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洋的戰鬥力,不要說是留下一個營,就算只是留下一個連的兵力,在拒城而守的情況下也絕對不是那些叛軍能夠對付的了的。所以明眼人都很清楚,這件事裏絕對有俄國人摻和了一腳。
只可惜,袁世凱的手裏根本就沒有證據,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與庫倫的距離有一千多公里,庫倫與北京的距離又有一千多公里,這麼長的距離,而且絕大部分地區連個人影子也沒有,用電線杆拉有線電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無線電報的話,袁世凱到是有,都是嚴紹送過去的,不過只有兩台,一台在北京,一台在庫倫。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與庫倫之間的聯繫全靠馬匹,最終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何況就算袁世凱有證據,難道他就敢指責俄國人?
最終也只能是忍氣吞聲,同時把已經快要退到張家口的部隊重新調回外蒙。
面對返回的北洋軍,外蒙的叛軍並沒有多做抵抗,而是直接從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退了出去。任由北洋的人佔領這兩座城市,可只要北洋有撤兵的意思,就可以發現在城外那些叛軍蠢蠢欲動的樣子。
雖然在外蒙的北洋軍也曾出兵圍剿過叛軍,但在草原上北洋的人再怎麼厲害可不可能比生長在這裏的蒙古人更熟悉這裏的地勢,多次圍剿都是無功而返,何況這兩座城市的蒙古族人,每次在他們出城的時候都會跑出去通風報信,從來都是他們前腳剛出城,後腳報信的人就跟着出去了。
也不奇怪,雖說在外蒙並不是每個人都傾向於叛軍的,但是…
別忘了,北洋的軍紀…
沒錯,北洋的確是這個時代數一數二的強軍,但是在軍紀方面和南方的民軍相比恐怕也不會強出太多。何況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還是外蒙。一個他們已經分不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的土地。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很多人甚至連國家是什麼都不懂,就更別提讓他們團結少數民族了…
於是理所當然的,在外蒙的蒙古族人受到了騷擾。
只是搶些東西已經算是輕的了,有些憋了幾個月的士兵,甚至就連女人也搶了起來…
幾個月下來,不要說那些本來就傾向於獨立的蒙古族人。就連本來是『良民』的那些也站在了對立面去,而這又加深了形勢的惡劣程度。
等到進去11、12月份。天氣開始轉冷之後,外出圍剿叛軍的事情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北洋的兵馬雖壯,也只能困守在兩座城市裏…
對困守在兩座城市裏的北洋官兵來說,就算他們想要外出圍剿叛軍,也給等天氣轉暖後再說。不然的話在冰天雪地里,恐怕他們的戰鬥力就連一成也發揮不出來…
問題是隨着氣候的變化,雙方的攻守形勢也發生了轉變。
雖然相對而言,惡劣的氣候對這些叛軍也很不利,但他們從出生就已經是在這片土地上,這種氣候他們早就已經經歷過無數次了。總要比第一次來到這片土地的北洋適應的多。
當然,那些叛軍並沒有選擇攻城,雖然天氣的轉變有利於他們,但有了上次的教訓後,無論是烏里雅蘇台還是科布多都有着一個團的北洋駐紮。一個團,2000多人,這麼多的兵力除非讓俄國人直接派兵過來,不然單憑叛軍自己的話幾乎沒什麼可能。
所以他們最後選擇了一個十分卑鄙,但是卻又十分有效的辦法…
在進行過了一番考慮後,呆在草原上的叛軍在氣候變冷後,開始不斷襲擊往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兩座城市運送補給的車隊…
同時為了避免北洋從留在城內的普通牧民那裏得到補給,他們還派人進入城中去聯繫這些牧民,讓他們帶着馬牛羊等從城中離開,自然,這些是在叛軍開始襲擊補給車隊前進行的…
轉冷的氣候讓北洋的人也變得懶散起來,根本沒去在意普通牧民的動靜,何況自從北洋進駐兩座城市,並且不斷騷擾當地牧民後,幾乎每天都有忍受不了的牧民從城中離開——————反正他們是遊牧民族,只要有水有草,在哪裏都能生存的下來…
