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神閣中文網www.biyange.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九百零九章
只見山門便慢慢的消失在了眼前,山門的隱山大陣也發揮了作用,只見用肉眼看去,從山門的地方往上都是消失不見的,就相當於這座山直接便少了七八十米,索性這座山沒什麼人來,不然這樣的事情恐怕會引起國家的注意。
看到這,葉想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這樣就沒有人會輕易的進入宗門之內了。」
岳綺羅也是點了點頭,她都沒有想到這山門還有這樣的作用,這就相當於給宗門上了個保險,想一想,自家門派在外面惹了事,來到門派了躲起來了,而對方追到了這裏卻怎麼也找不到,想想就覺得爽。
不過這樣的情況恐怕不會出現,有葉想這樣一位宗師在,再加上岳綺羅這樣一位活了百年的老妖女在,恐怕地球上什麼事都能擺平吧!
葉想沒有將門派大殿放出來,而是放在了系統空間裏面,剩下的都等以後再慢慢弄,今天只不過是舉行個儀式,上告諸天玄天宗建立了,至於其他的,倒是不着急。
葉想直接便和岳綺羅一直回家了。
就在葉想建立玄天宗的這幾天,在宗教界也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那就是延續了一兩千年的佛道之爭再一次開始了。
要說道門和佛門之爭,那也是多為傳教之事,雖屬宗教衝突,然二者之興替,皆不離帝王之愛惡親仇,結果有力者較易獲勝,失敗者,每遭毀滅之厄運。道佛之爭最早見於東漢,迦攝摩騰與諸道士論難;三國時代,曹植作『辯道論』批難神仙說之詐妄;西晉時,帛遠與道士王浮間亦有佛道之爭,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經』,為後世論爭重要材料;然爭論之白熱化則在南北朝以後,北魏太武帝時寇謙之開創新天師道,並使之國教化,確立道教之宗教教團。
南朝宋之陸修靜、梁之陶弘景對教學整備及道教經典整理予以體系化,對社會之影響亦相對增加,而足以與佛教相抗衡,其論爭焦點系以『夷夏論』為中心,爭論舍華夏固有宗教而信奉夷狄之教(佛教)之是非;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道士顧歡著夷夏論,引致明僧紹著正二教論、慧通著駁顧道士夷夏論以辟之,又有張融著門律,主張道佛一致,而以道教為本,佛教為跡,提倡本跡說,然就二者優劣而言,主張道教居首位。
於北朝,孝明帝正光元年,宮中亦有道佛二教之論爭,即清道觀之道士姜斌與融覺寺之沙門曇無最,以老子與佛陀二人之出世先後為對論主題。其前,甄鸞之『笑道論』與道安之『二教論』二書為當時有關道佛優劣論爭之重要論著,此二書皆以強烈之論點大力論難道教之高尚。
然於北朝,道佛之抗爭不僅為雙方之論爭而已,更加上當權者之政策壓迫,此即歷史上著名的『三武滅佛』中,北魏太武帝與北周武帝之摧殘佛教,死傷慘烈,經書燒盡。
三武滅佛即指北魏太武帝得道士寇謙之清靜仙化之道,及司徒崔浩之慫恿,乃下詔諸州,坑沙門,毀諸佛像。北周武帝欲以符命曜於天下,聽信道士張賓與元嵩之言,決心滅佛。唐武宗寵信道士趙歸真,拆佛寺四千六百餘所,迫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還俗,收充兩稅戶。為歷史上佛教徒之大浩劫。
