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救助項少龍等人,過去了大概三個月。項少龍、騰翼、荊俊等人帶着烏家僅存的八名戰士,還有荊俊家鄉的荊家村的幾十名獵戶回返咸-陽。
沒有人再去理會什麼出使六國的事宜,全國上下都被燕國和韓人的大膽觸怒了。
追殺我堂堂一國的代表秦王的使節,還有這人是我秦國新進崛起的軍方將才,還是我秦國儲君的太傅。
秦國的臣民都是老大氣粗的人,從來都是我們欺負人,沒有人敢惹我的。
這次項少龍被追殺、輾轉苟活的事情,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
而近來,呂不韋親率大軍,剛剛滅了東周王國,豎起了秦國老大的威信。
這還了得!
軍方眾派系的將領依次上疏請戰,國師李良被秦王緊急召喚到議政廳。
這裏聚齊了,秦王莊襄王異人、王后朱姬、儲君嬴政、右相文信侯呂不韋、左相陽泉君、軍方眾將、項少龍、還有烏家堡主烏應元等人。
這時,呂不韋躬身請進國師李良坐在秦王和王后座下首位,在儲君嬴政之上。
人員到齊,呂不韋開始慷慨激昂發表呈辭。
「近來,我大秦偉業根基已成,本相親率大軍拿下東周,大王已把東、西周故地合併為三郡,三川即河、洛、伊三條大河,得蒙大王恩典,還封了我作文信侯,負責管治此郡,食邑十萬戶。」
接着歷數燕、韓的大膽進犯,最後,話音一轉,將罪責的砝碼壓在左相陽泉君身上。
「但是,這次燕、韓掌握了我大秦使節的詳細路線,而且輕易地突到我邊境追殺我使節。正是因為有人狼心狗肺地出賣我大秦的尊嚴,與人苟合,勾結外敵。害我棟樑。此人該怎麼辦?」
眾將士眾志成城,異口同聲地要求懲辦內賊。
李良笑道:「首先恭喜呂相揚我大秦軍威,雄霸天下,基業可成也。再賀喜大王領土擴張,遠超先人版圖,又納得巴蜀人心歸附,使我大秦國力再上一層。」
眾將隨着菊花般笑開滿臉的呂不韋和面現得意的秦王。一起大聲三呼「萬歲」。
李良看看黑臉的項少龍,祝賀道:「項太傅吉人天相,在幾大勢力的圍剿中,依然突圍全身而退,也正說明我大秦人才濟濟,將星不缺。」
秦王、朱姬、儲君和眾將都對項少龍抱有讚嘆佩服之情。
呂不韋眼中寒光微微一閃即逝。接着看着項少龍,哈哈一笑道:「國師所言不錯,少龍是我大秦難得的將才,現有邯-鄲救主、再次大鬧邯-鄲,氣死那趙國孝成王,功勞不小哇。」
眾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這時的氛圍。因為李良的插話,變得輕鬆許多。
連秦王和王后朱姬都對項少龍大加讚賞起來。
項少龍趕緊自謙,謝恩。
呂不韋笑聲突然一斂,恨恨說道:「陽泉君與韓人勾結,害我千數精銳將士,你可有話說?」
左相陽泉君自然有話說,大呼:「冤枉!」
接着項少龍出來作證,將他們抓到燕國探子的逼供口供證據上呈。
莊襄王聽罷後龍顏色變。顯是動了真火,沉吟不語。
居於右席的朱姬悲呼道:「陽泉君如此膽大妄為,害得少龍損兵折將,差點痛失嬌妻,大王定要為他討回這筆血債。」
嬴政亦雙目噴出怒火,緊握小拳,因他對趙倩有着母子姊弟般的深刻感情。
呂不韋更以最佳的演技喟然道:「老臣一直都遵照大王吩咐。對左丞相抱着以和為貴的態度,怎知人心難測,縱使他對大王有恩在先,但大王對他已是仁至義盡。他竟敢如此以怨報德,唉!臣下真不知說什麼話才好了。」
陽泉君自然是哭泣悲切地大聲叫屈。
可是,包括仁厚的秦莊襄王在內,沒有人再有半分可憐他的心思,早有有司之人奉命將他押了下去。
項少龍卻低垂着頭,以免給眾人看到他心中真實想法。
李良、呂不韋、項少龍,現場只有他們三人明白,這陽泉君是為呂不韋頂缸之人,只怕他現在還不知道燕、韓幕後的推手,就是呂不韋本人吧。
