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223章 清理積欠

    郭允厚立刻說道:「長蘆鹽場發賣是發賣,鹽引問題是鹽引問題。筆神閣 www.bishenge。com兩件事豈能混為一談。要是要處理完鹽引再發賣長蘆鹽場,臣看那些順義災民大約都要變成白骨了,臣反對這個提議。」

    雖然朝中官員和長蘆鹽場的鹽商有關係不多,但是和兩淮鹽場的鹽商有聯繫的官員卻有不少。

    對於長蘆鹽場發賣之後,鹽商手中存余的鹽引處理,頓時引起了這些官員的關注。

    在大明除了一些特殊的事例之外,大多數官員做事一般都是循舊例。也就是說今日對長蘆鹽場鹽引的處置方式,日後也許就會用到其他鹽場鹽商手中的鹽引上面。

    因此,對於戶部尚書的這種強詞狡辯,大多數官員認為是不恰當的。

    聽了許久之後,朱由檢終於說道:「朕已經聽明白了,不過朕同意郭尚書的意見,發賣鹽場和處理鹽引還是分開處置為好。

    外面的長蘆鹽場鹽引究竟有多少,總要先計算清楚之後才能決定處置方式不是嗎?

    而且這些鹽商手中鹽引究竟有多少是購買的,還是用其他方式獲得的,朕認為也要好好的甄別一下。

    每年朝廷發行200萬鹽引,每引6兩6錢4厘,該得銀1328萬兩,但是每年鹽引收入能超過300萬兩的嗎?」

    朱由檢的問話,讓那些反對分開處置鹽引的官員們頓時沉默下去了,鹽引制度的敗壞並不是從今日開始的。從開中法被破壞後,歷任皇帝對勛貴、親王、太監的鹽引賞賜,使得鹽引濫發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到了今日,勛貴豪族已經牢牢把持了鹽引發放,和各鹽場余鹽支取的權力。每年上千萬的鹽稅都流入到了這些勛貴豪門的口袋。

    相比起規模不大的長蘆鹽場,鹽引不過是積存了3年沒有支取。鹽質更好,規模更大的兩淮鹽場,十餘年前尚未支取的鹽引都尚存在。

    有了皇帝的支持,郭允厚趁機說道:「臣一定遵照陛下的旨意,好好登記甄別這些鹽商手中的鹽引。」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也不能無限制的甄別下去,這樣吧,就以明年3月1日為限制,3月1日後尚未在戶部登記的長蘆鹽場的鹽引就此作廢,朝廷不再認可。」

    崇禎和郭允厚一唱一和之間,就把長蘆鹽場給易手了。崇禎雖然不認可先處理鹽引,但是同意統計清楚之後統一處理的方式,也給了這些官員一個交代,因此這長蘆鹽場發賣的事情就此通過了。

    但是接下來對於戶部出售長蘆鹽場獲得的60萬兩銀子,各部官員都紛紛打起了主意來。

    臨近年末,各部手頭都非常吃緊,要是能從戶部這裏分一杯羹,那麼這個年就好過多了。

    和對付那些反對發賣長蘆鹽場官員時的遊刃有餘不同,現在的郭允厚在同僚的夾擊下就顯得左支右拙了。

    無奈之下,郭允厚不得不求助於崇禎主持公道,「陛下,時近年末,戶部有這一筆銀子,實在是用來做不時之需的。現在錢還沒到手,各部就要把這錢瓜分殆盡。若是再出個什麼意外,臣可找不出第二個長蘆鹽場可賣了。」

    工部尚書吳淳夫頓時叫苦道:「這修建山陵,及京城附近的河道,那個不是緊迫之事。京城到通州之間的河道已經快10年沒有修繕過了,河道淤積嚴重,若是再不修繕,恐怕今後通州到京城之間就只能仰仗陸運了。」

    隨着一個個官員的抱怨,讓崇禎都覺得,他們口中的事情都眼前急迫的不能再急迫的事了,不做恐怕馬上就要動搖朝廷的統治了,也不知道之前朝廷沒錢的時候,他們是怎麼忍下來的。

    朱由檢先是皺着眉頭聽着,不過很快就不耐煩的打斷朝臣們的爭議說道:「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一是事關百姓的生存問題;二是事關邊境之安危。


    在朕看來,現在最要緊的事是:首先是軍隊欠餉問題,除了遼東駐軍外,薊門駐軍、皮島駐軍、陝西三邊駐軍等,沒有一隻邊軍不欠軍餉的。

    人家都說,手心手背都是肉。朝廷就算是偏袒遼東軍,也不能偏袒的如此離譜。朕聽說寧夏固原的邊軍欠餉都快8個月了,這些軍人居然沒造反,簡直就是我大明的忠臣了。不過諸卿難道要把我大明忠心耿耿的軍隊都餓死了,才會有所作為嗎?」

