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追光者 第5章 臥薪嘗膽

    文種和范蠡,本是楚國人。他們相識於微時,皆胸懷大志,才華出眾,很快便成為了摯友。

    文種為人沉穩睿智,善於謀略;范蠡則機敏聰慧,眼光獨到。他們常常聚在一起,談論天下大勢,抒發心中抱負。

    楚國當時政治腐敗,門閥森嚴,他們雖有滿腹經綸,卻難以施展。

    一日,兩人又相聚於城外的亭中。

    范蠡望着遠方,感慨道:「文兄,在這楚國,我等空有一腔抱負,卻無處施展,實乃人生之大憾。」

    文種微微點頭,道:「范兄所言極是。我近日聽聞越國,雖國小勢微,但其君有圖強之志,或許那裏是我們的用武之地。」

    范蠡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文兄既有此意,小弟願與兄一同前往,共闖一番天地。」

    於是,他們毅然決定離開楚國,踏上前往越國的征程。

    一路上,風餐露宿,卻未減他們的豪情壯志。

    文種:「范兄,此去越國,不知前途如何,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兄弟齊心,定能有所作為。」

    范蠡笑:「文兄所言甚是,不管前方有何艱難險阻,我們定能攜手克服。」

    初到越國,越王勾踐聽聞他們的到來,親自接見。

    勾踐見他們氣質不凡,心中大喜:「二位先生遠道而來,定能助我越國強大。」

    文種和范蠡相視一笑,齊聲說道:「願為大王效力,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從此,文種和范蠡便在越國開啟了他們波瀾壯闊的人生篇章。

    來到越國後,文種受到越王勾踐的重用。

    當時越國面臨吳國的威脅,文種積極為勾踐出謀劃策。他主張發展國內經濟,增強越國的實力。

    在朝堂之上,文種常常與勾踐深入探討治國之道。

    文種:「大王,如今越國當務之急是鼓勵農耕,增加糧食儲備,同時加強軍事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勾踐點頭表示贊同:「文大夫所言極是,寡人定當全力支持。」

    文種:「此外,還需廣納賢才,充實朝堂。」

    勾踐:「寡人這就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尋求有識之士。」

    話說回勾踐,越王允常的子嗣中,勾踐自幼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

    勾踐在年少時,便常常跟隨父親允常處理國家事務,雖然允常對他的教導僅是輕描淡寫,但這反而培養了勾踐獨立思考和自主決策的能力。

    公元前 496 年,允常離世,24 隨的勾踐繼承了皇位。他身形高大而挺拔,目光深邃,透露出超越年齡的成熟與睿智。

    勾踐繼位之時,越國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時期。他深知國家的內憂外患,心中懷揣着強烈的抱負。他渴望越國能夠擺脫周邊強國的威脅,走向繁榮昌盛。

    明白國家的強大不僅僅依賴武力,更需要政治的清明、經濟的繁榮和人民的團結。他開始大力推行改革,整頓內政,選拔有才能的官員,加強軍事訓練。

    勾踐常常徹夜不眠,與大臣們商議國事。謙遜地傾聽着各方的意見,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果斷地做出決策。

    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他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着越國的命運。

    在面對吳國這個強大的鄰國時,勾踐既保持着警惕,又不輕易挑起衝突。他一方面積極發展越國的實力,另一方面密切關注着吳國的動向。

    時常激勵自己和臣民:「越國雖小,但我們的志向不可小。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實現越國的復興。」

    然而,公元前494年的夫椒之戰中越國戰敗,勾踐約36歲,為了越國的未來,勾踐不得不做出一系列艱難的決策,前往吳國當奴這段充滿屈辱卻又充滿堅毅的經歷直到越王勾踐六年(公元前491年)回國。

    勾踐去吳國當奴隸時,范蠡跟隨他一同前往,而文種則留在越國處理國政。

    臨行前,勾踐曾面臨帶范蠡還是文種去吳國的抉擇。范蠡認為:「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意思是在治理國家、安撫百姓方面,范蠡自認為不如文種;但在應對敵國、制定策略和當機立斷等方面,文種則不如范蠡。

    范蠡更擅長處理與吳國相關的外交和策略事務,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幫助勾踐應對吳王夫差,尋找回國和復仇的機會。