他傻傻地接過韓人的棒槌,打了項少龍幾下無用功的不輕不重的招式。
呂不韋反而一箭雙鵰地坐享其成,即打擊了項少龍,起碼讓他暫時無法反抗翻身;又剪除了朝政大敵。
甚至於,後續的軍政大權在握,對出兵攻伐六國的事項上,他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間。
莊襄王再思索了半晌,朝項少龍道:「今次出使,所有殉難的人,家屬都得十兩黃金。唉!人生三災五常,少龍你最緊要寬心,先是婷芳氏險些病逝,繼而是倩公主遇害重傷,幸好有國師妙手回春,寡人才稍感心慰,少龍有什麼請求,儘管說出來,寡人定會設法為你辦到。」
朱姬和呂不韋兩人忙向他打眼色,教他求莊襄王為他主持公道。
項少龍詐作看不見,下跪叩頭道:「少龍一無所求,只希望能暫時退隱出山林,好迎回妻妾,不理紛爭世事。」
莊襄王感同身受,嘆道:「少龍果然是至情至性之人!」
朱姬、呂不韋和小盤同感愕然,臉臉相覷,說不出話來。
朱姬心中升起異樣的感覺,蹙起黛眉,苦思原因。
她最清楚項少龍恩怨分明,怎會肯放過陽泉君呢?
呂不韋不知項少龍已經知曉他就是幕後黑手,見他心灰意冷,反心中暗喜。
嬴政則大感愕然,嚴重缺乏安全感的他,不禁懷疑項少龍會棄他而去,心下很不開心。
莊襄王還以為項少龍怕自己難做,故連大仇都擺在一旁,心中一熱道:「少龍先休息一下也好,但這事寡人絕不肯就此不聞不問,待會就去見太后,先向她打個招呼。」
朱姬失聲道:「大王千萬勿如此做。太后雖不喜陽泉君,但說到底都有骨肉之情,若驚動了陽泉君,驀地發難,只會苦了百姓。」
呂不韋也離座叩頭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大王請立即下令,由臣下指揮。把奸黨一網打盡,為大王立威。」
莊襄王為難地看看國師李良,希望他幫助調停,誰知道李良這時又在發呆出神,沒有看到他的求助眼神,連他咳嗽幾聲也沒有反應。
莊襄王只好轉回頭。凝視着跪在座前的項少龍和呂不韋兩人,猛地咬道:「好!這事就交給相國去辦,但雖留左丞相一命,待我稟知太后後,再作定奪。」
呂不韋忍着心中狂喜,大聲答應了。
當堂安排滅除左相一脈的事項,自有下屬軍政單位的人手去辦理。
這次臨時朝會。顯然還沒有結束。
呂不韋神馳意滿地接着佈置他的軍政大局,最後將目標轉向攻伐六國上。
呂不韋說道:「陽泉君自然罪無可恕,但是六國之人,滅我大秦之心不死,我們自然不能夠坐以待斃。現在再無東周妨礙阻撓,我請大王對韓用兵,際此六國自顧不暇之時,儘量佔領韓人土地。然後再輪到趙魏兩國了。待前晉國領土收入我國版圖內,我等的光耀,即使到了地下,拜見先王們,也會具備榮寵。」
包括秦王在內,眾人俱都被這美好前景閃到了。
而有了這次的項少龍被追殺事件,上下對用兵韓-國具無異議。
眾人商議好用兵的錢糧、軍備等事項後。定下了攻打韓-國、趙國、魏國、燕國等國的戰略部署。
半年後,蒙驁攻趙,連戰皆勝,成功佔領了成臬和滎陽。王則取得上黨。現在繼續對榆次、狼孟諸城猛攻。
六國人人自危,其中魏國安厘王和信陵君拋開了成見,由信陵君親赴六國,務再策動另一次合縱,應付秦國的威脅。
項少龍隱居在烏家牧場已有半年的時間,他雖然絕口不談朝政,但暗中卻秘密操練手下的兒郎,全力栽培出一支人數增至五千人的古戰時代的特種部隊,他將以之對抗呂不韋的私人軍團。
至於國師李良的威脅,早已經超出他的能力範疇。他暫時拋在一邊,只想着專心對付當前的威脅——呂不韋。
這些戰士除原先由烏卓一手訓練出近三千人的烏家子弟,與及由邯鄲隨來的蒲布等人及荊族獵人外,新近更通過烏卓和滕,秘密由廣佈於六國的烏氏族人和荊家村里再精選了一批有潛質的人來。
