過這些市場很大,所以看不出來,但哪一天自己的規模到了怡和太古的級別,一樣也會再一次與這些大的英資財團發生衝突,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新財團只有踩到舊財團的屍體上,才可能崛起。
不過現如今港英控制香港,這個時候華資還是不方便與怡和這樣的英資財團對抗的,且時間也不適合,自己財力也還沒到那個級別。
好在港英為了安穩的管理香港,對於華資,相對來說比起以前要好多了,至少表面上,它們是需要維持「公平」的,而楊文東,也借着一些機會,與港督柏立基的關係相處的還不錯。
10月15日,受港督府邀請,楊文東再一次見到了柏立基。
「港督先生你好。」楊文東笑着握手說道。
「楊生,很開心能夠見到你。」港督柏立基也是笑着說道:「你的5艘油輪投入運水之後,香港的缺水問題,好多了啊。」
「這也是我應該做的。」楊文東又說道:「只是可惜,這種油輪的收購,不容易,我這邊最近一段時間,也才鎖定了一艘。」
香港缺水是個長期問題,在65年之前都是無解的,所以這段時間二手船的收購還在繼續,這也是中東危機之前擴大船隊的最佳方法。
只是貨輪好收購,但油輪就難了,這種船的數量不是很多,特別是超大噸位的,本身大部分也就是50年代造的,很多目前還沒有淘汰。
柏立基點點頭說道:「有就不錯了,航運公司的情況我也知道,想短時間內提高運力,也是很難的,楊生也是盡力了。」
「嗯」楊文東點點頭,又問道:「港督先生,您這次叫我過來,是為了旱災的事情?」
如今香港抗旱,楊文東旗下的諸多企業,已經是最大的一股民間力量。
與港府或者其他慈善基金不一樣的是,長興集團的支援模式,是有益於自己的,即使利潤不高,但也能夠獲得大量的名氣,從長遠來看,也是能夠獲利的。
形成了正向收益,才能循環起來發展,從而解決部分地區的旱災問題。
「不是,楊生在缺水問題上已經做了很多了。」柏立基說道:「這次叫你來,是因為港府內部已經同意了你的博物館要求。」
PS:求月票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1s 4.006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