隋代統一南北,唐祚代興,以老子與唐室皆李姓,予道教以特殊禮遇,太宗更明詔道教居於佛教之上,定道先佛後之席次,成為唐朝一貫方針,道教乃得蓬勃發展。武德四年,道士傅奕上奏沙汰僧尼十一條,濟法寺法琳撰『破邪論』論道教之虛妄,道教方面李仲卿著『十異九迷論』、劉進喜著『顯正論』,批論佛教,激烈爭論佛道席次之先後問題。八年,定道、儒、佛之順位。
唐高宗顯慶三年三次召集僧道於內殿論議;五年,僧靜泰與道士李榮又就老子化胡經引發論爭;至龍朔二、三年,論爭猶未止。此等佛道論爭之結果,道教方面攝取佛教經典之教理,製作種種經典以對抗佛教,佛教也大量吸收道教義理,編造經文,相互對抗。
唐朝時,太上老君的高徒羅公遠見唐玄宗,唐玄宗要羅公遠與佛教密宗初祖金剛三藏法師鬥法,與金剛三藏比試法力於朝廷,結果羅公遠法力遠遠勝過三藏法師,三藏佩服羅公遠,這次算比較友好的。
宋代道教活躍,王重陽創全真教,使道教成為精英流派,並國教化;之後宋徽宗時期,佛道之爭,尤為激烈。道士林靈素和和尚鬥法,林靈素對宋徽:宗「釋教害道,今雖不可滅,合與改正,將佛剎改為宮觀,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為德士,皆留髮頂冠執簡」。
徽宗依奏,於宣和元年正月下詔,改佛為道,易服飾,稱姓氏;左右街道錄院改作道德院,僧錄司改作德士司,隸屬道德院。不久又改尼姑為女德。皇太子上殿爭之,令胡僧立藏等十二人和五台僧二人、道堅等與林靈素鬥法,僧人失敗,情願戴冠執簡,許多僧人羞憤自殺。
元時,丘處機一言止殺的舉動,道教感化成吉思汗,把道教列為國教,其後邱處機第五代教主之弟子李志常佔有佛寺,破壞佛像,並將『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經』及『老子八十一化圖』,刻板刊行,少林寺福裕斥其偽妄,憲宗五年令二人對論,元朝由於是胡人政權,故意偏袒佛教,導致志常敗論。元帝遂勒令禁止《道德經》,以外老子化胡經、老子八十一化圖等經書;以後二教明爭暗鬥相續不絕,後元朝被洪武帝軍師道士劉伯溫推翻。
劉基曰:元僧祥邁等,嫉妒中國道教之經典,皆天章龍文之書,琅函玉笈之典,時儒者多尚之,釋氏歸道者十有七八,祥邁乃論胡主忽必烈,盡焚中國道藏經書,其令有曰:敢有收執片紙隻字者,勿赦。
自是中國道藏經書始絕,時值宋遇傾圯,胡虜亂華,離明有晦,幽陰侵陽,故也。自靖康徽欽北狩,當金虜亂華之日,羌胡乃作,滅中國大道之書,至胡元二百七十二年之問,所作妖書九十卷,假冒唐人道宣、道世、玄疑、智升、法琳等所作,而滅中國之道,其辯偽錄有曰:使大羅玉帝魂驚於九天之中,元始天尊膽落於三清之上,萬天教主羞赧難神,九府洞仙慚惶無地,毀天帝,滅孔老,眨黃帝之惡,言不可盡書。蓋黃帝乃繼天立極之始祖也,老子乃唐之祖也,安有當時之人自滅時君之祖,豈中國人自滅中國之道,實遼金胡元之人所作。
宋理宗端平間,因胡寇鈔邊,乃得是書一二卷,帝覽書嘆曰:縱爾百千萬卷,只以中國夷狄之道論之,其高下不待辯而可知矣。故紀滅道妖書名目於左:《佛道論衡實錄》四卷,《續佛道論衡》一卷,《甄正論》三卷,《辯正論》八卷,《破邪論》二卷,《弘明集》十四卷,《廣弘明集》三十卷,《法苑珠林》內第五十五卷,《至元辯偽錄》五卷,《佛祖通載》二十二卷。
史載:元僧祥邁法師詆毀上帝,燒《道藏》,滅中國道,遭天雷霹斃!