這五千人作了五軍,每軍千人,分別由烏卓、滕翼、荊俊、烏果和蒲布率領,平時以畜牧者的身分作掩飾,訓練集中在晚上進行,使他們精於夜戰之術。
課程主要由他和滕翼設計,不用說多是以前他在二十世紀學來的那一套,稍加變化後搬了過來。
烏應元又派人往各地搜羅名種,配出一批戰馬,無論在耐力和速度上,均遠勝過從前。有烏家龐大的財力物力在背後撐腰,確是別人不敢忽視的一回事。
項少龍本身曾受過間謀和搜集情報的訓練,深明知己知彼的重要性,於是挑數百人出來,進行這方面的訓練,由陶方這經驗老到的人主持。
經過半年的努力,他們已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秘密軍事集團了。
呂不韋不時遣人來探聽他的動向,但由於有他的大管家內鬼圖先在暗中照拂,當然查不出任何事情來。
日子就在這種表面相安無事,暗裏則波洶浪急的情況下過去了。
李良的消息渠道就是來自烏家,烏應元在國師宮的幫助下,勢力發展迅速,境內外都有烏家戰馬的蹄踏痕跡。
而且,李良支持烏家也是順手之事,最初也沒有想從烏家得到項少龍私底下的活動的信息,只是烏應元得到好處後,恨不能每天都來,在老堡主烏氏倮年老體衰病重住進國師宮醫館後,他更是差點將國師宮當作烏家辦公室了。
項少龍的信息都是來自烏應元,他要收集各地的好馬,有了國師宮的招牌後,順利許多,而且依仗國師李良的名號。別人讓利許多。
烏家牧場不崛起,也對不起烏應元的努力。
趙人仍與燕國交戰,燕人仍處於下風,廉頗殺了燕國名將栗腹後,燕人遣使求和,當然要給趙人占點便宜的了。
魏國信陵君出使趙國,首要之務就是要促成燕趙的停戰。
而秦國。現在呂不韋的聲勢日益壯大,家將食客已達八千人,還另建比現在相府規模大了三倍的相府,左丞相一職更因他故意留難下,一直懸空,使他得以總攬朝政。加上捷報頻傳,現時咸-陽國師李良不再參與朝政後,誰不看他的臉色做人。
李良這次卻是修煉到了關口,在秦國戰場連勝後,他居然收到了大量的因果能量,致使他的身體逐漸容納不了突增的能量,只好將政事全部推掉。專心閉關。
每日,除了花時間陪陪琴清和紀嫣然,教導儲君嬴政「心箭」技能外,再看看醫館重病病人,時不時接見一下烏應元,不再搭理任何事務。
這天,大王派了個叫滕勝的內史官來,召入宮一見。
而之前。烏應元安排項少龍和滕翼領着十八名手下,返抵咸-陽城,住進了國師宮,只是項少龍依一來就立即入宮見秦王。也不知道是逃避李良,還是有要事覲見。
他的這十八人被滕翼稱為十八鐵衛,包括兩個曾隨他出使的烏家高手在內,烏族佔了十人。荊氏獵手佔了六人,其他兩人則分別來自其他投靠的家將。
這十八鐵衛在嚴格的訓練下,表現出驚人的潛力,故能在五千人中脫穎而出。當上了項少龍的親衛,可見他們是如何高明,是特種部隊裏的頂級精銳。
騰翼對李良的觀感,沒有了初時的敵對。他帶着欽佩、愧疚等矛盾情緒,為李良介紹了這些護衛。
國師宮雖然是李良的地盤,卻不是他的私人住所。
故而,他們這些人以保護老堡主和趙倩、婷芳氏二女的名義,進駐醫館外圍護衛武者行館,李良也沒有反對,其他權貴的護衛也是這般進駐的,慣例而已,又無特殊照顧。
反倒是對這十八人的武力有些興趣,李良親手稱量了他們的聯合陣勢力量,還算不錯。
能夠抵擋李良的半分力量,長達一刻鐘之久。
在這個世界上,算是頂尖的護衛組合。
至少,李良在面對他們的防衛時,不能夠再隨意擊傷項少龍,讓一心逃跑的項少龍有很大幾率逃脫。
李良簡單試試他們的實力後,就跟着內侍進宮,留下滿地喘氣的十八鐵衛,和呆立的騰翼。
李良徑自進宮,自然沒有任何宮廷禁衛阻攔他。
這時,聽到莊襄王道:「少龍是個感情非常豐富的人,這從你的眼神便可清楚看到,你知否陽泉君三天去世,少龍的喪妻之恨,於得回公道了。」