然而大量牧民的離開,最終還是引起了上層的注意,只是那個時候已經完了,在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本來就沒多少居民。前段時間在不堪其擾的情況下撤走一部分,現在有了叛軍的蠱惑又撤走了一部分,等到北洋發現不對勁的時候,兩座城市已經變成了空城,而這個時候補給線受到襲擊的消息也傳到了兩座城市裏…
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突然間失去了一切補給,結果如何?就算用膝蓋去想也是想的出來的…
不止是那兩座城市裏的北洋軍想的出來,就連留在庫倫的也一樣如此,所以在補給線遭到襲擊的消息傳出來後,庫倫方面很快就加派了多支運送補給的隊伍…
只是長達一千多公里的補給線,能夠襲擊的位置實在是太多了,何況這麼長的距離,負責運送補給的隊伍也不可能一直都保持着警惕,在加上極端惡劣的氣候增加了補給輸送的困難,結果派往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的隊伍,雖然大多都派了重兵保護,但要麼就是中路被劫,要麼就是不得不半途而反,能送到的隊伍十支里也只有一兩支而已。再加上惡劣的氣候,駐守兩座城市的部隊很快就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困境…
在這麼下去的話,恐怕都不需要哪些叛軍主動攻擊,那兩座城市的駐軍就不得不主動投降了…
萬幸的是,在外蒙的兵力達到五個團後,袁世凱給這五個團派的指揮是第三師的師長曹錕,而曹錕的手底下則有一個很能打仗的部下吳佩孚…
在原來的歷史上,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29日,在袁世凱授意下,曹錕第三鎮假造兵變,嚇走四位迎接袁世凱南下的專使,吳佩孚隨同行動。9月改任中央陸軍第三師(曹錕)第六旅(張鴻逵)炮兵第三團團長。駐南苑。
這次由於外蒙的事情,吳佩孚並沒有如歷史上那樣擔任炮兵團的團長,而是跟着曹錕來到了外蒙,擔任其中一個步兵團的團長。
本來這時情況已經變得十分惡劣,畢竟在天氣轉冷後,上千公里的補給線本來就很難把補給送到目的地,何況沿途還有人不斷襲擾。但是稍後吳佩孚卻想出了一個辦法。一個十分簡單,但操作起來卻很困難的辦法…
那就是設個誘餌。誘使叛軍上鈎…
不過在這之前,首先的一件事就是要和在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的守軍取得聯繫。就像前線說的一樣,這是一個十分簡單但操作起來卻很困難的辦法,說簡單,是因為只要稍微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能想得到這個辦法,但困難的話…
既然是誰都想的到的辦法,那怎麼才能讓敵人上鈎,就是最困難的事了…
曹錕最擔心的就是萬一叛軍不上鈎怎麼辦?不過對此吳佩孚卻讓他儘管放心。
「那些叛軍為了讓在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的守軍彈盡糧絕,已經費了幾個月的時間,這次我們一次送過去這麼多的物資。除非他們打算讓過去幾個月的苦工全部白費,不然的話,就必須要截住我們運過去的補給…」這個,就是所謂的陽謀,也就是說就算你明只到這裏面有陰謀。也不得不往裏面跳,因為你根本無法承擔失敗的結果…
而在這之前,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和兩地取得聯繫,因為想要這個計策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有兩地的配合。
所以在稍後運往兩地的隊伍里,根據吳佩孚的建議,曹錕將兩個剛剛從北京轉送過來的無線電報放了進去——————自從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得而復失的情況發生後,曹錕覺得再靠以往的通訊手段實在是太不利了,再加上無線電這東西的確好用,所以就用庫倫的無線電給北京方面發了封電報,電報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讓袁世凱想辦法弄兩個無線電過來,送到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去,這樣一來至少不需要在靠着通訊兵傳遞消息。