清朝雍正年間又發生鬥法事件,雍正帝信奉道教,與其爭鬥的八王爺阿奇那信奉藏傳佛教請喇嘛作法整雍正,後來被雍正帝請道士用道教五雷正法劈死。
兩教爭鬥無非處於門戶之見,道佛之爭至今已經走向融合。儒、釋、道三教聖人共聚一堂,那麼三教之間的界限已是混淆不清,民間的祠廟中反映尤為明顯。
不過說起道佛之爭,道門方面簡直滿臉都都淚。
不得不承認,不管是南朝北朝,歷代官府都數度滅佛,每每搗毀佛寺,強令僧眾還俗,但是,只要佛寺依舊不交稅,依舊有人信仰,滅佛也就是一時的而已。
佛門這麼多年早就在中原紮根了,因此佛門不過是沉寂一時,很快就會反彈。畢竟人家群眾基礎實在是高啊,老百姓不懂什麼大道理,這年頭大多數百姓都是文盲,輪迴俗命論又特別有市場。
這世受苦受累,只要積功行善下世便能投個好胎,這也就是底層百姓最樸素的願望了。
雖說佛門此舉,確實對正確引導世間風氣出了大力,可也給統治階級盤剝百姓提供了理論基礎。
丫的你們前世造了孽,這世才混得這麼慘嘛,這本就是你們該贖罪的,還是老老實實當牛做馬吧。
而道門的教義那就是陽春白雪曲高和寡,老百姓根本不懂啊,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連聽都聽不懂。你總不能對一文盲說什麼十二重樓,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吧?
而且修道成本太高了,起碼要讀書識字,還得會煉丹畫符什麼的,至於成仙還未必成功。相反佛門門檻就很低了,人家不講成佛,也不管你這輩子,只給你畫一塊大餅,這輩子積德行善受苦受難,下輩子就能投胎到富貴人家享受富貴生活,這年頭大家就相信這個,這輩子苦一下,下輩子就能過好日子了,
哪怕是個心理安慰呢,也能叫人好受許多,平常被人欺負了,也能安慰自己,別看你這輩子橫,下輩子還不知道投胎成什麼呢!
因此這麼一來,佛教這麼多年積累,在有識之士眼裏,那就是一股舉足輕重的勢力,幾乎可以左右天下的局勢。
不過在七八十年前,佛道兩家的爭鬥開始緩和了起來,當然不是說兩家沒有矛盾了,而是兩家沒有時間矛盾了,那個年代都快餓的啃樹皮了,還要什麼爭鬥,能傳承下去就是他們最大的希望。
後來最難的地方過去了。可是又出現了其他的事情。那就是西方基督教在華夏的傳播,兩家為了抵抗基督教在東方大地的傳播,倒是沒有時間理會對方了。
不過即便如此,延續了兩千多年的佛道之爭也不是說消失就消失了,隨着網絡的越來越發達,道佛兩教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論。
其實,道佛兩教爭論的重點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誰更牛,爭論的中心便是《老子化胡經》一書。
《三國志?魏書》注引魚豢《魏略?西戎傳》稱:「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屬弟子別號,合有二十九。」可見《浮屠經》以老子為佛陀之師,為《老子化胡經》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到西晉惠帝朝(290~306)末年,道佛之爭日益加劇,道士祭酒王浮與沙門帛遠辯論二教邪正後,遂撮合歷史上的老子化胡說,加上自己的引申發揮,創作《老子化胡經》,以證明道在佛先,道教地位應在佛教之上。
《老子化胡經》將佛教創立歸功於老子或尹喜,激起了佛教徒的強烈不滿,他們曾有針對性地提出三聖東行說和寶應聲菩薩、寶吉祥菩薩化為伏羲、女媧說來抗衡道教的老子化胡說。
這就已經很胡扯了,但是都了北周時期你就會發現只有更胡扯,沒有最胡扯,佛教更是講老子,孔子,顏回都寫成了是佛教如來的徒弟。
《老子化胡經》自南北朝以來便為佛道二教的一大公案,每當佛道關係緊張之時,《老子化胡經》便成聚訟之所,雙方圍繞此書的真偽,辯論了近一千年。
葉想也曾看到過道佛之爭的一些爭論,但不得不說,這些人都太能胡扯了,可以說為了讓自己教派壓過對方,那是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
可以說,道佛之爭完全就是一個比誰的老大更牛逼的爭論。
不過,此時正在家裏吃飯的葉想卻想不到佛道之爭又開始了,更想不到佛道之爭有一天也會找上他。手機用戶請瀏覽m.biyange.co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6s 3.903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