李良聽他們在聊類似私人感情的話題,只好止步書房外。
項少龍愕道:「大王處決了他嗎?」
莊襄王搖頭道:「下手的是不韋,他以為寡人不知道,軟禁了他後,隔不了多少天便送上烈酒和美女給陽泉君,這人一向酒色過度,被寡嚴禁離府,更是心情苦悶,漫無節制,半年下來,終撐不住一命嗚呼!這樣也好,只有一死才可補贖他曾犯過的惡行。」
莊襄王不知是否少有跟人說心事,談興大發道:「以前在邯-鄲做於時,以為可以返回咸-陽後,便再無苦惱,那知實情卻是另一回事。由太子以至乎現在當上了君王,不同的階段,各有不同的煩惱,假若真如右相國的夢想統一了天下,那種煩惱才真教人吃不消,只是我們大秦已這麼難料理了。」
項少龍與理政事務不通,外行看熱鬧,按照他穿越者的旁觀者認知,順口道:「小有小管,大有大管,不外由武力和政治兩方面入手,前者則分對外和對內,對外例如連起各國的城牆,防止匈奴的入侵,對內則解除六國的武裝,君以嚴密的監管,天下就可太平無事了。」
這些都不是項少龍意見,而是歷史上發生的事實。
莊襄王一對龍目亮了起來,興奮地問道:「那政治方面又該如何呢?」
項少龍背誦般隨口應道:「大一統的國家,自然須有大一統的手段,首先要廢除分封諸侯的舊制,把天下分成若干郡縣,置於咸陽直接管轄之下,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和貨幣,使書同文、行同軌。又再修築驛道運河,促進全國的交通和經濟,久亂必治,大王何用心煩呢?」
莊襄王擊節嘆道:「少龍隨口說出來的話,已是前所未的高矚遠見,這左丞相一位,非少龍莫屬了。」
項少龍劇震失聲道:「什麼?」
莊襄王欣然道:「陽泉君終是名義上的左丞相,現在他去世了,當然要另立人選,寡人正為此煩惱,但又猶豫少龍是否長於政治,現在聽少龍這番話,寡人那還會猶豫呢?」
項少龍嚇得渾身冒汗,他那懂政治呢?只是依歷史書直說,以解開莊襄王心事,豈知會惹來如此「可怕」的後果。忙下跪叩頭道:「此事萬萬不可,大王請回成命!」
莊襄王不悅道:「少龍竟不肯助寡人治理我國?」
項少龍心中叫苦,道:「大王和呂相說過這事了嗎?」
此時,李良出場,向秦王一禮,笑道:「這隻怕是大王要我覲見的目的所在啦。」
莊襄王也笑道:「國師請看座,正如國師所言,這推薦少龍為左相的人,非你不可。」
李良看看滿頭冷汗的項少龍,「疑惑」道:「哦,大王何出此言,當初我與少龍同時策應呂相的謀劃,迎回了姬後和儲君。不是被看作為呂相的人嗎?這推薦之人,不是應當由其他權貴出面才好?」
莊襄王聞言嘆口氣道:「唉,寡人何嘗不知道,可是……,寡人與王后商量後,目前也只有國師能夠擔任此事啦。」
李良沒有立刻答覆,轉而問哭笑不得、尷尬呆立的項少龍,道:「少龍對我曾經是誤會重重,我早明言,不想理會你的事。但是大王既然托到李良身上,自然是責無旁貸。但是,我希望你是心甘情願的,而不是到後來,再來誤解我的一番好意。如何?」
項少龍聞言,呆了又呆,不知道如何是好。
莊襄王顯然不知道兩人還有這般故事,見到項少龍實在為難、在李良面前下不來台,仁厚的他,只好先放棄了強推項少龍為左相的事,讓項少龍現行退去。
莊襄王止住李良的告退,對他報以歉意,留下李良一起用膳後,李良才告辭離開。
這次的無心之施,李良看出,莊襄王只怕對項少龍的不識抬舉大為鬱悶。
項少龍如果失去了秦王的愛護,呂不韋的手段,就夠他喝一壺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7s 3.95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