    而文種在國內治理方面有出色的才能,適合留下來管理越國,發展經濟、安撫民心,為勾踐日後的復國積攢

    實力。

    兩人各有所長,他們一內一外的配合,使得越國在勾踐離開期間仍能保持一定的穩定和發展,為最終勾踐的復國大業奠定了基礎。

    國事一切安排好之後,勾踐帶着妻子和大臣范蠡,被迫前往吳國為奴。 勾踐望着吳國這片陌生而充滿屈辱的地方,心中五味雜陳。

    夫差高高在上,冷眼看着勾踐等人,嘲笑道:「勾踐,你可曾想到會有今日?」

    勾踐強忍着心中的憤怒,低下頭恭敬地回答:「夫差大王,勾踐願為您效犬馬之勞,只求大王寬恕越國百姓。」

    夫差大笑起來:「哼,那便讓本王看看你的誠意!」

    勾踐被安排住在簡陋的石屋裏,每日清晨,管事的就會來催促他幹活。

    「勾踐,還不起來去打掃馬廄!」管事的大聲呵斥。

    勾踐趕緊起身,應聲道:「來了,來了。」

    范蠡在一旁幫忙,低聲說道:「大王,暫且忍耐。」

    勾踐咬咬牙:「我明白,范蠡。」

    勾踐拿着掃帚,費力地清掃着馬廄,身上沾滿了污垢。這時,夫差帶着一群大臣前來視察。

    夫差故意說道:「勾踐,這活兒可還順手?」

    勾踐停下手中的動作,恭敬地回答:「能為大王做事,是勾踐的榮幸。」

    夫差身旁的大臣們紛紛嘲笑起來。

    「瞧他這落魄的樣子,哪裏還有曾經越王的威風。」

    「哈哈,這就是與吳國作對的下場。」

    勾踐默默忍受着這些羞辱,繼續埋頭幹活。

    有一天,夫差生病了,勾踐得知後,主動請求去照顧夫差。

    范蠡擔憂地說:「大王,這恐怕不妥。」

    勾踐堅定地說:「為了越國,我什麼都願意做。」

    勾踐來到夫差的寢宮,小心翼翼地侍奉在旁。

    夫差半躺着,看着勾踐問道:「勾踐,你可知本王的病情如何?」

    勾踐謙卑地回答:「大王,勾踐略通醫術,願為大王嘗嘗診斷。」

    夫差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周圍的人也都驚呆了。

    勾踐毫不猶豫地嘗了夫差的糞便,然後說道:「大王,您的病不日即將痊癒。」

    夫差心中有所觸動:「勾踐,你當真如此忠心?」

    勾踐伏地叩首,聲音謙卑而誠懇:「大王,臣對您的忠心天地可鑑。能侍奉大王,是臣之榮幸,願大王早日康復,永享安康。」

    夫差滿意地點點頭:「算你等識趣。」

    回到住處,勾踐憤怒地摔碎了一隻碗。

    「夫差欺人太甚!」勾踐怒吼道。

    范蠡連忙安撫:「大王息怒,小不忍則亂大謀。」

    勾踐握緊拳頭:「范蠡,你說我們還能回到越國嗎?」

    范蠡目光堅定:「大王,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定能回去。」

    有一日,夫差讓勾踐去餵馬。

    勾踐默默拿起草料,范蠡也一同幫忙。

    夫差路過,嘲諷道:「勾踐,你這越王當得可真窩囊。」

    勾踐低頭不語,范蠡卻笑:「吳王,我家大王如今已深知過錯,願以勞役贖罪。」

    夫差哼了一聲,揚長而去。

    夜裏,勾踐和范蠡在昏暗的燈光下商議。

    勾踐憂慮地說:「范蠡,我擔心夫差不會放過我們。」

    范蠡沉思片刻:「大王,我們需更加小心謹慎,讓夫差徹底相信我們已無反抗之心。」

    就這樣,在吳國的日子裏,勾踐和范蠡相互依靠,配合默契,只為等待那復國的時機。

    為取得夫差的信任,勾踐表現出極度的謙卑和順從。親自侍奉夫差,為夫差牽馬駕車,任勞任怨,毫無怨言,讓夫差感受到他的臣服。

    勾踐不斷向夫差表達自己的懺悔和對吳國的敬畏,讓夫差相信他已經徹底放棄了反抗的念頭。

    此外,勾踐還賄賂夫差身邊的大臣伯嚭,讓伯嚭為他在夫差面前美言,幫助消除夫差對他的疑慮。 刻意隱藏自己的雄心壯志,裝出一副只求苟活、毫無大志的樣子,使夫差對他放鬆警惕。

