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神閣中文網.biyange.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用完膳食,三個兒子就起身告辭,誰都看得出朱元璋雖然沒有發怒,但那陰沉沉的表情足見其心情非常糟糕。尤其是朱樉和朱棢最懼怕朱元璋責罵他們,小心翼翼地刨了幾口飯就想開溜。
朱元璋突然開口說道:「你們兩個成親後就去藩地。」
「啊?」朱樉和朱棢驚愕,他們再有兩月就要成親,豈不是說兩個月後他們就要離開京城了?
馬秀英也吃了一驚,忙問道:「皇上,您不是說等他們成親後再在京城留一段時日嗎?」
朱元璋冷冷說道:「他們都成家立業了,還留在京城作甚?作為朕的兒子都有責任扼守在軍事要地保衛國家,朕不養廢物!不僅是他們兩個,凡是封了屬地的王爺都要即刻就藩!」
封皇子親王、派親王就藩是朱元璋和大臣早就商議的結果。朝廷上下一致認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強」,朝廷得不到宗室的保護,所以封藩制度就誕生。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以皇帝、太子為皇室以及整個宗室的核心,而其他的藩王圍繞這個核心起保護作用,成為朝廷的支柱,鎮壓異己,保護皇室不被外姓破壞。
同時朱元璋給了藩王很大的權利,允許藩王有相傅;王府官員可兼行省參政;藩王在自己轄地擁有相當大的司法、人事權,對境內官員和百姓有生殺予奪之權;藩王遣使可以直達御前;藩王犯罪(除了謀逆不赦罪)有關部門不得擅自逮捕只許奏聞,由宗親議審、皇帝裁決……
這一制度被明朝歷代皇帝奉為萬世不變的祖訓,一直延續至明末。但是朱元璋打死也沒有想到,封藩制度使後代的藩王野心膨|脹,威脅到了皇權。那些軍事大權在握的藩王並不是個個都如他理想化般服從他提拔起來的繼承人,後來甚至發生了靖難之役。此乃後話,暫且略過。
朱元璋這個皇帝當得並不輕鬆,他對外號稱應天而生,其實心裏清楚,這個位置他坐得,別人也坐得,所以他時刻提防有人篡權奪位,不惜為此削奪功臣的權力。然而他沒料到,自己竟然養虎為患,養出胡惟庸這樣一頭餓狼,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敢打他的主意,想要竊取他的江山。
他十分震怒,胡惟庸尚且如此,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呢?說不定更不安分。因此他立刻決定把親王都派到藩地去監視那些駐守在外的將領。
他的語氣如此堅決又嚴厲,馬秀英和朱樉、朱棢都知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朱樉和朱棢垂頭喪氣地離開,朱標一直追在後面安慰兩兄弟。
馬秀英悶悶不樂地看着三人離去,淚盈於睫。此時什麼胡惟庸之流都被她拋在腦後,她只想着還有幾個月就要和朱樉、朱棢分離。兩人一旦去了藩地,想要見面可不容易,也不知她今生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到兩個兒子。
朱元璋安慰道:「你別胡思亂想,孩子們只是去藩地,又不是去打仗,你若想他們了,朕隨時都可以傳他們進京。」
馬秀英面無表情地低下頭,一點說話的欲望都沒有。她清楚朱元璋只是在哄她,藩王就藩後若無大事或聖旨不得私自離開藩地,怎麼可能像朱元璋說的那樣隨時能進京。就算朱元璋願意下旨意,可也不能把聖旨當玩似的沒事就發幾道啊。
朱元璋本來有些話要和馬秀英講,見她這樣也不想說了,而且他還有許多事要處理,便陰沉着臉來,陰沉着臉去。
「主子。」看到馬秀英愁悶,遜影立刻擔心起來,這會道衍大師又不在,誰來開解馬秀英啊。
「我沒事,扶我出去走走。」馬秀英儘量讓自己放鬆心情,想要出去散散心。
遜影為難道:「主子,外面風大,您還是別出去了。」
馬秀英側眼斜視過去,「這熱的天,說什麼風大?外面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嗯,嗯,外面在抓人……」遜影小聲支吾,道衍和朱標都叮嚀她不要讓馬秀英知曉坤寧宮外的事情,免得生氣,誰知馬秀英突然想要到外面去。
「帶路!」馬秀英狠狠地瞪了遜影一眼,雖然知道遜影是不想讓自己擔心,可是什麼時候開始連後宮的事都不讓她知曉了呢?
遜影嚇得再不敢多嘴,急忙招呼福順等人準備輿駕。
已是夜幕籠罩的時分,皇宮裏燈火通明,平時總能在路上看見的宮人此刻一個也不見蹤影,鳥雀蟲獸噤若寒蟬,遠處不時傳來低低的哭泣聲和親軍都尉嚴厲的呵斥聲。拐過一片小叢林,只見幾個親軍都尉正在驅趕一群宮人。
「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見到馬秀英,眾人齊齊下跪請安。
馬秀英問道:「這些人犯了什麼罪,要把他們帶走?」
親軍都尉的統領毛驤答道:「啟稟皇后娘娘,皇上懷疑他們跟胡黨有勾結,正要押下去審問。」
「可有證據?」馬秀英皺眉,朱元璋僅憑懷疑就要抓這麼多人嗎?
「呃……」毛驤心想,要是有證據就不叫懷疑了。
那群宮人哭喊起來,「皇后娘娘饒命,奴才(奴婢)等一直安分守己,從沒和胡黨有聯繫啊。」
「帶走,帶走,不准吵鬧驚擾皇后娘娘!」毛驤立刻呵斥宮人,並對馬秀英歉意道:「皇后娘娘,小人是奉旨意行事。」
咦?拿朱元璋壓她,她這幾年不過問宮裏的事,看來不止趙成一個人不把她放在眼中了啊。馬秀英鳳眼一眯,冷冷警告道:「去吧,在沒查明這些人有罪之前,不得動用私刑,不得攀及無辜。若讓本宮知曉爾等徇私枉法,本宮絕不輕饒!」
「是,是,小人一定會秉公執法。」毛驤連聲應道,這一刻他突然感到一股威壓,驚出他一身冷汗。當年他加入影衛的時候並沒有和馬秀英直接打過交道,所以不清楚馬秀英的性格。然而馬秀英只一個動作就讓他感覺到膽怯,他似乎明白當年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服從馬秀英的號令了。手機用戶請瀏覽m.biyange.co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5s 3.941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