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舜帝故里
小小的山包上,一片松林在四周落葉喬木的映襯下,更顯得蒼翠欲滴,西風掠過,捲起陣陣如浪的松濤,一隻蒼鷹靜靜站於高枝上,銳利的眼神緊緊盯着樹下的洞穴,一隻肥頭肥腦的灰兔,正在洞口小心翼翼的探出頭來,一遍遍地打量着四周,蒼鷹耐心地等待到,只等兔子離窩稍遠一些。
突然,一陣轟隆的馬蹄聲自小山包後面傳來,大地也為之輕顫,受驚的兔子一閃便竄回洞中,高枝上的蒼鷹嘯鳴一聲,仿佛箭矢一般沖天而起,於淡淡的雲天之上,俯瞰着大地,只見山包背後近百鐵騎,如同一陣疾風從松林邊卷過,路上捲起的黃塵如蒸騰的氣浪,翻湧不息。
「侯爺,過了濟水,再前行不遠便是齊州了,咱們是否在齊州停留?」奔馳的馬背上,荊六郎大聲問道。
黑寡婦以它一慣高傲的本性,通常都不容別的馬匹跑在它前面,所以一路過來,許清總是一馬當先,此刻聽荊六郎問起,許清回過頭答道:「齊州濱臨濟水,濟水兩岸是重要的產糧區,這次自然要好好查看一翻!」
許清次此出京,趙禎臨時給他冠了一個巡察使的職務,和巡察御使只有一字之差,但卻完全不是一回事,巡察御使是朝中常設官職,他這個巡察使跟招討使差不多,都只是個臨時官職,事了回京就會撤銷,近似於欽差大臣的味道。他這次主要任務是巡察各重要產糧區的水利興修情況,對六品以下官員有權直接罷免。
身後緊隨的是龍衛軍的一都人馬,個個都是身高近六尺的壯漢,除了沿途保護許清這個巡察使外,還負擔着私下查探的任務,畢竟許清一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每到一地都須把這百人撒下去,親到田間地頭查看水利整修情況。
許清此次砸下一百五十萬貫,他可不想這些錢便宜那些貪官污吏,提舉司的無所作為令他惱怒異常,他深感光在京在坐等消息不是辦法。於清泉也被他一腳踢出了京城,沿着京兆府一線直下成都府,成都平原自古就是重要的產糧區,將來若征伐西北,成都府必將成為最重要的後勤供給地之一。從成都府運糧出關中,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路上的損耗。所以此次大興水利,在資金上成都府是重點照顧的地區。
許清則親自奔赴東南,先察看京東一帶,然後南下江淮,司農寺留下張正在京主持,加上還有范仲淹這個寺卿在背後坐鎮,許清不慮有失。
自出京開始,沿路察看了許多州縣,花了近十天,終於進入齊州地界。
濟水之上架有索橋,許清一行牽馬而過,然後並不急着入城,而是沿河而下,先行查看一翻,河邊沃野千里,不少村落點綴其間,雞犬相聞。民間將十月欲稱小陽春,這是寒冬到來前一段和暖的時間,正是最適合大修水利好時節。
「老規矩,兩人一組,天黑前在齊州北門匯合!」許清在馬上大手一揮,身後一都人馬化作四出的偵騎,向各個路口飛馳而去。
許清帶着身邊剩下的荊六郎和五個護衛,也沿着濟水飛馳東去。剛走兩三里,就看到河邊新建起了近十架高大的水車,水車帶起的河水沿着新修的渠道輕快地奔流着,田間還有一些附近的村民,在護理着新種下的小麥,許清勒住韁繩,下馬來到水車旁仔細察看起來,這邊敲兩下,那邊踢兩腳,感覺還算結實,然後從馬背上拔出長刀,往新修的水渠挑砍了一番,光是肉眼看還不行啊,豆腐渣工程一般表面同樣光鮮的。
不遠處一個老農早就注意到幾個人的怪異行為,荊六郎幾個人高馬大,雖然一身風塵僕僕,卻更顯彪悍,老農本不敢上來搭話,但見到許清還有破壞水渠的意思,終於忍不住出聲制止道:「這位大官人,使不得啊,這水渠知州大人剛帶人修好,附近數個村子的田地還指望着他澆灌呢。」
許清把刀扔給荊六郎,抬手示意一下,荊六郎幾人跳上馬,沿着水渠一路察看下去,許清拍拍手上的泥土,在河渠邊坐下來,對老農人說道:「老伯放心,我只是查看河渠修得是否結實,不會真箇破壞了河渠的,老伯,這塊地是你家的嗎?今年的收成如何?」
老農見只剩下許清這個讀書人,還笑得一臉和善,便也放鬆了警惕,放下手中的鋤頭答道:「勞大官人動問,這地正是老漢家的,今年收成還過得去。」
許清折下一根草葉,放在嘴裏輕攪幾下,嚼出點淡淡的草葉香才接着問道:「老伯,坐,咱們聊聊,家裏還有幾畝地,打的糧食夠一年食用嗎?」
「還有七畝,遇到年景好這糧食還夠吃,若是年景不好,那就不夠了。」
等老農人也在幾尺遠的河渠邊坐下來,許清仍隨意地問道:「老伯,我聽說明年起,農戶可向朝廷貸取低息青苗款度過荒年,不知道老伯你們這裏聽說沒有?」