    日子一天天過去,勾踐在吳國受盡了各種屈辱和折磨,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希望。

    一天晚上,勾踐和范蠡在石屋裏交談。

    勾踐疲憊地說:「范蠡,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

    范蠡安慰道:「大王,只要我們忍辱負重,總有一天會回到越

    國,重振國威。」

    勾踐:「我一定要讓夫差放鬆警惕,早日回到越國。」

    一晃三年,夫差被勾踐的「忠心」所打動,思想開始鬆懈,決定放勾踐回國。

    這期間的越國,在文種留守下治理的有條不紊。首先穩定國內局勢。他召集了越國的大臣們:「如今越王在吳為奴,我等當齊心協力,守護越國。」

    開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勵農耕,減免賦稅,讓百姓能夠安心生產。他常常親自到田間地頭,與百姓交流,了解他們的困難。

    「只要我們勤勞耕種,越國就不會亡。」文種對百姓們說道。


    文種秘密訓練軍隊,但又小心翼翼,不讓吳國察覺。他對將領們說:「我們要等待時機,不可輕舉妄動。」

    面對吳國的各種要求,文種總是巧妙應對。

    吳國使者前來索要財物,文種恭敬地說道:「越國本小力弱,但為表對吳國的忠心,定會盡力滿足。」然後在滿足吳國要求的同時,又想方設法保存越國的實力。

    這三年裏,文種殫精竭慮,一方面對吳國表現出順從,另一方面默默地為越國的復興積攢力量。

    他時常望着吳國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禱:「越王,您一定要平安歸來,越國的未來還等着您。」

    吳王夫差陷入了沉思。勾踐在吳國為奴已整整三年,親眼目睹了勾踐的卑微與順從。

    夫差想起勾踐為他牽馬執蹬,那恭順的模樣仿佛已將所有的尊嚴拋棄。

    夫差心中暗自思量:「此人如此卑躬屈膝,想必已被我徹底馴服,心中再無復國之念。」

    這時,太宰伯嚭在一旁進言道:「大王,勾踐在吳已三年,對大王您可謂忠心耿耿。如今越國已在我吳國掌控之中,放勾踐回去,可顯大王您的仁德寬厚,讓天下人皆知大王的仁慈。

    況且,勾踐回去後,必對大王感恩戴德,從此越國將永為吳國之附庸。」

    夫差微微點頭,覺得伯嚭的話不無道理。他想到自己的宏圖霸業,若能以寬容之名放回勾踐,既能收穫仁德之名,又能讓越國對吳國更加敬畏和順從,何樂而不為?

    此外,吳國連年征戰,國內也需要休養生息。若能讓勾踐回去穩定越國局勢,繼續向吳國進貢,對吳國的國力也是一種補充。

    在這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夫差終於決定放勾踐回越國。然而,他卻未曾料到,這一決定將成為他日後最大的錯誤。

    勾踐在離開吳國時,對着吳國的土地暗暗發誓:「夫差,今日之辱,我勾踐必當加倍奉還!」

    勾踐從吳國歸來,見到文種,眼眶泛紅,緊握着文種的手說道:「文種啊,寡人在吳國的這三年,多虧有你,越國方能安好。你的付出與辛勞,寡人銘記於心,此恩此德,沒齒難忘!」