    崇禎的話語有些重了,黃立極不得不出來為自己辯解道:「陛下,各地邊軍缺額太多,有些武官對下剋扣軍士錢糧,又一味向朝廷伸手要餉銀,不是缺餉,而是想要中飽私囊而已。」

    郭允厚也請罪說道:「邊軍糧餉雖然是戶部管理,但是除了常例銀和節賞之外,其他糧秣物資都是各地民解民運,直接送到各邊軍駐地的倉庫,由邊鎮巡撫、道員、通判管理邊鎮錢糧,戶部並不經手啊。

    以臣看來,這某部邊軍欠餉一事:一是邊鎮官員貪墨,導致軍士糧餉不足;二來便是該當解運此部邊軍糧餉的地方,在本地受災之後拖欠稅賦,導致沒有足夠的軍糧解往該部。」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大家都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那麼只要去解決這個問題不就好了。諸位身為大臣,難道就坐視不理不成?」

    下方的一干文官互相對視,沒人願意接崇禎的話。郭允厚想了想,便咬了咬牙上前說道:「陛下說的不錯,想要解決邊軍的糧餉問題,首先就要清查各地的稅賦積欠,還有邊鎮的錢糧倉庫的賬目。

    臣請陛下派遣御史,前往清查邊鎮錢糧,和督促江南各府官員清理地方稅賦積欠。」

    郭允厚的話剛說完,黃道周就立刻上前反對道:「陛下,這些年來天下水、旱、蝗災不斷,小民本就度日為艱,難以存活。現在陛下再追索江南積欠,恐怕就連大明最後一方安寧之地也難以保住寧靜了。臣以為不僅不應該追索積欠,反而應該免去這些地方的積欠,與民以休息。」

    劉宗周、倪元璐、陸澄源等官員紛紛跟着出聲,極力勸阻崇禎不能聽從郭允厚的建議,只有徐光啟等寥寥幾人支持郭允厚的提議。

    看着官員們等待自己的決定的時候,朱由檢笑了笑說道:「其實朕覺得,郭尚書的方法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清查各地的稅賦積欠的事,原本朕到是不想說什麼。

    不過看到諸卿如此為小民的生計擔憂,朕大感欣慰。地方受災,小民繳納不出田賦,造成積欠,這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有些地方士紳假借受災的名義,故意不繳納田賦這就是有意欺騙朝廷了。」

    朱由檢說着停頓了下來,掃視了下方的群臣一眼,方才對着曹思誠說道:「曹都御史,你安排一下都察院的御史巡視江南各地。主要是追查各地有無冒充受災小民拖欠田賦之人。

    凡是在明年元月1日前主動補繳積欠的,朝廷不予追究。過了元月1日之後,凡是有積欠達到50兩及以上者。官員奪職削籍,永不起復;有功名者奪去功名,積欠未交清前不得進行科舉;此外有積欠者,今後一概不許從事海外貿易,也不得購買田產。」

    崇禎的話頓時讓這些官員大驚失色,倪元璐急急說道:「陛下,這有了積欠就要奪去功名、官職,未免太過了。朝廷難道為了區區50兩銀子,就慢待天下士紳嗎?」

    朱由檢毫不相讓的說道:「為了區區50兩銀子,居然能夠欺瞞朝廷,這種難道不是國之蛀蟲嗎?他們連區區田賦都要積欠,當官之後難道還會為民請命?簡直可笑。」

    劉宗周、黃道周兩人人雖然覺得崇禎的說法讓人不舒服,但是作為這個時代真正的士大夫,他們還是有堅守的底限的。

    看着大多數文官因為皇帝的嘲諷而卻步之後,王守履思考了下,便上前說道:「陛下,這時間是不是太苛刻了,等陛下的聖意傳到了江南,這元月一日也早就過了。陛下終不能為區區銀兩,而讓江南名士蒙羞,臣請陛下再延上一月之期,好給人以悔過的機會。」

    對於崇禎的做法,事實上大多數官員都不樂意見到,畢竟這已經觸犯到了官僚士紳階層的特權。

    但是積欠這種事畢竟只能做不能說,就算是劉宗周、黃道周等人,也只能認為崇禎的處罰過重,而不能直接說官僚士紳就應該有拖欠的權力。

    再加上聞香教之亂後,不管這些官員承認不承認,這位登基不到4個月的少年天子,已經牢牢掌握了京城的局面。

    沒有那個官員,會在沒有大義名分的狀況下,同崇禎進行爭鋒相對的鬥爭。因此這些官員們最終還是選擇了退讓一步,希望崇禎能減輕對積欠士紳的處罰。

    「既然如此,朕也寬厚一些,元月1日前清繳積欠的付9成,元月15日前清繳積欠的付10成,2月1日前清繳積欠的付2倍,3月1日前清繳積欠的付3倍。

    在3月1日之前清繳積欠的,一律免罰。3月1日之後先處罰,在追繳積欠。」朱由檢語態輕鬆的如此說道。



  
相關:  火熱的年代    史上最強鍊氣期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賦光陰以長空  女修重生指南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挽明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223章 清理積欠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挽明"
360搜"挽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5s 3.947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