老農人聽了一臉風霜皺紋展開了不少,樂呵呵地答道:「這事老漢倒是聽說了,城門也貼出了榜文,只是不知道可真有這等好事?往年啊,一到荒年地里沒了收成,各家只得賣地來度過饑荒,這若真有這什麼青苗款可貸,那就好嘍!」
許清笑笑道:「老伯,我還聽說朝廷的司農寺在各州縣,都派有專人發放青苗款,若真到那時,老伯不妨去問問就知道真假了。」
「真到那田地肯定要去問問的,家裏就剩下這幾畝地,可不能再賣了。」
「老伯方才說這河渠是知州大人親自帶人來修的?那村里可曾出勞役?」
「沒出勞役,沒出勞役,知州大人是個好官啊!親自帶着州里的廂軍來修河渠……」
許清嘴角微微的翹了起來,能從農戶口中聽到這種確鑿的消息,最是讓人舒心,如今的大宋冗員眾多,但同樣有不少好官,這就是希望。
從老農人的口中得知齊州知州李汝南,帶着人還在下游修水利後,許清招回荊六郎等人,上馬向下游飛馳而去。
「漁於雷澤,躬耕於歷山」。這句話描述的是舜帝當年親自下地耕作的情形。歷山就在齊州城南,從這一點來說,齊州也算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許清知道,由於齊州位於濟水之南,從漢代開始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濟南,只是到是宋代,才改叫齊州。
關於舜帝,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兩個妻子,娥皇與女英,二女共侍一夫,他們組成的家庭可謂是幾千年來五好家庭的典範。夫妻恩愛不說,娥皇、女英還是非常好的賢內助,嫁給舜帝後一直鼎力協助舜為百姓做好事。
舜帝晚年時,九嶷山一帶發生戰亂,舜想到那裏視察一下實情。舜把這想法告訴娥皇、女英,兩位夫人想到舜年老體衰,爭着要和舜帝一塊去。舜考慮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於是,只帶了幾個隨從,悄悄地離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揚子江邊遇到了大風,一位漁夫把她們送上洞庭山,後來,她倆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這裏的竹子染得淚跡斑斑。後來,她倆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
娥皇和女英或許是世上最早殉情的兩個女人了!
許清他們快馬奔出二十來里,轉過一座山丘後,頓時被田野間的場景引得歡欣鼓舞,只見近千人散落在田地間,挑土的、搬石頭的,砌水渠的,一副井然有序的勞作景象,河邊幾十人齊聲喊着號子,正把巨大的水車轉輪抬到三角支架上。
許清幾人遠遠放慢馬速,來到河邊時,見幾十人抬着水車轉輪甚為吃力,他二話沒說,帶着荊六郎幾人直接跳下水幫忙,荊六郎他們個個如莽牛一般,有他們的加入,轉輪很快被安到了支架上。
一個下派到齊州的司農寺史員眼尖,一見少卿大人竟突然出現在這裏,還直接跳下河幫忙裝水車,連忙跌跌撞撞的跑過來。
「少卿大人!少卿大人!您怎麼到齊州來了?」這位吏員的聲音異常的激動。
許清一邊撿回自己的靴子,一邊笑呵呵地答道:「怎麼,我突然到來嚇着你了,說吧,齊州這邊任務完成得怎麼樣?這裏誰負責?」
「少卿大人,齊州這邊您心,李知州每日皆親自帶人整修,水利工程進展非常快,少卿大人,李知州便在哪邊!」
在這位吏員的帶領下,許清來到水渠邊,只見一位四十來歲的官員,站在剛開挖的水渠下,身上的官服沾了不少泥,下擺扎到了腰間,手上拿着一把鋤頭,見許清走過來這才停下手中的活。
「少卿大人,這位便是李知州,知州大人,這位便是我們司農寺少卿許大人!」
無論如何,這樣的官員是值得尊敬的,許清躬身一揖說道:「本官司農寺少卿許清,李知州辛苦了!」
齊州知州一聽竟是大興水利的主要負責人許清到了,頓時丟下手中的鋤頭,連忙揖禮道:「下官齊州知州李汝南拜見夏寧侯!失禮之處還望夏寧侯海涵!」
許清呵呵笑道:「如果李知州這樣也算失禮的話,相信陛下寧願天下官員都象李知州一樣失禮啊!」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7s 3.961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