    文種聽聞勾踐之言,連忙跪地行禮,恭:「大王言重了,能為大王和越國效力,乃文種之榮幸。只要大王平安歸來,越國復興有望,文種所做一切皆值得!」

    勾踐沉聲:「文種,我還得繼續讓吳國對我沒有戒心。臥薪嘗膽,為了復仇的那一天。

    回到國後的勾踐睡在柴草上,每天吃飯前都要嘗一口苦膽。

    夫人問道:「大王,這苦日子何時才是頭?」

    勾踐:「只要我們不忘恥辱,努力圖強,終有報仇雪恨的一天。」

    文種進言道:「大王,如今我們當勵精圖治,發展生產,訓練軍隊。」

    勾踐點頭道:「就依你所言,我們要讓越國強大起來。」

    這一日,勾踐聽取文種滅吳國的諫言。

    「文種大夫,此滅吳之策乃是我越國復興的希望,你且細細說來,我們當如何施行?」勾踐的聲音中充滿了急切與決心。

    文種拱手行禮,緩緩說道:「大王,這第一條,尊天地,事鬼神,乃是要讓我越國軍民深信,上天會庇佑我們,此為凝聚人心之舉。我們當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祈求神明護佑。」

    勾踐微微點頭:「此事交由你去安排,務必讓百姓和將士們都深信不疑。」

    文種應聲道:「臣遵旨。」

    「那這第二條,賄賂吳國大臣,你可有具體計劃?」勾踐問道。

    文種沉思片刻,說道:「大王,吳國太宰伯嚭貪財好利,我們可先派人送去大量金銀財寶,讓他在吳王面前為我們說好話,離間吳國君臣。」

    勾踐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好,就依你之計行事。」

    不久,越國的使者帶着珍貴的

    禮物秘密前往吳國,見到了伯嚭。

    使者恭敬地獻上禮物,說道:「太宰大人,這是我越王的一點心意,還望太宰大人在吳王面前多多美言。」

    伯嚭看着眼前的財寶,眼中露出貪婪的光芒,欣然答應:「放心,越王的心意,本太宰自會記在心中。」

    此後,伯嚭在夫差面前時常稱讚越國的恭順,讓夫差對越國逐漸放鬆了警惕。

    「大王,接下來便是這高價購買吳國糧食,以空其糧倉之策。」文種繼續說道。

    勾踐問道:「此計如何實施?」

    文種回答:「我們派商人前往吳國,以高價收購他們的糧食,讓吳國百姓紛紛將糧食賣給我們。」

    越國的商人在吳國大肆收購糧食,吳國百姓見有利可圖,紛紛將家中餘糧出售。

    與此同時,西施和鄭旦兩位美女也被精心打扮,準備送往吳國。

    勾踐看着兩位美女,說道:「此去吳國,你們肩負着重大使命,萬不可有負于越國。」

    西施和鄭旦齊聲說道:「大王放心,我們定不辱使命。」

    當西施和鄭旦被送到吳國,夫差見到她們的美貌,頓時被迷得神魂顛倒。

    「寡人得此美人,實乃上天眷顧。」夫差興奮地說道。

    從此,夫差沉迷於美色,不理朝政。

    而越國這邊,文種又建議勾踐:「大王,我們還要向吳國贈送能工巧匠和木材石料,鼓勵吳王大興土木。」

    勾踐點頭:「速去安排。」

    越國的能工巧匠和珍貴的木材石料源源不斷地運往吳國,夫差大喜,開始大規模修建宮殿。

    「大王,如今吳國的財力和民力已被消耗不少,但我們還需進一步離間吳國君臣。」文種說道。

    勾踐問道:「如何離間?」

    文種微微一笑:「伍子胥乃吳國忠臣,但其直言進諫,已令吳王心生不滿。我們可趁機煽風點火,讓吳王對伍子胥更加猜忌。」

    於是,在伯嚭的讒言和越國的暗中操作下,夫差對伍子胥越發不滿。

    伍子胥本為楚之望族,卻因家族罹難,悲憤逃亡至吳。被吳王夫差父親闔閭慧眼相中。他薦孫武,助吳破楚,吳國由此崛起。

    朝堂之上,他直言敢諫,為吳國謀劃長遠,主張輕徭薄賦、選賢任能。吳國在其輔佐下昌盛一時。

    然而,伍子胥諫言不再被納,終被夫差賜死。

    越國國內,勾踐親自下田耕種,鼓勵百姓生產。

    「只要我們齊心協力,越國必將強大。」勾踐對百姓們說道。

    在勾踐的帶領下,越國的經濟逐漸繁榮,軍隊也日益強大。

    「大王,時機已到。」文種說道。

    勾踐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好,準備出兵。」

    越國的大軍集結完畢,趁着夫差北上與晉國爭奪霸主,國內空虛之際,一舉攻入吳國。

    戰場上,勾踐身先士卒,高聲呼喊:「將士們,為了越國的尊嚴,殺!」