對於曹錕的提議,袁世凱也是十分贊同。
本來因為外蒙叛亂平定,袁世凱已經獲得了巨大的聲望,國內對他的支持也越來越多,忽然之間,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失而復得的消息傳了出去,袁世凱的聲望頓時一落千丈,在輿論上對他也是多加指責,如此大起大落還真有些讓袁世凱不適應。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讓他更堅定了要解決外矇事情的決心。
話說回來,無線電的確好用,但這東西他是真的沒有。因為這時還不像往後幾十年,現在無線電還是比較高價的一種設備,北京和庫倫的兩台都是嚴紹送過去的…
於是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袁世凱只能給嚴紹發了封電報,希望嚴紹能再送兩台過去。
只要能把這兩台電報送到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那麼在外蒙,至少可以保證通訊問題不會中斷。
————————————————————
在外蒙的問題上,嚴紹已經支持了兩三千萬的樣子,既然已經支持了這麼多,自然也就不介意再多支持一些。而且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的得而復失對嚴紹也有些刺激,於是在根本沒有考慮的情況下,嚴紹就同意了送兩台無線電給北洋的請求——————反正也不是什麼機密的東西,這東西雖然是研究所那邊製造的,但在國外也是可以買到的…
在兩台無線電送到後,曹錕多次派出隊伍往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送,最後總算是送入了城內。有了這兩台無線電報,兩地與外界的聯繫也算是建立起來。
在彼此的通訊得到了保障後,下一步的計劃也就可以跟着展開了。
就如前線說的一樣,給叛軍一個誘餌。
誘餌很好找,現在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缺少補給的事情,相信那些叛軍也很清楚,所以接下來只需要讓他們相信,在庫倫的北洋軍準備運送大量補給過去就可以…
而事實上,那兩個地方也的確很需要補給。
所以雖然是做戲,但曹錕還是準備了大量的補給出來,做出要送往烏里雅蘇台的樣子。並且派出了整整一個營的兵力來護送——————其實在護送兵力方面,無論是曹錕還是吳佩孚都有些頭疼。
叛軍並不是白痴,很難說人家會不會懷疑這是誘餌,如果護送的兵力少了,目的無疑會暴露的很明顯,可如果太多了的話,恐怕反而會嚇得人家不敢上來。
所以一個營,這個數字無疑是最合適的。
即可以保證合理性,又能讓那些叛軍覺得自己有把握把護送的物資毀掉…
之後就是補給的數量,這些叛軍不顧一切的襲擊補給線,為的就是斷絕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與外界的聯繫,使得裏面的守軍陷入彈盡糧絕的困境,最終不戰自潰…
要是北洋的人一次就把補給送到了,讓駐軍擺脫了這種困境,那麼過去幾個月這些叛軍的努力可說就是白費了。
如果說過去那些次補給,他們還可以允許通過那麼一兩次的話,那麼這麼大數額的,就真的是一次都不能通過了…
所以儘管也有人懷疑這會不會是北洋的陰謀,但是如果不想過去幾個月的苦工都白費的話,那麼他們就絕對不能讓這次補給隊伍通過。就算不能把所有物資劫下來,至少也要讓他們打道回府。
之後一切就如吳佩孚所預料的那樣,在得知隊伍出發的消息後,很快就有兩千多叛軍聚集起來,只是就在他們開始衝擊被護送官兵守護着的補給隊伍時,這次袁世凱派到外蒙的那個騎兵團卻突然出現…
跟着一同出現的還有原本應該在烏里雅蘇台的駐軍…
這也是託了那些叛軍的福,如果不是他們把城裏的居民都弄出去了,烏里雅蘇台的駐軍也沒那麼容易從城裏出來。
兩支部隊的突然出現,在加上補給隊伍裏面突然冒出來的幾挺馬克沁重機槍頓時讓叛軍遭到了重創。最後雖然在混亂當中跑掉了不少的叛軍,但這些叛軍依然付出了過半的傷亡…
至此,那些叛軍算是徹底傷了元氣…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1s 3.9627MB