    越軍士氣高昂,勢如破竹。吳國的士兵們毫無鬥志,紛紛潰敗。

    最終,越國成功滅掉了吳國,一雪前恥。

    勾踐站在吳國的宮殿裏,感慨萬千:「文種大夫,若不是你的滅吳之策,越國哪有今日。」

    文種說道:「全賴大王英明決斷,越國百姓齊心。」

    勾踐感慨萬千回想夫差曾經對他說過:「勾踐,你可曾想到會有今日!」

    勾踐滅吳之後,越國迎來了久違的和平與繁榮。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一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勾踐坐在王座上,目光複雜地看着文種:「文種,你為越國立下赫赫功勞,寡人甚是感激。」

    文種恭敬地行禮:「此乃臣分內之事,全賴大王英明領導。」

    勾踐沉默片刻後:「寡人聽聞你謀略高深,能滅一國。寡人如今已無強敵,卻不知你這謀略今後會用於何處?」

    文種心中一驚,連忙道:「大王,臣的忠心天地可鑑,這謀略只為越國,絕無他意!」

    勾踐冷笑一聲:「哼,人心難測,寡人不得不防。」

    文種臉色蒼白,急切地說道:「大王,臣跟隨您多年,從未有過二心啊!」

    勾踐站起身來,背對着文種,冷冷地說:「你的存在,讓寡人夜不能寐。」

    文種癱倒在地,絕望地喊道:「大王,饒命啊!」

    勾踐一揮手,旁邊的侍衛遞上一把寶劍。

    勾踐:「這把劍曾助寡人成就大業,今日就賜給你,自行了斷吧。」

    文種顫抖着接過劍,眼中滿是悲憤:「大王,您會後悔的!」

    勾踐不再言語,轉身離去。

    文種看着手中的劍,想起往昔的種種,仰天長嘆:「罷了罷了,伴君如伴虎啊!」說罷,自刎而亡。

    文種死後,勾踐心中也有一絲懊悔。

    大臣們紛紛進諫:「大王,文種雖死,但他對越國功勳卓着,應當厚葬。」

    勾踐沉思:「寡人念其功績,厚葬文種,以慰其在天之靈。」

    於是,勾踐下令以隆重的禮儀厚葬文種,舉國哀悼。

    在文種的葬禮上,勾踐親自前來祭奠。

    勾踐看着文種的墓碑,輕聲說道:「文種,寡人對不住你,願你安息。」

    其實,范蠡退隱後,曾寫信給文種,勸他離開,信中提到「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讀信後稱病不朝,但卻被人誣陷有謀反之心。

    文種是在公元前472年被勾踐賜死,文種死後3年,勾踐於公元前465年去世。

    然而,這一切都已無法挽回文種的生命,只留下一段令人唏噓的歷史。

    晨依依輕輕、緩緩地合上《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這本厚重的書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仿佛清晰地看到了勾踐臥於柴草之上那不屈的身影,堅韌不拔的意志仿佛透過時光傳遞而來;似乎真切地聽到了文種臨終前那飽含無奈與不甘的沉重嘆息,聲聲入耳,令人心碎。

    歷史畫卷緩緩合上,只留下那無盡的思索在心中久久縈繞。現代人一樣壓力如影隨形,當窒息與迷茫時,想想勾踐臥薪嘗膽的精神,始終如同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熠熠生輝,照亮着,激勵着我們在困境中堅守初心,在挫折中頑強奮起,讓我們堅信,只要心懷信念,終能穿越黑暗,迎來光明。

    當年的吳國,是現在的江蘇、上海大部以及安徽、浙江的一部分。而越國的核心區域,主要就在如今的浙江省一帶。

    這一段段塵封的歷史,每次翻開泛黃的篇章,又會有全新的感悟與觸動。這,便是歷史的魅力,它宛如一條無形的紐帶,將過去、現在與未來緊密相連。



第5章 臥薪嘗膽  
相關:    網遊之菜鳥很瘋狂  掛了99次之後  鋼鐵蒸汽與火焰  戰神狂飆  劫天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歷史追光者第5章 臥薪嘗膽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歷史追光者"
360搜"歷史追光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6s 3.977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